研究
书籍推荐 研究论文 域外案例 研究前沿 专家观点研究
书籍推荐 研究论文 域外案例 研究前沿 专家观点
2021-04-26 研究前沿
1培训 | 会议 | 课题申报1. 会议名称:第九届国际考古、计算机图像、文化遗产与创新大会(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Archaeology, Computer Graphics, Cultural Heritage and Innovation)时间:2021年4月26-28日投稿截止时间:8月15日地点:西班牙,巴伦西亚主办方:巴伦西亚理工大学来源:http://t
2020-10-05 研究前沿
1培训 | 会议 | 课题申报1. 会议名称:第九届国际考古、计算机图像、文化遗产与创新大会(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Archaeology, Computer Graphics, Cultural Heritage and Innovation)时间:2021年4月26-28日投稿截止时间:8月15日地点:西班牙,巴伦西亚主办方:巴伦西亚理工大学来源:http://t
2020-09-18 研究论文
【作者简介】周立刚,楚小龙,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摘要】本文以河南荥阳薛村汉代墓葬为基础,结合其他地区相关材料,对汉代洞室墓中不同形式的墓道结构及功能提出了看法。斜坡墓道及组合墓道的使用与墓室内祭祀活动有关,同时由于其占地范围较大,因此主要在规模略大的洞室墓中使用;竖井墓道则在一般洞室墓中普遍使用。另外洞室墓中存在的
2020-09-18 研究论文
【作者简介】张应桥,洛阳理工学院东方文化研究院。【摘要】“晋侯请隧”的“隧”不做墓道讲,而是指乡遂制度中的“遂”。考古发现的商周墓道均是上无负土的斜坡形墓道,没有发现所谓“上有负土”的天子使用的隧道;商周墓道的使用情况十分复杂,不存在墓道等级制度。当时墓道的主要功能应是修建墓葬时方便出土和下葬时输送棺椁和随葬品。【关键词】
2020-09-18 专家观点
重返夏墟:社会记忆与经典的发生作者简介:李旻,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文章原刊:《考古学报》2017年第3期。 所谓文明,叶斐定义为“在文化的层面上,古代国家所共享的社会秩序和共同价值”①。社会记忆是社会秩序与共同价值的重要来源,它涉及不同社会群体如何形成文化认同。在口头叙事与文献典籍之外,山川形胜、传世古物、宗教
2020-09-18 研究论文
【作者简介】朱磊,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摘要】很多学者都认为,在先秦的多墓道墓葬中,墓道越多的墓葬规格也越高。而考古资料显示,在周、秦时期,墓道的数量并不是墓葬等级的标志。墓道是有着诸多实用性用途的,多墓道的出现可能和古代祭祀有关。【关键词】墓道;墓葬等级;先秦;墓道的功能 在我国,高等级墓葬使用多条墓道的葬俗主要流
2020-09-18 专家观点
“时隔34年,再次启动三星堆遗址发掘,意义非常重大。”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学部主任研究员王巍也对三星堆遗址发掘充满期待。 他认为,三星堆文明中华文明大家庭中特色最鲜明的一支,是一个非常有特色的文明,重启三星堆遗址发掘,可以复原当时的历史和社会,全面展示商王朝时期神秘蜀国的文化面貌。“
2020-09-18 研究论文
点击标题下「民族艺术杂志社」可快速订阅从西亚到东亚:翼兽形象之原义及本土化 摘要 翼兽最早见于公元前第三千纪后半叶两河流域闪族人的文化中,主要的形象是翼狮和翼牛,都代表具体崇拜对象。但当传播到希腊或里海以东的草原地带后,逐渐失去原意,成为信仰内涵不明的“狮鹫”(格里芬) 怪物。战国时期,经过斯基泰人的文化桥梁,翼兽
2020-09-17 专家观点
当前考古学的发展与现实社会的需要存在差距 如果我们秉持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来看中国考古学的实际影响,而不是先预设一个目标,我想我们就中国考古学的定位更可能得出更切实的认识,更好地了解到中国考古学发展的意义与方向。改革开放以来,尤其过去的十年左右,中国社会明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表现在与考古学相关的领域,那就是每
2020-09-17 研究论文
【作者简介】龙珠多杰,博士,云南民族大学云南省民族研究所(民族学与历史学学院)副教授。【摘要】藏式佛塔建筑是藏族传统文化的一种载体,最具宗教色彩的建筑代表之一,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多种象征意义。藏式佛塔建筑的象征手法更是发挥到了极致,佛塔从整体到各个组成部分都具有着丰富的象征含义,以抽象的宗教理性情感和艺术美,唤起人们
2020-09-17 研究论文
【作者简介】龙珠多杰,博士,云南民族大学云南省民族研究所(民族学与历史学学院)副教授。【摘要】建筑选址文化是藏族人民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对高原自然环境的不断认识、适应和利用过程中产生的独特的知识门类,充分展示了藏族独特的自然和地理认知。文章主要以寺院相地文化为切入点,分析和解读藏族寺院建筑选址文化中的各种仪式,从而阐释了
2020-09-16 研究论文
「喪葬禮制」專輯2016年12月16日至18日廈門大學歷史系召開「中國古代喪葬禮制青年學者研討會」,共有21位青年學者與會,分別進行專業報告,熱烈討論。會後張聞捷與游逸飛商議撰寫會議報導,進而以「古代中國研究青年學者研習會(二十二)」的名義,邀集部分與會學者惠賜相關稿件,組成「喪葬禮制」專輯,在「先秦秦漢史」公眾號上推送,拋磚引玉
2020-09-16 研究论文
2014年10~11月,为配合“引黄入翼”工程建设,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对工程范围内考古勘探发现的5座墓葬(编号2014SYYM1~2014SYYM5,以下简称M1~M5)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墓葬位于山西省翼城县南梁镇武池村北约300米处,北邻晋侯高速公路(图一)。5座墓中,M1、M2、M5为砖室墓,M3、M4为土洞墓,其中M2保存完整且墓顶形制较为特殊。现将其发掘情况
2020-09-16 研究论文
2016年12月15日,康乐县虎关乡关丰村苟家井自然村一座墓葬被盗挖,临夏州博物馆4名考古人员按照甘肃省文物局和临夏州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局的安排,于12月16日至18日在康乐县文广局、县博物馆的配合下,对该古墓进行了抢救性清理,现简报如下。 一、墓葬位置及形制 发现墓葬位于康乐县虎关乡关丰村苟家井自然村西300米处,地处三岔河
2020-09-16 书籍推荐
历经十四载,一套在我国石窟考古和出版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的重量级书籍《大足石刻全集》(以下简称全集)终于隆重问世。https://mp.weixin.qq.com/mp/readtemplate?t=pages/video_player_tmplaction=mpvideoauto=0vid=wxv_979070451504873473
2020-09-16 研究前沿
齐白石曾云:“青藤雪个远凡胎,老缶衰年别有才。我欲九原为走狗,三家门下转轮来。”对八大山人艺术造诣的敬仰之情跃于纸上。从齐白石所临摹的八大山人手稿,到创作中留存的八大山人笔意,再到八大山人的原作,一起呈现时会给人以什么样的感受?9月28日,由南昌八大山人纪念馆和北京画院主办的“浑无斧凿痕·对话齐白石——北京画院典藏作品展
2020-09-16 研究论文
全文阅读当甲骨遇上考古——读《殷墟考古与甲骨学研究》(作者:岳洪彬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原文刊于《南方文物》2020年第2期)
2020-09-16 专家观点
张光直先生是我素所尊敬的世界著名的考古学家。他的许多著作,构思巧妙,见解独特,被译成多种文字,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93—1994年度,笔者在哈佛大学进修期间,有幸聆听张先生为研究生和本科生开设的《中国考古学》课程,参加由他主持的每周五举行的“东亚考古讲座”,更有机会经常到他在碧波地博物馆五楼的办公室请教问题,在博物馆
2020-09-15 专家观点
纸与笔的蓝图:世界遗产的困境本文原发表于《读书》杂志2020年第5期,经授权全文转载。 二〇一九年七月六日,我国“良渚古城遗址”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第四十三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通过审议,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五十五处,追平意大利,并列世界第一。良渚申遗成功后,国内有考古学者表示:“国际学术
会议预告
2021-04-26 研究前沿
1培训 | 会议 | 课题申报1. 会议名称:第九届国际考古、计算机图像、文化遗产与创新大会(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Archaeology, Computer Graphics, Cultural Heritage and Innovation)时间:2021年4月26-28日投稿截止时间:8月15日地点:西班牙,巴伦西亚主办方:巴伦西亚理工大学来源:http://t
2020-10-05 研究前沿
1培训 | 会议 | 课题申报1. 会议名称:第九届国际考古、计算机图像、文化遗产与创新大会(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Archaeology, Computer Graphics, Cultural Heritage and Innovation)时间:2021年4月26-28日投稿截止时间:8月15日地点:西班牙,巴伦西亚主办方:巴伦西亚理工大学来源:http://t
2020-09-16 研究前沿
齐白石曾云:“青藤雪个远凡胎,老缶衰年别有才。我欲九原为走狗,三家门下转轮来。”对八大山人艺术造诣的敬仰之情跃于纸上。从齐白石所临摹的八大山人手稿,到创作中留存的八大山人笔意,再到八大山人的原作,一起呈现时会给人以什么样的感受?9月28日,由南昌八大山人纪念馆和北京画院主办的“浑无斧凿痕·对话齐白石——北京画院典藏作品展
2020-09-14 研究前沿
仿佛双生的故事当唐玄奘印度求法归来经过于阗国时,曾听闻一个老鼠克敌的传说,并记载在《大唐西域记》卷第十二《瞿萨旦那国》(即于阗国)中,其文曰:王城西百五六十里,大沙碛正路中,有堆阜,并鼠壤坟也。闻之土俗曰:此沙碛中鼠大如猬,其毛则金银异色,为其群之酋长。每出穴游止,则群鼠为从。昔者匈奴率数十万众,寇掠边城,至鼠坟侧屯军
2020-09-14 研究前沿
随着考古资料的不断发现和丰富,在不远的将来,我们终将逐渐贴近历史真实,逐渐还原当时的社会状况 河南大学“夏文化暑期研讨班”已举办到第三届,今年更是采取了线上授课与线下考察调研相结合的模式。“考古中国·夏文化研究”重大项目也正式启动。在我国,关于夏文化的探讨,一直是历史和考古研究中为国内外所关注的重要学术课题。如果
书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