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汉函谷关遗址

新安函谷关考古新发现:不仅是一道关 还是一座城

摘要: 核心提示:提起汉函谷关,人们的第一印象往往是:它是我国古代两京(西安、洛阳)古道上重要的关隘之一。但是,汉函谷关的规模有多大?形制到底如何?一直以来,人们莫衷一是。日前,随着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对汉函谷关考 ...
核心提示:提起汉函谷关,人们的第一印象往往是:它是我国古代两京(西安、洛阳)古道上重要的关隘之一。但是,汉函谷关的规模有多大?形制到底如何?一直以来,人们莫衷一是。日前,随着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对汉函谷关考古发掘工作的开展,汉函谷关“真容”初现:除了是一座关隘,它还是一座城!


  康有为题写的“汉函谷关”


   L1为汉代进出关的唯一道路,L2为西汉建关前的道路


  南关墙和关城东墙的拐角,白框内为水渠


  遗址西南侧成组的汉代房址

现存的民国时期的函谷关关楼

现存的民国时期的函谷关关楼

现存的民国时期的函谷关关楼

现存的民国时期的函谷关关楼

现存的民国时期的函谷关关楼

南关墙和关城东墙的拐角

南关墙和关城东墙的拐角

上部为望气台,下部为关城东墙东侧边缘

南关墙

在南关墙上还发现一道用石块垒砌的坡道,初步推测应该是城墙的排水设施

在遗址西南侧,发现了成组的汉代房址,房址南侧靠近皂涧河的地方有石头垒砌的排水渠,房址北侧有水井。

在遗址西南侧,发现了成组的汉代房址,房址南侧靠近皂涧河的地方有石头垒砌的排水渠,房址北侧有水井。
南关墙和关城东墙的拐角

顶部为望气台,下部为南关墙

  洛阳网讯 (信息采集:徐阳光)提起汉函谷关,人们的第一印象往往是:它是我国古代两京(西安、洛阳)古道上重要的关隘之一。

  但是,汉函谷关的规模有多大?形制到底如何?一直以来,人们莫衷一是。日前,随着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对汉函谷关考古发掘工作的开展,汉函谷关“真容”初现:除了是一座关隘,它还是一座城!

  1 保存现状:现存遗址为1923年重修,主要包括关楼、鸡鸣台、望气台等

  汉函谷关坐落在新安县城关镇东关村,东距新安县城500米,现存主要遗迹为1923年最后一次重修的遗留,主要包括关楼、鸡鸣台、望气台、南关墙、北关墙等。

  日前,记者随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工作人员来到汉函谷关,看到其关楼与鸡鸣台、望气台的平面呈“H”形分布。其中,关楼在西;鸡鸣台、望气台在东,南北对峙,中间为宽约50米的通关古道。

  关楼遗址为砖石结构,分上、中、下三层。其中,下层为平坛,坛高9米,南北长25米,东西宽20米,坛下中部为拱形东西通道;中层为砖混结构,是四面相通呈“十”字形对称的窑洞,洞宽2.6米、高2.9米,每室壁间各嵌“无字碑”两通(共八通),地面灰陶方砖,角对角、缝对缝,铺设考究。室外设平台,四门各有石联;上层已经坍塌。

  鸡鸣台位于古道北侧,东西残长约30米,南北残宽约20米,残高15米;望气台位于古道南侧,东西残长约30米,南北残宽约25米,残高约15米。

  南、北关墙均为东西向长条形。其中,北关墙残长315米,宽8.5米至20米,东侧与鸡鸣台相连;南关墙长约300米,宽8米至23米,东侧与望气台相连。

  2 最新发现:汉函谷关是一个由关城、道路、障塞、烽燧等设施组成的复杂的关防体系

  从去年6月起,市文物工作者对汉函谷关进行了大规模的考古调查和发掘。截至目前,共钻探面积13.9万平方米,发掘面积3000余平方米。

  “此次考古发掘工作主要集中在望气台南侧。截至目前,汉函谷关遗址的范围和布局已基本明晰。”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汉魏研究室主任严辉说。

  -发现一:除了是关隘,汉函谷关还是一座城

  据有关文献记载,历史上函谷关有三个:一为秦关,位于河南省灵宝市;二为汉关,即位于我市新安县的函谷关;三为魏关(曹魏),位置不详。汉函谷关始建于西汉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由汉楼船将军杨仆所建。

  关于杨仆建汉函谷关,还有一段故事:

  杨仆生活在汉武帝时期,一生戎马倥偬,立下汗马功劳。其祖籍新安县,远离京都长安(今西安),“去‘秦关’三百里,而耻为关外民”。他上书汉武帝,以家财为资,徙“秦关”于新安县城东。

  东汉中平元年(公元184年),朝廷置八关都尉以备(防备)黄巾,汉函谷关为八关之首;五代以后,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中心的东移、南移,汉函谷关军事关隘作用逐渐失去,成为关中交通线上的一个重要关口。

  那么,汉代初建的函谷关,仅仅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这座关隘吗?

  此次考古发掘,市文物工作者在今望气台南侧,分别发现了南北向、东西向城墙各一段,考古工作者将其分别命名为关城东墙和关城南墙。其中,关城东墙东西宽约35米,残存高度约3.5米,向南延伸至皂涧河(涧河支流)北侧。另外,在南关墙上还发现了一道用石块垒砌的坡道,初步推测应该是城墙的排水设施。

  经进一步考古发掘,市文物工作者发现关城东墙和关城南墙连在一起;在城墙附近还发现了成组的房屋基址遗址。

  “据此可以初步推断,汉函谷关绝不仅仅是一座关隘,而是由城墙围起来的一个封闭空间,是一座城。”严辉表示。

  -发现二:除汉代道路遗址外,还发现了一条早期道路,这条路很可能是文献中记载的周秦古道的一部分

  在此次考古发掘中,市文物工作者还发现了两条古代道路。其中,与现关楼中心对应的为汉代道路遗址,长约400米,宽10米至15米;路土厚度2.35米,按考古学年代可分为12期,最早的一期为汉代,是一条千年古道。

  “由于汉代道路两侧为生土,说明汉代道路是在深陷于地表的谷底行走,这条道路也极有可能是人工开挖的。”严辉推测。

  在汉代道路南侧、皂涧河以北区域,还发现了一条早期道路。该道路也是东西向,共发现长度350米,宽10米至14米,叠压于西汉关城城墙之下。

  严辉认为,这条道路应为西汉建关以前的道路。当时,人们依皂涧河北岸通行。西汉建关以后,为便于管理和防御,修筑高墙,将先前的道路阻断,改走关城中间的新路。

  根据文献记载,建关前的函谷关所在位置就是一条重要的交通要道。因此,此次发现的早期道路遗址,极有可能是文献中记载的周秦古道的一部分。

  -发现三:房屋基址、排水渠、“关”字瓦当等重见天日

  此次考古发掘的重大突破还在于:在汉函谷关关城内发现了房屋基址遗址、排水渠,以及数十枚函谷关遗址的代表性遗物——“关”字瓦当等。其中,关城房屋基址遗址位于遗址区西南侧,成组排列;房址南侧,靠近皂涧河的地方发现有石头垒砌的排水渠,房址北侧有水井。

  在关城东墙上,市文物工作者发现用石头垒砌的南北向的水渠,从城墙穿过。根据出土遗物初步判断,应该是唐代遗迹。

  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吕劲松表示,通过此次考古发掘,基本明确了汉函谷关遗址是一个由关城、道路、障塞、烽燧等设施组成的复杂的关防体系。其中,汉函谷关关城的南墙和东墙的位置已经明确;皂涧河以北的区域为生活区,有成片的建筑基址和活动面;关城中部的路壕是唯一的进出关道路,军事防御功能明显。

  3 待解之谜:除了关城的整体布局和规模,其防御体系也有待进一步研究

  虽然此次考古发掘取得了突破性成果,但仍存在一些待解之谜:

  ●待解之谜一:关于关城的布局和规模

  “由于目前考古发掘工作主要集中于遗址的东南侧,只发现了关城东城墙和南城墙遗址,关城北墙和西墙遗址还没有找到。因此,汉函谷关关城的整体布局、规模等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严辉表示。

  ●待解之谜二:豫西“小长城”的防御体系

  据郦道元《水经注》记载:汉函谷关“障自南山横洛水,北属于河,皆关塞也”。也就是说,作为防御关东六国的重要军事关隘,汉函谷关的防御体系,北至黄河,南到宜阳,逶迤起伏,形成几十公里的屏障,唯有通过关门才可出入,整个体系宛若一座“小长城”。

  1998年至1999年,为配合小浪底水库工程建设,市文物工作者曾在当时的新安县仓头镇盐东村发现一处汉代大型仓储遗址,发现这座距黄河不到600米的遗址由城垣、函道、柱础石、路面等组成,出土的遗物多为泥制灰陶板瓦、筒瓦和正面印有篆体“关”字的瓦当。经有关专家考证,此遗址的使用年代为西汉中期到东汉,具有仓储转运和军事守备的双重作用,应为汉函谷关防线的北端。

  1999年至2000年,市文物工作者又对汉函谷关南北沿线进行了调查,初步确定了汉函谷关防御体系的走向:北到新安县盐东村,南达宜阳县邵窑村西,南北绵延60多公里。

  “我们对这一防御体系还缺乏全面的认识,需要在今后的考古发掘工作中进行深入调查与研究。”严辉表示。

  4 发掘意义:为研究秦汉关隘具体情况提供了宝贵资料

  严辉说,作为重要的军事设施,关隘担负着拱卫京畿、控制地方势力和人口流动、征收关税、调控物资流通等诸多职能,对维护封建王朝的政权统治起到重要作用,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作为我国古代两京古道上的重要关隘,汉函谷关在西汉时起着屏障关中的作用,东汉时期又起着屏障京都洛阳的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地位。

  “秦汉时期关隘的考古资料很少,且多为边关小城,其规模与汉函谷关不能同日而语。”吕劲松表示。此次对汉函谷关的考古发掘,不仅为研究秦汉关隘提供了宝贵资料,也必将为丝绸之路申遗提供重要参考。

新安函谷关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