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阳城遗址

遗产介绍

摘要: 锁阳城遗址是古代丝绸之路上连接中原与西域地区的交通枢纽,是河西走廊上人类土地利用的杰出范例,展现了长距离交通条件下人类对荒漠戈壁自然环境的依托、利用和改造,是人类开展长距离交通和交流的典 ...

价值特征

      锁阳城遗址是古代丝绸之路上连接中原与西域地区的交通枢纽,是河西走廊上人类土地利用的杰出范例,展现了长距离交通条件下人类对荒漠戈壁自然环境的依托、利用和改造,是人类开展长距离交通和交流的典型保障性城址,与丝路沿线的商贸活动密切关联。

基本概况

      锁阳城遗址位于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东南6 2 公里的荒漠戈壁中, 地处河西走廊西端、疏勒河的昌马冲积扇西缘。遗址南靠祁连山余脉长山子,东西两侧分别有疏勒河和榆林河。锁阳城遗址遗产区面积1 5 7 8 8 . 6 0公顷, 主要遗存包括锁阳城城址、农业灌溉渠系遗迹、锁阳城墓群和塔尔寺遗址。考古调查和勘探初步推测城址年代约为公元7 -1 3 世纪9 5,可能为唐代瓜州城故址。

      锁阳城城址包含内城、外城和外城西北角两处堡子遗址。内城、外城平面均呈不规则方形。内城总面积约2 8 . 5 万平方米, 城中有南北向隔墙将其分为东、西两部分。城墙墙体上有城门、瓮城、马面和角墩等设施。外城西北部有一条东西向隔墙, 将外城分为南北两部分。外城东、北两区距内城城墙2 0 - 3 0 米处建有一道小墙,俗称“羊马城”,是城市的又一道防御工事。2 处堡子分布于外城西北, 相距约8 0 米, 平面呈方形, 夯土筑造。

      锁阳城农业灌溉渠系遗迹分布于锁阳城周边区域, 包括疏浚工程、拦水坝、干渠、支渠、斗渠、毛渠等。干渠和支渠的总长度约9 0 公里, 灌溉了锁阳城周边约6 0 平方公里的耕地。锁阳城墓群分布于锁阳城城址南面和东南面,在南北宽5 公里、东西长1 6 公里的范围内,地表可辨认的墓葬共计2 1 0 6 座,以唐代墓葬为主,出土文物有三彩马、驼、俑、镇墓兽、丝绸、瓷器、钱币等。此外, 城址东侧1 公里处有塔尔寺遗址, 是一处大型佛教寺院遗址, 面积1 . 5 万平方米, 考古推测为唐至西夏时期遗存9 6。遗址中心残存圆锥形大塔1 座, 以土坯砌成, 白灰抹面, 塔身上部为覆钵式结构。大塔北侧残存小塔1 1 座。

丝路价值特征重点物证

      锁阳城遗址通过人工修建的水利设施将疏勒河水引至城址周边地区, 灌溉了约6 0平方公里的土地,形成农业灌溉渠系及经由移民屯田行为开辟的古绿洲,体现了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影响,支撑了河西走廊上千公里的长距离艰难交通,是干旱地区人类土地利用的杰出范例。它的土地开发模式及其遗址周边的历史遗迹,也揭示了整个河西走廊自汉以降对祁连山脉的石羊河、黑河和疏勒河水系的依托、进行呈系列的中心城镇和城堡建设的历史。

      锁阳城的内城、外城双重城墙,以及墙体上的瓮城、马面、角墩及堡子等共同构成了保存完好的城市防御体系,与经由灌溉技术形成的古垦区一起,为丝路交通和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安全和补给保障,是人类开展长距离交通和交流的典型保障性城址,可为帝国大型交通保障体系中的防御制度提供特殊的见证。

      锁阳城墓群中出土的唐代丝绸、骆驼、胡人俑、开元通宝古钱等文物, 与唐代丝绸之路沿线繁盛的商贸活动密切关联。塔尔寺遗址以其寺院格局及锥形佛塔建筑展现了唐至西夏时期佛教在河西地区的传播。


 

中文名
锁阳城遗址
外文名
  • Site of Suoyang City
  • 地理位置
    酒泉市瓜州县锁阳城镇
    年代
    遗产区面积
    15788.60公顷
    价值载体要素
    城墙、马面、角墩、建筑址等城址遗存;古垦区和农业灌溉渠系遗迹;塔尔寺遗址;墓群及其出土文物
    历史年代
    公元7世纪~公元13世纪
    类型
    考古遗址
    所属国家
    中国
    文保级别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功能
    河西走廊地区交通保障性城址
    缓冲区面积
    23424.66公顷
    主要价值特征
    古代丝绸之路上连接中原与西域地区的交通枢纽,是河西走廊上人类土地利用的杰出范例,展现了长距离交通条件下人类对荒漠戈壁自然环境的依托、利用和改造。

     

    分类: 中文 遗产点 锁阳城遗址
    关键词:

    锁阳城遗址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