炳灵寺石窟

走进这十万佛洲,翻开的是一本中国佛教石窟百科全书

摘要: 小积石山丹霞地貌本期摄影:刘迪炳灵寺石窟位于甘肃省永靖县西南约52公里处的小积石山中,这里是中原、河西走廊、青藏高原交界地带。自汉代以来,这里是丝绸之路从中原进入河西走廊的必经之地,又是各民族政权争夺的军事要地。群峰像一道屏障屹立在炳灵寺东方 炳灵寺最早称“唐述窟”,是羌语“鬼窟”之意。《水经注·河水》记载:“彼羌目鬼曰唐述,复因名之为唐述山,指其堂密之居,谓之唐述窟。其怀道宗玄之士,皮冠净发之徒

刘迪 梵华一念

小积石山丹霞地貌

本期摄影:刘迪

炳灵寺石窟位于甘肃省永靖县西南约52公里处的小积石山中,这里是中原、河西走廊、青藏高原交界地带。自汉代以来,这里是丝绸之路从中原进入河西走廊的必经之地,又是各民族政权争夺的军事要地。

群峰像一道屏障屹立在炳灵寺东方

炳灵寺最早称“唐述窟”,是羌语“鬼窟”之意。《水经注·河水》记载:“彼羌目鬼曰唐述,复因名之为唐述山,指其堂密之居,谓之唐述窟。其怀道宗玄之士,皮冠净发之徒,亦往栖托焉。”唐述山即小积石山,唐述窟即今炳灵寺。后历有龙兴寺、灵岩寺之称。明朝永乐年后称炳灵寺,系藏语“仙巴本郎”的音译。“仙巴本朗”就是十万弥勒佛居住的地方,亦是十万佛洲的意思。

远眺炳灵寺石窟入口

很多的历史文化,赋予我们这个时代无价的财富。在此后1600余年的历史变迁中,炳灵寺石窟植根于陇中地区的文化土壤,不断沐浴丝绸之路、唐蕃古道上西来东往、南传北去的佛教思潮,形成了既有时代烙印,又独具地方特色,富有艺术感染力的雕塑和壁画艺术。炳灵寺石窟融合了多个朝代的造像艺术,早期受印度犍陀罗、秣菟罗及凉州造像影响,中期受云冈、龙门和长安地区造像影响,晚期受藏传佛教影响,被誉为“中国石窟的百科全书”。

炳灵寺石窟大门

进入炳灵寺大门后沿着山体蜿蜒前行,栈道随山就势,风光秀丽。左侧峰壁上石窟龛群鳞次栉比、层层叠叠,大大小小的摩崖石刻显示着古丝绸之路中西佛教艺术交流的繁盛。拾级而上,一侧的佛龛因地制宜,形式灵活,题材和内容也趋于多样。

炳灵寺石窟分布在下寺、洞沟、上寺三个区域,现存窟龛216个,造像815尊,壁画900平方米,石刻题记62处,各类佛塔56座,藏品438件。窟龛集中分布在下寺区长350、高60米大寺沟西侧的崖面上。

第25龛佛像

第125龛 释迦、多宝二佛并坐像 北魏

一路走来,崖面各具特色的窟龛、雕像令人目不暇接,多种艺术风格也在我们眼前次第呈现。如第25龛佛的通肩袈裟,阴刻线衣纹均由左肩斜下展开,明显受到了西域造像的影响。到了北魏时期,炳灵寺石窟再掀起开窟高潮,雕塑和壁画主题反映出以释迦、多宝并坐为主的法华三昧禅观和三世佛观。令我印象深刻的第125龛内的一组释迦、多宝二佛并坐像,长眉细眼,高鼻薄唇,面容清秀,双目微微下视,嘴角略含笑意,好似轻声细语地诉说着什么。这一组合宛若南朝竹林内清谈玄学的文人雅士,人物造型简练,神情刻画入微,堪称一绝。

第64龛 佛、菩萨、天王像 盛唐

第4窟 一佛二弟子二菩萨 初唐

炳灵寺石窟以下寺最为壮观,这里2/3以上(130多个)窟龛建于唐代,特别是唐高宗、武则天时期。这里不但窟龛数量多,而且艺术水平达到了高峰。走到第64龛时,我被精巧生动的造像所吸引,此龛雕一佛二菩萨二天王,雕凿时间为仪凤三年(公元678年)。中间的佛像眉宇清秀,宁静从容;菩萨像身躯呈“S”形,妩媚动人,下着“曹衣出水”式轻薄贴身的长裙;左右两天王双足各踩一小鬼,雕凿简洁生动,表达出唐代艺术家“以形写神”的审美情趣。在中国石窟艺术中,可居于最完美的作品之列。

第4窟北壁 迦叶 初唐

第4窟南壁 阿难 初唐

此时,一老一少的胁侍弟子开始大量出现在佛的两侧,建于初唐的第4窟内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年长的迦叶高鼻深目,瘦骨嶙峋,老成持重;另一边的少年阿难则清秀俊朗,面圆润、微笑、袖手,衣纹简洁突出,表情和蔼可亲。

第171龛 弥勒佛大座像 盛唐

渐渐临近此行的重点,率先出现在眼前的是第171龛高27米的弥勒佛大座像,它面带微笑,端详和蔼,上半身依山石雕,腰部以下为泥塑,雄浑庄严。2013年修缮竣工后焕然一新,为炳灵寺石窟中体量最大的标志性佛像。

第169窟外景

进入第169窟需要经过一段很陡的楼梯

在其右侧悬崖峭壁间的折梯,这是通往169窟的路。它是炳灵寺现存早期石窟中最重要的一窟,堪比莫高窟藏经洞。爬上169窟的路并不容易,我们几乎都是手脚并用,缓缓移动,时不时往下看看,试想当年开窟造像的情形,难度可想而知。

第169窟西南侧崖面断裂严重

进入169窟,首先感觉这是个形状极不规则的洞穴,窟内造像和壁画都是应不同时期的要求先后营造而成,并无统一规划。窟内满壁开龛造像或绘制壁画,洞窟、塑像、壁画反映了佛教初传入汉地时中国早期石窟的面貌特征。其中,西南侧崖面断裂严重,顶部造像、壁画大部分脱落,留存下来的这些造像、壁画和题记,彰显古人智慧。

第169窟西壁

西壁是169窟中最早选择造像的区域,佛像位置高悬,错落不齐,大小不一,这种布局对禅观具有特殊的效果,在崖壁浓墨淡彩的变化中,呼之欲出。站在169窟内,眼睛不愿错过任何一处,这里面包含了太多惊喜。

第169窟20龛 释迦苦修像 西秦

169窟内第20龛是西秦时期的释迦苦修像,表现了释迦牟尼苦修时身体骨瘦如柴,肋骨、胸骨凸显,腹部凹陷。佛像的样式具有犍陀罗苦修像的特征,这尊雕像也是中国石窟中现存最早的释迦苦修像。

第169窟16龛 思惟菩萨像 西秦

在低于膝盖的角落,一尊西秦的思惟菩萨像面带微笑地看着世间变幻。菩萨像长发披肩,面带微笑,舒相坐姿,座椅靠背为倒三角鱼鳞纹装饰,与莫高窟第275窟菩萨的靠背非常相似。

第169窟12龛 说法图 西秦

除了雕像,169窟还有大量西秦时代的壁画,以表现大乘佛教内容为主。壁画技法采用中原传统的线描法与西域晕染技法相结合的方式,色彩传承了凉州地区以石绿、土红为主的形式。

第169窟12龛 菩萨、飞天 西秦

如第12龛内的说法图,在以墨线勾勒轮廓线条的基础上,仅在双眉、鼻梁、颈部施以白色的晕染,体现了中西绘画初步结合的特征。画面中双飞天身躯弯曲呈“U”形,于佛右侧献花起舞,菩萨身着袒右肩袈裟,持物供佛,一黄发卷曲、高鼻深目的西域人单膝跪向佛陀,烘托了佛陀说法的精彩场面。

第169窟11龛 说法图 西秦

第169窟11龛 说法图供养人形象 西秦

第169窟11龛 维摩诘像 西秦

第11龛的说法图,佛、菩萨、飞天的造型具有西域式特点,而旁边供养人的形象却是汉民族特征,展现了佛教初传入汉地时与中原文化结合的艺术形式。在11龛下方所绘的维摩诘像是我国石窟中现存最早的维摩像。画面中维摩诘面容俊秀,半卧于帐内床榻上,与顾恺之画维摩诘像有“清赢示病之容,隐机忘言之状”相印证,表现的是《维摩诘经问疾品》的内容:维摩诘为在家信佛的居士,他常常称病在家,因其道行高深,佛要派弟子前往探病,维摩诘利用这样的机会向众菩萨、弟子们讲说其佛教思想。南北朝时期,表现维摩诘的雕刻和壁画在各地流行。

大寺沟外景,正值枯水期,崖壁上的石窟隐隐可见

身处佛国世界的第169窟,惊叹于中国石窟艺术带给我们的震撼,正如范文澜先生在《中国通史》一书中写道:炳灵寺石窟与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石窟并驾齐驱,有着同样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远眺第171龛的弥勒大佛

时光流转,物换星移,跨越1600多年的炳灵寺石窟,向人们展示着一幅幅丰富璀璨、博大精深的佛教艺术画卷。

图文:刘迪



分类: 中文 遗产点 炳灵寺石窟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