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甘肃百年汉简发现简史

摘要: 甘肃百年汉简发现简史 原创: 沙海客民 沙海客民 10月18日 说明:此公众号所刊之文多为沙海客民(肖从礼)个人的临时习作,一则介绍推广甘肃汉简,二则纯为个人对简牍的喜爱。所撰之文多属急就章,文中之表述、观点、数据、图片等皆非正式之文,特说明之。 简,以竹为之;牍,以木为之。简牍为纸未作为书写载体以前古人最为常用的书写材料。就目前全国各地出土简牍情况来看,长江流域地区的书写材料以竹最为常见,而西 ...

甘肃百年汉简发现简史

原创: 沙海客民 沙海客民 1018

       说明:此公众号所刊之文多为沙海客民(肖从礼)个人的临时习作,一则介绍推广甘肃汉简,二则纯为个人对简牍的喜爱。所撰之文多属急就章,文中之表述、观点、数据、图片等皆非正式之文,特说明之。

 


 

       以竹为之;牍,以木为之。简牍为纸未作为书写载体以前古人最为常用的书写材料。就目前全国各地出土简牍情况来看,长江流域地区的书写材料以竹最为常见,而西北地区则普遍以木作为书写材料

 

复制品:编联成册的简牍(出处:长沙简牍博物馆)

 

编联成册的简牍(出处:肩水金关)

 

甘肃简牍发现篇

 

1949年前甘肃简牍的发现与保存

 

第一阶段:疯狂盗挖

 


       1907322日到521, 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在第二次中亚考察期间,在敦煌附近的汉代长城烽燧沿线掘获了大量汉简。原简现藏英国图书馆。

 

斯坦因

 

斯坦因运送盗挖文物的车队


 

第二阶段:科学考察

     


中瑞西北科学考查团

      1927年春,组建“中瑞西北科学考查团”时,中方与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达成协议。协议规定,一切考察工作要在中国学术团体协会的领导下进行,采集品归中国。这次考察,中外团员各10人,斯文·赫定任瑞方团长,徐炳昶(北大教务长)为中方团长。中方成员除了考古学家黄文弼,还包括古生物学和地质学家袁复礼、地质学者丁道衡,及1929年加入的地磁学和地球物理学家陈宗器。考察自19275月至19353月,历时八年。著名的居延汉简就是在这次考察中发现的。

 

中方成员黄文弼

     黄文弼先生曾在楼兰土垠遗址发现汉简72枚。

 

瑞典方成员贝格曼

 

      贝格曼在居延地区掘得汉简10200多枚,这就是著名的居延汉简,是有史以来出土数量最多且内容十分重要的一次重大发现。

      居延汉简的发现是当时轰动一时的重大考古发现。

       原简现藏台湾历史语言研究所。

 

居延汉简简册《永元器物簿》:19301931年间,出土于额济纳河流域的居延遗址。永元器物簿出土时,仍保持原状,由77枚简编联而成。

 

《永元器物簿》局部


 

 

1949年至今甘肃简牍的出土与整理

 

 


一、武威汉简

 (一)武威《仪礼》简

   《仪礼》简是1959年在武威磨咀子6号汉墓发现的。对研究《仪礼》的版本、流变、思想内容和文字训诂具有重要意义。

 

武威汉简《士相见之礼》

《士相见之礼》简册复原图(出处:《武威汉简》)

 

(二)武威王杖简

    王杖十简也是1959年在磨咀子18号汉墓出土的。1981年又发现《王杖诏令册》26枚。对研究古代社会尊老敬老、社会保障制度和伦理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武威王杖简

 

    (三)武威医药简

    1972年出土于旱滩坡东汉墓。共92简,包括30多个医方,涉及内科、外科、妇科、五官科、针灸科等。是我国医学的宝贵遗产。

 

武威医简

 

固定玻璃管内的医简

 


 

二、居延新简

    •居延新简是1972—1974年间甘肃省文物工作队在今额济纳河流域汉代烽隧甲渠候官遗址、甲渠塞第四隧发掘的。

     •甲渠候官(破城子遗址)出简7944枚,第四隧出简262枚。现藏甘肃简牍博物馆。

     •居延新简中最早的纪年简为昭帝始元二年(前85年),最晚为东汉安帝永初五年(公元111年),前后跨越200多年。

      •居延新简数量巨大,内容丰富,光完整的册书就有70多个。是研究这一时期西北地区政治社会和历史文化的第一手资料。

 

居延甲渠候官遗址简牍

 

居延甲渠候官遗址全貌

居延甲渠候官遗址复原图

 

甲渠候粟君所责寇恩册

     19748月出土于甲渠候官遗址第22号房址内。木质简牍36枚。其中标题签一枚,长9、宽2.5厘米;木简21枚,长22.8、宽1.2厘米;两行14枚,长22.5、宽2厘米。全文1526字,内容是东汉建武初年甲渠候官粟君和客民寇恩之间发生的一宗经济纠纷案的案卷材料。标题签“建武三年十二月候粟君所责寇恩事”。寇恩册是一份完整的司法文书,内容涉及军事、民政、法律、经济等各方面内容,是研究东汉初年社会历史的重要文献。

相利善剑册

     1974年出土于甲渠候官遗址。共6简,每简长223、宽12厘米,木质,每简一行。原有编绳三道,编绳处右侧有契口,编绳已朽毁不存。六简容字210个。规整隶书,墨色如新。内容主要是辨识宝剑的标准和方法,提出鉴定善剑四条标标准、鉴定敝剑六条标准以及辨识善剑敝剑纹饰的四条标准。对研究汉代的金属冶炼和兵器制造具有重要意义。

 

居延甲渠候官第四隧出土的汉代封棨

 

      对于这两件形制特殊的木器,《居延汉代遗址的发掘和新出土的简册文物》一文推测,“前述第四燧的封检,可能就是棨,很象戟形”。[1]这个解释里,实际上涉及到对封检、棨和棨戟的区别和联系,从这个解说推测,是认为该器物是棨戟。按,棨戟是古代官吏使用的一种仪仗,包裹有缯衣或油漆的木戟,出行时作为前导之用,后亦列于门庭。《汉书·韩延寿传》:“功曹引車,皆駕四馬,載棨戟。”《後汉书·舆服志上》:“公以下至二千石,騎吏四人,千石以下至三百石,縣長二人,皆帶劍,持棨戟爲前列。”《旧唐书·张俭传》:“唐 制三品以上,門列棨戟。”

   这件木器皆属于组合而成,各件都可拆卸成四部份,如下图:

拆卸图

   说明:纵木构件为四棱方型,“”型和“”型皆为方孔,并不能转动。三封槽方形封检嵌在纵木的槽中,可以拆下,该物上也没有署任何文字。从该物附有的三道槽封检可以初步断定,此物与封检有关。我曾在文章中猜测此简就是汉简中记载的“牛头检”,惟用法和用途不明,故仅为一种猜测。


 

三、金关汉简

 

   1973年出土于甘肃金塔境内汉代肩水金关遗址。金关汉简就其形制而言,包括了简、牍、觚、两行、签楬、柹片等;就内容而言,主要是出入肩水金关人员的登记以及边塞地区军事驻防和戍卒生活的具体记录。

   金关汉简对研究汉代西北边塞津关制度、民族关系以及日常社会生活具有重大研究价值。

   肩水金关出简11000多枚。现藏甘肃简牍博物馆。

 

肩水金关遗址发掘图

肩水金关遗址复原图

 

张掖都尉棨信

    1973年出于于肩水金关遗址。长21、宽16厘米,红色织物,上边有系,正面墨书“张掖都尉棨信”六字。为西汉晚期遗物。棨信又称“幡信”或“信幡”,是古代启闭关门的信物。此件棨信文字虽篆意很浓,但每个笔划都有屈曲,故作蜿蜒,为鸟虫书体,新莽六书,“六曰鸟虫书,所以书幡信也。”这件棨信的发现,为研究两汉时期的棨信种类和书写形式提供了实物数据。

 

肩水金关遗址所出转射

      说明:转射为木制框,中间有一可以转动的圆轴,圆轴中间有孔。从形制上看应该可以嵌在坞墙之上,其中间有孔圆轴可以转动。推测其功能或是瞭望之用。


四、敦煌汉简

      敦煌汉简一般指1907年以来在今敦煌、瓜州、玉门、酒泉、金塔北部汉代边塞及烽燧遗址出土的所有汉简的总称。主要包括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1907年和1914年先后两次在上述地区掘获的汉简3000多枚。1944年,西北科学考察团成员夏鼐、阎文儒等人在玉门关附近掘得汉简49枚。1979年在敦煌马圈湾遗址出土汉简1217枚。此外还包括一些零星发现的汉简,约有10多批,多则几十枚,少则一两支。敦煌汉简内容丰富,涉及地域广阔,出土时间先后跨越100多年,影响大,研究成果多,一直为海内外学术界密切关注。

 

敦煌马圈湾出土汉代苣

说明:苣用芦苇杆扎成的草把。用于夜间燃火示警。

 

敦煌汉代长城烽隧处积薪

说明:积薪用芦苇杆堆积而成,用于白天和晚上燃放以示警。

 

新莽征伐西域的幕府文书

 


 

五、地湾汉简

地湾汉简出土于今甘肃省酒泉市金塔县东北150公里的黑河东岸的汉代城鄣遗址(贝格曼编号A33)。该遗址所在地当地人习称地湾,故学界将该地发掘的简牍称为地湾汉简。根据地湾城建筑形制和地湾汉简记载,现遗存的地湾城是汉代张掖郡肩水都尉府下辖的肩水候官治所。地湾汉简先后有两次重要发现,一是1930年中瑞西北科学考查团成员瑞典考古学家贝格曼在地湾城发掘了2383枚汉简和3件帛书,还有竹、木、草质器物,铜、铁、陶器,以及两支残毛笔等屯戍遗物若干;二是1986年由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地湾城出土了778枚汉简及其他器物残片。虽然两次发掘相隔了56年,但其发掘地点相同、时代一致、内容相关,二者珠联璧合,不可分割,故可将先后两次在地湾发掘的汉简统称为“地湾汉简”。

   3000多枚地湾汉简既是珍贵的文物又是未经后人改删过的原始文献。地湾汉简是研究汉代简牍形制、简册编联和文书制度的重要实物依据;是研究两汉时期河西地区的政治制度、军事塞防、历史地理、邮驿交通、民族关系、中西交流、生产经济、教育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的第一手材料;也是研究古代语言文字和书法艺术不可多得的材料。

地湾遗址(A33)平面图

地湾遗址(A33

A33(地湾城)遥感图

 

酒泉金塔"三城一关"

地湾汉简

地湾汉简

      说明:此简是挂在器物上边的标签。上书羊头石六百”,意思是在长城烽燧之上堆了600块羊头那么大的石头。羊头石是边塞士兵们的武器,当敌人进攻时即可投掷以杀伤敌人。


 

六、悬泉汉简

    •悬泉置位于今瓜州县和敦煌市交界处瓜敦公路60千米以南2千米处。该遗址在汉魏时期为一驿置机构。

       •19901992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进行科学发掘。共出土有字汉简23000多枚。悬泉汉简中关于邮驿交通、西域史料和民族关系方面的记载尤为珍贵。

         •悬泉置遗址是“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世界遗产名录中重要文化遗产之一。

悬泉置遗址

悬泉置帛书元致子方书

     1990年出土于悬泉置遗址。出土时折成16折,受潮后墨迹浸洇,正体字下可看出浸染的反体字影。帛书长34.5、宽10厘米。黄色绢帛,墨书隶体,共322字。抬头一行6字,落款一行18字;正文8行,每行2943字不等。是两汉地下出土帛书对象中保存最完整、字数最多的私人信件。

神爵二年悬泉厩佐迎送匈奴日逐王廪食簿

      1991年出土于敦煌悬泉置遗址。木简2枚,长23、宽1厘米。柽柳。原为一册,两道编绳犹存,惜仅存两简,后面简文散失,存字63个。为广至县发往悬泉置的谷簿,记录悬泉厩佐送迎日逐王路过广至时提供膳食的记录。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匈奴在西域的日逐王降汉,汉朝始设西域都护府,派西域都护骑都尉郑吉都护西域诸国,从此,汉朝在西域实施有效管理,西域版图归属中原。此册当为日逐王降汉时路过敦煌的记录,是研究中原与西域关系和汉朝大一统局面形成的重要物证,具有重大的历史价值。

悬泉置木简本《论语·子张》

     1992年出土于敦煌悬泉置遗址。木简1枚,松木。长23、宽0.8厘米,简上抄录《论语·子张》篇残文。简上文字与传世本《论语》的文字略有小异,在版本学和校勘学上有一定价值。《论语》残文的发现,为研究儒家学说在河西的传播提供了重要依据。

悬泉置出土的古纸

 

 

 

 

文章已于2018-10-18修改


 

分类: 中文 深度阅读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