炳灵寺石窟

你所不知道的炳灵寺石窟艺术

摘要: 2016-03-29 王玲秀炳灵寺石窟的雕塑 在 一千余年的历史变迁中,炳灵寺石窟植根于陇中地区的文化土壤,不断沐浴丝绸之路、唐蕃古道上西来东往、 南传北去的佛教思潮, 形成了既有时代烙印, 又独具地方特色, 富有艺 ...
2016-03-29 王玲秀
灵寺石窟的雕塑
一千余年的历史变迁中,炳灵寺石窟植根于陇中地区的文化土壤,不断沐浴丝绸之路、唐蕃古道上西来东往、 南传北去的佛教思潮, 形成了既有时代烙印, 又独具地方特色, 富有艺术感染力的雕塑艺术, 为我们留下了八百多尊形态各异、 个性鲜明的佛教雕像, 形成炳灵寺艺术的主体。
image004.jpg
1696 观音菩萨像(局部) 西秦
无量寿佛右胁侍菩萨,菩萨头束扇形发髻,戴柱形耳铛,斜披络腋,表情恬静,榜题“观世音菩萨”。头上的束带及人字形发式深受河西造像影响。

六国时期,北方的佛教注重禅学。炳灵寺西秦时期的洞窟, 适应当时禅修的需要, 利用天然岩洞作为理想的修禅场所, 在洞内以木胎泥塑、 石胎泥塑的形式塑造佛像, 以供禅僧及信众们观修礼拜。 在表现手法上,这一时期的佛像较多地体现了古印度犍陀罗、 秣菟罗造像风格的影响。

image006.jpg
第169窟23龛 佛像 西秦
此处并列有五坐佛,这是其中二身佛像,额阔,大眼、鼻直、唇厚,有胡须,身着圆领袈裟,禅定印,佛像坐姿及袈裟样式具有犍陀罗风格。
image008.jpg
125 释迦多宝佛像 北魏
释迦、多宝佛并坐于龛内。佛像双目微睁,眼角细长,鼻、嘴小巧,嘴角微微上翘,褒衣飘逸,雕刻细腻,是北魏时期的经典之作。

魏孝文帝推行汉化改制并迁都洛阳, 加速了佛教艺术中原化、本土化的进程。灵寺石窟在宣武帝时期, 再掀开窟高潮, 雕塑壁画的主题反映出以释迦、多宝并坐为主的法华三昧禅观和三世佛观。表现大乘涅槃思想的释迦涅槃像, 也成为这时炳灵寺石窟造像的重要题材。
image010.jpg
6窟西壁 佛像 北周
image012.jpg
172窟北壁 五佛像 北周
佛像肉髻低平,面略圆,袈裟厚重,衣纹密集,造像开始从北魏瘦削型向丰满发展,体现了北周艺术变革的时代特征。

灵寺北周时期的雕塑, 出现了两种不同的造型。 6窟中的主尊佛, 肉髻低平, 面型丰圆, 五官小巧集中, 颈部短粗, 双肩敦厚浑圆, 身着衣褶稠密轻薄的通肩袈裟,结跏趺坐。 而第172窟五尊立佛, 面型修长而圆润, 眉目秀丽,衣纹简洁,衣质厚重。这两种迥异的造型, 可能源自不同艺术风格的影响, 展现了各种艺术流派在炳灵寺的交融和发展。 image014.jpg
8窟西壁 佛像局部 隋代
佛像头部为螺髻,面形清秀,唇上有胡须,胸前有“符号。造像仍有北周之遗风,但塑造手法更加熟练。

朝大一统的政治局面, 使南北朝以来各地区的佛教艺术进一步融合, 形成新的时代风格。灵寺这一时期的造像均为木胎泥塑, 佛低平螺髻, 面型丰满中略见清秀, 神情宁静, 身着以僧扣相连缀的偏袒右肩汉式袈裟;菩萨体态纤秀,衣裙的样式富于变化, 衣褶的处理真实自然, 趋于写实, 塑造技法更加成熟简练。
image016.jpg
31 佛、弟子、菩萨像 盛唐
佛像托钵,弟子像袖手,菩萨像持宝珠、提瓶,造像均立于莲台上,脸上洋溢着微笑,已不再是前代造像冷峻肃穆的表情,反映出大唐盛世的精神面貌。

唐朝以包容开放的胸襟, 使丝绸之路的交流更加繁荣,唐蕃古道也在这时期得以开通并繁荣发展。 魏晋以来不断本土化的中国佛教, 在唐王朝全面兴盛的文化背景下, 又接受了印度笈多艺术、 西域佛教艺术, 在长安形成新的时代风格,迅速影响到全国石窟。
image018.jpg
171 弥勒大佛像 盛唐

于东西文化交汇处的炳灵寺石窟,此时在广泛吸收丝绸之路上各种艺术类型过程中, 以自己独特的视角, 创作出了大量独具魅力的石雕作品。 这个时期, 以释迦、 弥陀、 药师、 弥勒等佛为主尊, 两侧胁侍菩萨、 弟子或天王的净土题材成为炳灵寺石窟造像的主题。 体量最大的佛像高达27米, 最小的不过数十公分, 均为磨光高肉髻, 面相丰圆, 颈刻三道纹, 慈容安详,衣纹以阳刻表现。
image020.jpg
63 菩萨像 盛唐
菩萨像一手持莲蕾,一手提净瓶,上身袒,飘带穿臂,下着贴体长裙,身躯呈“S”形,舞动的身姿如行云流水,动感强烈。
image022.jpg
46 佛像 西夏
佛像眼眉细长,唇有胡须,面目清秀,宽肩细腰,作禅定印。炳灵寺西夏造像不多,从此像可以窥见西夏造像的风采。

灵寺五代、 北宋时期遗存较少, 西夏留存的泥塑佛, 眉眼细长,眼睑略微下视, 神情静穆沉思, 阔肩细腰, 躯体修长, 与之前的造像迥然不同。
image024.jpg
70 十一面八臂观音像
十一面八臂观音是密教观音之一,其形象有密教思想的象征意义。菩萨有十一面,八只手臂,手中持有不同的器物,现器物已失。


元代以来藏传佛教盛传于炳灵寺, 代表性的雕塑有第70窟的一尊木胎泥塑八臂十一面观音, 188龛一石雕噶举派祖师米拉日巴造像等。
灵寺石窟的壁画
灵寺石窟现存壁画900平方米, 其中北魏、 北周、 唐代不少窟龛中的壁画为明清时代重绘。
image026.jpg
16912 飞天 西秦
飞天为佛国世界的天人。通常在佛说法时于空中散花或歌舞。炳灵寺西秦飞天与凉州石窟的飞天一脉相承,身躯弯曲呈“U”形。

西秦壁画不仅是炳灵寺石窟, 也是中国佛教艺术中最重要的资料。 西秦时代的壁画主要集中在第169窟, 以表现大乘佛教内容为主, 主要有佛像画 (包括千佛图、 说法图)、经变画 (如西方净土变、维摩诘经变)、供养人画像等。
image028.jpg
16912 说法图 西秦
画的技法采用中原传统的线描法与西域晕染技法相结合的方式, 敷色方面传承了凉州地区以石绿、 土红为主的形式。 如第12龛内的一铺说法图, 在以墨线勾勒轮廓线条的基础上, 仅在佛、 菩萨的双眉、 鼻梁、 颈部施以白色的晕染, 不同于西域式大面积晕染, 体现了中西绘画技法初步结合的面貌特征。 绘画风格既有与河西魏晋画像砖风格相近、 古拙粗犷的人物造型, 也可见裙裾曵地、钗环飞舞的南朝贵妇供养人形象。
image030.jpg
1922 菩萨像 北魏

北魏第192窟的壁画中, 以典雅清丽的石青、 石绿为基调, 采用劲健连绵的墨线, 勾勒出清秀纤瘦、 衣着广博、 超凡脱俗的艺术造型, 传达了南朝文士们洒脱飘逸的精神境界。 可以看出中国传统的绘画风格开始在壁画中占主导地位。
image032.jpg
6 千佛像 北周

北周仅存的一铺千佛图, 以身着石青、 石绿、红三色不同袈裟的禅定佛通壁构成。 佛与佛之间, 横向以树相隔, 纵向以莲座相隔。 不同的颜色有序规律排列, 创造出光光相接的律动效果。 image034.jpg
8窟北壁 菩萨、弟子像

代第8窟整窟主题为维摩诘经变。 窟顶藻井为巨大的华盖, 其中的飞天翩然舞动。 东壁窟门两侧分别描绘维摩诘与文殊激昂雄辩。 南、 西、 北壁分别表现众弟子与菩萨熙熙攘攘相拥而行, 男女供养人依次低首恭敬绕行。 画面通过对不同人物姿态、 神情的细节描绘, 惟妙惟肖地展现了众人在法会上起伏微妙的心理特征。
image036.jpg
11窟顶 藻井 中晚唐

灵寺唐代大、 中型的洞窟壁画, 均经后来的藏密内容重绘。 在一些小巧玲珑的佛龛中, 还遗留着许多色泽艳丽、 构图华美、 变化巧妙的装饰画, 可窥见大唐富丽堂皇的时代精神。 此时的飞天形象, 身姿灵动, 自由活泼, 飘带翻转飞扬处给人以满壁风动之感, 尽显中原画圣吴带当风的艺术风范, 与西秦古拙质朴的造型形成鲜明的对比。
image038.jpg
3窟北壁 菩萨像

朝至明朝, 在皇室的推崇支持下, 藏传佛教兴盛。灵寺明中晚期的大量重绘壁画, 以藏传佛教为主要内容。 壁画主题有诸佛、 菩萨、 佛母、 弟子、 罗汉、 双身像、 护法、 财神、 祖师,以及坛城、 佛传故事、 僧团生活等。 技法上运用细密圆润铁线描, 配合对比强烈的色彩, 描绘出一幅幅或宁静安祥、 或幻化诡秘、 或夸张怪异的图像, 展现了汉藏交接地带丰富多彩的艺术类型。同时, 在一些洞窟不显要的位置, 还出现了中国民间、道教中的神祇, 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儒释道三教融汇合流的信仰形式。
内容来源:《中国石窟艺术——炳灵寺》

image039.gif

《中国石窟艺术——炳灵寺》
image002.png
image041.jpg
《炳灵寺》函套
image043.jpg
《炳灵寺》护封出版时间:20156开本:16开,定价:230内容介绍:
灵寺石窟位于甘肃省永靖县西南52公里处的黄河北岸的小积石山中。半个多世纪以来,炳灵寺石窟深受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中外学者先后从考古学、历史学、艺术史等角度对炳灵寺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其中石窟彩塑与壁画,是不可多得的古代艺术。
灵寺文研所的工作人员在研究条件十分艰苦的情况下,对石窟进行了长期的调查研究,完成了本书。本书单纯针对炳灵寺上寺、石窟壁画、石窟雕塑、石窟总述类型的进行系列的展示,宣传弘扬炳灵寺艺术。


分类: 中文 遗产点 炳灵寺石窟
关键词:

作者:zl1024

更多信息...

炳灵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