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

荣新江 | 吐鲁番出土文献中的《史记》与《汉书》

摘要: 1996年夏,我有机会在德国国家图书馆通检其所藏吐鲁番出土文献,其中编号为Ch.938的残片,正面残存一纸上面部分的5行,字体在楷书与行书之间,有乌丝栏,经比定为班固《汉书》卷四〇《张良传》(图1)。背面是纸的下面部分(与正面倒书),为行书,无界栏,内容为司马迁《史记》卷六十七《仲尼弟子列传》(图2)。后检《西域考古图谱》所刊日本大谷探险队所得吐鲁番文书,其下卷经籍类图版(5)-(1)和(2)所刊


1996年夏,我有机会在德国国家图书馆通检其所藏吐鲁番出土文献,其中编号为Ch.938的残片,正面残存一纸上面部分的5行,字体在楷书与行书之间,有乌丝栏,经比定为班固《汉书》卷四〇《张良传》(图1)。背面是纸的下面部分(与正面倒书),为行书,无界栏,内容为司马迁《史记》卷六十七《仲尼弟子列传》(图2)。后检《西域考古图谱》所刊日本大谷探险队所得吐鲁番文书,其下卷经籍类图版(5)-(1)和(2)所刊写本,也是一面为《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图2),另一面是《汉书·张良传》(图1),两相对照,字体形制全同,必为同一抄本无疑【1】 。



图1


图2


但两地所存抄本并不能直接缀合,如图3所示,Ch.938正面《汉书》残片是位于纸的右上方,大谷文书残片则位于左下方,前者的末行即后者的首行,因为《汉书》的字体较小,所以上下相差有十二字左右;与之相对应,Ch.938背面《史记》残片位于右下角,大谷文书残片在左上角,也是前者的首行和后者的末行在同一行上,中间上下约差七字左右。从字体来看,应当是唐朝前期抄本。本卷非精抄本,个别文字且有缺漏,读者对比本文所附图版即知,在此不一一列举。


图3

正面《汉书》抄本小字严谨,且有界栏,应当是抄写在前;背面《史记》字体较为连贯,且无界栏,抄写时间在后。这样的抄写顺序与所抄文献的产生年代先后不一致,这或许没有什么特殊的意义,但也可能与汉魏以来人们普遍重《汉书》而轻《史记》的传统有关。从魏晋到隋唐,《汉书》确实比《史记》更受读书人的重视,因为《汉书》更符合儒家思想,易于为汉魏两晋南北朝的学者接受。正如《隋书·经籍志》所云:“梁时,明《汉书》有刘显、韦棱,陈时有姚察,隋代有包恺、萧该,并为名家。《史记》传者甚微。”其时对《史》、《汉》的重视程度有相当大的不同【2】 。入唐以后,《史记》开始受到重视,注疏者渐多,且产生司马贞的《史记索隐》、张守节的《史记正义》这样优秀的著作,但仍然以《汉书》的研究最盛【3】 。这种对《史记》、《汉书》重视程度的不同,大概更可能是这个写本先抄《汉书》而后抄《史记》的原因。

德藏卷原编号为T II T 1132,指德国第二次吐鲁番探险队在吐鲁番吐峪沟所得。据《西域考古图谱》,大谷队所得残片出土地标为“库木吐喇”,即库木土拉(Kumtura)石窟,在古代龟兹国范围(今库车西北)。两说不同,必有一误。不过,不论这两个残片出土于库车还是吐鲁番,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吐鲁番盆地自502年以来一直是麴氏高昌王国的地域,640年(贞观十四年),唐太宗派兵攻占其地,设西州,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与内地州县无异,直到大约803年为回鹘所据【4】 。这个《汉书》、《史记》的抄本如果出自吐鲁番,则应当在这个范围,或许为一个西州地区的文人所有。


库木土拉所在的龟兹王国,唐朝初年隶属于西突厥汗国,658(显庆三年)随着唐朝消灭西突厥汗国,龟兹国的宗主权也转移到唐朝手中。唐朝一方面保留龟兹王统的继续存在,另一方面设唐朝安西四镇之一的安西于此,并把安西都护府从西州交河城移至龟兹国都,使这里成为唐朝统治西域的核心。虽然其间有吐蕃、西突厥后裔、突骑施等短期占有其地,但790年以前,这里基本上在唐朝的势力范围内【5】 ,其中住有不少从中原去的官兵、僧侣、商人和百姓。开元十五年(727),经此地东归的新罗僧人慧超的《往五天竺国传》,就记载:“龟兹国,即是安西大都护府,汉国兵马大都集处。……且于安西,有两所汉僧住持,行大乘法,不食肉也。大云寺主秀行,善能讲说,先是京中七宝台寺僧。大云寺都维那,名义超,善解律藏,旧是京中庄严寺僧也。大云寺上座,名明恽,大有行业,亦是京中僧。此等僧大好住持,甚有道心,乐崇功德。”【6】 伯希和(P. Pelliot)在库车西都勒都尔·阿护尔(Douldour-aqour)遗址发现的汉文文书中,记载了中原汉族行客在龟兹的活动【7】 。而这件写本的可能出土地之一库木土拉石窟,就在都勒都尔·阿护尔遗址不远处,而且是一座深受唐朝中原文化影响的佛教寺院【8】 。因此,抄写《汉书》和《史记》的写本在这里出土也是正常的,它是大约658-790年间唐朝统治其地的文献印证。


《旧唐书》卷一〇四《哥舒翰传》记载:“哥舒翰,突骑施首领哥舒部落之裔也。祖沮,左清道率。父道元,安西副都护, 世居安西。年四十,遭父丧,三年客居京师,为长安尉不礼,慨然发愤折节,仗剑之河西。……翰好读《左氏春秋传》及《汉书》,疏财重气,士多归之。翰母尉迟氏,于阗之族也。”哥舒翰少读《汉书》的地点,我曾推测在于阗,因为其父娶于阗王女,又任安西副都护,驻扎地应在于阗,所谓“世居安西”的“安西”,是广义的安西四镇的范围,不是狭义的龟兹【9】 。这条材料证明,安西地区的胡人也读《汉书》,我们讨论的这个写本,正好可以作为一个注脚。

我们过去在敦煌、吐鲁番发现的写本中,曾经分别见到过一些《史记》和《汉书》的抄本,如《史记》的敦煌本有P.2627、Дx.2663、Дx.2670、Дx.2724、Дx.5341、Дx.5784(其中俄藏文书的出土地点未必全是敦煌),《汉书》的敦煌本有P.2485、P.2513、P.2973、P.3557、P.3669、P.5009、S.20、S.2053、S.10591、Дx.3131,又有1980年伯孜克里克石窟发现的吐鲁番本《汉书·西域传》残片(80TBI:001[a]),但所有这些写本都是单独抄写《史记》或《汉书》,目前只见到德藏这件Ch.938号写本是把《史》、《汉》抄在同一写卷上的。



P.2627《史记》残卷(局部)


P.2485《汉书》残卷(局部)


古人读书,经常是《史记》与《汉书》并重的,这在史籍中有许多记载。如《三国志·魏文帝纪》注引《典论·自叙》云:“余是以少诵《诗》、《论》,及长而备历五经四部,《史》《汉》、诸子百家之言,靡不毕览。”又《三国志·蜀书·张裔传》记其:“治《公羊春秋》,博涉《史》、《汉》。”又《隋书·儒林·包恺传》记其:“从王仲通受《史记》、《汉书》,尤称精究。”又《旧唐书·孝友·陆南金传》记陆士季“从同郡顾野王学《左氏传》、兼通《史记》、《汉书》。”不乏其例。有的人抄书,也是把《史记》与《汉书》一起抄写,如《梁书·文学传》记:“袁峻自孝高,天监六年直文德学士省,抄《史记》、《汉书》各二十卷。”但这些材料都不能说明所读或所抄《史》、《汉》是同一个写卷,只有摆在我们面前的这个残卷,为我们提供了古人合抄《史》、《汉》于一卷的例证,这从文献学角度来看,是极为有趣的现象,值得玩味。


【1】笔者曾在《德国“吐鲁番收集品”中的汉文典籍与文书》一文中做过简单的介绍,见饶宗颐编《华学》第3辑,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8年,312、315页。德藏写本残篇现由西胁常记(Tsuneki Nishiwaki)著录于所编德藏文献目录中,见Chinesesische und manjurische Handschriften und seltene Drucke Teil 3. Chinesische Texte vermischten Inhalts aus der Berliner Turfansammlung, Stuttgart: Franz Steiner Verlag 2001, pp. 58-59,并附图版(Tafel 6),唯未提与大谷文书的关联,有所失检。

【2】参看杨海峥《汉唐〈史记〉研究论稿》,济南齐鲁书社,2003年,1-123页。

【3】参看雷闻《唐代的“三史”与三史科》,《史学史研究》2001年第1期,35-38页;杨海峥上引书,123-240页。

【4】关于唐朝时期的吐鲁番史,参看拙文《吐鲁番的历史与文化》,胡戟等编《吐鲁番》,西安三秦出版社,1987年,54-68页;有关西州终止年代的最新考察,见拙文《摩尼教在高昌的初传》,拙著《中古中国与外来文明》,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380-385页。

【5】有关唐代龟兹史,参看王小甫《唐吐蕃大食政治关系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刘锡淦、陈良伟《龟兹古国史》(新疆大学出版社,1992年)两种著作的相关部分。

【6】桑山正进编《慧超往五天竺国传研究》,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1992年,25-26页。

【7】姜伯勤《敦煌新疆文书所见记的唐代“行客”》,《出土文献研究续集》,1989年,291-300页;有关文书均已收入Les Manuscrits Chinois de Koutcha: Fonds Pelliot de la de la Bibliothèque nat io nale de france, par éric Trombert avec la collaboration de Ikeda On et Zhang Guangda, Paris : Institut des Hautes études Chinoises du Collège de France, 2000。

【8】马世长《库木吐喇的汉风石窟》,《中国石窟·库木吐喇石窟》,北京文物出版社,1992年,218-249页。

【9】拙文《关于唐宋时期中原文化对于阗影响的几个问题》,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编《国学研究》第1卷,1993年,416页。

原题《史记》与《汉书》——吐鲁番出土文献札记之一,刊《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分类: 中文 研究 专家观点
关键词:吐鲁番

最新评论


作者:荣新江

更多信息...

关键词:吐鲁番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