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魏洛阳城遗址

钱国祥:汉魏洛阳城城门与宫院门的考察研究

摘要:     摘要:汉魏洛阳城址是中国古代重要的都城遗址,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等朝代先后作为国都。该城址经过多年的考察发掘,获得了有关大城、宫城、宫院等墙垣上的城门与宫院门遗址的资料,本文结合文献资料对其形制结构与性质功能进行分类与研究,为这一时期都城城门形制、等级制度及发展演变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  洛阳城址是公元前6世纪末至公元6世纪初中国古代重要的都城遗址,曾分别是东周(春秋晚期至战国时

    摘要:汉魏洛阳城址是中国古代重要的都城遗址,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等朝代先后作为国都。该城址经过多年的考察发掘,获得了有关大城、宫城、宫院等墙垣上的城门与宫院门遗址的资料,本文结合文献资料对其形制结构与性质功能进行分类与研究,为这一时期都城城门形制、等级制度及发展演变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

  洛阳城址是公元前6世纪末至公元6世纪初中国古代重要的都城遗址,曾分别是东周(春秋晚期至战国时期)、东汉、曹魏、西晋和北魏王朝的国都,作为都城累计长达600年。这座在隋唐之前为都时间最长的城市,对中国古代汉唐之际都城形制和宫室制度的转型极为重要,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考古学者对汉魏洛阳城遗址进行了长时间的考察发掘与研究,获得了较为丰富的考古资料。近年来,随着该城北魏时期内城和宫城墙垣上多处城门与宫院门的发现,相关门址资料不断丰富,为该城址不同位置和性质的城门与宫院门的分类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

  一、汉魏洛阳城城门、宫院门的考古发现

  (一)北魏内城、外郭城城门的考察

  20世纪60年代初期,对该城北魏内城(东汉至西晋大城)进行勘探,发现其东、北、西三面墙垣上有城门址10座,西垣5座、北垣2座、东垣3座。另据记载南垣也有4座城门,虽被晚期改道的洛河冲毁,但根据勘探的道路情况,4座城门的位置也可基本定位。如此该城垣共发现城门14座。(图一)

  

图一 汉魏洛阳城北魏城门分布图


  根据记载,东汉、曹魏、西晋洛阳城皆为12门,南垣4门,东、西垣各3门,北垣2门。此12座城门与西汉长安城的城门数量一致,显然都是遵循了中国古代天子都城的规制,其主要就是依据《周礼·考工记》中“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的记述而设置。而汉晋洛阳城12座城门的名称,结合文献记载也都可以与勘察的城门位置相对应。至于西垣多出的2座城门,经过梳理文献资料可以获知,其分别是北魏封堵斜出的汉代雍门而改开的西阳门,和在金墉城旁边新辟的承明门。故北魏洛阳的城门为13座,城门的名称则多数都是沿用魏晋旧名。

  关于汉魏洛阳城的城门形制,《洛阳伽蓝记》记载:北魏“洛阳城门依魏、晋旧名……一门有三道,谓之九轨”。又据晋陆机《洛阳记》云:“洛阳十二门,门有阁,闭中,开左右出入。城内大道三,中央御道,两边筑土墙,高四尺,公卿尚书章服从中道,凡人行左、右道。左入右出,不得相逢。夹道种槐、柳树。”如此,文献记载的汉代至北魏洛阳城城门与道路都是三条道的结构。

  结合考古资料,勘探的北魏内城北垣大夏门遗迹保存较好,可以明确有三个门道。1986年发掘了内城东垣北起第一门建春门(汉代上东门),门址南北长30米,东西宽12.5米,也为一门三道。(图二)中门道残宽8米,南、北门道各宽6米,之间隔墙宽4~5米。南、北门道路土上均有车辙痕迹,门道两侧均有排叉柱础石或础坑,北门道南侧存排叉柱础坑6个,推测应有8个,推测建春门是一座由排叉柱支撑的大过梁式城门建筑。北侧门道下还发现汉晋时期砖石砌筑的排水沟槽,表明北魏城门是在汉晋时期的三门道基址上修建沿用的。

图二 北魏内城建春门遗址平面图


  2013年又发掘了北魏内城西垣中间的西阳门,门址南北长约26米,东西宽12.5米,保存较差,仅残存了门址南、北两侧墩台夯土和北门道的部分路土与隔墙遗迹,北门道路土下也有砖砌排水沟槽。根据遗迹进行复原,该城门也为三个门道的排叉柱大过梁式建筑,规格尺寸与建春门基本一致。(图三)据目前能够确认的考古资料显示,汉魏洛阳城的大城城门可能都是三个门道,主要御道皆开三道,这应该也是遵循天子国都“一门三道”的规制。

图三 北魏内城西阳门遗址平面图


  关于北魏外郭城,继1963年在城北邙山上发现一段北郭墙遗迹后,1984~1989年又在北魏内城东、西两面相继发现并确认了东、西外郭城墙,同时发现了横穿东、西外郭城的三条东西向道路和通向城北的两条南北向道路。勘探发现的外郭城墙与上述道路交叉处,应该都是郭门所在。根据记载,东郭城七里桥东一里,郭门开三道,时人号为三门,显然此郭门也是一门三道的形制。鉴于该郭城不具备防御作用,于各郭门位置处也均未发现复杂的城门遗迹,故推测其郭门可能为简单的屋宇式、牌坊式和乌头式等建筑结构。

  (二)北魏宫城城门的考察

  据20世纪60年代初期的勘探,在北魏内城中部发现了一座居北居中的宫城遗址,近年考察确认其即曹魏至北魏以太极殿为主殿的宫城——洛阳宫。该宫城系曹魏初年在汉代北宫旧地创建,北魏迁洛后重修沿用,北周宣帝时仍有改建但未完成。在宫城东、西、南三面均发现有宫门遗址,南墙西段有近年经发掘确认的正门阊阖门,东段则是司马门;记载西宫墙上还有千秋门、神虎门、西掖门;东宫墙则有万岁门、云龙门、东掖门。依据近年勘探、发掘与高空遥感资料,分别确认了阊阖门、司马门、西掖门、东掖门、神虎门、云龙门和千秋门等宫门的位置。上述宫门除司马门外,其余皆有双阙,显示了该宫城特殊的礼仪制度。(图四)

图四 北魏洛阳宫城宫门位置图


  2001~2002年发现的阊阖门是曹魏至北魏宫城第一道正门,建筑规模宏大,形制结构独特,是一座门前设有巨大夯土双阙的礼仪式宫城门。(图五)其宫门不坐落在宫城南墙缺口处,而是后坐于宫墙。门址台基东西长44.5米,南北宽24.4米,上面有由40个柱础组成的建筑柱网,还有两侧墩台、中间两个隔间墙及三个门道,是一座面阔7间、进深4间的三门道多重楼观殿堂式宫门。宫门前方左右两侧各有一座大型夯土阙基,间隔41.5米,单个阙台29米见方,平面均为一个母阙带两个子阙的曲尺形双向子母阙式,左右对称分布。母阙23米见方,子阙长约6.3米,宽约11.2米,与记载的阊阖门夹建巨阙完全相符。


图五 北魏宫城阊阖门遗址平面图


  2008~2010年,在宫城正门阊阖门北侧,又发掘了曹魏至北魏宫城的第二道和第三道正门,即文献记载的止车门和端门,端门内即以正殿太极殿为核心的太极殿宫院。止车门和端门除不设双阙外,规模形制与宫城阊阖门完全相同,也是三个门道的多重楼观殿堂式宫城门,显示了该宫城重要建筑的整体规划与营造。

  2017年在太极殿宫院西侧,还发现了曹魏至北魏宫城西墙上的神虎门。其面阔5间、进深2间,也为三门道殿堂式宫城门,门前左右两侧墙垣上也分设曲尺形双向子母阙。门阙除规模略小外,形制结构与宫城阊阖门基本一致。神虎门发现以后,根据文献与勘探资料,与神虎门相对的太极殿宫院东面的云龙门也可基本确认。

  (三) 其他宫院门的考察

  2012~2015年在对太极殿遗址的考古发掘中,还发现多处宫院门的遗迹 。(图六)如在太极殿主殿和太极东堂之间,就发现了进出太极殿后面宫院的东閤门。其中间为门道,宽约4米,东西两端以宽1.4米、残高1.1米的夯土隔墙与两侧殿基相接;南、北两面各排列4个檐柱础石,形成面阔3间、进深2间的建筑结构。(图七)居中一间是门道,面阔4.3米(均为础心间距);两侧稍间面阔3.6米,进深2.9米。门道内残存有门砧石的垫石和门限石沟槽。其檐柱础石均为方形,规格较大,居中4块直径1.1米,两侧4块直径0.9米,显然具有较大的承重作用。当是一座上层为东西向阁道、下层有南北向单门道的双层阁道式宫门。


图六 北魏太极殿附近宫院门位置图

图七 太极殿东閤门平面示意图

图八 太极殿宫院屋宇式院门平面示意图


  在太极东堂北侧宫院的西端,有一座屋宇式单门道宫院门。门道宽约4米,南北两端分别接1.2米宽的夯土隔墙,门道下有较浅的门限和门砧坑槽。门道东、西两面前檐各存2个础石,础石直径0.7米。面阔1间,础心间距约5米;进深2间,单间进深础心至墙心2.9米。(图八)

  太极东堂北面廊房围绕的宫院中,还有几处廊道式单门道宫院门。该廊房多为中间筑夯土隔墙、两侧设檐柱的两面坡式通廊,隔墙夯土内与檐柱础石相对也有暗柱础石,每间廊房面阔与进深础心间距均为3.9~4米。院门开设在中间夯土隔墙上,门宽约2.5米,均发现有门砧和门限坑槽。(图九)


图九 太极殿宫院廊道式院门平面示意图

  二、城门与宫院门的种类、功用和形制结构

  (一)城门与宫院门的种类和特点

  综合上述考古资料,目前可以确认的汉魏洛阳城城门与宫院门主要有以下类型:排叉柱过梁式城门、多重楼观殿堂式城门、双层阁道式宫院门、屋宇式宫院门、廊道式宫院门等。而结合文献记载,还应该有牌坊式、乌头式城门或宫院门。

  按所处位置和实际功用可分为四大类:

  1. 在大城墙垣上设置的均为排叉柱过梁式城门,其注重的是军事防御,也兼顾着京都城邑的外观形象。结合记载与考察资料,洛阳城12座城门主要都应是此类城门。

  2. 在宫城墙垣和重要轴线上设置的宫门主要是多重楼观殿堂式城门,如阊阖门、止车门、端门、东掖门、西掖门、云龙门、神虎门等均为此种城门,主要用于彰显皇宫的威仪和礼制。

  3. 在外郭城墙垣上设置的郭门应较为简略,大概是屋宇式、牌坊式或乌头式城门,其建筑形式是与该郭城墙不具备防御功能相适应的。文献记载郭门也是三个门道,既显示了都城的规格和城郭外围的界限,也是当时士人迎来送往的重要标志性地点。

  4. 其余则是重要宫殿区和一般宫院的宫院门,其建筑结构复杂,种类形式多样,有双层阁道式、屋宇式、廊道式、乌头式等多种类别,具有各种的实际功能和特殊用途。

  (二)大城城门的形制与结构

  汉魏洛阳城的大城主要是指汉晋时期大城、北魏时期是内城,其宽厚的城垣和高大的城门楼观,构成这座城池重要的防御体系。由于这个时期尚未有砖石砌筑的拱券式城门,出于军事防御考虑,其墙垣上构建的都是排叉柱过梁式城门,且城门洞都比较高大,在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多处佛窟壁画中均有类似图像。(图一〇、图一一)


图一〇 敦煌隋代第397窟西壁初唐绘壁画阙

图一一 敦煌晚唐第138窟壁画门阙

  由于该城址自东汉、曹魏、西晋以至北魏均是作为都城使用,故其城门也是以天子都城制度营建。设置12座城门,城门和城内御道皆开三道,故其排叉柱过梁式城门均应为三门道结构。城门洞均宽约6米,隔墙宽4~6米,显然都有具体的尺度。城门排叉柱的数量与城垣宽度相匹配,其城垣一般宽16~18米,城门洞进深12~14米,城门排叉柱的数量一般为6~8个。另据记载,该大城城门都有高大的楼观建筑,如曹魏明帝建造的大夏门有三层,高百尺;北魏时期洛阳城门楼皆两重,去地百尺。据此,北魏内城城门至少都是两重结构。

  (三)宫城城门的形制结构

  目前发现的宫城是北魏时期沿用曹魏创建的居中单一宫城,其重要宫门均为多重楼观殿堂式建筑,而且城门基础与基本形制均是曹魏时期即已形成。

  这种殿堂式城门,明显不注重防御,是皇宫礼制和威仪的象征。在形制与规模上,太极殿前方的三道宫城正门,即阊阖门、止车门、端门,均为面阔7间、进深4间的殿堂式建筑,建筑体量较大;太极殿宫院及宫城两侧的宫门则明显规模略小,以神虎门为例,面阔5间、进深2间。这些殿堂式宫门,无论,面阔开间多少,均设置三个门道,显然是严格遵从制度。关于宫门的楼层数,结合记载阊阖门、止车门和端门等正门皆应为三重门楼;神虎门、云龙门等两侧宫门则可能是两重门楼。

  (四)大城与宫城城门的设阙情况

  根据记载,洛阳大城十二门皆设双阙。但目前考察的多处城门中均未发现明确外凸或独立的双阙遗迹,但城门两侧均有一定规模的夯土墩台。据此推测,其双阙也可能建造在城门楼两侧的墩台上。至于是在紧贴城门两侧的墩台上,还是在距城门一定距离的墩台上,在隋唐时期的佛窟壁画中分别都有图像实例。近年考古发掘的唐东都洛阳郭城定鼎门及双阙遗址,(图一二)就与后一种图像的门阙结构相似,其阙体平面均为单体方形阙,仅区别于门道数量不同。


图一二 唐东都洛阳郭城定鼎门遗址平面示意图

  根据考察,曹魏至北魏宫城墙垣上的正门和东西两侧的多座宫门,门前皆设双阙。其双阙不独立于宫墙之前,而是设置在宫墙缺口两端,宫门则后坐于宫墙。双阙平面均为一个母阙带两个子阙的曲尺形双向子母阙式,形制结构独特新颖,填补了中国古代都城门阙汉唐之间的重要缺环。其宫城正门和两侧宫门均设双阙的做法,明显是继承了前朝制度,但却与后代隋唐宫城两侧宫门不再设阙有着明显区别,显示了宫城门阙制度的重要转变。


(作者:钱国祥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原文刊于《华夏考古》2018年第6期 此处省略注释,完整版请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


责编:荼荼



分类: 中文 遗产点 汉魏洛阳城遗址
关键词:

作者:钱国祥

更多信息...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