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资讯

罗布泊-阿尔金山丝绸之路古道考察纪行(下)

摘要: 罗布泊-阿尔金山丝绸之路古道考察纪行(下) 原创 2016-07-18 张元林 敦煌研究院 敦煌研究院 敦煌研究院 微信号 icaves 功能介绍 敦煌研究院官方微信 文/张元林 孙志军 图/孙志军 樊雪崧罗布泊-阿尔金山丝绸之路考察路线示意图 2016年6月21日—6月27日,由敦煌研究院和复旦大学组成的“罗布泊-阿尔金山丝绸之路考察队”,对罗布泊-阿尔金山的丝绸之路古道路线、烽燧和重要的考古遗址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联合考察。考察队从敦煌出 ...

罗布泊-阿尔金山丝绸之路古道考察纪行(下)

2016-07-18 张元林 敦煌研究院 敦煌研究院

文/张元林  孙志军  图/孙志军 樊雪崧



罗布泊-阿尔金山丝绸之路考察路线示意图


   2016年6月21日—6月27日,由敦煌研究院和复旦大学组成的“罗布泊-阿尔金山丝绸之路考察队”,对罗布泊-阿尔金山的丝绸之路古道路线、烽燧和重要的考古遗址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联合考察。考察队从敦煌出发,西出玉门关穿雅丹、走戈壁、越沙漠,克服了高温、高海拔、沙暴等带来的重重困难,沿着库姆塔格沙漠北缘一路向西,直达罗布泊湖心地带,然后折向东南、经若羌地区,沿着库姆塔格沙漠南缘的阿尔金山脉一路向东,翻越安南坝山口,经葫芦斯台,从阳关入敦煌,行程达2000多公里。沿途先后考察了敦煌西湖的唐代“兴湖泊”区域、哈喇淖尔区域古烽燧、汉代大方盘城遗址周边、玉门关遗址周边地域、“五船北”雅丹区域、疏勒河古道、新疆罗布泊土垠遗址、楼兰壁画墓、楼兰古城遗址、米兰古城遗址、古丝路若羌道,巴什库尔干达坂道路、安南坝山口道路、木巴尔达坂道路、葫芦斯台周边烽燧、阿克塞多坝沟内烽燧、崔木图沟烽燧,海子湾烽燧、古寿昌城遗址等重要古道和遗址,进一步确认了史籍和前人的相关记载。同时,还新发现了一些此前未被命名的古烽燧遗址及古代道路。较圆满地完成了预期的考察任务。现将此次考察纪行整理如下,共飨于同仁。


第四天 6月24日(星期五,短晢小雨转晴):



若羌县楼兰博物馆


   全天休整、补充给养。期间,参观了若羌的楼兰博物馆。博物馆建筑很有特色,内部分地面二层,地下一层。但展品并不多,印象最深的反而是大厅里展出的“新疆丝绸之路”沙盘模型。此外,二楼的有关新疆考古、探险的历史人物介绍和相关档案的图片介绍也提供了大量的有新疆探险、考察的历史人物信息。 


楼兰古城的复原沙盘模型


第五天(2016年6月25日,星期六,晴):


米兰遗址-佛塔


   早上9:30出发,上315国道西莎线(西宁-莎车)不久后拐向东北,向80公里外的米兰古城遗址进发。经过约几十公里的荒漠,又见米兰绿洲。抵达米兰古城遗址大门后,眼前一片戈壁。车行近前,可见三三两两地分布着几处隆起的大型土堆,这就是闻名世界的米兰遗址。

米兰遗址-建筑群


   米兰曾是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要的交通和贸易中心。商队往往会选择从米兰南北两边绕过塔克拉玛干沙漠。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它也是中原王朝经营西域的重镇之一。

   “塔克拉玛干”在维吾尔语中的意思即是“进去出不来”,而米兰即是沙漠南面的一片绿洲,地处罗布泊与阿尔金山脉的交会处。

米兰遗址-伊循城


   据史料所载,这里曾是鄯善国都,名“伊遁”城,也即《新唐书•地理志》和敦煌唐代地理文书《沙州图经》中分别所记之“七屯城”、“屯城”。《新唐书·地理志》记:“自蒲昌海南岸,西经七屯城,汉伊脩城也。又西八十里至石城镇,汉楼兰国也,亦名鄯善,在蒲昌海南三百里,康艳典为镇使以通西域者。”敦煌唐代地理文书S.0376《沙州伊州地志》中记载更为详细:“屯城,西去石城镇一百八十里。鄯善质子尉屠耆归,单弱,请天子:国中有伊循城,城肥美,愿遣一将屯田积谷,得依其威重。汉遣司马及吏士屯田伊循以镇之,即此城是也。胡以西有鄯善大城,遂为小鄯善,今屯城也。”

   斯坦因曾错误地将米兰古城遗址定为古鄯善国的都城扜泥城(今若羌县且尔乞都克古城),将上述史料中所记之伊循城定为今天的若羌,后被中国学者冯承钧、黄文弼等更正。一些学者甚至一度认为米兰就是古希腊著名的天文、地理学家托勒密名著《地理志》中提到的Issedon城。因为 “伊循”与此发音相近,他们认为很可能是Issedon的对译。

米兰遗址-伊循城

   米兰遗址由唐代吐蕃古戍堡和周围分布的魏晋时期的古寺院等建筑群遗址、伊循城遗址以及汉代屯田水渠遗址等一组不同年代的遗址群所组成。其中最显眼的建筑遗址莫过于古堡遗址。唐中期米兰为吐蕃所占,古堡即为吐蕃修建的一座军事戍堡。该遗址位于交通要道旁的一个斜坡上,呈不规则方形,东西略长,南北略窄。城墙为夯土筑,夯土层中夹有红柳枝等。古戍堡四角都有突出的墩台,北、东、西三面城墙还可见凸出的马面。


斯坦因探险队发掘米兰佛寺遗址


   古堡周围分布着佛寺、佛塔、烽火台、灌溉渠道等遗址。其中一些佛寺废弃的年代大约在3-4世纪之间。1906年、1914年斯坦因先后两次在这些佛寺遗址进行发掘,清理出了许多精美的佛头像、婆罗米文残纸等珍贵文物。他特别以在古堡西南一处佛塔(斯坦因编号M3)的回廊外壁清理出的"有翼天使像"壁画引以为荣。他后来追述当时的激动心情:“我不禁为之大吃一惊。在亚洲腹地中心荒凉寂寞的罗布淖尔岸上,我怎么会看到这种古典式的天使呢?…我们最好去庞贝式别墅看一看,因为那时的工匠也画出了这样美丽的天使。”

米兰遗址出土的有翼天使壁画


   除了这些有翼天使像外,斯坦因还在米兰佛寺遗址清理出了描绘佛教故事画和供养人像的其它壁画残块。在当时的他看来,这些壁画正是古希腊-罗马艺术借佛教之手向遥远的东方传播的最直接的证明:“这些壁画标志着在佛教支持下传入亚洲腹地的希腊古典绘画艺术的一个重要时期。” 1989年,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塔克拉玛干沙漠综合考察队考古组又在米兰佛寺(斯坦因编号M2)中又发现两幅与前者相类似的"有翼飞天像"壁画。

斯坦因拍摄的米兰遗址壁画

 

   中午时分,考察队离开了米兰遗址,沿着315国道向阿尔金山脉北侧的巴什库尔干方向进发。下午3点半左右,车队离开平坦的公路,向东拐了崎岖起伏的戈壁荒滩,循着一行行时有时无的车轍印,开始探寻通向巴什库尔干达坂的故道。艰难地前行了大约六十公里后,车轍印消失,前方坡地上布满棱角分明的乱石和松软的沙堆。经历了多次陷车、补胎、换胎的“洗礼”,大家都明白这意味着什么。无奈之下,只好一边感叹现代化的铁骑竟不抵“沙漠之舟”,一边掉转车头,重新折回公路。

巴什库尔干


   下午5点左右终于到达阿尔金山脉北部的巴什库尔干达坂顶部。此处海拔约3200米。由此向东,地势逐渐向下降。随后经过阿尔金山谷中的聚水沟岔路口。在新疆若羌县境内的阿尔金山和昆仑山之间有一块几万平方公里的高原,现已辟为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平均海拔在4500米,是我国惟一的野骆驼保护区,其中也有野牦牛、盘羊、野驴等保护动物。

巴什库尔干



红柳沟


   车队在阿尔金山野骆驼自然保护区宽阔的山谷间穿行,晚上7点左右通过了曾是丝路古道上的重要关隘红柳沟口,近午夜时抵达了地处阿尔金山东端和甘新交界处的新疆拉配泉检查站,并在此扎营造饭。宿营的帐篷就搭在检查站的院子里。为了抵御阿尔金山的寒夜,穿着羽绒衣钻进了睡袋。  


阿尔金山-拉配泉


第六天(2016年6月26日,星期日,晴):


阿克塞-野马泉


   早上9点出发后,返折经过新、甘、青三省交界处的依呑布拉克,再向东北方向前行。约半个小时后抵达苦水河岔路口,同时也进入了甘肃安南坝野骆驼国家自然保护区内。途中经过了有多处泉眼的一处开阔地。约一个小时后,抵达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野马泉。


野马泉附近的牧民之家



哈萨克牧民与我们亲切道别


   中午时分,抵达海拔3200米的安南坝山口顶部,寒风嗖嗖。车队穿过安南坝保护区的戈壁、荒漠、沙漠、河床峡谷后,于下午4时左右抵达抵达葫芦斯台。此处,山泉清澈,草木茂盛,是古丝绸之路西出阳关后的一个重要补给站。


葫芦斯台的清澈泉水


葫芦斯台西烽(资料图片)


葫芦斯台东烽(资料图片)


   唐代的“沙州道”出阳关后即从葫芦斯台经安南坝、野马泉、红柳沟一线抵达米兰,然后到达若羌。清代陶保廉所著的《辛卯侍西记》卷五之“阳关路”中的线路仍与此道路线基本一致。书中记:“汉阳关路:敦煌西行七十里石俄卜。七十里南湖,即南湖。七十里葫芦斯台。七十里毛坝。三十里安南坝。西行八十里野马泉。…一百二十里聚水沟。…六十里红柳沟卡。八十里红柳沟口。…一百二十里密阮。…”密阮,即米兰。可见,自唐至清,这条通道一直没有废弃。实际上,我们自米兰回敦煌,也大体沿着此条路向东行。


安南坝山口



安南坝峡谷


   在葫芦斯台时,考察队商议决定:复旦大学的侯教授率部分队员当天先行回到敦煌市休整,包括敦煌研究院的三人在内的其他队员则继续在阿克塞多坝沟考察古代烽燧遗址,当晚在多坝沟老乡家院内扎营。两支队伍第二天在敦煌崔木图沟的海子湾汇合,完成最后一天的考察。


阿克塞地区水草丰茂的多坝沟是一条隐秘的古道



多坝沟烽燧


第七天(2016年6月27日,星期一,晴):



海子湾



海子湾的古道遗迹


   9点半左右,我们先行抵达崔木图沟海子湾,一边等待前一日回敦煌休整的队员,一边考察周边烽燧。中午近1点时,两支队伍在海子湾汇合。 孙志军告诉大家,他曾于15年前考察时曾在附近见到过一处未被命名的古代烽燧和要塞城堡遗址。大家顿时有了兴致,在烈日下或驱车、或徒步,在周围的山峦、沙漠和戈壁中仔细寻找起来。


海子湾地区一处未知的要塞遗址



海子湾要塞对岸的烽燧遗址


   下午两点半时, 终于在一处河谷的对岸发现了那座古代烽燧和要塞城堡遗址。大家兴奋无比,纷纷爬上就近的一处山梁,远远地观察。遗址下面,河水流淌,水草茂密。依其位置判断,当初是为看守水源而建造。樊雪崧自告奋勇前去实地查看。从他所拍的照片看,此处烽燧和城堡呈方形,规划得很有章法。可惜具体年代不可考。下午3点半左右,考察队踏上向南湖的行程,傍晚时抵达渥洼池,随后考察了唐代寿昌城遗址。


唐代寿昌城遗址


   晚8时许,考察队一行抵达阳关。阳关,与玉门关齐名,是汉武帝开辟河西“列四郡,据两关”的两关之一,扼守着敦煌通往西域南道的门户。敦煌藏经洞出土的《沙州地志》(P.5034)是研究唐代敦煌历史地理的珍贵资料,其中记载“阳关,东西二十步,南北二十七步。右在县西十里,今见毁坏,基趾见存,西通石口(城)、于阗等南路。以在玉门关南,号曰阳关”。至于阳关故址的位置所在,多数研究者认为在今天阳关烽燧脚下的古董滩。


阳关烽燧


  在阳关烽燧北面的一处高地上,全体队员合影,宣告此次罗布泊-阿尔金山丝绸之路考察活动顺利结束。 




审校:孙志军 杜鹃

编辑:樊雪崧




版权声明:


敦煌研究院(微信号:敦煌研究院—icaves;莫高窟—imogaoku)发布的图文均为版权作品,仅供订阅用户阅读参考。其它网站、客户端、微信公号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获得授权,并注明“敦煌研究院”版权信息。如果您需要将本文分享给朋友,请在右上角点击“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电子邮箱:nic@dha.ac.cn

联系电话:0937-8869852

更多信息敬请关注敦煌研究院网站http://www.dha.ac.cn

 

-->

分类: 中文 资讯 丝路资讯
关键词: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