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孜尔石窟

展览回顾 | 丝路文明 西鸣东应——海外克孜尔石窟壁画及洞窟复原影像展”

摘要:   2019年8月23日,新疆龟兹研究院与武汉大学万林艺术博物馆联合举办的“丝路文明 西鸣东应——海外克孜尔石窟壁画及洞窟复原影像展”(武汉大学万林艺术博物馆二楼展厅)在炎热的夏季陪伴了观众一个月后,也将踏上新的文化传播之路。展览现场照片主席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强调:“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我们要加强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夯实共


  

2019年8月23日,新疆龟兹研究院与武汉大学万林艺术博物馆联合举办的“丝路文明 西鸣东应——海外克孜尔石窟壁画及洞窟复原影像展”(武汉大学万林艺术博物馆二楼展厅)在炎热的夏季陪伴了观众一个月后,也将踏上新的文化传播之路。

展览现场照片


主席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强调:“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我们要加强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夯实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认真谋划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发展工作,推动国际交流互鉴是新时代传承古老文明、突出中华民族为世界文明发展所作出的巨大贡献的重要举措。

1961年3月,克孜尔石窟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6月,克孜尔石窟作为“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重要遗产点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为中华文化自信的提升以及丝路文明推介注入了新的力量。从过去的丝绸之路、茶叶之路、香料之路等古老商路,到今天“一带一路”“两廊一圈”“欧亚经济联盟”,古老的中华文明正通过新的平台、新的途径进一步推动文明互通,实现各国共同繁荣发展。

国家对丝路价值的重新开辟以及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日益重视,克孜尔研究承担起时代重任,充分挖掘文化遗产资源,为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造性发展,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为提升中华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展览现场照片


克孜尔石窟位于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拜城县克孜尔乡东南约7公里的明屋依塔格山南麓。明屋依塔格山北麓与荒漠连接,南麓有一段高约200米,长约3000米的断崖峭壁,峦峰突兀嵯峨,沟谷幽深险峻。克孜尔石窟便镶嵌在这些险峰幽谷之中,层层叠叠,鳞次栉比,犹若错落有致的蜂房,壮观雄伟。石窟下是急湍流动的渭干河,隔河相望的雀勒塔格山宛若红色的屏风,列于石窟之前,山光水色,俨然仙境。清代地理学家徐松在其著作《西域水道记》中记载了克孜尔石窟:“赫色勒河又南流三千余里,经千佛洞西。……上有石室五所,高丈余,深二丈许,就壁凿佛像数十铺,璎珞香花,丹青斑驳。洞门西南向,中有三石楹,方径尺,隶书梵字,镂刻回环,稹久剥蚀……”虽然徐松先生提及克孜尔石窟内存在佛像,但他并没有就克孜尔石窟内的佛像、壁画进行详细描述,使得克孜尔石窟在清代虽然已经被发现,却没有引起当时统治者与知识分子界的重视,克孜尔石窟失去了得到及时保护的一个机会。

展览壁画现场拍摄图


克孜尔壁画艺术的发展总共经历了初创期、发展期、繁荣期和衰落期四个阶段。“本土文化对克孜尔石窟壁画的影响,应该是贯穿于克孜尔石窟产生、发展的全过程。”从壁画与雕塑的人物造型与绘画风格看,外面传入的犍陀罗艺术、马图拉(秣菟罗)艺术,都已逐渐融进了这个本土文化的范畴之中,成型于“龟兹风格”,进而影响到克孜尔的艺术风格。克孜尔石窟是龟兹石窟群中龟兹风的典型代表。“龟兹风是指在本地传统文化基础上,吸收外来因素,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佛教艺术风格。”石窟是艺术的综合体,它包括建筑、壁画和雕塑。克孜尔石窟由于历史的沧桑变化,建筑遭到重大破坏,雕塑已基本无存,在两百多个洞窟中,存有壁画者近八十窟,保存有1万多平方米的壁画。

克孜尔石窟自被发现以来,历经发掘、被盗、守护、修复等曲折发展历程,建国后在国家的帮助重视以及学者的刻苦钻研下,现关于其的相关研究日渐完整化、体系化,研究主题则主要包括壁画的创作、制作、独特性题材、构图形式、艺术风格、佛教故事解读、年代分期、历史地位、传播影响、壁画修复、壁画流失等方面,此外还包括克孜尔石窟的形成原因、石窟形制、年代分期、数字化应用、石窟比较等。

展览壁画现场拍摄图


上世纪之初,丝绸之路的种种传说吸引了来自德、法、英、俄、日等国的探险家,其中以德国、俄国两国探险家所盗取的壁画文物为多。新疆龟兹研究院经过近20年的艰辛努力,将散落在世界各地收藏机构、收藏家手中的克孜尔壁画资料收集整理,通过反复研究和考证比对,目前大部分壁画图像已经在饱经风霜的洞窟内寻觅到旧址原位。同时,利用先进的文化遗产数字保护技术对壁画洞窟进行了数字采集,并由此实现了数字环境下壁画残片的虚拟归位复原,流散在世界各地的克孜尔石窟壁画回归石窟母体,洞窟壁画逐渐恢复其原本样貌。

展览壁画现场拍摄图


在“克孜尔石窟、丝路文明对话学术研讨会”专题学术分享会上,新疆龟兹研究院院长徐永明、新疆龟兹研究院研究员赵莉、新疆龟兹研究院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苗利辉、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黄先锋教授以及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翁子扬副教授做了精彩发言。(详情见展览丨“丝路文明 西鸣东应——海外克孜尔石窟壁画及洞窟复原影像展”亮相武汉大学万林艺术博物馆

最后,借用徐永明院长的一句话,“我们期待更多的专家学者关注龟兹石窟研究,关注龟兹文化,我们也期待国家能给予龟兹研究院更大的支持力度,使得龟兹研究院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更多的作用”。

展览图片现场拍摄图


展览音乐特邀:

魏凡先生,作曲家、音乐人类学学者 。.

创作:《思愁之路曲集》、《八秋》、《伎乐天》(敦煌研究院、上海音乐学院、腾讯举办的“古乐重声”音乐会优秀创作金曲奖)、《White Rabbit White》(加拿大独立电影节获奖电影《Graupel Poetry》配乐)等作品。

合作:木卡姆艺术团、哈佛大学、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敦煌研究院、武汉大学、George Mynatt(美国) 、Farhan Ahmed(孟加拉)、Slim Rothaus(丹麦)、阿不都苏普尔和帕尔哈提父子(民族乐器非遗传承人)、热西·才让旦(藏族音乐家)、印度塔布拉演奏家Sarit Das、班苏里笛演奏家Saubhagya Gandharv等。

参考文献:

[1]华发号. 克孜尔石窟志[M]. 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1993.12.

[2]北京大学考古学系,克孜尔千佛洞文物保管所编著. 新疆克孜尔石窟考古报告 第1卷[M]. 北京:文物出版社, 1997.12.

[3]徐永明.丝路文化写新篇[N].美术报, 2015-10-17(009).

[4]张国领,苗利辉.新疆龟兹石窟研究所建所25周年纪念活动综述[J].新疆龟兹学会专题资料汇编,2010:684-688+6.

[4]赵莉.克孜尔石窟分期年代研究综述[J].敦煌学辑刊,2002(01):147-156.

[5]沙娜.“克孜尔石窟与丝绸之路研究”学术研讨会综述[J].西域研究,2018(04):133-135.

撰文/排版:王严平

摄影:王鹏

审核:陈丽

参观时间:

每天9:00—17:00(16:30停止入馆),

周一闭馆(周末、节假日正常开放)。


参观方式:

凭身份证或武汉大学校园卡免费入馆参观。

超过30人以上团体请至少提前一天预约。


联系我们:

武汉大学万林艺术博物馆

咨询电话、团队预约:027-68756413


地址:

武汉大学万林艺术博物馆

武汉市武汉大学校内,自强大道学府路与科技路交界处,近邻鉴湖。


地铁路线:

2号线 广埠屯站K出口

2号线 街道口站C/D 出口


公交路线:

【公交站点】

八一路珞珈山、珞狮路八一路口、

珞珈山路劝业场、珞狮路茶港、

八一路省邮电干校、八一路广八路、

洪山侧路茶港小区。

【公交车】

413路、515路、340路、552路、572路、587路、591路、817路、519路、586路、709路、724路、810路、606路、522路。




分类: 中文 遗产点 克孜尔石窟
关键词:

克孜尔石窟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