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

【博望文史】汉长安城遗址行记

摘要: (一)2012年5月17日,随张骞墓申遗资料规划组一行五人,到汉长安城遗址采集资料。汉长安城是西汉王朝的都城所在,地处关中腹地,西安城的西北方向。张骞一生所经历重大事件都与这座遗址有关。  初到时,目光所及 ...

    (一)2012年5月17日,随张骞墓申遗资料规划组一行五人,到汉长安城遗址采集资料。汉长安城是西汉王朝的都城所在,地处关中腹地,西安城的西北方向。张骞一生所经历重大事件都与这座遗址有关。
image002.jpg
  初到时,目光所及一马平川,唯见硕大的未央宫前殿遗址平地起丘,说它是个土丘,却也不假,整个前殿遗址除了现铺的简易木质台阶外,并无一物,倒也能显示出一种简练的大气。沿着台阶拾级而上,站在未央宫的最高处,八百里秦川尽收眼底,环眼远眺,四野苍茫,目之所及皆为渺小,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难怪当年汉王朝的帝王们会有那么大的胸怀与气魄。
image004.jpg
  公元前202年,萧何在渭河以南、秦兴乐宫的基础上重修长乐宫来作为汉王朝的宫城。公元前198年天下初定的汉高祖,又在长乐宫的西边建造了未央宫,到汉武帝继位后,更是对长安城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在城西扩充了秦朝的上林苑,开凿昆明池,建建章宫。经过近一百年的兴建,整座汉长安城的规模才始告齐备。
  从公元前200年西汉王朝定都至此,在此后的200余年历史里,长安一直是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繁盛一时。据历史学家们的考证,汉长安城最多的时侯人口已经超过了30万人。
  看着眼前显得有点荒寂的遗址,谁曾想到他的前身,会是殿宇巍峨,宫禁森严,历史上许多重大的决策,或许就是在这里的某个不显眼的角落里制定,不知有多少决战沙场的诏书是从这里发出,有多少士子的命运会因他的一个眼神而改变。
  思及于此,内心就不由的产生出一种虔诚与感慨,有一种朝圣般的庄严感,心情自是与平日有所不同。
image006.jpg
  实际上从汉王朝在秦兴乐宫的基础上重修长乐宫的那一刻起,整个汉王朝不可避免地就遗传了一些强秦的基因。这个年轻富有朝气的帝国在扎根于此后,不但承袭了强秦的霸气,而且随着一个叫张骞的人,西去的背影,这个王朝的目光变得更为辽远,心胸变得更为宽广和博大起来。
(二)
就在这座城市兴建的初期,地处蒙古高原上的一个马背上的民族---匈奴,也和这座城市一样在迅速地崛起。匈奴战马的铁蹄裹挟着蒙古高原的烈风,不时侵扰着汉王朝的边塞。这个立足未稳的王朝,被这狂野的风吹的有点站不住脚了,只得屈辱地让自己的公主带着大量财物,远走大漠,和亲匈奴,以此换得短暂的安宁和成长的时间。image008.jpg
时间到了公元前140年,经过文景之治的西汉王朝,迎来了有着雄才大略的汉武帝,这位年轻的帝王在他即位的初期,便将自己的目光聚焦在北方大漠,试图彻底去掉这柄悬挂在自己头顶的利剑。一次偶然的机会,汉武帝从一个匈奴降者的口中得知,处于河西走廊一带,和匈奴有宿仇的大月氏国,因不堪匈奴的欺躏而远徙西域。汉武帝意识到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他试图联盟大月氏共同抗击匈奴。然而在当时人们的认知里,西域是一个只有神仙和鬼怪出没的绝域,况且到西域去的路途完全被匈奴人所掌控,出使西域非常人所能为,也非常人所愿为。公元前138年,年轻的汉武帝在他即位的第二年便招募出使西域的使者。
  这时一个叫张骞的人开始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司马迁在记述张骞的出身时,只是简单的寥寥数语,“张骞,汉中人,建元中为郎”,陈寿在《益部.耆旧传》中也只是简单的说“骞,汉中成固人”。关于他是怎么来到这座城市,怎么走进未央宫的?后人不得而知,但他怀揣着梦想,第一次看这座城市的时候,目光里一定充满好奇,可能连张骞自己也没想到,他的一生从此和这座城市连接的如此紧密。这便是张骞和这座城市的第一次接触。
  这个沿着栈道天险走来的汉子,最初在这座城市的身份,只是一个小小的郎官,当汉武帝招募使者出使绝域的时候,他以过人的胆识“以郎应募”,接下了这个在当时人们看来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公元前138年张骞带领一百多人的使团,离开了繁华的长安城,开始了出使西域的征程。这次出使和当初预想的一样,沿途充满了凶险。整个使团才出陇西就被匈奴骑兵俘获,张骞被扣留了整整十年,但时间并没有淡化他寻访大月氏的决心。一有机会他便逃脱匈奴人的看管,一路西行,穿越葱岭,经大宛、康居,终于找到了阿姆河流域的大月氏。张骞利用这次西行的机会,对西域诸国的军事民情、地理物产做了详细的考察。在他归国的途中再次被匈奴所获,一年以后才寻机逃脱。image010.jpg
  张骞的第一次出使历时整整13年,漠北的朔风没有拦住他的前行的脚步,在这13年里他对这座城市,充满了无限的忠诚与牵挂。
  公元前126年,当张骞再次回到这座城市的时候,史书记载说“初,骞行时百余人,去十三岁,唯二人得还。”
  司马迁通过去时之壮阔与归来之孤零,两个确实存在的客观事实,进行残酷的对比,把张骞西使的艰险、悲壮之情进行了充分的渲染,读罢让人唏嘘不已。在形容张骞的这次出使的壮举时用了“凿空”二字,那也是再准确不过的了。
  对于张骞西行道路的艰险司马迁惜墨如金。但裴矩却在西域记中对这条道路艰险有过记述:
  “并沙碛之地,水草难行,四面危,道路不可准记,行人唯以人畜骸骨及驼马粪为标验。以其地道路恶,人畜即不约行,曾有人于碛内时闻人唤声,不见形,亦有歌哭声,数失人,瞬息之间不知所在,由此数有死亡。盖魑魅魍魉也。”
image012.jpg
  张骞的西行之路如履薄冰步步有险,但他的身后的脚印却步步烁金,后世把他西行的路线称之为——丝绸之路。
(三)
  也许连决策者汉武帝也没想到,当初他派出使者的初衷只是寻访一个军事上的同盟,但张骞最后给他带回的结果,却超越了他的整个王朝和整个时代,让世人看见了一个“天下”以外的“世界”。
  张骞通西域,开启了汉王朝与西域各国广泛的经济文化的联系,发展了中西交通,也对汉武帝开发大西北的决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此后,西域各国的使者、商人纷纷来到长安城,街市上胡人擦肩接踵,乐坊里胡伎演奏的胡乐不绝于耳,甚至在长安城内就可以学习到西域各国语言,各国的土产、良马、毛织物、乐器,各种奇禽异兽,经过丝绸之路输送到这里进行交易,汉长安城由此真正成为了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
image014.jpg
  就在这座城市,张骞建议汉武帝联合乌孙断匈奴右臂,开蜀身毒道。张骞把自己的一生全部奉献给了这座城市和远方的西域。他的一生几乎都是处在制定决策和执行决策的路上。也是在这里,他经历了郎官,博望侯,失侯废国削职为民,最后又官至大行位列九卿的人生荣辱。当初这座城市给了张骞一个实施自己政治抱负的舞台,而张骞回馈给这座城市和这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的却是一个长久的繁荣与辉煌。
  也许多年后,连汉武帝和张骞他本人都已经记不清楚,当初离开长安第一次出使西域时,所迈出的第一步是什么样子,但历史却记住了这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刹那,也就是伴随着这雄壮的第一声脚步的响起,整个大地都为之震颤了,从此这座城市又多了一个称谓:长安——丝绸之路的起点
(四)
  在未央宫遗址我一直在猜想,当年任郎官的张骞在这座宫城里,应该在什么地方供职?他第一次出使时的背影,应该是何等的悲壮,当他第一次衣衫褴褛的归来时,应该是什么样心情?
  利用工作之余,我们和陪同的汉长安城遗址文管所的甘所长,讨论起来这个话题,大家都绘声绘色的做着各种猜想,当问及张骞与这座城市的关系时,这位学者,低头沉吟片刻,赫然抬头说“只要记住公元前138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是从这里出发的,仅此一点就已经足够了”,初听此话觉的有些怅然,总觉言犹未尽,少了些细节。
image016.jpg
  站在未央宫前殿遗址的最高处,看着苍茫的天际,我心释然了,我们曾经翻遍《史记》《汉书》皓首穷经,也并不曾见得有一句描写张骞个人生活的字句。但是,一部上下五千年的中国历史,能记住一个叫张骞的人和他开创的一条路,难道还不够吗?如果还嫌不够,那就再看看世界史、中西交通史,哪一部少得了张骞,少的了丝绸之路?
  仅一条丝绸之路,东西方的人们享用了十几个世纪,又研究了几个世纪,到现在还没研究出个所以然,我们还能再苛求司马迁去记述这个伟人生活上的细枝末节么?对历史的要求显然苛刻了。
  但正是这种记史的残缺,却为我们后人留下了许多想象的空间。
  记录影像资料的时候,出镜的讲解员是一个叫小赵的女子,当她面对镜头用感性的语言,感叹这座城市给与他的荣辱毁誉时。说来也怪,好端端的天气,突然平地起风,且愈刮愈烈,远处的白杨林被这股西北的朔风,吹的波涛起伏,就连黄昏的天际,在这一瞬间好像也苍茫了起来。
image018.jpg
  第二天一早返程的路上,单位来了电话,说昨天夜里张骞墓风大的骇人,一颗直径一尺多的枯树齐根折断,所幸的是周围房舍、花草皆无损伤。
  闻及此言,众人无语,西安、城固中间可是横亘着一条素有南北气候分水界的“大秦岭”呀,难道真是一个小女子的幽幽一叹,勾起了这座城市和张骞对往事记忆,让天地亦为之动容了?
李文正  兰艳军

扫描二维码关注张骞纪念馆公众号“张骞墓”
获取更多历史知识和最新资讯
image020.jpg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