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积山石窟

千年磨砺 自然之美—麦积山石窟第78窟

摘要:   建筑特色78窟位于西崖中层,正壁和左右壁面及窟顶之间呈圆弧形交接,佛座下有较高的倒“凹”字型坛基。坛基正面有焚烧后残存的木边框。正壁左右两侧上部各开一圆拱小龛,大小相近。洞窟蠡测这个洞窟现被部分专家定为后秦始凿,但从洞窟形制到造像特征都与山西大同云冈石窟的“昙曜五窟”有较多的相似之处,因此有大部分专家认为78窟的开凿年代是北魏文 ...

  建筑特色

78窟位于西崖中层,正壁和左右壁面及窟顶之间呈圆弧形交接,佛座下有较高的倒“凹”字型坛基。坛基正面有焚烧后残存的木边框。正壁左右两侧上部各开一圆拱小龛,大小相近。

洞窟蠡测

这个洞窟现被部分专家定为后秦始凿,但从洞窟形制到造像特征都与山西大同云冈石窟的“昙曜五窟”有较多的相似之处,因此有大部分专家认为78窟的开凿年代是北魏文成帝复法前后。《方舆胜览》中称:“麦积山,后秦姚兴凿山而修,千崖万像,转崖为阁,乃秦州胜景”。在遗存的碑碣和山崖间题记中也提到麦积山石窟是“始于姚秦,成于元魏”,或者是“东晋起迹”,依据这些资料我们就可以推断,在后秦时期,麦积山已经开始了开窟造像活动,这是麦积山石窟的最初发展。

塑像特点

在窟龛三壁分别塑代表过去的迦叶佛、代表现在的释迦牟尼佛、代表未来的弥勒佛。佛像样式较多的受到了印度秣菟罗和犍陀罗艺术影响,袈裟宽厚,有细密的线条作为装饰。正中的释迦牟尼佛端坐于佛座之上,顶作水波纹高肉髻,肩宽背直,大耳垂肩,面部棱角分明,双目平视前方,眉目中流露出庄严肃穆的气质,右手作无畏印,左手作与愿印,手指间相连,是早期佛像塑像的典型特点。过去佛和未来佛相对而坐,头略微下低,目光俯视,整个洞窟内的造像体魄雄健,充满了粗犷的力量感,造型简洁,带有西域造像特征,是早期彩塑的主要作品。

78窟的三世佛造像正是反映三世思想,三世佛造像,既是适应佛教宣传三世论的需要而创作的,又是三世论思想的形象化。

窟内后侧两角原有两身菩萨像,但在早期地震或灾害中损毁一身,目前保存的两身残缺菩萨塑像,分属于不同的时代,位于西侧的菩萨是隋代作品,面形方圆饱满,头戴华冠,发披两肩,双眉弯曲,坦胸露肩,戴项圈,右手下垂,左手放于胸前,神态非常温顺矜持。而东侧菩萨则是洞窟,面形方圆,眉骨突出,眼角细长,鼻梁高直,充满了异域风情。

在洞窟正壁左右两侧上面位置各开凿一个小龛,耳龛分别交脚菩萨和思菩萨,交脚菩萨坐在束帛座之上,双腿在脚腕处交叉,双手在胸部相叠;思菩萨头偏于右侧,且以右手相托,同时右腿脚腕搭在左腿上,呈现出一种思模式。

壁画内容

右壁坐佛身后浮塑舟形大背光,内绘忍冬纹、云水纹及化佛。化佛现残存6身,身披红、绿色袈裟,形象鲜明。

在西侧台基面上,隐约可见一些彩绘男供养人的形象,上下两排。这些供养人头戴软角头,抹额束带于脑后作结,手持莲花、忍冬等。身着圆领窄袖服装,其中多为白领黑衣,有的为红领红袖口,腰间束带,足穿高靴,手持莲花,静立供佛。这种装扮是当时活动在秦州一带的氐人服饰。依据供养人画像的大小和绘画面积,研究人员推测,在没有破坏的情况下,这个洞窟的供养人画像有百余人之多,是一个比较大的信徒团体。这些壁画在美术考古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右壁佛坛基前所绘的每个供养人的身旁都有题记,但大多数已剥蚀严重,难以辨别,在第七身供养人旁残存“仇池镇□(经)生王□□供养十方诸佛时”,其余依稀还能看见的是“清信士……”以及“仇池镇杨……供养佛……”仇池镇位于甘肃西和县境内,临近秦州。经生是当时替佛教寺院和佛教信徒抄写佛经为业的文人,这些题记和供养人对研究当时的佛教发展情况是很重要的资料。

出土文物

1978年,在清理洞窟时,出土两块壁画残片,颜色依旧很明亮,现藏于库房。

一幅壁画为火头金刚、弟子及供养人,纵0.50米,横0.58米。火头金刚,又作鸟刍沙摩,明王名。佛经称其于久远劫前性多贪欲,有佛出世说法,化其多淫心成智慧火,因名“火头”,具火光三昧力,成阿罗汉,愿为力士,护法伏魔。在佛教艺术中,其形象多为忿怒相,周身流出火焰,手中杖器亦皆起火焰。头以及双肩均绘火焰纹,上身露,戴项圈、腕环,肩搭帔帛,下着裙,浓眉大眼,留有小须,面部呈忿怒状,气势威猛。红色火焰与红底色融为一体。左下方的两身弟子,均绘圆形头光,一个仅存上半身,面容丰满,一个残存头部,多不可辨。左上侧残存供养人上半身的一部分,披发戴巾。右下方残存供养人二身,均手执莲花。其中一身头戴宝冠,五官端正,眉清目秀,嘴唇为一点红,并留有小须。另一供养人头戴小冠,残损严重。弟子及供养人均显得恭顺虔诚,其形貌特征具有传统绘画特色,为隋代绘画中少见的绘画技法。

另一幅壁画为伎乐飞天0.50米,横0.58米。原为一组伎乐天人,已残损过半。上方画一伎乐天人,面部及右臂损毁,所持乐器不明。身着绿色紧身短衫,腰系红色腹围,下着白色大裙,双足裸露,两腿弯曲,白、绿二色帛带向后飘扬,作飞行状。下方画一伎乐飞天顶束高髻,长发披肩,面容清秀,细眉大眼,有八字小须。上身袒露,戴项圈,臂钏,怀抱曲颈琵琶作演奏状,伎乐面部及袒露的肌肤部分均施白粉,飞扬的飘带和流畅的卷云表现出轻盈的意态。

三世佛

为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之佛,过去佛燃灯佛(亦有以迦叶诸佛为过去佛)、现在佛释迦牟尼佛、未来佛弥勒佛,为“竖三世佛”。另外,指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娑婆世界的释迦牟尼佛、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此为“横三世佛”,或称“释迦三尊”之一。


昙曜五窟

由北魏皇室主持开凿的皇家寺院,是盛乐到平城的必经之路。在此地开凿石窟寺,其意义非同一般。昙曜五窟即现在的第十六窟至第二十窟。各个洞窟的主尊分别为:第十六窟是施无畏印的佛立像、第十七窟为交脚菩萨像、第十八窟也是佛立像、第十九窟是施无畏印的佛坐像、第二十窟是施禅定印的佛坐像。


《方舆胜览》

《方舆胜览》,(宋)祝穆撰,本书是南宋时祝穆编撰的地理类书籍,全书共七十卷。主要记载了南宋临安府所辖地区的郡名、风俗、人物、题咏等内容。


碑碣

古代中国人民把长方形的刻石叫碑。把圆首形的或形在方圆之间,上小下大的刻石,叫碣。东汉以来,碑碣渐多,有碑颂、碑记、又有墓碑,用以纪事颂德,碑的形制也有了一定的格式。


犍陀罗艺术

南亚次大陆西北部地区的希腊式佛教艺术。形成于公元1世纪,公元5世纪后衰微。犍陀罗地区原为公元前6世纪印度次大陆古代十六列国之一﹐孔雀王朝时传入佛教1世纪时成为贵霜帝国中心地区文化艺术很兴盛犍陀罗艺术主要指贵霜时期的佛教艺术而言。因其地处於印度与中亚﹑西亚交通的枢纽﹐又受希腊--马其顿亚历山大帝国希腊--巴克特里亚等长期统治希腊文化影响较大它的佛教艺术兼有印度和希腊风格故又有"希腊式佛教艺术"之称。犍陀罗艺术形成后对南亚次大陆本土及周边地区(含中国新疆、中国内地、日本、朝鲜等国和地区)的佛教艺术发展均有重大影响。


氐人

东汉建安十九年(214年),曹操攻武都,迁部分氐人至陕西汉中 次年破张鲁,又徒汉中氐人至略阳(今甘肃天水)。两晋、十六国时,氐人曾建立"仇池"、"前秦"、"后凉"政权。魏晋以后氐人在与汉族的频繁接触中,转习农耕。在唐朝时代,一部分氐族人与吐蕃人相融合,而其余氐族则与汉族或其他民族相融合。民族学家认为现代的白马人的血缘和生活习惯算是氐族的后裔。

文章已于修改

    分类: 中文 遗产点 麦积山石窟
    关键词:

    麦积山石窟第78窟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