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门关遗址

西汉玉门关遗址质疑

摘要: (新疆大学 社会科学部,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8)摘要:长期以来,甘肃省敦煌市西北处的小方盘城,被大多数学者认定是西汉玉门关。但从西汉将军李广利留驻敦煌,小方盘城的规模、地理条件,西汉末年发生的二王逃奔事件,祁连山自古也产关玉,悬泉置遗址的新发现,史书中道路距离单位“里”是否精确六个方面对小方盘城玉门关说进行考察,西汉玉门关实际应在敦煌以东。关 ...

(新疆大学 社会科学部,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8)

摘要:长期以来,甘肃省敦煌市西北处的小方盘城,被大多数学者认定是西汉玉门关。但从西汉将军李广利留驻敦煌,小方盘城的规模、地理条件,西汉末年发生的二王逃奔事件,祁连山自古也产关玉,悬泉置遗址的新发现,史书中道路距离单位“里”是否精确六个方面对小方盘城玉门关说进行考察,西汉玉门关实际应在敦煌以东。

关键词:西汉;玉门关;遗址;敦煌

中图分类号:K2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 - 5744(2002)02- 0063- 04

玉门关是古丝绸之路的著名关隘。据资料介绍,玉门关遗址:“俗称‘小方盘城’位于甘肃敦煌市西北约90公里。相传,古时于阗的美王经此输人中原,因而得名。王门关的设立,始白汉武帝时,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1]。现今各种资料、地图均以小方盘城为古代玉门关,至于何时建立,有的认为建于汉武帝元狩年(公元前122年),有的则语焉不详。笔者过去对小方盘城西汉玉门关之说并未感到怀疑,但随着深入讲授《新疆地方史》的古代部分,阅读有关史书,联系地理,对此说产生了怀疑,理由如下:

一、西汉“玉门"与“玉门关”是同义词,“贰师恐,因留敦煌”,说明玉门关在敦煌以东

玉门关的开设,当与汉武帝时西域内属有关。而“西域”这一地区概念在《史记》中最初出现是指现今甘肃河西走廊西部及以西地区。《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记载,当骠骑将军霍去病迫降匈奴在河西走廊的浑邪王后:“于是天子嘉骠骑之功曰:'骠骑将军去病率师攻匈奴西域王浑邪……‘”而“玉门”一词是在《史记·大宛列传》中首次出现。在记述将军王恢率700人攻降楼兰后(公元前108 年)“于是酒泉列亭鄣于玉门矣”。当时玉门的规模为“亭鄣”,年代是汉武帝元封年。而在这之前元狩年、元鼎年是否设玉门或玉门关,正史无考。而当《史记·大宛列传》记录到约公元前102 年贰师将军李广利首次伐大宛失利后,李广利率军“还至敦煌……使使上书言'……愿且罢兵。’天子闻之,大怒,而使使遮玉门,日军有敢人者辄斩之!贰师恐,因留敦煌。”在这里《史记》中第二次出现“玉门”一词,同时,给人以“关隘”之意。果然,在《汉书·张骞李广利传》记载此事时为:“天子闻之,大怒, 使使遮玉门关,日:‘军有敢人,斩之。’贰师恐,因留屯敦煌”。在此处,《汉书》首次也是史书首次将玉门后加上“关”的。也就是说玉门自设亭鄣后数年,已升级设关了。“玉门”和“玉门关”在汉武帝时代是同一地名词。观地图可知,小方盘城在敦煌以西(敦煌位置自古基本无变化,学术界亦无争议),如确认小方盘城为玉门关,想当年贰师将军李广利等在其东面敦煌处休整,早已违背汉武帝旨意,项上人头已不保。因此,汉初玉门关应在敦煌以东。对此,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在《流沙坠简》序中是早已认同的。至于有学者认为:贰师不待答诏已人玉门(小方盘城),故闻诏而“恐,因留屯敦煌”,不作东归之计。若如王国维所说玉门在敦煌以东,贰师即留敦煌未尝人关,又何必恐?本人认为这也仅是一种推论。联系到当时武帝惩处败军之将是比较严厉,绝不姑息。如在这之前的元朔八年博望侯张骞会将军李广击匈奴,因“后期当斩,赎为庶人”。而这次李广利乃败军之将,上有圣旨明示,谅他吃了豹子胆也不敢违旨人关。鉴于汉武帝对败军之将的处置,他能不“恐”?即便不待答诏入玉门关,在闻诏后也应率军速速退回,上表请罪,惶恐不已,哪能视皇天圣旨为儿戏!

二、小方盘城处的地理条件、规模,不构成古之“金关锁喉”之设关条件

现今小方盘城:“现存城垣完整,呈方形,东西长24米,南北宽26.4米……面积633平方米,西、北墙各开一门。城北坡下有东西大车道……北望长城,犹如龙游瀚海,俯仰关外,大地苍茫,人迹罕至。”[2]其地理条件,完全是一片戈壁荒滩,无险可守。城内600平方米的规模,除去生活设施、道路,顶多可驻扎百名左右士兵。由于现存城垣完整,就排除了当年城比现在大的可能。又由于城外大车道尚可辨认,就又排除了城外有附属固定营房的可能。现今游人到此,基本上是扫兴而归,很难使人联想到这就是古代闻名遐迩的赫赫雄关。据《汉书西域传》记载,当贰师将军李广利第二次率6万大军,牛10万头、马3万匹等西征大宛时,“时汉军正任文将军屯玉门关,为贰师后距”。小方盘城之规模、条件,显然不足以屯大量兵马粮草而成为6万大军的后援。作为贰师后援的将军任文,除负有给贰师接济粮草的任务外,还有一个任务就是阻止北边蒙古草原的匈奴南下截断交通。西汉河西四郡,武威、张掖二郡北面是茫茫沙漠,不利于匈奴南下。敦煌偏南,离蒙古草原太远,起不到防匈奴的作用,只能和其他三郡配合,互为犄角,而匈奴最易南下为寇的地区就是酒泉郡附近。《史记·大宛列传》记载,当时汉武帝“益发戍甲率十八万,酒泉、张掖北,置居延、休屠以卫酒泉”。果然,《汉书·匈奴传》记载:“其……又使右贤王入酒泉、张掖,略数千人。会任文击救,尽复失其所得而去。闻贰师将军破大宛,斩其王还,单于欲遮之,不敢,其冬病死”。这段文字记录了负责后援屯兵玉门关的将军任文将兵击救酒泉、张掖,力却匈奴右贤王大股兵马,也不是远在敦煌西北几十公里的小方盘城之地理位置、规模所能胜任的。因此,这一史实又可证明玉门关不在敦煌以西。

三、王莽摄政期间发生的西域“二王”逃奔事·件,益发证明了小方盘城并非西汉玉门关

西汉汉武帝时至西汉末年王莽摄政前,史学界公认政局相对稳定,想来这一段时间玉门关也不至于迁移。西汉末年王莽摄政后发生了西域二王逃奔匈奴事件,都与玉门关有关。第一件事是车师后王国(今新疆吉木萨尔附近)国王姑句出逃北投匈奴事件。当时的戊己校尉徐普发现从车师后王国到玉门关有条新路。但由于当时车师后王国国王姑句担心新路与匈奴属地太近等原因而心存疑虑,不肯开通。又怕被杀,而北逃匈奴。关于这条路,《汉书·西域传》是这样记载的:“元始中,车师后王国有新道,出五船北,通玉门关,往来差近,戊己校尉徐普欲开以省道里半,避白龙堆之厄。车师后王姑句以道当为拄置,心不便也。地又颇与匈奴南将军地接……不肯……人匈奴。”引文中的“白龙堆”是今罗布泊以东,小方盘城以西地区。而车师后王国在今新疆吉木萨尔县附近。“省道里半”显然是节省- -半的道路里程。按照上述关键语句来分析,这条新路就是不再经敦煌过车师前王国,而直接从车师后王国出发,取直线沿天山支脉有水有草处经现在的新疆奇台县、木垒县、巴里坤县经哈密地区一带进人河西走廊。只有这样既可以避开小方盘城以西的无水无草的“白龙堆”,又可以节省一半的路程。顺便说一句,近代左宗棠指挥部队消灭阿古柏匪帮就是由酒泉——玉门(现玉门市)—— 安西县——星星峡-哈密——巴里坤——木垒——奇台——吉木萨尔一线抵达迪化(乌鲁木齐)的。由于无论经小方盘城或是经哈密一带进出内地,都必须经过酒泉一带。所以,西汉末期玉门关也应在敦煌以东。而从车师后王国出发到小方盘城是避不开“白龙堆”的。再由小方盘城到敦煌 酒泉,又节省不了里程。上述《汉书》引文中还有“地又颇与匈奴南将军地接”,而匈奴南将军属地,西汉时大约在现哈密巴里坤附近,新路既然是经巴里坤附近,最后目的是经酒泉进出内地,更没有道理再从巴里坤到小方盘城,绕一大圈再到酒泉。

第二件事是也就在这个时候,婼羌国去胡来王唐兜因屡受邻近的赤水羌的侵扰,向西域都护求救。都护没有及时派人去救援,唐兜急忙东逃到玉门关,守关者不让他进,于是唐兜就率家属及民众千余人亡降匈奴。《汉书·西域传》记载:“又去胡来王唐兜,国比大种赤水羌,数相寇,不胜,告急都护。都护但钦不以时救助,唐兜困急,怨钦,东守玉门关。玉门关不内,即将妻子人民千余人亡降匈奴。”“去胡来王”据专家解释为“去匈奴来汉矣”。因此唐兜欲进玉门关完全是合理的。而去胡来王的属地方位《汉书·西域传》记载为:“出阳关,自近者始,日娣羌。婼羌国王号去胡来王。”引文明明白白地写有“出阳关,自近者始,曰婼羌”。也就是说去胡来王唐兜困急之下欲赴内地,他首先选择的应是从最近的“阳关”附近进人,而不会弃阳关而远奔数十公里的小方盘城(即“玉门关”)进人内地。且观小方盘城遗址面积600余平方米,驻扎土兵不会超过百人左右,四周又无险可守。唐兜带有千人,本身又是游牧民族,备有乘骑并熟悉适应当地地形,挑选数百壮男掩护家属,不与小方盘城处百余名官军步兵纠缠,择路进人是完全可能的。而去胡来王之所以没有进人玉门关恰好是因为当时玉门关不在小方盘城处,而是在今甘肃疏勒河至玉门市一线,即甘肃河西走廊最狭窄处设立,且有重兵把守。此处南面是茫茫祁连山脉,易进难出。北面上行不远即是匈奴属地,去胡来王困急之下只好就近北上投奔匈奴以求保护。而去胡来王要直接从小方盘城处北上投奔匈奴,中间数百公里绝无人烟,不仅无水、无草且是著名的大风口。去胡来王带领包括老幼家属在内的千余人要想从小方盘城处直线北上可以说难于上青天!而去胡来王最后又确确实实投奔了匈奴,其行走路线应当是从“阳关"附近进人,经敦煌附近继续东行,受阻于酒泉以西的玉门关后北上投奔匈奴。

四、玉门关设 在小方盘城处,有拒祁连山美玉之嫌

玉门或玉门关名称的由来当与玉石有关。玉石是自原始时代就被视为能避邪和标志权贵的一种宝物。在先秦时期,我国中原地区使用的玉石有多处,来源,但其中一个重要的来源却是出自我国西部。《管子·国蓄》云:“玉起于禺氏”。《管子·地数》云:玉起于于氏之边山。”“禺氏”“于氏”,近人考证认为是“月氏”之异称,而甘肃祁连山下之河西走廊,《史记·大宛列传》记载“始月氏居敦煌、祁连间”,显然“于氏之边山”就是祁连山,自古盛产美玉。而“玉门”-词的由来自然最初是祁连山下的玉石交易场所、中转站。其后,当然也包含了来自西域于阒所产之玉石在此交易,并称“昆山之玉”。关于“昆山之玉”,屈原《楚辞》“登昆仑兮食玉英”,《战国策》记苏秦言“昆山之玉”,《史记·李斯列传》“致昆山之玉”。而“昆仑山”古人称之为“南山”。《汉书·西域传》有西域“其南山,东出金城,与汉南山属焉……阗在南山下”之语。显然,古人将祁连山,新疆、青海一带的昆仑山,统称为“南山”。所产之玉石,均为“昆山之玉”,祁连山一带古今所产美玉之名声并不亚于新疆于阗玉。相传周穆王时,西戎曾献五光常满杯,倾酒人杯,对月映照,雪白有光,香味倍增,名“夜光杯”。而唐代诗人王翰《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_上催”这一名句,更是文人皆知。至今,位于酒泉市内的夜光杯厂“用祁连山老山玉、新山玉、河流玉雕琢各种酒……色彩绚丽,白如羊脂,黄如鹅绒,绿如翡翠,黑如乌漆……负盛名”[3]。夜光杯深为旅游者所喜爱,并远销欧、亚、美三大洲。另据资料介绍,敦煌一带特产还有“阳关玉杯’”[4],表明祁连山玉石有多处产地。根据由近及远的一般规律,“玉门”一词最初当是祁连山玉石集散地而约定俗成的地名,至于设不设“关”是由以后当政者根据需要决定的。再者,由于玉门最初是玉石集散地,人员来往比较频繁,考虑到人员食宿,驼、马草料、饮水等问题。“玉门”应该是当年水草条件较好,附近居民较多之处。即便由于水土流失等原因,过去的景象已不存在,但多少也应留下一些遗迹和小方盘城共存。

根据以上分析,“玉门”并非为纳西域于阗玉而专设。至于于阗玉大规模的运人内地,应该是在西汉以后张骞开通西域道开始的。而随着西域于阗玉的后来居上,统治者的偏好及地方官员的谄媚,上乘玉石一经发现,即成为权贵的专用物。祁连山下民间玉石集散地的功能逐渐消失,加上西汉以后玉门关的多次迁移等因素,以至于西汉玉门关甚至其后的玉门关究竟在何处,就使人难于考证了。

如前所引,小方盘城遗址“西、北墙各开一门。城北坡下有东西大车道”。根据这一线索,显然小方盘城是古丝绸之路的“北道”这一点是公认的。但西域的美玉却是出自阳关“南道”的楼兰、于阗等地。小方盘城南面、东面无城门,城附近的道路是东西方向的,不知南面的于阗玉经何道路人此“玉门关”,颇令人感到蹊跷。

五、悬泉置遗址的新发现,对小方盘城西汉玉门关之说形成了新的挑战

小方盘城玉门关说,据资料介绍是根据敦煌出土的汉简即《敦煌汉简》而确定的[5]。《敦煌汉简》发现于1907 年~ 1981年,前后6次“在敦煌酒泉之间总计发现汉简2190枚,时代约自西汉武帝末年至东汉桓帝时期"[6]。而悬泉置遗址发现于1987年8月,1990年10月~1992年12月“开始正式抢救性发掘”[7]。“该遗址位于北纬95°20'、东经40°20'之敦煌和安西两市县交界处,东去安西县60公里,西距敦煌64公里...汉代文献无任何记述”[8]。2000年5月甘肃文物考古研究所将出土文物经过近10年的整理、研究,在《文物》杂志公布了《甘肃敦煌汉代悬泉遗址发掘简报》及《敦煌悬泉汉简内容概述》。根据公布的资料我们可知“悬泉置是建立在河西要道上的一处集传递邮件、传达命令、接待宾客为一体的综合机构,即传置...这样的置,从长安至敦煌共有80余处...其行政级别与县相等”[9]。悬泉置遗址“是张骞通西域,贰师伐大宛的必经之地”[10]。该遗址包括主体建筑、灰区、马厩及其附属建筑,总占地面积22500平方米。”[11]“悬泉汉简总计23000余枚....远远超出了敦煌、居延汉简的内容。”[12]“简牍纪年最早为西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最晚为东汉安帝永初元年(107年)。”[I3]《简报》还提到,遗址有面积为593平方米的“马厩’”[14] 。《概述》提到,根据出土汉简敦煌设郡,其人口最为突出的是:来往使者、宾客,官员、公务人员,归义羌人,官奴婢,不能私自随便进入敦煌的流民,刑徒等“六种人”[15]。

根据以上研究成果,可以说明这样几个问题:

1.《悬泉置汉简》的研究价值要大于《敦煌汉简》。《悬泉置汉简》与《敦煌汉简》相比数量多于《敦煌汉简》10倍,年代早90年,且集中于-地,不像《敦煌汉简》是在多处收集而且比较零散。因此,研究价值更大,地位应高于《敦煌汉简》。

2.反映了汉武帝的使者如果要到小方盘城必经敦煌。由于悬泉置至迟建于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年),早于贰师伐大宛的太初元年(前101年),且悬泉置存在到东汉,如此大规模的传置设于此,且又离敦煌近,离小方盘城远,反映了去小方盘城必经敦煌。所以,如果汉武帝派使者经悬泉置到敦煌,再经敦煌往小方盘城阻拦已在敦煌休整的贰师将军则显得十分滑稽。

3.悬泉置遗址的规模远远大于小方盘城。悬泉置遗址据介绍历经山洪冲刷,风沙淹埋,尚发现遗址.22500平方米,其中马厩就近600平方米。假设悬泉置最初建筑是现在遗址的十分之--,也远远大于小方盘城600多平方米的遗址。且研究表明其行政级别相当于县级,而小方盘城如果是玉门关,其玉门都尉的行政级别应高于或等于县级,其设施建设不如一-传驿,也难以令人相信。

4.敦煌郡的人口构成反映了敦煌并非内地一般的郡。《概述》研究表明,敦煌的人口在汉代主要由过往使者宾客,官员、公务人员、官奴婢、归义羌人、刑徒以及不能私自随便进入敦煌的流民等六种人组成,这反映了敦煌虽设郡,但和内地--般的郡相比是不一样的,其军事性、中转站、服刑地的特点比较突出。人员到此,从观念上、心理上讲虽不属于“蛮荒之地”,但也不令人感到是完全进人了“内地”。东汉名将班超在西域奋斗数十年后,当他年老思土给皇帝上疏请归时讲:“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人玉门关。”而他愿生人的玉门关想来也绝不是有大量刑徒、过往人员的敦煌西北的小方盘城。而西汉李广利能在敦煌休整,小方盘城也决非西汉玉门关。

六、关于《汉书》中的距离概念“里”

《汉书·西域传》有蒲昌海“去玉门、阳关三百余,里”,蒲昌海即今天的已干枯的罗布泊地区。小方盘城如果是玉门或玉门关则与《汉书》所描述的距离相差不大。但据一些资料介绍,《汉书》中的“里”有的是实际距离,有的则是修辞性的字词。笔者也发现《汉书·西域传》中有蒲类国“去长安八千三百六十里”,东且弥国“去长安八千二百五十里”。据《新疆地方史》介绍“蒲类国”[16]在今天新疆哈密以北的巴里坤县附近,“东且弥国”[17]即今天新疆首府乌鲁木齐市。《汉书》中两地距长安的距离仅相差110 里。而实际上,观现今地图可知,两地之间的直线距离在430公里以上。按汉代的里“每里0.415公里”[18]换算是1000里以上。从汉代的长安出发前往这两地,不论是直线行走,或绕道行走前往两地,差距决不止110里。所以,《汉书》中的蒲类海“去玉门,阳关三百余里”也尚待进一步研究。况且,《汉书.西域传》还讲到西域“东西六千余里....东则接汉,厄以玉门阳关,西则限以葱岭”。观今小方盘城距新疆喀什或塔什库尔干县附近的帕米尔高原(葱岭),其直线距离约1500公里,换算成汉代的“里”是3600里左右,考虑到道路的弯曲性顶多也就是5000里左右。由于帕米尔高原(葱岭)的位置从古到今是固定不变的所以按《汉书》所述:西域东西六千里,东则接汉,厄以玉门阳关,西则限以葱岭。则玉门或玉门关按距离推算应在敦煌以东方向。

参考文献:

[1]雪犁.中国丝绸之路辞典[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4.100.

[2][3]中国名胜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6.1071,1070.

[4]蒋国泰,王静玢。中国旅游交通指南[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1988.540.

[5]田继周.秦汉民族史[M].咸都:四川民族出版社, 1996.148.

[6]黄石林,朱乃诚.中国重要考古发现[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168.

[7][8][9][10]{11][13][14]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敦煌汉代悬泉置遗址发掘简报[J].文物,2000,(5):5,4,18,4,5,13,9.

[12][15]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敦煌悬泉汉简内容概述[J].文物,2000,(5):21,25.

[16][17]新疆地方史[M]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1992. 24,25.

[18]崔瑞德,鲁惟一.剑桥中国秦汉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7.


文章来源于《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24卷2002年第2期(总第102期)

编辑:程晨 审核:王璞


    分类: 中文 遗产点 玉门关遗址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