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孜尔尕哈烽燧

古代烽燧筑起西域军事和精神的城墙

摘要: 来源:《新疆经济报》从克孜尔尕哈烽燧说起在库车县依西哈拉乡有一座烽燧,背倚却勒塔格山,面朝库车绿洲,深居盐水沟谷。 2000多年来一直高耸在戈壁风沙中。这座烽燧处在一个风口,长年累月,被南面吹来的风侵蚀着,吹出了一个凹槽,像两名并肩站立的哨兵,正在看着远方。当你走近它时,不由得被它赫然犹存的雄姿所感动。据考证,这座烽燧为汉代所建的古代军事建筑,约16米高,用黄土夯筑,以胡杨木柱为骨架。底部是一个长方形, ...
来源:《新疆经济报》

古代烽燧筑起西域军事和精神的城墙

    从克孜尔尕哈烽燧说起

    在库车县依西哈拉乡有一座烽燧,背倚却勒塔格山,面朝库车绿洲,深居盐水沟谷。 2000多年来一直高耸在戈壁风沙中。

    这座烽燧处在一个风口,长年累月,被南面吹来的风侵蚀着,吹出了一个凹槽,像两名并肩站立的哨兵,正在看着远方。当你走近它时,不由得被它赫然犹存的雄姿所感动。

    据考证,这座烽燧为汉代所建的古代军事建筑,约16米高,用黄土夯筑,以胡杨木柱为骨架。底部是一个长方形,朝上,渐渐缩小,使整个烽燧呈梯形。顶部土坯中,裸露着一些木头。墙体,用树枝、木楔和夹杂的沙土制成,显示着古代先民的智慧。仔细辨认,上面还有望楼、木栅的残迹,甚至还有登临烽燧之顶的设置。但随着时间流逝,墙体松软了,有些地方已坍塌,使这座古代军事建筑的遗址,再也经不起任何人为的损坏了。

    这就是克孜尔尕哈烽燧,目前丝绸之路上最古老、保存最完好的烽燧遗址,也是新疆境内最高的古代烽燧。维吾尔语称它为“红嘴老鸹”或“红色哨卡”。

    古丝绸之路的开通,使古龟兹处在重要的地理位置。不知当年有多少军事官兵和商客经过了这道“哨卡”,走向了古三十六国中的姑墨国、乌孙国、温宿国、疏勒国等。再向东看,中原王朝对西域的统治管理,向这里传来了多少次新信息。克孜尔尕哈烽燧,就以它极为重要的地理位置,发挥着最大的作用。至今,它仍挺拔耸立在空旷戈壁中,以雄伟的身姿和久远的历史,带给后人很多的自豪和想象:烽起火,燧起烟,只要烟火燃起,一场战争便开始。

    烽燧是伴随着战争来到西域的。不知当年,西域曾发生过多少次战争?又有多少信息从这里传向西,又传向东?寂静的冷月和幽怨的胡笳声中,古老的克孜尔尕哈烽燧早已将历史的碎片,深藏于身,无言以对。现在,它更渴望得到保护,重新恢复原貌,唤起古老历史的层层记忆。

    2001年,克孜尔尕哈烽燧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2013年,它又被列入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丝绸之路:起始段与天山廊道的路网”名单中。这就意味着,一旦获批,克孜尔尕哈烽燧将得到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

    为了“申遗”成功,近两年,新疆文物管理部门对这座古老的军事设施,实施了保护工程。加固墙体,建工作站,修建围墙和警卫室,甚至还修建了供水系统,绿化和美化了周围环境。尽管,随着当地气候日渐湿润和游客的增多,这座烽燧周围的杂物和坠落物越来越多,但新疆文物管理部门对克孜尔尕哈烽燧的保护,日趋升级。

    汉代的烽燧:中原和塞外紧紧相连的纽带

    沿着克孜尔尕哈烽燧,放眼望去,库车县周围像这样现存的烽燧遗址还有很多,星星点点,分成三条线,筑起了三条军事城墙防御线。

    第一条线,从轮台西烽燧到盐水沟关垒。第二条线,从轮台西烽燧,沿着国道314线向西,一直到新和县的羊塔克库都克烽燧。第三条线是从塔里木乡唐王城遗址起,沿渭干河西北方向,与第二条烽燧线重合,与克孜尔喀拉罕烽燧连接一起。

    据了解,这些烽燧是为了防止匈奴侵犯所建,时间大约是汉代。到了唐朝,被驻军加固、修缮、沿用。

    在新疆境内,像库车县周围这样,烽燧能如此密集有序者,少有。为什么这里的烽燧这么多呢?原来,库车处在天山南麓中部,塔里木盆地北缘,是丝绸之路北道,地理位置极为重要。早在汉唐时期,龟兹就是西域36国中的大国之一。据史书记载,公元前60年,中央王朝在此设置了西域都护府,统管西域行政。到了唐朝,中央王朝再次在这里设置安西都护府,领辖西域都护府及龟兹、焉耆、于田、疏勒四镇驻军,是当时汉朝和唐朝中央政府统辖西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商贸中心。沿着敦煌一路向西域,中央王朝沿路修烽燧、筑亭候,以便加强对西域的管理。如此,龟兹地区的烽燧很多。

    虽说,这些烽燧组成了三条线,但大都燧体倒塌,而变成了废墟。也许,时间太久远,曾经的刀光剑影、兵喊马嘶,我们也早已听不到看不到了。但,只要它们存在,就能看到中央王朝对西域的统治和管理。因为它们,西域抵御了一次次族群战争,让无数的商客从这里经过,又让无数的佛家僧侣从这里向中原地区,让古印度、希腊,罗马、波斯、汉唐四大文明在这里交汇,使这里成为曾经辉煌一时的龟兹文化发祥地。

其实,在新疆,汉代遗存下来的烽燧和关隘较少。到了唐朝,数量多了。据不完全统计,有200多座。那个时候,中央王朝加强了对西域的政治和军事管理,增加了不少烽燧等军事设施。

    对于这一点,《武经总要》有相关记载:唐法,凡边城候望十里置一烽,须在山岭高峻处,若有山冈隔绝,地形不便,则不限里数,要在烽烽相望;若临边界,则烽火外周筑城障。在烽火台上安置火筒、旗、鼓、弩、炮石、垒木、停水瓮、干粮、生粮、麻蕴、火钻、火箭等。 每烽置帅一人,副一人,还有烽子若干人。唐代《烽式》规定:“凡烽火,一昼夜需行二千里”。可见,唐朝将原来的烽火台重新修筑后,不但增设了军、镇、戍、守捉、堡、烽堠,烽燧制度也相当细致、严密、完备。

    古老的西域,地域辽阔,方圆几百里不见人烟,烽燧的作用,更显特别重要。那时候,在严密烽燧制度中,一把烽烟,不同的暗号,就会告诉远方的人,来犯的敌人有多少,500人或1000人等。烽燧十里相间,烽火遥遥相传,一站接一站,将准确的消息传达给了对方。

    拜城县黑英山乡博孜克日格沟口处,有一处刘平国治关城诵石刻,与周边的烽燧相随而伴。它记载了龟兹左将军刘平国率领“秦人”孟伯山等士兵在此凿岩筑亭、镇守边关的英雄事迹,证明汉朝军政制度在这里的统治,刻文至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是中央政权在西域行使主权的一处重要遗迹。

    沿着丝绸之路的南道,在若羌县和且末县境内,从现遗存的墩里克烽火台、米兰东北烽火台、吾塔木烽火台、布滚鲁克烽火台,到尉犁县的脱西克烽火台、克亚克库都克烽火台、卡勒塔烽火台,再到和硕县的张郭庄戍堡遗址、四十里大墩烽火台、马兰烽火台等,都曾用它们厚实的墙体,抵挡了一次次外敌的入侵。

    除了烽燧,目前新疆境内还有很多遗存下来的戍堡、古城、池城,同样能看到中央政府对西域的统治和管理。如被称为中国西陲第一烽的别迭里山口烽火台到米兰戍堡,从孔雀河烽燧群到克孜尔尕哈烽火台,从楼兰古城遗址到北庭故城遗址等等。如果有机会,你去看一看,上面还留着吐蕃、东突厥等族群对西域多次进行侵略和争夺的印迹。

    现在,当你站在新疆境内的荒漠边缘、干枯的湖泊边、或戈壁雅丹旁,远远地望过去,那些用黄土、红柳、芦苇人、胡杨或土块垒砌建造的烽燧、关隘,好像一个个满脸沧桑的老哨兵,正用老态龙钟的体态和声音,向你娓娓道出曾发生在它们身上,一个又一个关于西域和中原地区的古老历史。

    清朝的烽燧:寒驿远如点,边烽互相望

    进入清朝,中央政府重新大修烽火台、军台、驿站和卡伦,形成一条条艰固的边塞军事防御体系,让西域一直置身于中国的版图中。

    我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办公室副主任、自治区文物局办公室主任刘国瑞带领普查队员,在普查中发现,在新疆境内的最有代表性的烽燧、戍堡调查中,清代的数量最多,有100多处。按时间顺序看,这些烽隧最初设在哈密、巴里坤以东,后来慢慢向西延伸。南北疆统一后,为了发展社会经济,清政府对原来烽燧及军台进行了调整,又添设了营塘、驿站,形成东起星星峡,西到伊犁、喀什噶尔,南到和阗,北抵塔尔巴哈台,贯通天山南北,形成了一个连接新疆与内地的交通网络。那些烽燧,也可以叫台站,虽说小,但功能齐全。除了传递信息,还可以递送文报、运送官物、转解人犯和为过往官员、商旅提供食宿之便。

    据了解,目前哈密地区尚保留各时代的烽燧共51座,有萨尔乔克烽隧、拉克苏木烽燧、焉尔不拉克烽燧、三塘湖烽燧、阔吐尔肖纳烽燧等。那些烽隧,个别属于唐代,大部分为清代,其数量是新疆现存烽燧数量最多的。尤其巴里坤县保存的烽燧数量最多,有29座。

    现在,沿着巴里坤县城向西望去,每隔2000、3000千米,就有一座烽燧。13座烽燧连绵相望,正如古代诗人岑参诗所云:“寒驿远如点,边烽互相望”,可谓是丝绸之路的一大壮观之景!

    起初,刘国瑞他们有些纳闷,为什么其他地方都有汉代的烽燧,哈密和在哈密、吐鲁番这一带地区没有?后来,他们才慢慢明白:当时,丝绸之路北道不断有匈奴骚扰,中央政府始终没有控制天山以北地区,所以,在此没有修烽燧。这一点,和历史记载相符。

    哈密是新疆的第一道大门,欲进西域,必先取哈密,这是历代大将征战西域的首要任务。唐朝时期的哈密,已突显这样军事要冲的地理位置。到了清朝时期,清军入关统一中国后,东北满洲和内蒙古与中原地区连成一片,而此时的西北边陲,各族分裂势力割据,特别是准噶尔贵族取得了厄鲁特回部之首的地位,大肆扩张地盘,占据了天山南北,并不断向内地侵扰。噶尔丹掌权时,更是发动武装叛乱,对抗中央政权。康熙皇帝亲政后,平“三藩”、取台湾,接着开始集中兵力反击准噶尔叛乱。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清朝政府不得不加紧对西域的统治和管理,尤其是加强了哈密的防御。

清政府陆续从全国各地抽调八旗及绿营进疆驻守。经过几年的征战,清军平息了分裂势力之后,在霍城县设立伊犁将军府,以惠远古城为中心,在伊犁河两岸修建了8座城池,叫伊犁九城。一方面加强重点军事设防,另一方面调兵在新疆伊犁屯田戍边,守卫边疆。当时,还新修了一种军事设施叫卡伦,好像哨所一样,侦察观侧,管理游牧,监督贸易,稽查逃人,随时防止敌人入侵。

    烽燧,留在西域的遗珍

    烽燧,是信息的传播站,是战争的信号塔,是联结中原王朝与西域最直观的加油站。有了它,西域与中原地区不再隔阻千万里,薪火相传,近在咫尺,一脉相承。

    烽燧,打通了中原王朝对西域的用兵之道,打通了中原地区与西域的贸易往来。

    烽燧,使中原地区大批的汉人来到了西域,与诸多族群生活一起,如同一家人。

    烽燧,使汉文化与当地文化融合一体,催生了灿烂多姿而又独特璀璨的西域文化。

    据我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显示:目前新疆境内的最有代表性的烽燧、戍堡302处,还有不少驿站、卡伦。

    刘国瑞和普查队员们将这些遗存串缀起来,惊奇地发现,从汉朝开始,烽燧就是中央王朝对西域实施管理的重要措施之一,一直到汉、唐、清时期,中国历代王朝都十分重视巩固并开发西部疆域,从没有放松对西域的统辖和管理。他们还发现,古丝绸之路上,烽燧所起的作用,除了传递信息,还有护卫、迎送、补给。中原王朝对西域的统治管理,离不开它。守卫西域绿洲诸国城市的安全,离不开它。往来于东西方商队,离不开它。它是一条重要军事枢纽线,一条连接东西方文化丝线,细细解读它,可以读到中原王朝如何统一西域的历史。

    他们还发现,沿着丝绸古道,设计和构筑星星点点的烽燧,几乎遍布整个新疆,呈现着延续时间长、分布范围广和序列化、多形制的特点。

    将这些烽燧联系归纳起来,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央政府曾在西域设立伊州、西州、庭州、安西都护,管理天山南部和葱岭以西的地方。建龟兹、于阗、疏勒、碎叶“安西四镇”军事要地,控制丝绸之路交通各战略要地。还有后来的北庭都护府,将天山北麓及东部地区的军政事务管理得有条不紊,使整个西域形成了安西、北庭两大都护府分治天山南北的政治大格局,这在库车的大龙池、库尔干戍堡、克孜尔协戍堡、托秀克塔木戍堡等众多的戍堡、古城、池城上,都能依稀寻找到昔日踪迹。总之,中原王朝统一西域的战争谋图,就写在那些几乎坍塌的烽燧上。

    一座座烽燧,默默地诉说着曾经沧桑。现在,虽然它们经历无数战争洗礼后,变得千疮百孔,甚至坍塌,已完全失去了当年的军事防御和通讯作用。但是,它身上延续着中华民族血脉和记忆,曾经维护边疆稳定、维护国家统一的实证,永远不会被历史抹去。

    面对新疆境内诸多烽燧年久失修的境况,近两年,我区集中文物保护专家和工作人员,对克孜尔尕哈烽燧、沙卡乌烽燧等部分重点烽燧进行修缮和保护。他们进行测量、绘图、描述病害、制定科学修缮方案,然后运用目前全国先进的方法进行全面修缮,甚至强化其周围的安全设施,绿化环境,让每座烽燧渐渐重新恢复了原貌,处在宽松、舒适的环境中。

    望着那些恢复原貌的烽燧,不由让人产生了深深的敬意。烽燧,它是留在西域的遗珍,是历代中央王朝统辖和管理西域的见证。它用土坯和精神垒起了西域的城墙,将中华民族的精神延续至今。它已超越了一般军事土垒的意义,远远高于“燧”的意义,我们应当保护好它。

分类: 中文 遗产点 克孜尔尕哈烽燧
关键词:

克孜尔尕哈烽燧

米兰戍堡

盐水沟关垒遗址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