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

聆听历史|玉地金草祝吉祥——镶金玉佩

摘要: 镶金玉佩唐,高4.2厘米,宽5厘米1976年西安市未央区孙家湾唐大明宫遗址出土现藏西安博物院镶金玉佩  这是一件用新疆和田的玉料雕刻而成的镶金玉饰件。通体呈三角形,顶尖,底边平,两腰为三连弧形,单面雕琢。正面装饰以卷草纹构成的变形双凤形象,且对称分布于左右两边,凤鸟的身体被刻划成圆弧曲线,头颈伸直,尖喙,长冠,翅、尾、足呈“人”字形,各 ...

镶金玉佩

唐,高4.2厘米,宽5厘米

1976年西安市未央区孙家湾唐大明宫遗址出土

现藏西安博物院

  

这是一件用新疆和田的玉料雕刻而成的镶金玉饰件。通体呈三角形,顶尖,底边平,两腰为三连弧形,单面雕琢。正面装饰以卷草纹构成的变形双凤形象,且对称分布于左右两边,凤鸟的身体被刻划成圆弧曲线,头颈伸直,尖喙,长冠,翅、尾、足呈“人”字形,各主要部位均以卷草纹连接,纹饰部位均有镶金。近顶端有蜂腰式孔,用于穿系佩带。

金镶玉佩背面

玉镶金银工艺始于春秋时代,战国至唐代最为流行。从此件玉饰来看,纹饰部位是以金箔贴在印刻线条的槽底和侧墙,金箔表面平展,二者结合紧密。在晶莹润白的玉件上装饰错金的纹饰,显得格外华贵富丽。卷草纹是以植物为基本元素的装饰纹样,主要表现为在一条连续不断的“S”型波状主茎上,又饰以各种花卉、枝叶和其他纹样,构成一个图案化的纹饰,常见葡萄卷草纹、忍冬卷草纹和莲花卷草纹等,卷草纹的枝叶盘曲,十分优雅。卷草纹的起源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问题,当前多采源于古埃及之说,后经地中海地区传入西亚,再经西亚传到印度和中国。至唐时,卷草纹样相当流行,又被称为穿枝花、连理枝等,东传至日本后,还被称为“唐草纹”,其主要形式是以一条连续不断的“S型波状线为主茎,其上装饰各种花卉、枝叶或其他纹样。”而西方的阿拉伯卷草纹样则以蔓草花纹为主体,以葡萄藤似的曲线为中心展开,交互变化方向,在曲线方向转折的反曲点上,伸出曲线进行方向成逆向的分枝,并在其尖端加上花卉、叶子之类的装饰。这件镶金玉佩上的纹饰与阿拉伯卷草纹较为相似,从纹饰的整体布局和细节特征均能看到阿拉伯卷草纹的痕迹。我们从错金及卷草纹的装饰信息上看到这件镶金玉佩是在传统工艺及文化艺术的基础上,吸收外来文化发展起来,形成更成熟的艺术风格,具有豪迈开朗与饱满瑰丽的时代特色,反映出唐代错金银工艺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唐代是思想文化开放型的社会,它善于和敢于向域外优秀文化学习与借鉴,并将它们吸纳和融合于本国传统文化之中,为文化艺术的创新活动注入新鲜的血液,在这件玉器上我们能看到传承与流变相结合及对外来文化包容与融合。

  

“有眼不识金镶玉”是完璧归赵的前传。在春秋时期,有一位叫卞和的人在荆山看到一只凤凰落地,在凤凰落地的位置恰好有一块青石,他就认定这块青石的里面一定有宝玉。他将青石进献给了楚厉王,可招来玉工一看,玉工说这不过是块普通的石头,楚厉王非常愤怒,便命人砍掉了卞和的左脚。后来,楚武王继位,卞和又跑去献宝,可结果还是一样,他又失去了右脚。直到最后,楚文王继位,听说了这件事,就命人将青石切开,里面果然有宝玉,又命玉雕师将其雕刻成器,也就是著名的和氏璧。因此,就有了“有眼不识荆山玉”的典故。后因谐音的关系,此话慢慢地演变成“有眼不识金镶玉”,用来比喻由于知识浅薄而导致对事物缺乏辨识能力。

图文:朱歌敏

语音:马 倩

编辑:张丽娟

初审:梁小凌

终审:余红健

微信号 : 西安博物院

新浪微博:@西安博物院

微信号 : 西安博物院小雁塔

新浪微博:@西安博物院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