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

公元292年 ,美男子潘安来到了汉长安城

摘要: 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西晋元康二年,公元292年,45岁的潘安沿着洛阳到长安的古道,来到了长安城,正式就任长安令。潘安何许人也,他是西晋王朝名气最旺的美男子,本名潘安,字安仁,荥阳中牟(今河南郑州市中牟县)人。唐代杜甫《花底》诗有“恐是潘安县,堪留卫玠车”一句,因此千百年来,潘安这个名字反而更为出名。对于潘安的美,《晋书》中有“美姿仪” ...

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

西晋元康二年,公元292年,45岁的潘安沿着洛阳到长安的古道,来到了长安城,正式就任长安令。潘安何许人也,他是西晋王朝名气最旺的美男子,本名潘安,字安仁,荥阳中牟(今河南郑州市中牟县)人。唐代杜甫《花底》诗有“恐是潘安县,堪留卫玠车”一句,因此千百年来,潘安这个名字反而更为出名。

对于潘安的美,《晋书》中有“美姿仪”三个字以概括并记载了一个小故事:“(潘安)少时常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之者,皆连手萦绕,投之以果,遂满车而归。”这就是“掷果盈车”的典故。洛阳道中,只要看到潘安驾车外出,无论老幼,妇人皆蜂拥而至,纷纷把花果扔到车中,这疯狂的追星的传统,延续到了两千年后的今天,可谓传统文化的复兴。

郑州中牟潘安故里的潘安塑像

潘安是美男子,却不是花瓶,而是有着出众才华的文人和政治家。后人将潘安与同时代的文学家陆机并称为“潘江陆海”。南朝文学评论家钟嵘在《诗品》中将其诗列入“上品”,曰“陆才如海,潘才如江”;初唐才子王勃在《滕王阁序》中也曾写道:“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在来到长安城之前,潘安已经写出了《登虎牢山赋》《秋兴赋》《闲居赋》《藉田赋》《怀旧赋》等名满天下的文学作品,也担任过河阳令、尚书度支郎、太傅主簿等中央和地方的官职,宦海沉浮中,做出过一些政绩,尤其是在河阳令任上,留下了“浇花息讼”的故事,获得了“河阳一县花”或“花县令”的美誉。河阳即今河南孟州,潘安到任后结合当地地理环境,号召百姓栽种桃树,不久该县就桃花遍地。遇到有百姓纷争,潘安就命其共同浇灌桃花,在共同协作中平息纷争,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浇花息讼”。

公元290年,潘安在晋惠帝外公太傅杨骏府上任太傅主簿,当时杨骏权倾朝野,引起了宗室百官的怨恨,于是皇后贾南风联合楚王司马玮发动政变,诛杀了杨骏,潘安也牵连被免官,后来获得好友帮助,又得皇后贾南风的侄子贾谧的帮助,当年五月,潘安被任命为长安令。

长安,是西汉帝国的都城,有着长乐宫、未央宫、建章宫、桂宫等雄伟壮丽的宫殿楼阁,有商贸繁荣的东西两市,有八街九陌,有一百六十闾里,西汉的帝王和臣民们在长安创造了文景之治、汉武盛世、昭宣中兴,开辟了连通欧亚的丝绸之路,形成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高潮。但是王莽篡汉之后,长安城迎来了绿林、赤眉起义军的毁灭性破坏。经历过火烧劫掠的长安在东汉前期得到了简单修复,但是东汉献帝时期董卓作乱,并曾短暂迁都长安,导致关中地区大战频仍,留下了一个千疮百孔、一片凋零的长安城。一直到曹魏时期,关中地区仍然人口稀少、灾害多发。但是也许正是因为人口稀少,长安城内外的古迹并没有完全湮没,数百年来古迹遗址一直屹立在关中大地上。

西晋时期的长安,虽然民间还留着西京的称谓,但是却已经是县名,隶属于雍州京兆郡,管理着长安城附近地区,百姓生活困苦,政治地位大幅下降。

但是,作为西汉故都的长安城,必然会引起潘安的思古之幽情。刚到长安,潘安就写出了《西征赋》,详细记载了从洛阳到长安沿途所经之地以及长安城内外的山川形势、历史人物及古迹,抒发怀古之情,也表达了对现实的感慨之情。这一条路,正是丝绸之路的一段,正是千百年来进出关中的交通要道。

汉函谷关(何翔/摄

在赋中,潘安怀着复杂的心情回想了近一年来波谲云诡的朝局,流露出远离朝堂就任长安令的沮丧心情。潘安走出洛阳城,先是来到了洛阳郊外的西周王城和东周洛邑遗址,抒发了一番情感。在新安函谷关附近,潘安的小儿子不幸夭折,一家人怀着悲痛的心情将他葬于路边。车行至渑池县,潘安又回想起了蔺相如的渑池之会,登上崤山,看到了夏周的王陵,蹇叔哭师、假道伐虢的故事场景展现在眼前。在陕县,潘安评论了百年前的董卓之乱。进入险峻的函谷关,潘安算是看到了关中的大门,他敏锐地考证了秦汉函谷关的位置差异,今天这一段已经成了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得到了良好的保护和展示。过了函谷关之后,潘安一路向西,拜谒了汉武帝微服出访的柏谷、湖邑戾太子墓、周武王放牛的旧林,过了潼关,潘安真正进入了关中,关中的山川环境在潘安笔下娓娓道来,环境优美、物产丰盈,班固说的陆海珍藏、张衡说的神皋隩区正是对关中地区的最高赞美,潘安深表赞同,任何词汇都无法完完全全地描绘出关中地区的美。但是我们知道这些都是带有一定想象之词的夸张,因为这个时候的关中地区已经不再是班固、张衡时期的关中了。

终于来到了长安城东城墙最北面的宣平门外,想当年,昌邑王刘贺就是从这座门进入了长安城,当了27天的大汉皇帝。潘安仰望着长安城的城墙,只想到了“金墉郁其万雉,峻嵃峭以绳直”用以形容城墙的高大,确实,三百多年前长安城在建设的时候,城墙高度就超过了三丈,巍巍城墙,彰显了大汉王朝的气势。正式就任长安令后,潘安就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政务之中,一直到秋天,潘安才有闲暇好好逛一逛这座大汉故都。经过西汉末年的动乱,东汉时期国都地位的失去,汉末的董卓之乱,以及三国时期的社会动荡,长安城已经迥异于班固《西都赋》的描绘,人口稀少,建筑破败。潘安看到的是“街里萧条,邑居散逸”,那些在史书中闪耀着光芒的西汉宫殿,长乐、未央、建章、桂宫、柏梁,都倾颓废弃,甚至野兽众多,杂草丛生,潘安说“鷩雉雊于台陂,狐兔窟于殿傍,洪钟顿于毁庙,禁省鞠为茂草”,令人不禁产生同于《诗经·黍离》的家国兴亡、凄怆忧郁之感。渐台、武库、北阙、酒池,这些汉代遗址,潘安全部考察了一遍。接着,潘安从北门驱车出了长安城,来到了秦咸阳城遗址,虽然秦墟冀阙都做了土,但是发生在秦宫中的荆轲刺秦、商鞅变法、焚书坑儒的故事却还会流传千古。其实,这些故事并不是发生在秦咸阳城,但是并不妨碍潘安寻古觅史,毕竟潘安并不是历史学家。过了咸阳城遗址,潘安继续往北走去,长陵、安陵、阳陵、渭陵、延陵、义陵,渭北的西汉帝陵静静安卧在咸阳原上,诉说着帝王功过。

汉长安城未央宫前殿遗址

又在一天,潘安出了长安城南门,前往城南寻古。先来到了阿房宫遗址,巍峨的阿房宫,让潘安感慨到“役鬼佣其犹否,矧人力之所为”(鬼神都完不成,更何况是人力呢)。随后,潘安又来到了城南的王莽九庙,讽刺了一下篡权的王莽。看过乐游原、奉明园,感慨过宣帝之孝,潘安就来到了昆明池。汉武帝时开凿的昆明池,虽然已经过了数百年,到西晋时期仍然浩浩汤汤,它的军事功能却荡然无存,成了周边老百姓获取资源的聚宝盆,捕鱼采藕,栽蔬垂钓,老百姓靠着一池清水得到了口粮,潘安不禁决定要带领僚属,使昆明池发挥的作用更大,要富而教,在当地广施教化。离开昆明池,潘安又到西周丰镐遗址游览了一圈,然后才回到了长安城中。这一年,潘安的侄子潘尼写了一篇《献长安君安仁诗》送给在长安的叔叔,诗中很夸张地说,当时的西京长安“人不安业,盗贼公行”,在潘安的治理之下,才政泰民安,夸奖潘安有着高超的施政本领,是朝廷的大才。

潘安一共在长安城中住了四年,在这四年中,他兢兢业业,同时又不断汲取长安城丰富的历史气息。但是,在这四年中,发生过哪些大事,史书并没有记载,潘安也没有留下相关的自述,我们无法臆测潘安是不是在长安有什么重大政绩,也许他在游览昆明池时产生的施政想法得到了实施吧。

天纵奇才的潘安,除了诗赋之外,在长安四年之间,还留下了《关中记》一部,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记录了长安地区的文物古迹,包括秦汉宫殿、池苑、庙宇和帝王陵墓等,是研究汉长安城的重要文献资料。在文中,潘安把关中有名的文物古迹和山川河流都描绘了一遍,寥寥数语就写出了长安的无穷魅力,如他只用数字白描“周旋三十三里,街道十七里,有台三十二,池十二,土山四,宫殿门八十一,掖门十四”,一串串数字描绘出了一座宏大的宫殿,这就是汉长安城未央宫,见证了西汉二百多年历史的皇宫。可惜《关中记》在潘安身后散佚,后世学者有过部分辑本,当代考古学家刘庆柱综合前人成果,广采群书,结合在汉长安城数十年的考古成果,著有《关中记辑注》,成为当代研究关中历史地理的重要参考书。

汉长安城少府遗址

公元296年,朝廷征潘安任博士,于是潘安卸任长安令,回到了洛阳,从此潘安再也没有和长安发生过联系。公元299年,关中地区齐万年叛乱被平定,潘安应诏做《关中诗十六章》,也许正是有着在长安任官的经历,才能对关中地区的事情深有感触吧。

虽然潘安才华横溢,姿容俊美,夫妻伉俪情深,是西晋的颜值担当,当时女性的梦中情人,但是却望尘而拜,谄事权臣贾谧,唯皇后贾南风之命是从,构陷愍怀太子,政治品德有亏,受到了时人和后人的鄙视。也许正是矛盾的潘安,才能有着流传千古的故事吧,虽然潘安在长安城只呆了四年,但是他的一举一动、诗词歌赋使得西汉故都长安城也有了许多明媚的色彩,有了丰富的内涵和强大的吸引力。

参考文献:

  1、《晋书》列传第二十五《潘岳传》。

  2、王晓东:《潘岳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3、刘庆柱:《关中记辑注》,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

  4、陈淑美:《潘岳及其诗文研究》,北京:文津出版社,1999年。

  5、马晨曦:《潘岳<西征赋>考论》,贵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年。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