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资料库

《Uses of Heritage》中译版出版

摘要: 遗产研究巨著《Uses of Heritage》中译版出版  01  专著概况  被视为思辨遗产研究(Critical Heritage Study,也译为批判遗产研究)的标志性成果之一的遗产研究理论巨著《Uses of Heritage》目前由科学出版社正式翻译出版。该书是国际著名遗产研究学者Laurajane Smith通过实地观察、深度访谈等方法,拓展并重建了以记忆、展演、身份认同、无形性、

遗产研究巨著《Uses of Heritage》中译版出版

  01

  专著概况

  被视为思辨遗产研究(Critical Heritage Study,也译为批判遗产研究)的标志性成果之一的遗产研究理论巨著《Uses of Heritage》目前由科学出版社正式翻译出版。该书是国际著名遗产研究学者Laurajane Smith通过实地观察、深度访谈等方法,拓展并重建了以记忆、展演、身份认同、无形性、失调性和地方为理论基础的遗产概念,并通过对英国、澳大利亚、美国等多个遗产利用案例的解析,阐释了传统的、保守的遗产利用方式的本质,对物质文化与身份认同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本书是思辨遗产理论基石之一,是近年来在遗产研究领域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

  

  02

  写作背景

作者Laurajane Smith在澳大利亚波特加姆拉国家公园和里弗斯利世界遗产地进行田野工作时发现,那些长途跋涉到考古遗址进行“遗产事务”的瓦安伊妇女们其实只不过是在“钓鱼”罢了,对她们来讲,在这个有意义的地方钓鱼,就是分享体验、重温记忆,既能巩固当下的家庭关系,又能奠定未来的社会关系基础。

Laurajane Smith聆听当地年长的瓦安伊妇女们给年轻妇女们讲当地故事时,她想起了小时候父母给自己讲家族故事,而自己又将这些故事讲给自己孩子们,她发现这些故事关联着地方或家族的共同记忆,有时还会以实物的形式作为载体,例如家族代代相传的传家宝、项链等。尽管这些载体能够使家族故事变得更加生动、有形,然而这些“东西”本身却并非“遗产”。例如,一位母亲很不幸地将祖母留给自己的项链弄丢了,项链将无法传给自己的女儿,但她仍可把关于这条项链的故事讲给女儿听,项链仍然可以是一种代代相传的故事和记忆,只是失却了见证物而已。因此,Laurajane Smith认为真正的遗产并不是这条项链,而那个代代相传的记忆与知识。

以此为起点,Laurajane Smith不断探索与思考遗产的本质,她认为真正的遗产源自我们投入的真情实感与自我意识,而物质载体或见证物的作用在于为这种情感、意识、记忆过程提供一种环境或载体。与其说遗产是一种“东西”,不如说是一种记忆行为的文化与社会过程,而这些记忆行为能帮人们更好地理解当下,把握未来。

  03

  核心观点

所有的遗产都是无形的

Laurajane Smith认为,虽然一些有形的物质实体如巨石阵、悉尼歌剧院、威廉斯堡殖民地、古罗马斗兽场、吴哥窟、罗本岛等往往被称为遗产,但其实它们并没有什么内在价值,如巨石阵也不过就是一堆大石头而已,其实质是人类对它进行了一些文化过程与活动,使其变成特定的文化社会事件的物质象征,因而使其变得有价值。这个观点是全书的基本前提假设和出发点。

世界上本没有遗产,只是因为权威话语建构了它

Laurajane Smith认为,世界上其实没有所谓的遗产,遗产之所以被认定为遗产,是因为它是管理与保存/保护的对象的意义,并不仅仅因为它“是”遗产。遗产认定的过程就是赋予那些遗址及地方意义与价值的过程,是一种权威化的过程。

因此,在本书的一个核心观点是:世界上存在一种有关遗产的主导性西方话语,即“权威遗产话语”,是它规定了遗产的本质与意义,这种话语是一种自我参照式的话语,尽管它也一直在变化与发展,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与时间节点下有着不同的表现,但其本质是强调遗产的物态性。

遗产是一个社会文化过程

Laurajane Smith认为,遗产是一种涉及协商与规制社会意义和实践的话语,这种社会意义及实践跟创造/再创造“身份认同”相关。尽管“权威遗产话语”主导着主流遗产实践,遗产话语已成为一种协商社会文化身份认同、价值观与意义的显性方式,甚至已经是一种自觉方式,但与此并行的还有一系列流行话语与实践。遗产的话语建构是遗产的文化社会过程自身的一部分。遗产实践是指遗产管理者、考古学家、建筑学家、博物馆策展人及其他专家对遗产实施管理、保护方法的技术过程,它也可以是一个经济或休闲实践,是一个社会和文化实践,也可能是意义创造与身份认同实践。这些实践,与遗产的物质意义一起,在建构遗产的同时,也由这些反映这种实践的遗产话语所构成。

  04

  主要内容

本书主要内容可分为以下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理论基础,主要是对遗产的本质进行了批判性的反思。作者从通过批判话语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提出权威遗产话语,并对“遗产是什么”及“遗产不是什么”等问题进行批判性反思,回顾了遗产话语如何发展、何时发展及谁在主导其发展等问题,并讨论了“权威遗产话语”如何将特定的遗产永恒观与内在价值观运用于遗产保护、保存与管理实践。同时,作者基于一系列跨学科的理论如地方、记忆、展演等建立了遗产作为一种文化过程的视角,认为遗产的作用在于处理一系列有关价值观与身份认同的社会文化争议,因而在验证、协商、规制这些价值观与身份认同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遗产管理产生的影响远超出对历史肌理的保存,透过遗产的保护与管理可以全新地审视社会。

第二部分是理论运用,主要通过遗产实践案例分析权威话语如何影响遗产保护实践。在这部分,作者首先批判性地梳理了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宪章、公约等遗产文件的话语表述,分析了这些权威化的遗产话语如何影响遗产专家及其专业化的遗产实践,并探讨这些权威话语如何保持永垂不朽。随后,作者通过对英格兰乡村庄园的游客体验进行问卷调查与访谈,考察了乡村庄园的展演性、地方性和“庄园化”过程,分析权威遗产话语如何影响特定的社会文化身份认同的建构和表达。然后,作者通过澳大利亚里弗斯利世界遗产地的利益相关者进行问卷调查与访谈,分析了澳大利亚里弗斯利景观的权威化过程,论述了自然遗产的文化建构过程和地方感建构过程,阐释了关于遗产保护与管理的展演如何创造、再创造、合法化当前社会文化纽带与身份认同。

第三部分是实践响应,主要是介绍权威化遗产及其价值如何受到底层的质疑与挑战。作者通过问卷调查、民族志调查、深度访谈等方法对英格兰工业博物馆的游客和英格兰西约克郡煤田区卡斯尔福德镇的居民,以及对美国及澳大利亚原住民的调查分析发现,遗产在家庭和社会身份建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遗产是一个用于积极协商并促进社区社会文化变迁的过程,也是原住民将遗产用作一种政治文化资源用于维护其自身利益及发展的过程。

全书试图表明,遗产是一个极度活跃、自觉的文化过程,人们一方面通过该过程来协调其背后的身份认同、价值和意义,另一方面也用它来挑战、重新定义他们置身世界中的“地位”。遗产不仅是一种社会文化资源或过程,也是协调诸多冲突斗争的政治资源或过程。遗产是一种协商共识性身份认同与竞争性身份认同之间矛盾冲突的文化实践,对遗产的这种认同不仅对遗产的理论研究,对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实践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05

  作者简介

劳拉简·史密斯(Laurajane Smith),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遗产与博物馆研究中心主任,人类学与考古学院院长,澳大利亚社会科学院院士(Fellow the Academy of the Social Science in Australia),思辨/批判遗产研究学会的创始人之一,《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ritage Studies》主编。

译者:

苏小燕:澳大利亚西澳大学博士,洛阳师范学院国土与旅游学院副院长、副教授,中原经济区智慧旅游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主要研究兴趣包括遗产旅游、遗址展示、文化旅游、文化地理。负责本书的初译与修订。

张朝枝:中山大学旅游学院教授、博导,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遗产地可持续旅游教席主持人,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世界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旅游发展与遗产利用、旅游发展与目的地管理。负责本书的再译与审校。

  06

  更多信息

[1]李菲.对话:在人类学遗产研究的国际平台上[J].贵州社会科学,2014(12):5-10.

[2]劳拉简·史密斯,朱煜杰,张进.话语与过程:一种批判遗产学的视角——文化遗产研究与实践系列访谈之Laurajane Smith专访[J].百色学院学报,2014,27(05):77-82.

[3]劳拉简·史密斯,侯松,谢洁怡.反思与重构:遗产、博物馆再审视——劳拉简·史密斯教授专访[J].东南文化,2014(02):11-16.

购买链接:

http://www.ecsponline.com/mobile2/app/book_sale.php?book_id=205459

  专辑相关文章请点击“阅读原文”前往查看

  经授权,转引自“UNESCO 遗产地可持续旅游教席”公众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分类: 中文 研究 书籍资料库
    关键词: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