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

隋唐洛阳城考古又有重要进展!玄武门遗址历史真容初现

摘要:     玄武门遗址  1月12日,洛报融媒记者从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唐城工作队获悉,经过近一年的清理发掘,隋唐洛阳城宫城玄武门遗址考古工作取得重要进展,这座被深埋地下一千多年的重要城门,历史真容首次呈现世人。    在玄武门遗址,工作人员正在进行考古发掘  玄武门始建于隋大业元年(公元605年)。《河南志》记载:“北面二门,东曰安 ...

  

  玄武门遗址

  1月12日,洛报融媒记者从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唐城工作队获悉,经过近一年的清理发掘,隋唐洛阳城宫城玄武门遗址考古工作取得重要进展,这座被深埋地下一千多年的重要城门,历史真容首次呈现世人。

  

  在玄武门遗址,工作人员正在进行考古发掘

  玄武门始建于隋大业元年(公元605年)。《河南志》记载:“北面二门,东曰安宁门,西曰玄武门。隋名,南当应天门。玄武门北曰曜仪城。”《唐两京城坊考》记载:“(宫城)北面二门,中玄武门,隋名。南当应天门。”

  

  在玄武门遗址,工作人员正在进行考古发掘

  在这座门楼之下,发生过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改周复唐事件——“中宗复位”。一代女皇武则天,自此退出历史舞台。后来,唐中宗李显还专门把玄武门改名为神武门,门楼改为制胜楼。

  

  玄武门遗址内的花坑

  记者在考古发掘现场看到,玄武门遗址已初现全貌。遗址地表之上,由唐代城门、墩台、门道路土、城垣、马道、砖铺道路等组成。在唐代遗迹之上,还叠压着北宋的宫殿建筑基址、水渠、花坑等遗迹。

  

  玄武门遗址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唐城工作队队长石自社说,玄武门遗址是由国家文物局批复的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唐城工作队和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发掘的项目,工作人员通过近一年的考古发掘,玄武门的建筑形制、沿革变化基本明朗。考古资料显示,玄武门为单门道过梁式建筑结构,两侧城门墩台东西与城墙相接,城墙内侧有东西长约50米的直坡式马道。至北宋时期,玄武门遭到废弃。

  

  玄武门遗址出土文物,瓦当上有牡丹纹饰

  玄武门为何被废弃?石自社说,洛阳作为北宋时的西京,虽然宫城的大格局得以保留,但宫城内的形制布局有所变化。比如,北宋的宫城正殿为太极殿,其作用与武周的明堂相当,但建造的位置却比明堂偏北了不少。这一变化使得宫城的中心向北偏移,宫城内部的形制布局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玄武门作为隋唐时期宫城大内北门被废弃。

  

  玄武门遗址出土的文物

  考古资料显示,玄武门被废弃后,北宋时期在原址上建造了一座宫殿。这座宫殿东西面阔五间、南北进深四间,宫殿的东西两侧建有南北向廊道,廊道之外又建有花圃。

  

  玄武门遗址出土的文物 脊饰

  记者了解到,在玄武门遗址清理发掘过程中,出土了不少城砖、板瓦、筒瓦、瓦当、脊饰等建筑构件及瓷器等生活用品,还有少量佛像残件、印戳砖、官字瓦块等。

  

  玄武门遗址出土的文物

  石自社告诉记者,玄武门遗址的考古工作,不仅让这座被深埋地下一千多年的重要城门的历史真容首次呈现世人,也对了解隋唐至宋宫城的形制布局、建筑结构具有重要意义,对于研究中国古代都城的形制变化和沿革关系具有重要的价值,同时也为下一步的遗址保护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牡丹专家与考古队长讨论瓦当上的牡丹纹饰(洛报融媒记者 刘嘉仪/文/张怡熙/图)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