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江西史前区域考古调查和聚落考古历程

摘要:      江西史前考古历史可以上溯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1947年10月,老一辈考古学家饶惠元先生在清江县(今樟树市)筑卫城遗址的调查揭开了江西田野调查的序幕。45处遗址的发现,启蒙了清江盆地史前考古,成为江西史前区域调查和考古研究的发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1960年,江西的考古活动主要集中在赣北、赣中地区,17个县区发现史 ...

  筑卫城遗址数字正射影像图

  江西史前考古历史可以上溯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1947年10月,老一辈考古学家饶惠元先生在清江县(今樟树市)筑卫城遗址的调查揭开了江西田野调查的序幕。45处遗址的发现,启蒙了清江盆地史前考古,成为江西史前区域调查和考古研究的发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1960年,江西的考古活动主要集中在赣北、赣中地区,17个县区发现史前遗址,清江营盘里、修水山背、万年仙人洞等遗址的调查发掘,成为江西史前考古的重要标杆。其中修水山背上奉盆地跑马岭、杨家坪等遗址的发掘和43处遗址群的集中发现,奠定了山背遗址群作为史前赣西北地区独具特色的“山背文化”研究的考古学基础。

  20世纪70年代,随着吴城遗址的发现,以及筑卫城、樊城堆遗址的发掘,特别是1978年庐山南方印纹陶学术会议的召开,印纹陶的时代特征得以明确,原先认定的众多印纹陶遗址从新石器遗址中剥离出来,促进了史前考古研究的发展。

  

  进入到80年代,全国第二次文物普查,江西各地发现了众多文物线索,考古工作得以有针对性地展开,并开始注重系统性的探讨和研究,考古学文化谱系研究逐渐成熟。“樊城堆文化”“筑卫城文化”“拾年山文化”“社山头文化”“郑家坳文化”“老虎墩文化”等考古学文化概念陆续进入学术视野。

  进入21世纪,江西史前考古调查、发掘与研究稳步开展,新思路、新方法、新技术引入。结合陶器文化序列编年和陶器谱系研究,考古遗址的时空框架与聚落形态考察研究相应展开。史前考古学术方向逐渐指向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形成。基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考古调查项目在清江盆地稳步推进;基本建设考古中的课题意识、精品意识日益强化,针对一些重大考古项目带动的区域调查取得较大收获;带有“补白”性质的区域考古调查逐渐引入到流域考古调查与勘探中并取得重大成果;一些重要遗址进行了重新认识和验证。如此带有较强主动性、针对性的区域和流域调查为江西史前考古研究提供了更加宏观的视野,更加全面、准确、科学的依据,成果更加具有说服力。

  2010~2018年,“中华文明起源过程中区域聚落与居民研究”课题组对清江盆地赣江东岸边缘丘陵山地进行了调查,范围36平方千米,与早年饶惠元先生调查区域基本相同。课题组设定了调查的时空范围、技术路线、调查记录方法,明确将地形地貌与生态环境纳入到考察范围,从地理环境、山水空间、历史序列、交通体系多角度去阐释古遗址的内在联系。采用了全覆盖式调查、重点遗址勘探、城墙解剖、墓葬发掘等基本方法互为补充、印证。新发现遗址27处,复查、核实遗址11处。其中新石器至商周遗址10处,商周遗址27处,晚期遗址1处。对筑卫城遗址全面密集勘探,以及对国字山东周墓葬群的勘探和发掘,厘清了清江盆地东岸自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周代各时期遗址连续不断的演变和发展历程,再次确认该区域从龙山时代起即是一处以筑卫城遗址为核心,周围密集环绕50余处不同等级遗址的大型聚落中心,并在东周时期成为赣江中下游地区雄霸一方的具有早期国家特征的大型城邑。

  2007年发掘的靖安李洲坳东周墓葬,是中国南方地区青铜时代一次重大的考古发现。规模宏大、结构奇特的墓葬,数十人陪葬现象和丰富的纺织品文物出土,证明在东周时期靖安一带曾经是一个区域文化中心。基于此认识,以李洲坳东周墓葬为中心的靖安南河流域成为区域考古的首选。此前80年代,靖安县烟竹乡(今水口乡)发掘的郑家坳新石器晚期墓群,揭开了该流域文化谱系的面貌;2009~2012年高湖镇老虎墩遗址的发掘,出土了新石器时代中期至周代各时期品种多样的文物,丰富了区域内文化谱系,建立起该流域考古学文化的年代编年,也成为江西史前考古学文化新的标杆。

  

  锅底山环壕遗址航拍(王上海摄影)

  

  拉网式考古调查、重点遗存考古勘探广泛铺开。直升机对26.5平方千米河流两岸,进行了机载三维激光扫描与航空摄影,获取了全区域激光点云数据和航片,数字正射影像、数字高程模型、考古数字地表模型等强化了对域内遗址空间布局的认识。

  调查显示,在南河流经的高湖-水口-双溪等三个乡镇约15千米狭长地带,由西向东间杂山间盆地和低矮山丘,组成一个连绵不断的古文化分布区域,发现80余处从新石器时代到商周时期的古文化遗址。

  

  位于南河支流的郑家坳-坳上陈家山遗址群,即是以陈家村为中心遗址,郑家坳为墓葬区,周围密布10余处数百平方米小型遗址的聚落群,时间跨度涵盖了新石器晚期、龙山时代到东周时期。

  

  而面积达20万平方米的松山遗址群则为区域内高等级聚落。其位于南河中上游,遗址由相连的3个山包、台地组成,紧邻70年代李家村徐国铜器出土地点,并与李洲坳东周墓葬隔河相望。周围2千米范围内,还分布着大小20余处古文化遗址,据传有些遗址出土过青铜器礼器。大型遗址群-青铜器地点-大型墓葬,组成一种有机的内在联系,构成该高等级聚落或早期国家形态。

  

  南河中游的寨下山遗址群面积约24000平方米,发现龙山时代至商周时期遗物。调查分析,遗址可能保存有埋藏较深的城墙遗迹,可能是龙山时代至商周时期南河中游一个重要的政治经济中心区域。

  

  九里岗城址,位于南河下游靖安和奉新两县交界处,毗邻鄱阳湖西部边缘丘陵地带。城址面积约30万平方米,呈长方形,分内外城布局,四面城墙保存较好,局部高度15米,辟有多座城门,城门最宽处达30余米。在对城址调查时,发现了丰富的陶器和石器,上自商代,主要为周代堆积。根据对城墙解剖及城内堆积分析,九里岗城址的使用时代应当是周代。这是继新干牛城城址江西发现的第二座拥有内外城结构的商周时期古城址。显然它是南河下游又一处高等级聚落中心,并具备早期国家的特征。

  

  总体分析靖安县南河流域史前至商周时期聚落发展,可以看到一条由距今8000年的普通聚落逐渐演变到距今2500年的高等级聚落中心甚至是中心城址或早期国家性质的区域政治文化中心的轨迹。

  2014~2016年,国家文物局重点文物保护项目专项课题组对江西抚河流域先秦时期遗址进行区域考古调查。此前抚河流域工作较少,资料比较单薄、考古学文化的认识比较模糊。调查旨在了解抚河流域先秦时期遗址分布形态和规律,探寻抚河流域先秦文化在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中的价值和地位。除采用传统的考古调查、勘探手段外,还利用RTK、小型无人机等多种信息采集技术,对遗址进行测绘与航拍,尽可能获得与遗址相关的更多信息,提高了野外工作水平和效率。调查涉及11个县(区),范围达到4000平方千米。发现先秦遗址337处,其中新石器环壕聚落100余处。

  

  针对如此密集的环壕遗址,课题组采取以该遗址为中心,向周边2千米范围进行辐射性调查的方式,寻找遗址的关联性。有的环壕遗址周围发现了众多不同规模的山岗类遗址;有的区域发现多个小型环壕遗址围绕更大型遗址的现象。山岗类遗址和聚落群、环壕类遗址和聚落群,各类遗址、聚落星罗棋布般分布,体现了区域内新石器时期人类处理人地关系的多元性和复杂性。其聚落形态是该区域先秦时期社会结构的反映,具有等级差异,是社会复杂化的重要体现。调查发现遗址数量之多,形态之丰富,保存状态之良好、聚落结构之清晰在江西尚属首次,大大超出此前的学术认知,成为未来江西史前考古与文明形成模式研究必须重视的区域。

  在调查过程中,课题组既对单个环壕遗址进行了解剖,也对环壕聚落进行了分析。首先对金溪县釜山遗址进行发掘。该遗址属于山岗类型遗址,岗地外围有明显的环壕。遗址地层堆积厚约2米,出土文物时代跨越新石器晚期樊城堆文化、龙山时代至商周时期。课题组还对宜黄县锅底山遗址进行了重点钻探和发掘。该遗址由中央台地、环壕、壕堤组成。中央台地为长方形,总面积6800平方米,四周环绕城墙,城墙外壕沟宽约40米。解剖发现,城墙的时代为新石器时代晚期。壕沟系人工挖掘而成,其始建时代为新石器时代晚期,与筑城时代吻合。值得注意的是,遗址周边还发现同时期的山岗类遗址9处,它们对锅底山环壕遗址向心拱卫布置。由此推断此区域应是以锅底山环壕遗址为中心的聚落群。

  

  锅底山环壕遗址聚落群(严振洪绘图)

  

  除抚河流域外,近年来,在赣江流域多有史前环壕遗址发现。2001年,发掘了龚门山新石器晚期遗址。该遗址位于新余市东部,与樟树市交界,与樊城堆遗址属同一地理单元,相距约30千米。遗址坐落于山岗上,属于一处大型的环壕遗址,面积约1.2万平方米。遗址周围有宽约6.5~16、深约3.5米的环壕。遗址内不同规模的房屋分区较明显,还清理火烤壁墓葬4座。从出土文物和墓葬特点分析,龚门山遗址与拾年山遗址内涵相似,属于樊城堆文化范畴。根据环壕和房屋规模判断,龚门山遗址应当属于赣江中游地区一处非常重要的新石器晚期核心聚落。

  

  2016年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课题组对以樊城堆为核心的周边区域进行了考古调查,发现各时期遗址51处。最为关键的是,在对樊城堆遗址重新清理时,清晰地发现该遗址同样拥有环壕,因而其同属于环壕遗址。它与周边50余处遗址构成了一处高等级的聚落群,而樊城堆遗址则是该聚落群的核心遗址。在相距约30千米范围内出现龚门山、樊城堆两处较高等级的核心聚落,其关系值得研究。

  

  2015年,在赣江下游鄱阳湖平原的丰城市境内,发掘了寨上遗址。遗址处于抚河流域和赣江流域之间,是一处台地类型的小型长方形环壕遗址,长130、宽约110米,面积约1.4万平方米,出土类似樊城堆文化的陶器和大量网坠。

  

  2019年,在赣江中游的吉泰盆地吉水县恩江沿岸,也发现一处典型的环壕遗址。遗址属台地类型,平面呈方形,边长约120米。遗址上四周环绕土垣,遗址外围四周有方形环壕,壕宽约30~40米。遗址台地面积约1.4万平方米,与环壕总面积约2.5万平方米。从采集陶片的特点分析,其文化面貌与清江盆地新余拾年山遗址出土物较为相似,属于樊城堆文化的范畴。这是迄今江西赣江流域发现的最南端的环壕遗址,也是吉泰盆地首次发现新石器晚期环壕遗址。有意思的是,该遗址所在恩江是联通抚河流域与赣江流域的一条东西水上通道,在两大流域都发现结构相同、规模相似、内涵相近的史前环壕遗址,说明至少在新石器晚期开始,江西地区这两大核心流域的文化就存在密切的交流,文化面貌高度相似。

  系列的探索与发现,为我们勾勒出在赣江中下游地区从吉泰盆地到清江盆地、从抚河中游到下游地区,以及赣、抚两河下游的赣抚平原一带,从新石器晚期到龙山时代及商周时期颇具特色的文化面貌。在这一广袤的区域内,南起吉泰盆地——抚州乐安、宜黄,东到鹰潭、金溪一带,西达新余、宜春,北到鄱阳湖周边,广泛分布着这一时期的环壕遗址和聚落群。这是江西迄今史前遗址分布最为密集的区域,也是新石器晚期樊城堆文化、龙山时代筑卫城文化分布的核心区域。可以肯定,至少部分环壕聚落遗址或聚落群见证、甚至参与了江西地区文明起源的过程,环壕遗址是江西史前文明的最重要标志。因而,对这一类型遗址的综合研究将有助于对江西文明起源模式的探索。

  从单个遗址的调查,到一定区域相关遗址的调查和流域内遗址群全覆盖研究,从遗址文化编年和谱系研究,到聚落形态和人地关系的综合考察,对于古代遗址的时空关系更深层次的探讨,江西史前考古思路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本文为江西省十三五社科规划重点项目“江西考古学文化时空框架研究”(18LS01)成果)

  

本文刊登于《文物天地》2020年第10期。

编辑:王龙霄

审核:耿 坤


  

  

  

分类: 中文 深度阅读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