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

隐秘之圆 | 秦帝国时代的咸阳轴线与“极庙”方位

摘要:  从战国晚期开始,秦咸阳范围不再仅限于渭北,逐渐向渭水南岸扩展。嬴政即位后,“以先王之宫廷狭小,乃营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作信宫渭南,已更命信宫为极庙,象天极”(《史记·秦始皇本纪》)。《三辅黄图》又云秦咸阳“渭水贯都以象天汉,横桥南渡以法牵牛”,明示了秦咸阳规划的“法天”理念。从极庙的称谓及“天极”的象征意义看,显然是为咸阳的规划中心点,极庙的前身“信宫”既在未央宫一带,而未央宫前殿 ...

 从战国晚期开始,秦咸阳范围不再仅限于渭北,逐渐向渭水南岸扩展。嬴政即位后,“以先王之宫廷狭小,乃营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作信宫渭南,已更命信宫为极庙,象天极”(《史记·秦始皇本纪》)。《三辅黄图》又云秦咸阳“渭水贯都以象天汉,横桥南渡以法牵牛”,明示了秦咸阳规划的“法天”理念。从极庙的称谓及“天极”的象征意义看,显然是为咸阳的规划中心点,极庙的前身“信宫”既在未央宫一带,而未央宫前殿即秦的朝宫——章台。

  Δ未央宫前殿(秦章台)历史照片

  由章台向北渡过渭水,正对“咸阳北阪”南缘的旧咸阳宫,可能就是《史记》所指的“先王之宫廷”,再向北行至“北版”北缘临泾水处,则为二世被弑地——望夷宫,章台与咸阳宫、望夷宫正位于南北一线上,正南则直对南山白石峪。可以认定,此线即是秦咸阳的南北轴线,而极庙就应在此南北轴线上的某一点,且其处很可能存在一条东西轴线,以确立其“天极”的象征意义。

  阿房宫作为秦始皇时代营造的新“朝宫”,其前殿形制为一东西向矩形,颇为特殊,却与秦汉崇东的理念吻合,因此推测其穿越咸阳东西轴线的可能性很大。这道假定的轴线向东延伸,直指今西安东郊“韩森冢”大墓封土,近年勘探已确定其为具有四条墓道的秦代王级大墓。而墓正西还曾有一规模稍小的覆斗形墓冢(今已平毁),两墓正形成一道穿越阿房宫前殿的东西轴线。

  Δ秦咸阳一号宫殿复原图(杨鸿勋《建筑考古学论文集》)

  宏观而言,穿越章台、北阪咸阳宫、望夷宫的南北向轴线,南端正对这一带秦岭北缘最凸部位;而连接阿房宫前殿与“韩森冢”的东西轴线则向东越过浐水、灞水、骊山,直指秦岭东部最高峰——草链岭,因此这道轴线显然最有可能是秦帝国时代咸阳的东西向轴线。阿房宫前殿东西长而南北狭,也缘此而起。

  Δ阿房宫平面图(《Archaeological Investigations and Excavations of the Front Hall Ruin of the Epanggong Palace》Chinese Archaeology Volume 6)

  两道轴线相交之地,当为秦之“极庙”。此处正北900米处为“影山楼”遗址,是《汉长安城南郊礼制建筑遗址》标为第13号遗址的秦汉建筑台基,被推测可能为秦社稷所在。而古代宗庙、社稷往往并称且位置相近。极庙的位置,距离阿房宫前殿与章台(汉未央宫前殿)的位置一等,均约5公里上下。而其北至望夷宫与南至秦岭山脚外凸处的距离也均为25公里,合则为50公里,即秦时120里,是一“天数”,进一步确证了这一十字轴线的存在与“极庙”的位置。

  Δ西京筹备委员会西京测绘图中的“韩森冢”

  关于“韩森冢”的墓主,历代相传其为秦庄襄王陵。秦晚期惠文王以降,历悼武王、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而至始皇帝。临潼有秦东陵“亚”字形大墓三座,1号陵园2座且南北并排,4号陵园1座,由1号陵盗出的漆豆文字已基本确定其墓主为昭襄王及王后,4号陵园主墓则葬宣太后。

  Δ1968年卫星影像中的“韩森冢”

  咸阳塬上有严家沟、周陵镇、司家庄三座秦王陵园,由《汉书》载汉元帝渭陵在“寿陵亭部”、汉哀帝义陵在“永陵亭部”可知,距渭陵最近的周陵镇秦陵当为孝文王寿陵、距义陵最近的司家庄秦陵当为悼武王永陵,则严家沟秦陵显然为惠文王公陵。因此,“韩森冢”为庄襄王陵具有很大可能性。从空间规划来看,韩森冢所在地势极为高隆,不在阿房宫巨大的前殿气势之下,而阿房宫正为庄襄王子始皇帝所建,因此二者最具有一体设计规划的可能性。“韩森冢”东冢葬如为庄襄王,则西冢所葬即帝太后,两墓东西布置,有异于此前王陵的南北布局,却向心于“极庙”,契合了都城的“法天”规划。

  Δ秦始皇陵历史照片

  作者原文:《经纬圆方——汉长安城及其近畿空间尺度设计研究》(《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15.3)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