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帝国往事 从昌邑王到海昏侯——废帝刘贺(一)

摘要: 汉昭帝元平元年六月二十七日(公元前74年,六月癸巳),大司马大将军霍光、丞相杨敞等率文武百官以皇太后的名义,废黜了新皇帝刘贺。此时,距其由昌邑王受玺绶、即皇帝位仅仅才二十七天。这刘贺,就是后来的海昏侯。短短二十七天,由王而帝,由帝而成阶下囚,角色转变如此迅疾,怕是刘贺做梦也想不到。而独揽大权的霍光肯定也想不到,因为当初正是他力排众议,迎刘贺入继汉室大统,这才多久,又由自己给废了?因此他才会在送刘贺去 ...

        汉昭帝元平元年六月二十七日(公元前74年,六月癸巳),大司马大将军霍光、丞相杨敞等率文武百官以皇太后的名义,废黜了新皇帝刘贺。此时,距其由昌邑王受玺绶、即皇帝位仅仅才二十七天。这刘贺,就是后来的海昏侯。短短二十七天,由王而帝,由帝而成阶下囚,角色转变如此迅疾,怕是刘贺做梦也想不到。而独揽大权的霍光肯定也想不到,因为当初正是他力排众议,迎刘贺入继汉室大统,这才多久,又由自己给废了?因此他才会在送刘贺去昌邑邸(诸王公进京陛见时休憩之所,类似现今各省市驻京办事处)安置时泣涕不已:“王自绝于天,臣宁负王,不敢负社稷!愿王自爱,臣不复左右。”这一方面有其作秀的成分:政治嘛,占领道义的制高点很重要;另一方面,弄成这样,确实也始料未及:臣子黜主,后世如何评价自己?他在废帝当天一再严敕看守刘贺的兵士:“谨宿卫,卒有物故自裁,令我负天下,有杀主名。”证明他对此是有相当顾虑的。当然顾虑归顾虑,该怎么干还是怎么干,这就是政治,你死我活的斗争。自昭帝元凤元年九月(公元前80年)以谋逆诛杀上官桀父子、御史大夫桑弘羊、燕王刘旦、帝姊长公主盖主后,大司马大将军霍光威震海内,既是皇亲国戚(霍光女嫁上官桀子上官安,生女为昭帝上官皇后),又是帝国重臣,政事一任委决。昭帝虽已加冠(古男子二十行冠礼),仍不过橡皮图章而已。可以说,其时霍光虽无帝王之名,实有帝王之实,颐指气使,权倾天下,而天下莫之敢谁呵。

        刘贺就是在此情形下被征召到长安即帝位的,自其父刘髆于武帝后元元年(公元前88年)死后嗣为昌邑王以来,已十三年。武帝六子:卫太子刘据,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立为太子,因巫蛊案于征和二年(公元前90年)败亡死;刘弗陵,昭帝;刘闳,齐怀王,早死国除;李旦、李胥,同母生,旦封燕王,胥封广陵王;刘髆,昌邑王,天汉四年立。刘髆在位十一年,死后被谥为哀,是为昌邑哀王。哀王史载简略,寥寥数字而已,莫得其详。但他的母亲李夫人,刘贺的祖母,却是大大有名。李夫人妙丽善歌舞,其兄李延年尤善音乐,一次侍武帝,唱道:“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这就是成语“倾国倾城”的由来。武帝听后不由神往:“善。世岂有此人乎?”时平阳公主在座,对武帝说:这个人就是李延年的妹妹(延年有女弟)。武帝即时召见,见而悦之,遂有身孕,生昌邑哀王,一时宠爱无比,封夫人。李夫人少年早死,武帝不胜感伤,图其画像于宫中,思念不已。后有齐方士少翁,言能致其魂魄,武帝远而望之,悲伤赋诗云:“是邪?非邪?立而望之,何姗姗其来迟!”令乐府歌之。又作《李夫人赋》,赋中有云:“美连娟以修嫭兮,命樔绝而不长。饰新官以延贮兮,泯不归乎故乡。惨郁郁其芜秽兮,隐处幽而怀伤……,呜呼哀哉,想魂灵兮!”寄寓了无限感伤。武帝作为一代英主,也是一情种,至情至性。正应了鲁迅的一首诗:“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芋菟。”事例不一,情怀归一。

         李夫人还有个故事,颇显其识度心计。她的孙子刘贺若能借鉴其万一,怕也不会被废了。当初,李夫人病重,武帝亲自去看望,李夫人以被蒙面谢绝,说:“妾身长卧病在床,容貌枯槁,不可以相见,希望把儿子昌邑王及我的兄弟托付给陛下。”武帝说:“夫人已经病重,若将不起,现在亲见我一面再嘱托王儿及兄弟,岂不是更好?”但李夫人始终不肯以真容见武帝,武帝再三请求仍不得见面,僵持到最后李夫人背对着武帝不说话,只流泪,武帝求而不得,只好生气的走了。李夫人的姊妹很不解,责怪她说:“你为什么不愿意见皇上并托付兄弟呢,为什么会如此怨恨陛下啊?”李夫人说:“我之所以不以病容见帝,正是要深托兄弟。我以容貌,才得在微贱时得到陛下的宠幸。以色事人,色衰而爱弛,爱弛则恩爱就断绝了。陛下之所以拳拳顾念于我,主要是在于我以前的容貌啊。我现在病了,容颜毁坏,不比从前,如果再见陛下,陛下一定会害怕厌恶我现在的样子,还怎么会追思怀念我并照顾我的兄弟、儿子呢?”李夫人这招很厉害,真正攻心之术。武帝自李夫人死后果然对其追念不已,又作诗又作赋,并以夫人兄李广利为贰师将军,封海西侯,以李延年为协律都尉。要知道封建帝王,后宫佳丽如云,喜新厌旧,乃帝王常态,而李夫人能使武帝如此,是她的高明之处。

        李夫人手腕高明固宠有术,但她的孙子刘贺,却不及祖母的万一。这也难怪,一个出身微贱,阅尽人间世事,自知贫富转瞬,福祸相倚,谋事在人;一个生在帝王家,养于阿保之手,不识世间冷暖,以为一切但凭天授,非人力所为。

        这就是差距,决定了刘贺后来的命运。

        霍光在昭帝驾崩后继嗣的选择上是有私意的。昭帝无子,武帝子时健在者唯有广陵王刘胥,以亲论,刘胥当皇帝名正言顺,刘胥当时三十来岁,正是年富力强大干事业的年龄,所以群臣与霍光会议皇帝人选,都推举刘胥。读史至此,觉得此处很有点意思,因为刘胥与前面所说的燕王刘旦同母,刘旦因谋反于昭帝元凤元年九月被诛,现在群臣都推举刘旦的亲兄弟刘胥做皇帝,这不摆明了要霍光以后的好看么?所以史载:“元平元年,昭帝崩,亡嗣。武帝六男独有广陵王胥在,群臣议所立,咸特广陵王。……光内不自安。”内不自安,就是因为群臣都推举刘胥,霍光表面上不便拂众意,所以才不自安。这也说明当时霍氏虽专朝政多年,还有不少不附心的大臣,这也是后来汉宣帝一举清除朝廷霍氏势力而政局安定的潜在原因。此是后话,暂且不表。

        正当霍光在嗣位皇帝的人选上犹豫不决的时候,有一个郎官上书,隐中霍光心事,书奏说:“周太王废太伯立王季,文王舍伯邑考立武王,唯在所宜,虽废长立少可也。广陵王不可以承宗庙。”霍光得书大喜,即以其书视丞相杨敞等,立擢郎为九江太守。立擢,可见霍光高兴的程度。有了这个由头,霍光顺利打消了群臣举立刘胥的念头。既如此,总得在武帝子孙中寻觅一个出来当皇帝吧?琢磨来琢磨去,霍光选择了昌邑王刘贺。刘贺年少,容易把持,这是霍光的如意算盘。

        但算盘是算盘,如不如意还是要人说了算。从刘贺最终被废来看,这如意算盘霍光是打错了。不过对霍光来说,一时打错了也没关系,咱既然可以力排众议立你,自可一意孤行的废你。这里说霍光一意孤意的废帝,是有理由的。史载:大将军光忧懑(指刘贺即位后行政乖方,游戏无度,不亲近老臣,霍光所以忧懑),独以问所亲故吏大司农田延年;延年曰:“将军为国柱石,审此人不可,何不建白太后,更选贤而立之?”光曰:“今欲如是,于古尝有此不?”延年曰:“伊尹相殷,废太甲以安宗庙,后世称其忠。将军若能行此,亦汉之伊尹也。”光乃引延年给事中,阴与车骑将军张安世图计。……光、安世既定议,乃使田延年报丞相杨敞。敞惊惧,不知所言,汗出洽背,徒唯唯而已。延年起,至更衣。敞夫人遽从东厢谓敞曰:“此国大事,今大将军议已定,使九卿来报君侯,君侯不疾应,与大将军同心,犹豫无决,先事诛矣!”延年从更衣还,敞夫人与延年参语许诺,“请奉大将军教令!”癸巳,光召丞相、御史、将军、列侯、中二千石、大夫、博士会议未央宫。光曰:“昌邑王行昏乱,恐危社稷,如何?”群臣皆惊鄂失色,莫敢发言,但唯唯而已。田延年前,离席按剑曰:“先帝属将军以幼孤,寄将军以天下,以将军忠贤,能安刘氏也。今群下鼎沸,社稷将倾;且汉之传谥常为‘孝’者,以长有天下,令宗庙血食也。如汉家绝祀,将军虽死,何面目见先帝于地下乎?今日之议,不得旋踵,群臣后应者,臣请剑斩之!”光谢曰:“九卿责光是也!天下匈匈不安,光当受难。”于是议者皆叩头曰:“万姓之命。在于将军,唯大将军令!”

        延年,霍光亲旧吏,属私人,可谓霍党。张安世,本酷吏张汤之子,霍光专政后引安世为己副,昭帝崩后更徙安世为车骑将军,自是对霍光感激涕零。因此霍光先谋于二人,得二人附和,遂决意废帝。霍光废帝,事发突然,一度引起百官惊鄂,所以田延年最后按剑立廷,胁迫众官而定废皇帝之议。这里还有一个细节,可谓是史家之曲笔:“光、世既定议,乃使田延年丞相杨敞。”报丞相,就把这件事通报、告知给丞相杨敞,我霍光要废掉刘贺,而不是与丞相商议。有汉以来,丞相乃百官之首,大司马大将军虽实际执政,贵盛无比,但在帝国对内对外的形式上,还是以丞相为尊。这也可从后来群臣上奏皇太后的废帝奏书上可以得到印证:“丞相臣敞、大司马大将军臣光……昧死言皇太后陛下:……”,所以一个报字,可以看出霍光在朝廷势力跋扈专横的程度。

        这里要特别佩服一下丞相杨敞夫人的明断果决。杨敞怯懦,在霍光废帝的事情上没有思想准备,乍一听之下,不知所言,冷汗透背,最后还是杨夫人挺身而出,替他应承。要知道这事若不答应,祸不旋踵,到时候死在哪里都不知道。杨夫人此一举算是保住了全家富贵性命,真真巾帼不让须眉啊。

海昏侯墓出土的表明墓主身份的玉印海昏侯墓出土的表明墓主身份的玉印

海昏侯墓出土的文物海昏侯墓出土的文物

海昏侯墓出土的竹简海昏侯墓出土的竹简

海昏侯墓出土的竹简海昏侯墓出土的竹简

转载请注明出处。

请关注公号:浮白而歌

分类: 中文 深度阅读
关键词:

海昏侯墓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