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汉函谷关遗址

新安函谷关之变迁 一层紫气万层烟(中)

摘要: ▶记者在新安函谷关遗址前采访□记者马国福/文通讯员张琪/图中州锁钥豫陕孔道“新安函谷关不仅仅是一个孤立的关口,还是一条纵贯南北长60余公里的庞大的防御体系。”新安县汉函谷关保护管理所所长王洪超说。《水经注》卷十五《洛水注》记载:“障自南山横洛水,北属于河,皆关塞也,即杨仆家僮所筑矣。”这个体系应该由关塞、烽燧和长墙组成,从南到北控制着黄河漕运、崤函北道、崤函南道三条路径,进而控制着古都洛阳和长安 ...

    ▶记者在新安函谷关遗址前采访

□记者马国福/文通讯员张琪/图

    中州锁钥豫陕孔道

    “新安函谷关不仅仅是一个孤立的关口,还是一条纵贯南北长60余公里的庞大的防御体系。”新安县汉函谷关保护管理所所长王洪超说。

    《水经注》卷十五《洛水注》记载:“障自南山横洛水,北属于河,皆关塞也,即杨仆家僮所筑矣。”这个体系应该由关塞、烽燧和长墙组成,从南到北控制着黄河漕运、崤函北道、崤函南道三条路径,进而控制着古都洛阳和长安之间交通联系。洛阳和长安是商周、秦汉以来中国国家政治的核心地带。新安县函谷关作为中国古代著名的雄关要塞,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承载着巨大的作用。它是以洛阳为起点的丝绸之路西行的必经之地,无论从军事防御还是从驿路通商角度上讲,对于保障正常的丝路贸易和中西文化交流的顺利开展有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根据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整个汉函谷关的文化遗存应该包括北线关塞(盐东仓储遗址)、中线关塞(函谷关关城遗址)、南线关塞(散关关城遗址,东汉八关都尉治所)等三个关塞,还包括了连接它们的长墙(障,塞垣)和烽燧。此即文献所说“上罗三关”,“皆关塞也”。这些内容应该都是整个函谷关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统称之为“新安函谷关遗址”。

    西汉时期汉函谷关是防卫都城长安东部地区最重要的军事关隘,东汉定都洛阳之后,统治者在洛阳周边修建了八座关隘用于都城的防御,而汉函谷关居于八关之首,自古就有“中州锁钥,豫陕孔道”之称。东汉时期汉函谷关在丝绸之路上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交通纽带作用,特别是东汉明帝(公元66年)派班超“重开丝路,经营西域”后,大量的胡商沿着丝绸之路一路东行经过汉函谷关来到他们所向往的都城洛阳进行经商、贸易往来甚至定居。直到公元10世纪以前,也就是唐朝灭亡之前,汉函谷关仍发挥着重要的军事防御职能。唐以后,随着中国政治经济中心的转移,汉函谷关逐渐失去了军事防御的作用,但是他作为交通要道的重要地位,却从来没有改变过。

    在采访现场,记者看到,现在的新安函谷关遗址主要包括东西向坐落的关楼、南北两侧的夯土关墙和阙台遗迹,以及关墙外南北两侧延伸的长墙遗迹,关楼遗址东西两侧发现有总长约400米的古代道路遗迹。

    两河一路拱卫汉关

    记者从入口北行不远来到涧河桥上,新安县汉函谷关保护管理所工作人员付龙蛟说:“我们脚下的这条河就是涧河,涧河发源于三门峡陕县(今陕州区)的观音堂,全长104公里,在洛阳瞿家屯(王城公园附近)注入洛河。”

    记者听着讲解,面向关城方向,逆时针环视四周,分别是凤凰山、奎楼山、青龙山、八陡山,四山环绕,形成一个天然的河谷。足见其地势之险要,在谷中修建关隘是最理想的地点,现如今,北侧的凤凰山上陇海铁路轰鸣而过,南侧的青龙山下310国道川流不息,两条东西走向的铁路和公路齐聚在这相隔不到1000米的区域之中,足见汉函谷关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右前方所看到的是崤函故道的一处遗址。古道凿山而建,在路面上有长期使用后而留下明显的车辙,深深地陷入岩石。道路北侧崖壁上有“上元二年”的题记,“上元”年号是中国唐代帝王的年号,说明唐代仍然在使用这条古道。

    记者一行沿着凤凰山下的古道路,付龙蛟边走边讲:“我们脚下的这条小路虽然不宽,约有1.5米,但却不可小视,这正是2000多年来西出函谷的古道路。据专家考证,当初的道路非常宽阔,车马人流,熙熙攘攘,只是由于河流的摆动,河床位置不断变换,道路也在冲刷之后变得越来越狭窄。河床之中有很多鹅卵石,这是河流不断摆动所留下的,在每年的汛期涧河最宽时可以达到现在的两倍,而涧河的两岸自然形态保存完好,没有受到污染,涧河的上游也在不断治理,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会看到一条更加清澈见底、波光粼粼的涧河。”

    在涧河南北流向拐弯处,站在这里,记者清楚地看到,涧河自南向北流到凤凰山下,受到阻挡后改变了方向,北折东流,注入洛河。在关前,有一条东西走向的小河——皂涧河汇入涧河,形成了一道天然的护城河。这样一个山环水绕、风景迤丽的地方,在古代却是一个时常发生刀光剑影的地方。

    考古发现:汉关控制着整个洛阳盆地和关中盆地

    记者在关前采访时,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汉魏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严辉,文博馆员王咸秋来到这里,此前,他们曾在这里挖掘考古一年多,对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再熟悉不过了。

    严辉介绍说:“根据文献的记载,汉函谷关作为南北防线,北及黄河,南至洛河,至少包括了函谷关、散关两个关口和夯土长墙等三部分,多年的考古工作也印证了这一点。1998年,在汉函谷关东北方向约25公里的黄河岸边,发现了一处汉代盐东仓储遗址,与黄河漕运物资中转有关,具有浓厚的军事色彩,并出土了汉函谷关遗址代表性的遗物——‘关’字瓦当,而带‘关’字的瓦当只能在关隘中使用,这就充分证明了这处仓储遗址是汉函谷关防御体系的一部分。整个防御体系就控制着黄河漕运、崤函北道、崤函南道三条路径,进而控制着整个洛阳盆地和关中盆地的联系。后来考古人员又对整个防御体系进行了调查,南北两侧山上都发现了夯土墙垣,基本确定了汉函谷关防御体系的走向为南北方向。而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就是整个防御体系的核心,经过一年多的考古工作,我们确定了汉代关城就在这里,总体布局基本明确。”

    王咸秋接着说:“从此处一直往西400米的区域,经考古发掘证实,确为汉代时期的古道路,当时的道路位于距现在地表2.7米至4.9米的地方,就可以确定汉代建关时,这里就是一条峡谷,古道路位于谷底,在前面的考古玻璃棚下大家可以看到古道路的剖面。我们现在来到了函谷关前,正前方是函谷关的关楼,南北两侧的高台分别是望气台和鸡鸣台。站在这里,置身于峡谷之中的感觉已经越来越强烈。其实,据考古工作者的发现,汉代出关的古道路在我们脚下约3米的地方,而两侧的高台也只是残存的基址,如果把场景拉回2200年前,那么地面与关楼及两侧高台最高处的差距至少有30米之多,相当于十层楼的高度。当时的函谷雄关该是何等的巍峨壮观!”

    考古挖掘现场的秘密

    记者在众人的带领下,来到一个玻璃棚下罩着的一条古道路遗址跟前。王咸秋介绍:“2014年4月9日,洛阳新安函谷关遗址荣获201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这是中国历史上闻名遐迩的函谷关遗址重新焕发独特魅力的重要体现。根据对路面的解剖,这条道路从汉代一直沿用到现代,历经2000多年。路面最宽的时候达到10米至15米,汉代路面的宽度为4米至6米。汉代路面位于距现在地表2.7米至4.9米处,可以看到路面从上到下可以分为12个大的时期,从汉代到现代,其中1至3期为明清到近代道路,4至7为宋元时期道路,8至11期为唐代道路,12期为汉代道路。路土总厚度约2.35米,12个时期厚厚的路土说明了什么呢?说明了这条路自汉代以来一直被各个朝代连续使用,一层层厚厚的路土叠压的是来来往往的车辙痕迹和进出关隘之人深深的脚印。汉关古道见证着千年风雨的沧桑巨变,记录着一代代王朝的兴衰荣辱。”

    听着讲解,记者来到汉函谷关地下遗址的发掘现场。据严辉介绍,从2012年的6月份开始,为了了解汉函谷关遗址的整体布局和年代问题,考古人员对遗址进行了一年多的发掘工作,取得了非常重要的发现,为遗址的真实性提供了有力支撑。现在看到的保护棚是在考古工作中为了对遗址进行保护搭建的临时考古棚,并未对遗址本体造成损害,而且只是临时性的保护设施,在考古工作结束后会进行拆除。在发掘现场记者看到建关以前的古道路,发现了许多车辙痕迹。

    在关城东墙发掘现场,记者看到,关城东墙宽约21米,残高约3.7米,从望气台南侧延伸至皂涧河北,发掘长度约40米。底部是城墙的夯土基础,以阶梯式向上递收,夯土基础东西宽度约35米。关城东墙北侧用夯土修筑,南侧靠近皂涧河的部分则为石头垒砌,是为了修建跨越皂涧河的水门设施而设置,在关城东墙的外侧,还发现了石头垒砌的水口残迹。

    关城南墙为夯筑,东西向,与关城东墙连接,宽度15.2米,保存高度1米至3米。

新安函谷关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