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议程

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国家文化遗产保护与推广研讨会专家报告分享(一)

摘要: 清源文化遗产清源文化遗产微信号 mobiheritage6月6-7日,由国家文物局、老挝信息文化旅游部、云南省政府主办的“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国家文化遗产保护与推广研讨会”在云南昆明召开。“清源”将陆续分享会议的精彩发言。首先为各位介绍的是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许言副院长关于“中国援助柬埔寨吴哥古迹文物保护与研究历程”的主题演讲。(查看会议报道,请点击: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国家文化遗产保护与推广研讨会举行)1860年1月,法国学 ...
清源文化遗产

清源文化遗产

微信号 mobiheritage

6月6-7日,由国家文物局、老挝信息文化旅游部、云南省政府主办的“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国家文化遗产保护与推广研讨会”在云南昆明召开。“清源”将陆续分享会议的精彩发言。首先为各位介绍的是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许言副院长关于“中国援助柬埔寨吴哥古迹文物保护与研究历程”的主题演讲。

(查看会议报道,请点击: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国家文化遗产保护与推广研讨会举行)

1860年1月,法国学者亨利·穆奥在森林中发现吴哥古迹,引起了全世界对吴哥的兴趣。1992年,吴哥窟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与此同时,由于其遗址本体与环境的破坏情况十分严重,又被列入《世界濒危文化遗产名录》。1993年,日本召开了“援助柬埔寨吴哥古迹保护工作”的政府间国际会议。会上,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承诺参与吴哥古迹保护工作。自1996年起,印度、日本、法国、德国、英国、美国、中国等国的相关机构,先后投入资金和人员,参与吴哥古迹的保护修复工作。

  

图/以“重新发现吴哥”而闻名的法国博物学者亨利.穆奥(1826-1861)

一、工作历程

1997年,中国文物研究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前身)正式组建“吴哥古迹保护工作队”,着手开展柬埔寨吴哥古迹周萨神庙保护修复项目。自1996年至2017年,中国援助柬埔寨吴哥古迹文物保护与研究项目实施了二十余年,已经完成周萨神庙保护修复项目,正在进行茶胶寺保护修复项目,即将开展柏威夏寺、王宫遗址和崩密列寺的保护与研究工作。

  

图/柬埔寨吴哥古迹文物保护与研究项目分布图

周萨神庙是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在柬埔寨实施的第一个文物保护项目,也是中国政府首次参与的第一个大规模文物古迹国际保护合作项目。周萨神庙修复前残损情况严重,大规模倒塌。经过近10年的保护修复工作,周萨神庙塌落的3000余块构件已归安复位,残损的构件得到了修补和加固,环境得到了治理,修复效果明显。该项目已于2008年竣工。

  

图/周萨神庙保护修复现场照片

  

图/周萨神庙修复前后对比

2005年,伴随着周萨神庙保护修复项目接近尾声,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开始了柬埔寨另一处古迹茶胶寺的保护修复工作。茶胶寺是吴哥古迹中著名的庙山建筑之一,位于柬埔寨暹粒省吴哥通王城胜利门东约一公里处。茶胶寺建筑本体保护自2011年开始,至2016年底,已基本完成计划内24个点的维修工作。目前,正在进行茶胶寺内中央五塔的排险及寺内其他古迹的清理、收尾工作。预计茶胶寺项目于明年竣工。

  

图/茶胶寺庙山建筑

  

图/茶胶寺保护修复现场照片

  

图/茶胶寺保护修复前后对比

王宫遗址是吴哥古迹中最重要的文物遗迹之一,位于吴哥通王城的中心地区,是吴哥王朝统治者进行政治、宗教和生活活动的中心,同时也是最高王权的象征。其主体建筑——空中宫殿是现存最为完整的庙山建筑之一。目前,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正在对王宫遗址开展初步调查与评估工作。

  

图/王宫遗址航拍图

  

图/空中宫殿庙山建筑

柏威夏寺位于柬埔寨柏威夏省西北与泰国接壤的边境地区,距吴哥古迹群直线距离约140公里,于2008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14年,中国与印度共同担任柏威夏寺保护国际协调委员会主席国。2016年,第二届柏威夏寺协调委员会全体大会上,柬埔寨索安副首相提出中国承担柏威夏寺I、II、III号塔门的保护工作。自2014年至今,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对柏威夏寺进行了必要的前期调查、研究工作。

  

图/柏威夏寺鸟瞰图

  

图/柏威夏寺III号塔门

崩密列寺位于吴哥古迹群以东40公里处,规模巨大,现存遗迹十分壮观,其中的一些拱形结构和半拱形结构建筑,以及大量的装饰、壁柱、门楣和山花等,极具特色,于1992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中柬双方即将开展柬埔寨吴哥古迹崩密列建筑考古与修复实验工作,对崩密列寺进行建筑考古及文物现状调查、研究、评估,并开展必要的修复实验。

  

图/崩密列寺中央圣殿

二、理念与方法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在柬埔寨文物保护与研究工作中严格遵循不改变文物原状原则、真实性原则、完整性原则、最小干预原则等。这些既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保护理念,也是中国特色的文物修复原则。

  

图/周萨神庙考古工作

工作队始终坚持研究与修复并重的方法。工作队前期对周萨神庙进行了建筑测绘、工程地质勘测、考古调查、石材修复研究等,同时,还虚心向其他国家学习,借鉴他们在吴哥古迹保护中的成功经验。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周萨神庙修复项目得到了柬埔寨有关部门和国际专家的肯定。此后,在茶胶寺保护项目开展过程中,工作队积极开展建筑本体格局、形制、构造、材料的研究,并开展了考古研究、环境监测研究、须弥台石刻防风化试验研究等,相关成果以《茶胶寺庙山建筑研究》、《茶胶寺修复工程研究报告》、《柬埔寨吴哥古迹茶胶寺考古报告》等形式出版。

  

图/茶胶寺石刻保护与监测研究

文物具有特殊性,保护修复工作的工程定位根据不同情况而异。例如,周萨神庙保护修复以“遗址保护、抢险加固、重点修复”为方针;茶胶寺保护工程定位为“总体现状抢险加固保护”。而对于即将开展的崩密列寺,国际专家曾在十年前对崩密列寺进行现场考察时,对崩密列进行遗址保护还是整体维修产生了分歧。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希望通过开展崩密列建筑考古和修复实验工作,为崩密列的后续保护和研究奠定基础。

  

图/崩密列寺西神道至寺庙西入口处

三、影响与意义

过去二十年,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结合中国文物保护的经验和成果,将国际社会公认的保护理念与具有中国特色的文物保护修复原则相结合,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项目管理方法和技术路线,逐渐在文物古迹保护国际舞台中形成了独特的“中国模式”。在茶胶寺保护项目实施过程中,工作队教会柬埔寨工人使用传统施工工具、吊装机械,这种传统施工机械替代了一些现代大型起吊机械设施,极大提高了保护修复效率。

  

图/茶胶寺使用传统施工设备搬运吊装石构件

在出色完成保护修复项目的同时,工作队通过国际交流与研讨,将其他国家的经验带回来,促进了我国文物保护与研究的发展。2013年,在北京举办了“法国远东学院历史照片特展”及“吴哥古迹保护与研究论坛”。2017年,与法国远东学院召开了两院首次联席会议,并达成多项合作共识。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的专业技术人员积极参加每年在暹粒市召开的吴哥保护国际协调委员会技术大会和全体大会,与柬埔寨吴哥古迹保护与发展管理局、吴哥保护国际协调委员会专家、各国工作队代表等进行技术交流,加强相互了解和沟通。

  

图/柬埔寨“高棉的微笑”展览

在保护项目实施中,开展多方面合作与交流,重视人才培训,在柬埔寨引入了国内的工程管理机制。在茶胶寺保护工程实施过程中,中国援柬工作队与柬埔寨皇家艺术大学考古系师生联合开展了茶胶寺考古和研究工作。同时,对当地工人进行石材加工与雕刻、构件安装等方面的技术培训,极大提高了当地工人工作的积极性。

  

图/与柬埔寨金边皇家艺术大学开展茶胶寺联合考古

在过去二十余年,中国援助柬埔寨吴哥古迹保护与研究工作获得了柬方的高度肯定,促进了中柬两国的文化交流。2015年,柬埔寨“高棉的微笑”展览在北京、广州、西安等地成功展出了大量柬埔寨精美文物,为宣传柬埔寨吴哥文化,增进中柬两国的友谊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与柬埔寨吴哥古迹保护与发展管理局在暹粒市设立“中国吴哥古迹保护研究中心”,标志着中柬两国吴哥古迹保护与研究的合作迈向了新的高度。

  

图/中国吴哥古迹保护研究中心

四、总结

中国援助柬埔寨吴哥古迹保护修复工作历经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以周萨神庙为代表,是探索前行、寻找如何完成吴哥古迹保护之路的过程;第二阶段以茶胶寺为代表,开展综合保护项目,强调保护修复与研究并重;目前,正向着以研究先行,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建设综合整体保护队伍,提升中国文物保护水平的方向迈进。从大吴哥城周边走向更远的柏威夏地区,给中国的文物工作者提供了更宽广的工作视野,也增加了中国对柬埔寨文物古迹保护与研究的责任。面对浩瀚的吴哥古迹,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的保护与研究成果只是冰山一角,我们将继续为吴哥的保护和研究做出贡献。

  

图/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参加吴哥保护工程的人员

*文中图片均由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提供。

清源文化遗产

分类: 中文 资讯 会议议程
关键词:

吴哥窟

柏威夏寺Temple of Preah Vihear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