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骞墓

“凿空之旅”,搭起丝路通“八荒”

摘要: 来源:福建日报 作者:记者 林升文 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主旨演讲中用的“凿空之旅”这个典故出自《史记》中记载的张骞出使西域。参与编撰《中国通史》的几位历史学者利用大量的出土资料和新近的研究成果,为读者解读张骞“凿空西域”的历史壮举——  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主旨演讲中用的“凿空之旅”这个典故出自《史记》。司马迁在《史记·大宛列传》中说:张骞通西域, ...
来源:福建日报 作者:记者 林升文

 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主旨演讲中用的“凿空之旅”这个典故出自《史记》中记载的张骞出使西域。参与编撰《中国通史》的几位历史学者利用大量的出土资料和新近的研究成果,为读者解读张骞“凿空西域”的历史壮举——

  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主旨演讲中用的“凿空之旅”这个典故出自《史记》。司马迁在《史记·大宛列传》中说:张骞通西域,“于是西北国始通于汉矣。然张骞凿空,其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与国外,外国由此信之”。中国社会科学院版的《中国通史》(第二卷)充分利用大量的出土资料和新近的研究成果,呈现了张骞“凿空之旅”来龙去脉。近日,参与编撰《中国通史》(第二卷)的几位历史学者为读者解读“凿空西域”这一历史壮举。

  “西域”一词,最早见于《汉书·西域传》,是和张骞的名字分不开的。汉代的西域,通常是指阳关玉门关以西、葱岭(今帕米尔高原)以东的天山南北地区。几十个大小不等的邦国分布在沙漠绿洲和戈壁草原上,史称“西域三十六国”。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走出国门、开展外交活动的外交家。张骞出使西域本为贯彻汉武帝联合大月氏抗击匈奴之战略意图,但出使西域后汉朝与西域各国的文化交往频繁,中原文明通过“丝绸之路”迅速向四周传播,这是汉武帝所始料不及的。可以说,张骞出使西域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

  凿空西域缘起消除匈奴侵扰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杨振红说,凿空西域,缘起断匈奴之右臂的狂想曲。

  公元前3世纪初,匈奴崛起于蒙古草原,控制了东到大海、西到天山的广袤土地。匈奴骑兵经常南下侵扰,对西汉王朝的安全构成巨大威胁。

  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汉武帝决心彻底解决匈奴问题,向全国征募愿意出使西域者,联络与匈奴结仇的月氏人,共同夹击匈奴。一个叫张骞的郎官响应招募。武帝派这位年轻的冒险家,率领100多名应征者,携带大量丝绸、食物,从长安出发。

  张骞第一次出使非常不顺,先是被匈奴拦截扣留了13年,好不容易逃出来,辗转来到阿姆河北岸的大月氏,不料月氏人安于现状,不愿再向匈奴寻仇。张骞只好返回。他在归国途中,再次被匈奴扣留,过了很久才回到长安。出发时的百余人,回国时只剩两人。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虽然没能达到与大月氏结盟的战略目的,但是却有很多意外收获。流沙遍地的西域之中,原来还有那么多的绿洲小国;苍凉壁立的葱岭以西,原来还有另外的国度和异样的文明。张骞的详细汇报,让汉武帝兴奋而神往。在《中国通史》第二卷中,有这样的描述:“张骞很详细地记载道,在大宛,种植有大米、小麦,还种有苜蓿,也就是牧蓿,有葡萄,还用葡萄制作大量的葡萄酒;另外,大宛还以品种优良的骏马为骄傲,因为他们只培育血统正宗的名马。而汉朝的皇帝尤其看重出自大宛的名马,想获得这种名贵的马。”

  汉武帝元鼎元年(公元前116年),张骞再度持节出使。这次出使的目的地,是位于伊犁河流域的匈奴盟友乌孙国。张骞此行的目的,是说服乌孙弃匈奴而亲汉朝。

  汉武帝把两位汉室公主嫁给乌孙王,实行和亲政策,终于使乌孙从亲匈奴转为亲汉。宣帝本始三年(前71年),汉军五路讨伐匈奴,乌孙出兵助汉,立下大功。乌孙成为汉朝在西域的可靠盟友,汉与乌孙的友好关系持续了百年之久。

  完成第二次出使的任务,张骞返回长安一年后就病逝了。

  杨振红说,张骞虽然没有达到预期目的,但自此打通了中国通往西方的道路,中国开始与中亚、西亚甚至欧洲接触,这在世界文明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张骞和他的部属,是有史以来第一批踏入西域乃至更远地区的中原王朝官方使节。在此之前,中原王朝对河西走廊以西地区的了解几乎是一片空白。张骞一行获得了邦国分布、山川地形、道里行程以及风土人情的宝贵信息,由此开启了汉朝经营西域的宏伟大业。所到之处,他们宣扬汉朝的威德,传递汉人的友善,使天山南北、亚洲腹地的人们第一次了解了汉朝的强盛与富庶,产生了与这个东方大国交往的愿望。由此形成的丝绸之路,架起了东西方文明交流的桥梁。

  这样一条沟通东西方的政治之路、经贸之路、文化之路,为什么要叫作“丝绸之路”呢?

  搭起丝路沟通中西和平交往

  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中国》一书中,第一次提出“丝绸之路”的概念,他所指的是“从公元前114年到公元127年间,连接中国与河中以及中国与印度,以丝绸之路贸易为媒介的西域交通路线”。这条商道从中国的政治中心长安或者洛阳发端,向西经河西走廊到达敦煌,穿越包括今天新疆在内的西域,进入中亚地区,然后继续向西,通往西方文明的中心罗马帝国;或者向南,到达身毒(今印度)。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卜宪群说,汉唐之间的“丝绸之路”又可分为海上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和沙漠丝绸之路。在5世纪人类进入大航海时代之前的千余年间,穿越西域的沙漠之路,始终是东西方文化交流最为重要的通道。汉朝开辟丝绸之路,是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创举。

  张骞凿通西域之后,华丽高贵的丝绸、光洁典雅的铜镜、高超的铁器铸造技术,借助丝绸之路,从中国传入西方。非洲的狮子、西亚的鸵鸟、印度的孔雀、膘壮健行的大宛天马,通过丝绸之路,从域外来到中原。今天,我们日常食用的葡萄、核桃,也都是在汉代从西域传入中原的。

  丝绸之路的开通,为人员往来提供了极大便利。商贾驼队、政府使节、屯田军吏在绿洲与戈壁上穿梭行进。丝绸之路也是一条文化交流之路。源自印度的佛教很早就在西域传播,两汉之际,又从西域传入中原。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汉明帝刘庄在洛阳城雍门修建白马寺,这是中国古代第一座官办佛教寺院,由此开启了佛法东来的大门。

  公元前60年,匈奴势力被逐出西域,西汉在这里设置了西域都护,专门管理西域事务。这是中原王朝首次在西域地区设置郡级行政机构,标志着天山南北地区正式并入了中国版图。从此,今天的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王朝的管辖,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卜宪群说,汉朝要付出这么大的财力、物力、人力做这件事情,维持与西域交往的畅通,实际上是汉朝试图将国家影响力远播于四方的战略规划,用今天的词语来形容就是汉朝塑造自己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举措。所以丝绸之路能否畅通是汉朝国力是否强大的见证,是汉朝能否有效影响和控制西域甚至更远地区的一个标志。维持丝绸之路畅通,不但对汉朝本身,而且对中国历史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张骞传人”班超奋力维护丝路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赵凯说,东汉之初,由于改朝换代间的大混战,国力明显减弱,一度无暇西顾,西域诸国不得不依附于强大的北匈奴。丝绸之路一度中断65年。时代呼唤着另一位英雄人物的出现,他像张骞一样出使西域,为丝绸之路的重新开通和繁荣做出卓越贡献。

  东汉的班超,堪称张骞的“传人”。张骞成功凿通西域,班超奋力维护丝路。班超早年在官府从事抄写文书的工作,后来投笔从戎,在西域建功立业。投身西域31年间,班超把亲汉邦国联合在一起,打击匈奴和叛汉势力,维护了西域的和平与汉朝的声望。在汉和帝永元六年(公元94年)的一次军事行动中,他成功调发了西域诸国军队八万之众,使西域50多个国家都归附汉朝。

  永元九年(公元97年),班超派遣部属甘英出使大秦。甘英只到达波斯湾沿岸的条支,就因当地商人故意渲染海上危险而止步不前,未能完成使命。即便如此,此次出使,仍然增进了中国人对中亚各国的了解,而西方的大秦也听到了更多关于汉朝的消息。延熹九年(公元166年)9月,大秦使者来访,是两大文明古国的第一次近距离接触。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关于欧洲人到达中国的记录。这一次,大秦使者走的路线是海上丝绸之路。

  赵凯说,汉朝是中西方文明交流的第一个高峰期。正是在汉朝,中国人以自己特有的顽强与勇气,凿通了丝绸之路,实现了周穆王驰游八荒、探索世界的梦想。

分类: 中文 遗产点 张骞墓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