彬县大佛寺石窟

彬县大佛寺 中国大唐石窟艺术奇观

摘要: 地理位置大佛寺石窟位于彬县城西10公里处的312国道旁,距省会西安市160公里。此地雄扼秦陇交通咽喉,为古“丝绸之路”西出长安东段北道的第一佛窟,素有“丝路明珠”之称。彬县大佛寺石窟文脉结点彬县古称豳,是后稷 ...

地理位置

大佛寺石窟位于彬县城西10公里处的312国道旁,距省会西安市160公里。此地雄扼秦陇交通咽喉,为古“丝绸之路”西出长安东段北道的第一佛窟,素有“丝路明珠”之称。

彬县大佛寺石窟

文脉结点

彬县古称豳,是后稷生地,公刘故里,周人的发祥地。周文化经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的继承创新和汉唐经学与宋明理学的弘扬发展,最终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气质。周文化与佛道文化相融互补,形成底蕴深厚的关中文化。关中文化东西连绵,南北辐射,文脉鲜明。从关中文化圈的中心长安开始,以泾河谷地为连接纽带,西出彬县,越过长武,即入陇右。陇右文化西接河西走廊,东至渭河平原,文脉纵横,韵味深长,东西延展,地位独特。古代商旅和文化使者穿河西,经陇右,抵彬县而入关中。关中文化圈和陇右文化圈构成丝绸之路东段文化区域的主体,它们相互激荡,圆融会通,形成千古不绝的文脉。大佛寺即处于关中文脉与陇右文脉相互贯通的泾河谷地中段,充当着丝绸之路东段文脉结点的独特角色。

历史肇端

大佛寺最早凿窟或始于北朝,而大规模开凿于唐初。关于大佛窟创建的具体年代,1号窟大佛背光左侧有一题刻:“大唐贞观二年十一月十三日造”,《嘉靖邠州志》、《直隶邠州志》、《关中胜迹图志》等志书均记为“唐贞观二年建”。千佛洞中心柱唐代豳州长史武太一的长篇题铭有“应福寺……武圣皇帝平薛举时所置也”字句,窟内宋代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成都人宋京被任命为邠州郡守时题诗“来游共记宣和日,访古重寻正观年”,这些皆成为贞观年间建寺之佐证,而大佛寺初名应福寺以及“唐贞观二年建”则成为最流行也最准确的说法。

历史沿革

大佛寺从创建至今,历经变迁,沿革代递。据大佛寺窟内武周圣历元年(698)四月八日题记:“豳州新平县丞高叔夏於应福寺造地藏菩萨两躯”,开成元年(836)十一月十三日乡贡进士张居简为捐资人撰写“应福寺西阁功德记”,以及武太一《铭一首并序》“得应福寺”, 可知终唐之世,“应福寺”之名未改,法事活动未停。

北宋熙宁戊申年(1068),西州名将安俊之侄安頔在大佛寺第6号窟西室入口岩壁上有一通题刻,文中首次出现“庆寿”寺名。从明代开始,民间以大佛寺称呼该寺,《嘉靖邠州志》、《一统志》、《直隶邠州志》均载:“庆寿寺……俗名大佛寺。”

大佛寺历朝均有修缮,考诸史料,唐开成元年(836)、元至顺四年(1333)、明正统十三年(1448)、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清光绪元年(1875)都对大佛寺进行过补葺或重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多次拨款维修大佛寺。1956年8月6日,陕西省政府将大佛寺确定为全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1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将彬县大佛寺石窟公布为全国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窟现状

大佛寺石窟可分为三个区域:西区、中区和东区,现存洞窟107个,佛龛254个,造像1500尊左右。其中西区8窟,造像年代从北周至初唐;东区87窟,基本无造像,是一群结构严密的僧房窟,全国极其少见;中区12窟,为主要造像区域,造像年代从初唐到北宋,其中“大佛洞”、“千佛洞”和“罗汉洞”为主要的三个造像窟。大佛洞中有佛龛70个,1001尊造像,其中最大佛像高约20米,为陕西第一大佛,胁侍菩萨亦超过10米,反映了我国初唐和盛唐时期精湛的艺术和造型风格。

碑刻题记

大佛寺石窟保存了数量众多的题记,其中大多数集中在千佛洞、罗汉洞和大佛窟,时间从唐代开始,一直到清代。这些石刻题记共分三种:一是经文,一是碑石,另一种是题记。经文共有2篇,即《佛说温室洗浴众僧经》和《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碑石共有7通,其中康熙年间1通,道光年间3通,光绪年间3通。题记共有178则,其中唐代24则,宋代68则,金代2则,元代18则,明代65则,清代1则。最早为大唐贞观二年大佛题记,最晚为清康熙二十二年陈奕题记。在题记中,唐代大多叙述佛教经典、开龛造像缘由、造像者姓名和发愿词等,宋代和明清多为游览佛寺、瞻仰佛容的留名,金元两代则主要是妆饰佛像的题记。这些碑刻题记为研究大佛寺开凿与沿革以及社会生活与佛教艺术等提供了重要资料。

雕塑艺术

大佛寺堪称唐代关中佛教艺术的典型。西区最西端方形窟中的造像应是北周风格。主窟中的大佛面相方圆,腮部饱满,大耳垂肩,五官宽大,双眉细长,两眼微睁俯视下方,身着褒衣博带式大衣,胸前袒裸较多,衣纹有很强的写实感。左壁菩萨高耸发髻,长发分四缕垂至双肩,颈系璎珞,披巾绕肩,长裙曳地。右壁菩萨亦头显高髻,佩戴花冠,左手抚胸,右手下垂。整个雕像体现了初唐艺术的气象。而千佛洞中的造像则融入了印度萨那拉特式、马土腊式和犍陀罗式的一些风格。其他洞窟的雕像也情致万千,形态多变。从内容来看,大佛寺雕像有佛陀、菩萨、比丘弟子、天王力士、伎乐飞天、供养人、昆仑奴、伏地夜叉、背光、瑞兽以及各种佛教题材的装饰等,丰富多彩、美不胜收,代表着不同的时代背景、文化内涵和文明交往成果,尤其是具有长安气象的佛教雕塑,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建筑艺术

大佛寺最值得称颂的建筑艺术主要有两部分:石窟和楼阁。其中石窟主要有:凸字形的大佛洞;方形中心柱式的千佛洞;主东二室相连特殊形式的罗汉洞;窟口立有砖砌前壁与窟檐的应福寺窟。此外还有很多供僧人修行、居住的简易洞窟,形式丰富,功能多样。大佛寺阁楼为明嘉靖年间重修、清代再次修葺而成的,现为五层砖木结构楼阁,高32米,台基为方形,顶部为六角攒尖式。第二层三个门洞与大佛洞相通,光线斜照窟内,便于礼佛,且平添神秘、肃穆之感。第三层之上全为木构建筑,自下至上递减,每层辟有门窗,造有栏杆和台阶,整体轮廓为方塔形,拾级而上,可傲览山川。明镜台符合坚固、实用、美观三大建筑标准,在结合地形、空间处理和变化造型等方面具有很高水平。

装饰艺术

大佛寺装饰艺术造型丰富多彩,美不胜收。主要有以下几类:1.背光:有头光和身光两圈。头光内匝刻双层宝装莲瓣,上配日月;外匝连刻葡萄忍冬装饰纹,镶火焰宝珠;身光成舟形,拱尖向上,内匝以浮雕火焰纹为底,再以高浮雕刻七佛、九莲,外匝以浮雕流云飞花为底,伎乐飞天盘旋于上。背光部分还有宫殿、佛塔、手臂、菩提树等诸多装饰。2.莲座:大佛寺石窟饰有各种不同的莲座,或圆形,或束腰,或八角,或六角。3.瑞兽:大佛洞内D2、D77龛,千佛洞Q1、Q91龛,罗汉洞内L1龛和文殊坐骑,以及西崖外壁都有狮子造像。千佛洞Q3龛有大象造型。这些都是佛教常见的吉祥装饰图样,多而不杂,华而不奢。

历代保护

自大佛寺建成以来,历代均有补葺甚至重修。见诸记载最早者为唐开成元年(836)十一月十三日,内侍省内仆令丁有兴等重修应福寺西阁,乡贡进士张居简撰写《应福寺西阁功德记》铭其事。较大规模维修者有:明嘉靖二十三年对佛像的彩绘和雕饰;清康熙四十二年修建亭台楼阁;民国三十六年(1947)修缮大佛寺;1956年修缮西道院及千佛洞建筑;1981年,彬县大佛寺文物保管所成立;1984年修复损坏的楼阁及塌陷的台角;1991——1996年,陕西省文物

局和德国巴伐利亚州文物保护局合作,从自然保存科学的角度出发,采用现代测绘、监测、维护技术,系统地对大佛寺石窟进行测量、保护和维修加固工作;2004年安装了电视监控和红外线报警设施;2007年,彬县大佛寺文管所升级为彬县大佛寺石窟博物馆;是年7月,大佛寺石窟被国家文物局确定为“丝绸之路跨国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中国申报遗产点,自此之后,大佛寺的保护进入国际化行列。

当代价值

作为陕西境内最大的佛教造像群体,至今无愧于“关中第一奇观”的美誉。第一,大佛寺石窟在中国佛教信仰史和佛教雕塑史以及佛教建筑史、乃至中外交流史、政治军事史和文物保护等领域,都具有不可替代的学术研究价值。第二,大佛寺石窟众多的雕塑、建筑、彩绘艺术,辉煌灿烂,是现存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具有极高的艺术审美价值。第三,作为古代丝绸之路上最重要的寺庙之一,大佛寺积淀了厚重的佛教信仰内涵,应该在当代宗教信仰格局中激活历史积淀,重塑中国佛教的圣地形象,营建信众的精神家园。第四,雄立千余年的大佛寺,以其丰厚的文化底蕴和纯正的佛教风气,在净化人心、教化民众方面可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第五,大佛寺仍然处于西北主干线咽喉要道,借助其深厚的文化资源优势,立足当代,面向未来,放眼世界,可以成为境内外各种层面的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和纽带。第六,大佛寺临近西安,背靠清凉、雄视泾河,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优美的自然环境,再加上厚重、多彩的文化底蕴,具有极大的旅游开发价值。相信大佛寺在当代一定能够大放异彩,辉耀丝路。 

分类: 中文 遗产点 彬县大佛寺石窟
关键词:

彬县大佛寺石窟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