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孜尔石窟

流失海外百年龟兹壁画翻拍“回家”

摘要: 阅读提示:在今年的阿克苏旅游节上,“克孜尔石窟遗失壁画照片展”成为一大亮点。讲解员正在介绍展出的克孜尔石窟壁画群克孜尔石窟壁画群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曾被大量盗窃,总面积达500平方米,出自60个洞窟。失窃 ...

 阅读提示:在今年的阿克苏旅游节上,“克孜尔石窟遗失壁画照片展”成为一大亮点。


讲解员正在介绍展出的克孜尔石窟壁画群

    克孜尔石窟壁画群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曾被大量盗窃,总面积达500平方米,出自60个洞窟。失窃壁画照片“回归”故里,为古龟兹文化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遗失壁画照片展不仅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观赏,考古、历史、文化界顶级人物也会聚于此。这些国宝级文物为什么引起这么大的震动?失窃龟兹壁画如何流失到海外?龟兹瑰宝“回归”故里又经历了怎样的曲折?

    遗失壁画图片形式回归

    天山网讯(记者江岚 王建林报道)今年53岁的王建林,是新疆龟兹石窟研究所研究员,研究克孜尔石窟龟兹壁画已经33年了。

    2008年5月,听说流失海外的龟兹瑰宝“回归”的消息,王建林心情非常激动,虽然不是实体文物,但图片“回归”也是很多学者的夙愿。

    “这批照片经过多方努力,由上海博物馆的摄影家从德国柏林博物馆翻拍带回来,等于是让原克孜尔壁画以一种图片形式回归故里,照片中的软弦飞天和天王头像、降伏六师外道,都是以前不曾见过的,它对研究克孜尔石窟壁画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依据,对研究龟兹文化具有重要意义。”看着照片,王建林掩饰不住喜悦的心情。

    1973年,王建林成了一名龟兹石窟艺术研究机构的工作人员,他被克孜尔石窟壁画所深深吸引,“让我遗憾的是,克孜尔千佛洞几乎每一个石窟里都有壁画被揭取,本来是连贯的画面,被弄得残缺不全,我一直很想知道那些缺失的壁画部分究竟是什么,表现了什么,这些疑惑和遗憾在心底放了30多年。”

    2008年5月16日,一批流失海外多年的克孜尔石窟遗失壁画照片在阿克苏地区展出。照片一露面,就吸引了海内外的游客前来观赏,众多游客流连忘返,这也是该批遗失壁画首次以图片形式“回归”故里。

    这批珍贵的克孜尔石窟遗失壁画照片在阿克苏展出,王建林亲自参与了文物图片的展览布置。对于他来说,每一张照片都很珍贵,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这次总共展览了32幅照片,大部分是国人以前没有见过的。

    现状:

    菱形格佛本生故事画堪称一绝

    王建林告诉记者,克孜尔石窟位于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北缘、阿克苏境内,有中国“四大石窟”之一的美誉。

    克孜尔石窟群现存壁画约10000平方米,大大小小的洞窟分布在明屋塔格山的山麓峭壁断崖上,其中窟形较完整、壁画保存较完好的洞窟有80多个。这里的壁画不仅包括飞天、伎乐天、佛塔、菩萨、罗汉、天龙八部、佛本生故事、佛传故事,而且还有大量的民间习俗画,如古时的生产和生活场面、西域山水、供养人、飞禽走兽等。

    克孜尔千佛洞壁画,最绝的当属菱形格佛本生故事画,描绘了释迦牟尼前世苦难修行、积善积德的故事,画师把复杂的故事巧妙地描绘在一个菱形画面中。如猕猴王本生故事,叙述的是释迦牟尼前世为猕猴王时,为保护群猴最后舍身坠河而亡,描写这个故事的佛经长达上百页,这里却把长长的故事概括在一个画面里。画面上,奔逃的猴群面临深涧,追捕的猎人引箭待发,猕猴王前后脚攀住深涧两岸的树干,以身为桥引渡群猴,它的身上有猴子奔驰,衰竭的体力很快将支持不住,却转头焦急地顾盼稚弱的猴子。这幅画把猕猴王舍生忘死,关心群猴安危的拳拳之情,描绘得活灵活现。到此考察的中外学者一致认为,反映佛教经典的本生故事画,是克孜尔千佛洞的精华,在世界上堪称一绝。

    王建林说,“这里的壁画还有一绝。它不是画在涂白的泥壁上,而是在岩壁上直接作画,既采用了有覆盖的矿物颜料,还使用了透明的颜料。着色方法不但有平涂的烘染,而且有水分在底壁上的晕散,这种具有独特风格的湿画法,也称凹凸画法,史学界认为,它是古龟兹人的一种创造。”

流失:

    外国考古队疯狂掠夺龟兹壁画

    如此精美绝伦的璧画是如何流失海外的呢?

    克孜尔千佛洞有一个“孔雀洞”,曾以绘有众多孔雀而知名。但打开洞一看,不禁大失所望:石窟正中的一座立塑坍塌,四壁和旧洞上的孔雀画面刀痕累累,但从残存在洞顶上的几只孔雀来看,无不栩栩如生,仿佛稍有惊动就会振翅飞走。

    王建林曾经久久凝视这些精美而又狼藉不堪的孔雀壁画,犹如万箭穿心。这些浸透着古龟兹人血汗的惊世之作,在苦难深重的旧中国屡遭外国考古学者和探险家的窃取,甚至在“取”不走的时候,这些“文明人”还进行了丧心病狂的破坏。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掀起了西域探险热潮,日本、德国、英国和法国等探险队先后来到克孜尔石窟考察。克孜尔石窟被揭取的壁画面积达500多平方米,出自60个洞窟,大部分是德国探险队所为。

    据王建林介绍,最早来到克孜尔千佛洞的是日本大谷考古队,他们1903年来到新疆,所谓的考古队员们首先在克孜尔千佛洞盗走了部分壁画、塑像和其他艺术品,他们把这些龟兹瑰宝运回日本,引起了新一轮的考古探险热。

    1906年,德国柏林民俗博物馆考古队的勒柯克随后而至,从龟兹盗走壁画、塑像和其他艺术品,以及手抄或印刷的汉文、梵文、突厥文、吐火罗文的文书等上百箱,因此大部分的克孜尔千佛洞壁画流失到了德国。

    后来,英国的斯坦因等也来到新疆,盗走了大量壁画。

    石窟壁画精华在柏林毁于轰炸

    这些古龟兹国画师们的宏篇巨作,主要记录了大约公元3世纪到公元13世纪新疆地区历史画面与生活的图景,为研究古代新疆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民族、民俗等情况,以及中西经济、文化交流情况,提供了珍贵的形象资料,具有很高的科学和艺术价值。

    因为探险者疯狂的掠夺,破坏了克孜尔千佛洞壁画的整体美,留下了惊世遗憾。那么,流失海外的克孜尔石窟壁画命运又如何?

    从日本考古队第一次到中国,在随后的几十年里,日本又陆续有考古队和探险队来到克孜尔千佛洞,把克孜尔千佛洞壁画的精华部分揭取下来,成批成批地运回自己的国家。二战期间,日本人将掠夺的壁画转道韩国或者旅顺分批运回国,战争结束后,小部分没来得及运回日本的壁画就留在了旅顺。留在旅顺的小部分壁画,由于一起存放的文物太多,到目前还没有整理出来。

    王建林说,大部分克孜尔石窟壁画被收藏在德国柏林的博物馆里,但在二战即将结束的时候,柏林遭到毁灭性的轰炸,几乎成为一片废墟。博物馆展览的克孜尔石窟壁画精华,在这场战争中被完全炸毁,造成了不可挽回的遗憾。没有人知道被炸毁的壁画是什么样子,也没有人知道是壁画的哪一部分。

    另外,还有部分克孜尔石窟壁画,散落于新德里、东京、汉城、圣彼得堡、伦敦、牛津、巴黎、纽约、波士顿、华盛顿、旧金山等地。

    从此,克孜尔石窟壁画缺失的部分,成了百年之谜、百年之憾。

回归:

    上海摄影师用镜头“还原”壁画

    流失海外的克孜尔石窟壁画,百年之后如何“回归”故里?

    王建林说,“这次克孜尔石窟壁画‘回归’完全归功于上海博物馆摄影师丁和,他经过自己的多方努力,才得以让龟兹瑰宝回归故里。”

    作为从事摄影近30年的摄影家,47岁的丁和一直在拍摄《玄奘取经之路》,在过去的4年中,他13次进疆、两次穿越罗布泊,并走完了由西安至印度那烂陀的玄奘取经之路全程。在这个过程中,丁和一路走,一路拍,不仅记录了异域风情,并且把沿途的历史文化遗产作为重点进行拍摄。

    到了德国,丁和发现柏林博物馆展出的只是小部分克孜尔石窟壁画。他找到博物馆接待人员了解到,还有很多壁画没有公开,存放在地下室。丁和同博物馆接待人员商量,希望能够翻拍这些珍贵壁画,但对方表示这些珍贵文物只允许观赏,不允许随便拍照。丁和没有放弃,第二天又来到柏林博物馆,要求面见馆长,但是对方声称馆长在开会,谢绝了他的请求。丁和把事先准备好的自己的摄影集交给接待人员,让对方一定转交给馆长。回到旅馆里,丁和开始了漫长的等待。第二天中午,他终于等来了柏林博物馆馆长同意见面的消息。

    柏林博物馆馆长告诉丁和,可以给他3天时间拍摄公开展览的壁画和地下室里没有公开过的壁画。

    3天时间,丁和完全泡在了博物馆,用自己的镜头完成了无数人的夙愿,同时真实还原了克孜尔石窟壁画的面貌,让龟兹瑰宝以照片的形式回归故里。今年5月初,上海博物馆将部分流失海外的克孜尔石窟壁画照片放大,赠送给了新疆龟兹石窟研究所,这为研究龟兹文化提供了珍贵的形象资料,具有很高的科学和艺术价值。

    王建林表示,今后将依据照片把窃走的壁画复原到原壁上去,以解克孜尔石窟原貌的百年之谜。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