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花地嘴遗址
花地嘴遗址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花地嘴遗址,原名水沟遗址,位于河南省郑州市巩义市站街镇北瑶湾村村南的较为平坦的台地上,为新石器时代至夏代的遗址。 [2]
花地嘴遗址东、南远望猴山等嵩山余脉,西临伊洛河,北为断崖,远眺黄河,是以新砦期为主,兼有河南龙山文化晚期和二里头文化的大型聚落遗址。遗址南北长约500米,东西宽约500米,呈扇形分布,面积约30万平方米。1984年,发现。后经过多次勘探、发掘,发现四条环壕、环壕东南大门、两个祭祀坑、数十个灰坑等,出土陶质标本近600件,另有大量玉器、石器、骨器及蚌器等。根据环壕布局,遗址由外环壕和内城构成。花地嘴遗址的发现对夏代文化的认识和研究、对探索夏代早期文化和中华文明之源、对研究新砦二期晚段与二里头文化一期早段序列问题及其文化面貌、文化因素和文化渊源等都有重要的意义。 [2]
2013年3月5日,花地嘴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 [6]
中文名 花地嘴遗址 地理位置 河南省郑州市巩义市站街镇北瑶湾村村南
所处时代 新石器时代至夏代 占地面积 约300000 m²
保护级别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批准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编 号 7-0289-1-289
遗址概况
花地嘴遗址东、南远望猴山等嵩山余脉,西临伊洛河,北为断崖,远眺黄河,是以新砦期为主,兼有河南龙山文化晚期和二里头文化的大型聚落遗址。遗址南北长500多米,东西宽500米,呈扇形分布,面积约30万平方米。经过多次勘探、发掘,发现四条环壕、环壕东南大门、两个祭祀坑、数十个灰坑等。根据环壕布局,遗址由外环壕和内城构成。 [2] [5]
遗址发掘
1984年,发现花地嘴遗址,当时定名为“水沟遗址”。同年,巩义市文物保管所组织业务人员到实地调查,在北部断崖和西部台地上均发现有泥质灰陶陶片、灰坑等文化遗存。由于在此东边还发现有泥质红陶陶片,所以,按其性质,将其界定为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存。 [3]
1992年以后,更名为“花地嘴遗址”。文化性质的界定由原来的仰韶、龙山文化改为新砦期遗存。 [3] [5]
2001年6月,巩义市文物保管所对花地嘴遗址进行复查。2001年9月,清理了位于花地嘴遗址数个灰坑。 [5]
2003年3~5月,为配合建设。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花地嘴遗址进行了普探和小规模的试掘。 [5]
2004年6~8月,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联合对该遗址进行了正式发掘。经过数次发掘,共发现重要遗迹有4条环壕,3个祭祀坑,10余座房址,数个灰坑及2座陶窑。 [5]
2011年1月5日,河南省文物局邀请国家文物局、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单位的夏商考古专家在新郑召开“河南新郑望京楼遗址专家论证会”。指出,望京楼夏代城址面积仅次于夏代都城偃师二里头,其面积之大在夏代聚落中是较为罕见的,初步推测其性质可能为夏之某一方国都邑。 [5]
- 1国务院核定公布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文物局 [引用日期2023-07-02]
- 2【巩义】花地嘴遗址.郑州市文物局 [引用日期2023-07-02]
- 3追寻夏的轨迹丨花地嘴遗址:《五子之歌》起洛汭.百家号——人民资讯 [引用日期2023-07-02]
- 4古都重宝耀中华 | 巩义花地嘴玉璋.大河新闻 [引用日期2023-07-02]
- 5顾万发,张松林.河南巩义市花地嘴遗址“新砦期”遗存[J]. 考古,2005,06:4.
- 6特殊参考资料:国务院关于核定并公布第七批全国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