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

暮年感怀

摘要:   疫情中的2021年和2022年分别是不同寻常、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年份,2021年既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也是中国考古学诞生100周年;2022年我们党将召开二十大,举国抗击新冠疫情也已历三年,这些在我已经过去的95年人生中留下了深刻印记,感慨颇多!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文物考古工作高度重视,我国文物考古工作取得巨大进步 ...

  疫情中的2021年和2022年分别是不同寻常、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年份,2021年既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也是中国考古学诞生100周年;2022年我们党将召开二十大,举国抗击新冠疫情也已历三年,这些在我已经过去的95年人生中留下了深刻印记,感慨颇多!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文物考古工作高度重视,我国文物考古工作取得巨大进步和辉煌成就。2020年9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以我国考古最新发现及其意义为题举行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增强中国考古学在国际考古学界的影响力、话语权”。

  2021年10月18日,第三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开幕式在河南三门峡市举行,会上公布了“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名单,河北满城汉墓也名列其中。从这份名单可以看出,多数重要的考古发掘都是建国后进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党中央的无比重视,加上配合工农业基本建设的调查、发掘任务,考古工作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迎来了考古学的春天。

  2022年5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进行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格局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对中华文明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等,都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同时,工程取得的成果还是初步的和阶段性的,还有许多历史之谜等待破解,还有许多重大问题需要通过实证和研究达成共识。

  中共中央政治局两次将考古工作作为集体学习的主要内容,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这是对中国考古事业的极大支持和促进,为我们做好新时代的考古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考古工作者应该努力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推动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

  我作为年迈的考古工作者,看到今天欣欣向荣的考古事业,感到十分欣慰,衷心期待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并盼望中国的疫情防控工作取得彻底胜利,使中国的经济、社会、人民生活都能顺利度过疫情造成的困难阶段,祝愿我们的国家发展得越来越好!

  考古所卢兆荫

  2022年6月8日

分类: 中文 研究 专家观点
关键词: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