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我们的广西: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见证——合浦汉墓

摘要: “我们的广西”丛书是广西出版传媒集团组织实施的大型复合出版工程“我们的广西”的重要成果,由广西出版传媒集团统一策划和实施,集团旗下六家出版社通力合作,创造了大型丛书出版的新模式。丛书共30本,系统总结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及其基本经验,全面反映了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广西的成功实践,集中展示了广西最具代表性和标志性 ...

2.webp.jpg

  “我们的广西”丛书是广西出版传媒集团组织实施的大型复合出版工程“我们的广西”的重要成果,由广西出版传媒集团统一策划和实施,集团旗下六家出版社通力合作,创造了大型丛书出版的新模式。丛书共30本,系统总结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及其基本经验,全面反映了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广西的成功实践,集中展示了广西最具代表性和标志性的自然和人文遗产。这是一套向改革开放40周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献礼的丛书,也体现了广西文化人攀登广西地方题材出版最高峰的雄心。

“我们的广西”之合浦汉墓

3.webp.jpg

《合浦汉墓》

熊昭明  富霞  著

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8年10月出版

定价:128.00元

  主要内容:

  《合浦汉墓》一书图文并茂地介绍合浦汉墓历年考古发掘及出土情况,尤其是精品文物及其价值研究等,并在考古发掘成果的基础上,研究北部湾地区对外通商交往史以及中国南方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生活和风俗,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力图还原当时的历史面貌。本书着重探讨研究古代中国人民同东南亚、南亚各国人民的贸易关系和交流往来,从而佐证合浦港是中国古代最早的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坚实厚重的文化支撑。

作者简介

4.webp.jpg

  熊昭明,历史学博士、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现任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副馆长、研究馆员,兼任广西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研究中心主任。研究方向为秦汉考古及中西文化交流,自2002年起持续开展汉代合浦港相关遗存的考古发掘与研究,历年主持合浦汉墓、大浪古城和草鞋村遗址等发掘项目。在国内外发表论文、发掘报告40余篇,出版著作、专刊主要有《海上丝绸之路》《合浦汉墓》《广西出土汉代玻璃器的考古学与科技研究》(合著第一作者)、《汉代合浦港考古与海上丝绸之路》、《合浦风门岭汉墓——2003~2005年发掘报告》和《2009-2013年合浦汉晋墓发掘报告》(主编),并参与撰写《中国考古学•秦汉卷》等。

引言

  2012年,国家文物局公布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史迹”项目,其中的“北海史迹”包括合浦汉墓群、草鞋村遗址和大浪古城遗址三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这三处重点文物单位中,又以合浦汉墓群的规模最大、完整性最好。合浦汉墓是文化线路遗产“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合浦在哪里?

  合浦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端,濒临北部湾,东与广西博白县、广东省廉江市相邻,西与钦州市钦南区交界,北与钦州市浦北县、灵山县接壤,南界西段临海,海岸线长308千米,中、东段毗邻其所属的北海市。

  合浦得名于“江海交汇之处”,其历史悠久,且经2100多年,地名从未变易。自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设郡县后,合浦迅速发展为岭南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之一,是汉王朝对外开放的桥头堡和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现存规模宏大的汉墓群,是合浦曾经繁华的历史见证。

5.webp.jpg

南流江三角洲示意图

  南流江三角洲是是由南流江流入廉州湾而形成的,为广西最大的三角洲,陆上面积约1.5万公顷,北界距海10 ~ 12千米。这里地势低平,土壤肥沃,光、热、水条件非常优越,盛产稻谷、甘蔗、花生和桑蚕,是合浦县最重要的粮食和经济作物基地。

合浦汉墓有多大?

  合浦汉墓群分布于西门江以东的县城及其东、南、北三面,面积约68平方千米。据2001年统计,墓葬群范围内的地表上可见封土堆1056个。从历年多个墓区的勘探和发掘情况来看,有封土堆和无封土堆的墓葬比例接近1∶9,以此估算,地下墓葬的埋藏量有上万座之多。合浦汉墓群是国内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古墓葬群之一。其发掘始于20世纪50年代,截至2013年,发掘古墓葬数量已超过1200座,以汉墓居多,其次为三国墓,还有少量晋墓和南朝墓,发掘出土的文物总数多达2万件。

6.webp.jpg

合浦汉墓的分布范围及主要发掘地点

合浦汉墓的发掘

  历史上,合浦一带的盗墓现象比较严重。从目前发掘的情况来看,能够较为完整保留下来的汉墓,一般只有相对较难盗掘的土坑墓和木椁墓,而占发掘大多数的砖室墓,超过九成遭到了洗劫,所剩遗物不多。其实,当地民众对于汉墓的认知时间并不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当地百姓还把出露的砖室墓称为“直眼佬屋”,相传为小个子、单眼竖直的外来人种所居房屋。

  1957年4月,广东(1955年5月至1965年6月合浦属广东省辖)考古工作者在杨家岭和廉东钟屋各清理砖室墓1座,两座墓葬结构类似,均由斜坡墓道和墓室两部分组成,其中杨家岭墓出土陶罐、陶壶、银戒指和铁匕首,钟屋墓出土陶盂、陶屋、铁棺钉、五铢和半两铜钱等器物。自此,考古工作者拉开了合浦汉墓发掘和研究的序幕。

7.webp.jpg

8.webp.jpg

1971年望牛岭一号墓的发掘现场

  20世纪70年代,广西考古工作者共开展过3次发掘,出土了一大批大家耳熟能详的精美文物,如到过20多个国家和地区巡回展览的铜凤灯等。

9.webp.jpg

合浦汉墓出土的铜凤灯

  大量的发掘则是自1984年以来,配合基本建设展开,比如,1985年5~7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会同合浦县博物馆在风门岭和望牛岭共发掘墓葬13座,出土器物300多件;1986年4月,合浦县博物馆在风门岭第二麻纺厂发掘古墓10多座;1987年3月至1988年5月,为配合南宁至北海二级公路建设,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会同合浦县博物馆在县城东南的文昌塔发掘古墓近200座,其中175座的年代为西汉初至东汉时期;1990~1996年,合浦县博物馆先后在母猪岭抢救性发掘墓葬10座;2001年7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会同合浦县博物馆在九只岭发掘5座东汉墓;2003年1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会同合浦县博物馆在罗屋村发掘砖室墓6座;2003年底至2005年初,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会同合浦县博物馆在风门岭发掘汉墓8座,包括木椁墓和砖室墓;2008~2009年,广西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在寮尾墓地发掘古墓32座……从这些数字里,合浦汉墓群的巨大规模可见一斑。

合浦汉墓都藏着什么宝贝?

10.webp.jpg

合浦汉墓出土的陶熏炉

11.webp.jpg

合浦汉墓出土的铜戟

  汉初时期提倡“以孝治天下”“事死如事生”,所以办理丧事要“厚资多藏,器用如生人”,死者衣食住行相关的生前用器或模型明器,悉数放入墓中,让死者在阴间过上同样的奢华生活。这种丧葬观念和埋葬习俗使汉代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厚葬之风,合浦汉墓则是其中的一个缩影。

12.webp.jpg

合浦汉墓出土的陶鸭

13.webp.jpg

合浦汉墓出土的铜牛

  合浦汉墓群出土文物数量庞大,种类丰富,以陶器为主,铜器次之,另有金器、银器、铁器、玉石器,还有少量骨器、竹木器、漆器等。考古工作者通过深入挖掘墓葬内涵信息,探讨汉代合浦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尤其是对外贸易)等生计模式,以及社会历史、文化形成和族群迁徙等内容,进一步研究墓葬群与城市、港口的时空关系,为复原合浦汉代社会提供依据。

14.webp.jpg

合浦汉墓出土的玉璧

15.webp.jpg

合浦汉墓出土的金饰

  比如滑石器,滑石器为专门的随葬明器,形制仿同类铜器、陶器和玉器,西汉晚期最盛,稍后迅速衰减。合浦风门岭23号墓(M23)出土的滑石器数目巨大,种类繁多,该墓是目前广西发现滑石器最多的汉墓,共出土112件,约占出土遗物的一半。种类有鼎、壶、提筒、钫、罐、樽、井、仓、灶、屋、锅、釜、甑、盘、灯、杯、暖炉、杵、臼、案、几等20多种。其他墓葬还出土璧、印章、人俑等。滑石矿主要分布于广西北部和湖南,合浦当地不产滑石。滑石器的大量出土,说明当时合浦与内陆的交通、交流顺畅。

16.webp.jpg

合浦风门岭23号墓出土滑石器的现场

合浦汉墓与海上丝绸之路的联系

  《汉书·地理志》记载,汉武帝在平定岭南、设置郡县后,即遣官方使团从合浦郡的徐闻、合浦两港出发,驶离日南边关,经由马来半岛,抵达今印度和斯里兰卡,即汉代海上丝绸之路。这一远洋贸易航线的正式开通,使合浦、徐闻成为海上丝绸之路最早的始发港。从目前两地出土文物来看,又以合浦最为繁荣。

17.webp.jpg

汉代海上丝绸之路航线示意图

  合浦汉墓出土了大量与海上丝绸之路相关的文物。除带去的黄金杂缯外,主要是作为奢侈品输入的珠饰和香料。珠饰包括玻璃、石榴子石、琥珀、水晶、绿柱石、绿松石、肉红石髓、玛瑙、蚀刻石髓、金珠等10个种类。一些非贸易品,如波斯陶壶、铜钹等也随之传入合浦。

18.webp.jpg

合浦汉墓出土、推测来自东南亚的玻璃杯

19.webp.jpg

20.webp.jpg

21.webp.jpg

22.webp.jpg

23.webp.jpg

合浦汉墓出土的各种珠饰

28.webp.jpg 24.webp.jpg

波斯陶壶(上图为合浦汉墓出土的,下图为伊拉克塞琉西亚遗址出土的)

  上述器物,大多来自东南亚、南亚、西亚和地中海地区。随着贸易而开展的文化交流,使一些外来文化元素逐渐融入本土器物中,如勾画外来人种的胡人俑、与西方有翼神兽关系密切的羽人铜座灯和反映佛教海路南传的钵生莲花器等。

25.webp.jpg

合浦汉墓出土的胡人俑

  通过对合浦汉墓及其出土相关文物的梳理和研究,使得当时海路贸易和文化交流的轮廓渐显,从而印证了《汉书·地理志》的相关记载。合浦港作为航线东端的起点,与东南亚、南亚国家直接开展贸易和文化交流,并通过它们与西亚、地中海地区建立起了间接联系,从而构成了庞大的中西海路交流网络。

  对合浦汉墓的简介就到这里,更多内容请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和“我们的广西”系列丛书!(本文图片皆来源于“我们的广西”丛书之《合浦汉墓》(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1.webp.jpg

分类: 中文 深度阅读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