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资料库
汉代长沙王陵墓群价值研究
长沙作为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楚汉名城”是长沙叫得最响的文化标签。20世纪50年代初期,夏鼐先生带队开启长沙发掘之旅,至今已整整70年了。在此期间的重大考古发现多集中于楚汉时期,尤其是数以万计的楚汉时期墓葬的考古发掘,为我们认识长沙这座城市的历史面貌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实物资料。
中国著名考古学家张忠培先生曾指出:“湖南的历史,西汉长沙国是一个重要节点,是承前启后的关键阶段。”汉代长沙国始建于公元前202年,辖今湖南全境及鄂、赣、粤、桂等省各一部分,是西汉帝国开国七大异姓诸侯国之一。汉代长沙国分为吴氏和刘氏两个时期,前后存续共约220年。汉代长沙国地处中南要冲,在政治上始终坚持维护国家统一,为汉中央政权起到了控制南越、联结东南、沟通西南的重要作用。长沙国的存在见证了汉代郡国并行制度在湖湘地区实施的重要历史,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发展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汉代长沙国的王陵遗迹相继在湘江西岸的山丘上被发现,形成了分布于南起岳麓区天马山,北至望城区风篷岭的汉代长沙王陵墓群大遗址,目前共发现26座大型陵墓,区域总面积达30平方公里。根据大型陵墓的分布区域,可将遗址分为一区三片,即谷山区、戴公庙片、咸嘉湖片和天马山片。目前,已发掘了其中的5座,包括陡壁山、象鼻嘴、望城坡、风篷岭、风盘岭西汉墓,共出土文物计5000余件。汉代长沙王陵墓群作为我国现存数量最多、规模最大、保存较为完整的汉代诸侯国陵园,承载着湖湘文化孕育、形成时期的灿烂文明,具有历史、科学、艺术、社会、文化、经济以及生态等多个方面的重大价值,被誉为“汉代诸侯王陵寝的百科全书”。

面对如此重要的大遗址,对于其价值体系的研究可谓适当其时。近日,马代忠著、长沙国王陵考古遗址公园管理处编的《汉代长沙王陵墓群价值研究》一书由岳麓书社出版。

△ 《汉代长沙王陵墓群价值研究》,岳麓书社出版
全书共九章。第一章全面介绍了国际国内对于文化遗产价值的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法,明确本书从历史、艺术、科学、社会、文化、经济、生态七个维度梳理阐释汉代长沙王陵遗址的价值。第二章重点介绍汉代长沙王陵遗址概况。第三至第九章分别从七个方面全面梳理和阐释了遗址的价值。通览全书,思路清晰,布局合理,价值阐释既尊重了客观历史,又照顾了今日关切。
《汉代长沙王陵墓群价值研究》一书的出版,有着重要的价值与意义。一方面,汉代长沙王陵墓群存世已两千年,年代久远,历史积淀厚重,文化内涵丰富,为人们了解和研究汉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提供了大量的信息,开展各项保护利用工作时亟须对其“解码”,通过价值传播,更好地发挥文化遗产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全面梳理汉代长沙王陵墓群已有的考古调勘、发掘和研究成果等资料,结合传世文献和价值理论,运用最新的文化遗产保护理念,从历史、艺术、科学、社会、文化、经济、生态等七个方面对遗址价值进行探讨分析,我们可以见证汉代长沙国所反映的湖南华夏化进程的途径与方式,也可以见证古代中国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对南方多民族地区独特的“齐政修教、因俗而治”的管理智慧,以及力求中央政权与地方族群在民族文化传承和国家认同方面的价值统一。
遗址的价值研究既不可能一蹴而就,在短时间内就获得完美的阐释,也不允许束之高阁,等待考古资料足够丰富后再开展工作。正是立足于此认识,《汉代长沙王陵墓群价值研究》一书,打破空白,在梳理现有材料的基础上,用新理念和新方法向读者呈现了关于汉代长沙王陵墓群价值研究的阶段性成果。我们相信,随着汉代长沙王陵墓群考古调勘、发掘和科研工作的不断推进,必将会对其蕴含的价值有更深刻的认识。
(本文内容源自《汉代长沙王陵墓群价值研究》一书序、前言)

推
荐
阅
读

书名:《汉代长沙王陵墓群价值研究》
作者:马代忠 著
长沙国王陵考古遗址公园管理处 编
出版社:岳麓书社
ISBN:978-7-5538-1870-2
定价:180.00元
内容简介
汉代长沙王陵墓群是目前国内发现数量最多、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王陵墓群,《汉代长沙王陵墓群价值研究》一书为配合汉代长沙国王陵墓群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和管理而撰写。全书共设九章,第一章全面介绍了国际国内对于文化遗产价值的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法,第二章结合历年考古发掘成果重点介绍汉代长沙王陵遗址的保护和研究概况,第三至第九章分别从历史、艺术、科学、社会、文化、经济、生态等七个方面全面梳理和阐述汉代长沙国王陵墓群遗址的考古学价值及文化旅游价值。
书 影






文字整理 | 鲁云云
图片拍摄 | 邱建明
一审 | 向媛媛
二审 | 邱建明
三审 | 彭楚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