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信息

显示子项
中国 陕西 河南 甘肃 新疆 青海 宁夏 西藏 四川 云南 重庆 山西 湖北 湖南 贵州 广东 广西 河北 山东 江苏 安徽 江西 浙江 福建 北京 上海 黑龙江 内蒙古 海南 吉林 辽宁 天津 香港 澳门 台湾

• 中国古代马匹役使的新认识:以石家墓地五号车马坑为例

张成睿等著,刘欣恬等译丨中国古代马匹役使的新认识:以石家墓地五号车马坑为例原创刘欣恬等译丝绸之路考古2025年03月11日 17:35陕西中国古代马匹役使的新认识:以石家墓地五号车马坑为例张成睿1王永安2等 著 刘欣恬3程若馨3李 悦3译(1 哈佛大学人类学系 2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3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引言家马(Equus caballus)用于拉车和骑乘极大地 ...

• 敦煌画稿:中国古代的绘画与粉本

原作名: Performing the Visual: The Practice of Buddhist Wall Painting in China and Central Asia, 618–960译者:张书彬 / 王道杰 / 杨筱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4年12月定价:128元ISBN:9787301355510内容简介敦煌画稿作为画师记录创作构思的草图,是中国艺术中非常罕见的直接来自生产创作过程的材料。本书是知名东亚艺术史学者胡素馨 ...

• 汉唐丝绸的外销 — 从中国到欧洲

汉唐丝绸的外销 — 从中国到欧洲宋馨(慕尼黑大学)引言自公元前三千年左右新石器时代起中国已开始饲养家蚕蛾(Bombyx mori)。家蚕丝纤维极爲纤细、柔软、光亮,此外韧性极高。家蚕丝最大的特点在其纤维的长度。蚕茧由单独一根长达3000米的丝形成,其中一段长达800—1000米的细丝可以用来作成织布纱线。这种极长的丝纤维只需从茧中缫(reel)出(茧内的蛾 ...

• 国宝手记-陕西历史博物馆珍品

国宝手记-陕西历史博物馆珍品 作者:强跃 /申秦雁 /庞雅妮 /李博雅 /李晓强 /张馨心出版社:陕西旅游出版社副标题: 陕西历史博物馆珍品出版年: 2018-8页数: 120定价: 68装帧: 平装ISBN: 9787541837128

• 正式刊布的唐代纪年墓葬索引

正式刊布的唐代纪年墓葬索引(上)月馨/整理按:本索引截至2018年4月的624座纪年唐墓材料,欢迎补充和纠错。感謝整理者授權。序号 葬地 葬年 姓名 身份 出处1 河南卫辉 589,627 郁久闾募满乞扶惠 隋天水太守,西河郡开国公 四川大学考古系,河南省文物局南水北调文物保护办公室:《河南卫辉市大司马村隋唐乞扶令和夫妇墓》,《考古》2015年2期。河南省文 ...

• 楚国的货币

楚国的货币 作者:赵德馨 /赵德馨出版社: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年: 1996-9页数: 454定价: 27.00元装帧: 精装丛书:楚学文库ISBN: 9787535118028楚国的货币的创作者赵德馨作者

• 从中国出发的全球史-全三册

从中国出发的全球史-全三册 作者:葛兆光 主编 /段志强 /钟觉辰 /常彧 /尹磊 /马晓林 /周思成 /温翠芳 /刘馨秋 /梁捷 /易晓辉 /武绍卫 /游斌 /昝涛 /梁文道 /刘小朦 /费晟 /王建革 /朱明 /尹敏志 /刘耀春 /孔鹏音 /宋念申 /刘小萌出版社:云南人民出版社出品方:理想国副标题: 全三册出版年: 2024-4页数: 1624定价: 398装帧: 精装ISBN: 9787222224933内容简 ...

• 丝路瑰宝见证文明融合之美

来源:当代陕西作者:杨一苗 张玉洁 张瑜 张馨文 王强 王峰◇“中华文明之所以延续5000年不中断,除了自身有强大传统外,还在于不断与周边地区进行交往融合。”◇“5000多年前,源自西方的小麦和源自中国的粟、黍以阿勒泰为中转站,一个东传,一个西进,为生存和繁衍提供物种资源,造福东西方人民。”◇“展览中展出的文物正是文化交流中的‘翻译’。 ...

• 关于南海西北陆坡一号沉船年代的新认识

2023年10月,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三家单位联合完成了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第二阶段考古调查工作,通过观察一号沉船出水青花瓷的器型器类、胎釉成分、装饰技法等,项目组认为一号沉船遗址年代约为明正德年间(1506-1521年),但也有专家指出该船的年代可能为弘治时期。说法不一的主 ...

• 新疆库车友谊路墓群2021年发掘收获与初步认识

来源:《西域研究》2022年第4期新疆库车友谊路墓群2021年发掘收获与初步认识田小红 吴勇 王馨华 段朝玮内容提要2007、2010、2021年三个年度的发掘基本明确了库车友谊路墓群的分布范围、延续使用时间、文化特征等信息。墓群年代为春秋战国时期至元明时期,主体年代为魏晋南北朝,是古代龟兹地区规模很大的一处墓地。魏晋南北朝时期墓葬具有浓郁的中原文化特 ...

• 心放俗外-定州静志、静众佛塔地宫文物图录

心放俗外-定州静志、静众佛塔地宫文物图录 作者:黎毓馨 主编 /黎毓馨出版社:中国书店副标题: 定州静志、静众佛塔地宫文物图录出版年: 2014-11定价: 480.00装帧: 精装ISBN: 9787514912371内容简介浙江博物馆”心放俗外——定州静志寺静众院佛塔地宫文物展“,两座地宫出土的众多文物之价值,其实并不比著名的法门寺地宫文物逊色,可惜自出土以来 ,国内从没 ...

• 完善景区综合服务功能 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麦积山景区游客服务中心一期项目将投运

中国甘肃网8月7日讯据天水日报报道【新天水·天水日报记者 王晓馨】游客服务中心是游客进入景区的第一道窗口,也是城市文化的一道亮丽风景。近日,记者来到麦积山景区游客服务中心了解到,目前一期项目全部建成即将投入运营,二期项目主体工程全部完工,正在进行内部设施安装和附属工程施工。游客服务中心将以崭新面貌迎接八方来客。麦积山景区游客服务中 ...

• 观德坊:隋朝高等学府的射箭课程实践基地

观德坊位于定鼎门西第一街从南向北数第五坊,东临定鼎门大街,当时,此坊内的场所都是高端大气上档次的。  根据相关文献材料记载,隋朝时,曾在观德坊设立百官射堋(péng),又置国子监;唐朝初期,观德坊被划为内臣的居所。坊内建筑还有景福寺及千金公主、苏永、源溥等宅第。  此处为何叫观德坊呢?市隋唐史学会会长王恺说,这与隋朝时这里曾设百官射 ...

• 浙江古代青瓷

《浙江古代青瓷》(全二册)作者:郑建华、谢西营、张馨月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日期:2022年11月  本书是首部通史类浙江古代青瓷专著。  青瓷是最早的瓷器品种,浙江是青瓷的故乡,也是古代世界主要的青瓷产地。浙江古代青瓷生产的历史始于夏商之际,从原始青瓷之滥觞,至明清时期龙泉窑衰落,三千余年间,绵延不绝。在几乎贯穿古代中国历史时期 ...

• 胡素馨 | 敦煌粉本及其画工实践

敦煌粉本及其画工实践文 ˉ 胡素馨【内容摘要】本文讨论敦煌藏经洞发现的画稿及其与敦煌画工艺术实践之间的关系,以此重建由构思壁画及至完成作品的过程。画稿及其相关材料可用以分析唐五代时期画工所处的社会环境。画稿的用途多样,可分成四种类型:壁画粉本、刺孔、幡画画稿、仪轨图画稿。此外,画稿还可用以讨论寺庙、窟龛等大型工程的营造情形。【关 . ...

• 保罗·希尔:欧亚、医学与贸易:东亚的阿拉伯医学——关于它如何抵达、如何被重视,附论印度洋上可能存在的药材供应链

除了非洲最深处以外,欧亚大陆各地的医疗体系从很早开始就自由地交相渗透、相互影响。因此,原本多样化的地中海世界的医学体系,逐渐并入了一个占据主导地位的盖伦(医学)体系(Galenic system)。盖伦医学也随之成为阿拉姆语地区以及随后之阿拉伯人的主导医学。一旦阿拉伯人脱离了他们的部落起源,并从自己最古老的地方传统中走了出来,即后世所称 “先 ...

• 学术丨汪晓茜 刘馨悦:继承和转译:小议近代中国建筑中的帕拉第奥式遗产

中国第一代建筑师的核心力量是在欧美学院派建筑教育的土壤中成长起来的。通过“布扎”体系的训练,帕拉第奥式的学院派古典建筑语言在中国生根发芽,成为西方文化影响近代中国建筑的印记之一。本文从近代部分受“布扎”教育建筑师的工作出发,探讨学院派和帕拉第奥式的形式语言和方法如何在中国现实中延续和转译,并通过协调不同建筑体系,来适应中国近代中 ...

• 胡素馨丨粉本:历史、主题及风格问题

编者按:海德堡大学胡素馨教授(Sarah E. Fraser)著作Performing the Visual: The Practice of Buddhist Wall Painting in China and Central Asia, 618-960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的中文译本《视觉展演:唐五代时期敦煌地区的绘画与粉本》即将由北京大学出版社

• 蔡馨逸:法门寺地宫——盛唐之光,佛国之秘

1987年,随着法门寺封存1113年的唐代地宫大门被重新开启,4枚佛指舍利,以及消失千年的秘色瓷、来自东罗马和伊斯兰的琉璃器等2000多件唐代宫廷文物重见天日,佛教文化、宫廷文化、异域文化交织相融的盛唐气象扑面而来。灵指再现,世界佛教界的一大幸事“不得了,佛指舍利!”1987年,当隋唐考古学家、法门寺地宫考古队副队长韩伟忽然意识到眼前这个在法门寺 ...

• 浙江仙居岩画的微腐蚀断代

内容提要:微腐蚀测年通过观测矿物晶体上的“石亏”来获知岩画的制作年代,是一种无损的“直接断代法”。仙居岩画的测年工作主要在送龙山和小方岩两处地点开展,经过观测,研究人员从岩画刻槽中取得了十一组石亏微腐蚀数据,以及两组来自吴芾墓附属石刻的校准数据。由校准后的年代计算结果可知,小方岩岩画的制作开始于东吴末年,贯穿了两晋及南北朝时期, ...

• 每月一讲——建筑木构件抉微

木取自自然,自带灵气,独有其气质和性格。木,质感温润,不同的科目有不同的硬度、纹理及独有的木香。木作为建筑材料与砖、石、灰等传统建筑材料相比密度小而抗弯、抗拉强度相对较高,又易于手工加工进行组装,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较大的灵活性。如名贵的金丝楠木生长周期漫长(成为栋梁材至少两百年以上),其纤维结构细密,纹理直长,特有淡雅香味,作为 ...

• 隋唐墓葬出土铁券考

  考古发现的隋唐时期墓葬中,偶尔出土一类长20~30、宽10~20厘米的薄铁片,多发现于墓主头部附近,发掘材料报道中常以铁券、铁板、铁片、铁牌、铁刀等名称之。为叙述方便,本文暂统称为铁券。这类铁券在南北朝墓葬中鲜有发现,应为隋唐时期新出现的随葬品。由于发现时多已锈蚀破碎,难以确定其性质,报道中往往不予详述,导致对其认识的缺乏。因此,本 ...

• 唐代的臂钏与指环

关于唐代装饰品的研究,以往多集中在钗簪、梳篦、耳饰、颈饰等首饰领域,对臂钏和指环虽偶有涉及,但由于其发现零散,尚无全面的梳理。本文以科学考古发掘和刊布的材料为基础,试对唐代臂钏和指环的形制及相关问题作一简要考察。

• 博物馆·大咖说丨西安博物院院长余红健:多措并举,让文物“活”起来

有人说,要想了解一个城市,就要先去它的博物馆。钟声悠扬,塔影秀美,西安博物院仿是古城闹市中的一处静谧。放慢脚步,人们可以在这里细细品味时光流转,倾听文物絮语。西安博物院位于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唐长安城”中轴线朱雀大街东侧,全院总占地面积16万平方米。院址以著名的唐代建筑、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小雁塔为中心,由博物馆、唐荐福寺遗址、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三部分组成。是国内目前少有的集世界

• 通古斯巴西古城考古小记

来源:大众考古 万里向安西 2015 年 7 月 22 日,在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陈凌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一行人从北京奔赴新疆新和县通古斯巴西古城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考古发掘。那是我第一次踏上新疆的土地,2433 公里,记忆如此清晰的里程数,却是古代的商旅、使团、传教者、取经人走上一生的路途。 在乌鲁木齐短暂停留,拜访了新疆博物馆和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后,我们南下托克逊,西经焉耆和库车,抵达阿克苏地区新和县,正 ...

热门信息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