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金汉藏中国青铜器图录
白金汉藏中国青铜器图录作者:陈梦家/ 校注严志斌出版社:金城出版社 译者:田率 /严志斌出版年: 2015-1页数: 352定价: 398.00装帧: 精装ISBN: 9787515510910内容简介★ 陈梦家先生在中国青铜器研究方面的经典著作,20世纪中期中国青铜器研究的代表作。★ 本书英文版于1946年在美国出版,近70年来首次出版中文译本。★ 美国第三大博物馆收藏的经典中国艺术珍 ...
白金汉藏中国青铜器图录作者:陈梦家/ 校注严志斌出版社:金城出版社 译者:田率 /严志斌出版年: 2015-1页数: 352定价: 398.00装帧: 精装ISBN: 9787515510910内容简介★ 陈梦家先生在中国青铜器研究方面的经典著作,20世纪中期中国青铜器研究的代表作。★ 本书英文版于1946年在美国出版,近70年来首次出版中文译本。★ 美国第三大博物馆收藏的经典中国艺术珍 ...
商代青銅器銘文分期断代研究作者:嚴志斌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年:2013-9页数:1844定价:1890.00元装帧:平装ISBN:9787509751022内容简介本书以考古类型学方法,从科学发掘出土的铜器中确定若干标准器,将传世铜器作分期断代研究。在此基础上,选择部分常见铜器铭文字形,进行字体的分期断代研究,进而尝试对部分不见铜器器形的铭文进行断代,并重新 ...
商代青铜器铭文研究作者:严志斌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年:2013-1页数:312定价:148丛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ISBN:9787532567720内容简介該書對存世的5454件商代青銅器銘文進行了全面的清理,花大力氣運用考古學方法將零散的資料系統化,以斷代分期為先導,確立了明確的時空框架,使立論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上。選題涉及層面多,討論了相應時間段中銘文 ...
摘要:巴蜀文化中双戈戟形符号出现于战国中晚期,流行时间较短。双戈戟形符号应是对双戈戟的摹写,在战国中、晚期与多戈戟实物的流行相始终。双戈戟形符号只见于铜剑与铜矛上,与等符号构成专属性组合。此符号的使用者有巴人,也有蜀人,很可能不是“族”的标志或个人的名号。多数器物的符号组合数量较多,其表达的含义比较复杂。这类符号组合有明显的组合 ...
2019年是甲骨文发现120周年。10月18日,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河南安阳隆重举行。10月22日,“证古泽今——甲骨文文化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该展览是国家博物馆第一次举办的以甲骨文为专题的文化展,也是国家博物馆馆藏甲骨的第一次大规展示。11月1日上午,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等8个单位于人民大会堂 ...
内容提要:两周铜器铭文中有遣器、赴器和行器,据铭文内容可以推知这些器铭都与丧葬活动有关,进而可以推知铭文所载铜器是为随葬而作,属于葬器。文章对两周铜器中所有遣器进行梳理,认为西周早期的否叔七器可视为遣策的源头,春秋早期的仲考父盘应该是战国之后流行的遣策之雏形。 2006年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山西黎城西关墓地进行发掘,其中春秋早 ...
摘要:成都双元村M154大墓出土骨印背面并立两罍两钟或两罍的形象,是巴蜀文化中具有特殊重要意义的罍与钟的象形。罍与钟是是蜀人礼乐文化的最重要的象征。拥有钟、罍这二种蜀文化礼制核心器物并拥有祭祀权者,无疑是蜀文化社会中的上层权贵。印上的罍、钟的形象组合应该可以视作巴蜀印章上“”与“”符号组合的实物表现,双元村骨印可能处在巴蜀符号创制过 ...
内容提要:山西翼城大河口墓地出土的霸伯簋铭文涉及西周时期盐卤和丹砂的物流交换,对铭文的研究揭示了西周时期晋南地区各种势力对当地重要资源的控制情况,有利于了解西周王周内部诸侯、邦伯的关系。 近年,山西翼城大河口墓地的发现与发掘,使于史无载的霸国的历史面貌得以呈现。2018年公布的M1017号墓,出土有三件霸伯簋(器号分别为M1017:8、M1017 ...
全文阅读战国时期巴蜀文化水草纹符号试析(作者:严志斌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洪梅 中国国家博物馆 原文刊于:《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7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