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资讯

• 中国敦煌学史

【敦煌】林家平 宁强 罗华庆 著《中国敦煌学史》

• 克孜尔石窟——千佛洞的四宗“最”

坐落于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北缘库车县西部的克孜尔千佛洞,被称为“中国第二敦煌”。以其一万幅优美绝伦的壁画名震八方,是我国现存石窟中位置最西、开凿时间最早、延续时间最长的大型石窟。这里是中国最早的佛教石窟,也是龟兹石窟艺术的典型代表。克孜尔石窟有两个重要的特点作为标志:第一,它是中国境内时间最早的大型佛教石窟寺;第二,它是中国境内最西 ...

• 中国石窟之美:走进西域

“古代西域住着什么人?西域“三大男神”是谁?克孜尔石窟有何独特之处,后期如何衰落的?石窟供养人是哪些人?……教育部长江学者、考古学家、敦煌学专家宁强教授亲自带我们走进中国石窟艺术,本书来自他历经10多年,长达8次对新疆境内古代艺术遗迹实地考察。书中对新疆地区古代石窟艺术进行初步探讨与综合介绍,从克孜尔石窟到库木吐喇石窟,从龟兹石窟 ...

• 敦煌石窟寺研究

敦煌石窟寺研究 作者:宁强出版社: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年: 2012-2页数: 267定价: 168.00元ISBN: 9787805888750内容简介敦煌石窟,是汉唐以来敦煌郡沙州管辖地区内的石窟总称,包括今敦煌的莫高窟、西千佛洞,瓜州的榆林窟、东千佛洞、旱峡石窟,肃北的五个庙石窟和一个庙石窟,以及玉门的昌马石窟等。敦煌石窟的历史是一部最具代表性的系统的石窟艺术编 ...

• 汉画文献 | 朱静宜、宁强:《沂南汉画像石墓的画像时空布局及其丧葬文化观念》

作者:朱静宜、宁强(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原文刊于《南都学坛》2022年第42卷第3期,第6-11页【内容摘要】画像石墓作为墓葬艺术的主要形式,是了解当时历史习俗和宗教信仰的重要渠道,也是研究当时丧葬制度和人们生死观的主要依据,是探究人类文明进程的重要物质文化载体。位于山东沂南的画像石墓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首批经科学发掘的墓葬,是难得 ...

• 往生净土与魂归故乡:德兴里壁画墓的死后理想世界

往生净土与魂归故乡:德兴里壁画墓的死后理想世界贾晓贝 宁强(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北京,100089) 【摘要】德兴里壁画墓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东北亚墓葬艺术的演进变化,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学界往往关注墓主方面的解读,而基于时空逻辑进一步研究后发现,墓葬后室构建了私人化的净土空间,并以墓主夫人画像的空缺来体现其佛教信仰与更高层次 ...

• 研究新突破丨“马踏飞燕”铜奔马应改名为“马踏匈奴鹰”

首都师范大学考古系教授宁强于2020年8月26日带研究生在兰州甘肃省博物馆参观考察时,发现俗称“马踏飞燕”的武威雷台汉墓出土的汉代铜奔马脚下所踏的鸟并非尾巴分叉的燕子,而是一只鹰。这是谁的鹰?鹰和马是什么关系?马踏飞鹰造型的铜雕表现的是什么主题?带着这些疑问回到北京后,宁强教授开始比对相关考古资料,查阅历史记载,寻找准确答案。近日,这 ...

热门信息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