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资讯

• 石门障寻踪

石门障寻踪张文平(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石门 石门障 稒阳县 五当沟石门障最早见于《汉书•地理志》的记载。西汉五原郡下辖16县,其中稒阳县同时为五原郡东都都尉治所,《汉书•地理志》“五原郡”条“稒阳”下注曰:“北出石门障得光禄城,又西北得支就城,又西北得头曼城,又西北得虖河城,又西得宿虏城。”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中亦提到石门 ...

• 遮虏障、居延都尉府与居延县

遮虏障、居延都尉府与居延县张文平(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居延 遮虏障 居延都尉府 居延县发源于祁连山的黑河,流经河西走廊,最终注入额济纳旗的居延海。处于大漠之中的额济纳旗,在黑河水、居延海的滋润下,形成了3万余平方公里的绿洲。大漠、绿洲,黑河、居延海,胡杨、红柳,居延汉简、黑城文书,土尔扈特蒙古部落,共同组成了额济纳旗独特的文 ...

• 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唯一的一组北宋遗存 ——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北宋丰州城及其防御体系

草原文物2018年2期关键词:烽火台松树古城张文平 甄自明(1.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 2.鄂尔多斯市博物馆)2013年9月,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与鄂尔多斯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准格尔旗文物管理所的业务人员,联合对位于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境内的北宋丰州城及相关军事防御设施作了全面调查。通过调查初步认为,在北宋时期,以丰州城为中心,形成了包括 ...

• 汉代五原塞考

张文平(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关于东西横亘于固阳县色尔腾山的长城,一般认为是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秦国大将蒙恬修筑的一道长城, 在固阳县境内的部分也就惯称作固阳秦长城。到西汉武帝时期,大将卫青北却匈奴,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于是汉遂取河南地,筑朔方,复缮故秦时蒙恬所为塞,因河为固。”①这里的“复缮故秦时蒙恬所为 ...

• 内蒙古魏晋北朝考古综述

张文平 包桂红(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魏晋北朝的历史起始于公元220年曹魏代汉,终止于公元581年杨坚受禅代周建立隋朝。与曹魏代汉同一年,活动于阴山地区的拓跋鲜卑部落遭到外族打击,首领拓跋力微依附于没鹿回部大人窦宾,娶其女,率所部北居长川。自此,整个内蒙古地区魏晋北朝的历史以拓跋鲜卑部落为主角,以阴山地区为中心遗留下大量的考古遗 ...

• 内蒙古考古工作的核心内容

曹建恩 张文平(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自然地理学上一般以400毫米降水量线作为干旱区和湿润区的界限。在我国境内,这一条降水量线大体处于北纬39°~42°之间,是农业区与牧业区的自然分界线,实际上形成了一个条形的生态学分界带。在历史上,这条生态学分界带同时又是一条文化分界带,是中国历史上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分界带,分界带的标志是农耕 ...

• 乌拉特中旗文物考古工作概述

张文平 丹达尔(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乌拉特中旗地跨阴山山脉南北,山南是后套平原,山北是乌拉特草原。这里的阴山山脉,自秦汉以来,一直有阳山之称,以位于黄河北河之北而得名。2007 年以来,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在乌拉特中旗开展的文物考古工作,主要有以下四项,依次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长城资源调查、德岭山古城考古发掘、新忽热古 ...

• 燕魏参合陂之战地望新考

作者:张文平,男,1973年生,内蒙古卓资县人,博士,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北疆史地考古研究。对于公元395年燕魏参合陂之战的具体发生地,学界一直存在争议,往往将其与西汉代郡参合县、北魏凉城郡参合县混同起来。本文以考古调查成果为基础,结合史料记载,认为参合陂实为叁合陂,与西汉代郡参合县、北魏凉城郡参合县或参合陉均非 ...

• 从九原到五原——包头地区战国秦汉历史与考古若干问题考辨

西域一词首见于《史记》,主要由匈奴使用,指代匈奴浑邪王管辖的河西地区,该范围东至金城西到盐泽,匈奴浑邪王也被称为匈奴西域王。汉武帝占领河西走廊置酒泉郡以通西北国,汉武帝将西域地区称之为西北国、西国、宛西诸国、西北外国等。直到汉武帝去世,都没有用西域一词统称西域诸国。本始年间汉朝联合乌孙征伐匈奴之际,还将龟兹以东称为东国,将龟兹以 ...

• 按打堡子 元代汪古部早期的政治中心

按打堡子元代汪古部早期的政治中心文 图 / 张文平本文刊登于《大众考古》2024年06月刊辽金时期,汪古部被称作白达达,是游牧于今天内蒙古大青山(元代称“天山”)之北草原上的诸乣部族。成吉思汗南下进攻金朝,为金朝戍守界壕的汪古部投降,成吉思汗与汪古部部主阿剌兀思剔吉忽里结为按打(蒙古语“契交”之意)。1214年成吉思汗“甲戌分封”,汪古部受封 ...

• 北魏云中镇、朔州建制变迁及治城考

【关键词】北魏;盛乐旧都;云中镇;朔州;古城村古城【摘要】北魏王朝定都平城之后,为了加强盛乐旧都的军事防御,在云中之地设立云中镇、朔州,兼行军事与行政职能。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前后,废云中镇,存留朔州,朔州下辖盛乐、云中二郡。初步考证,云中镇、朔州及盛乐郡的治所为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古城村古城,云中郡治所为今呼和浩特市和林 ...

• 内蒙古长城-战国秦汉篇

内蒙古长城-战国秦汉篇 作者:张文平出版社:文物出版社副标题: 战国秦汉篇出版年: 2019-12页数: 202定价: 280.00元装帧: 精装ISBN: 9787501064595内容简介内蒙古境内的长城涉及时代广泛,战国秦汉是其中很好中较为重要的一部分,本书从内蒙古总体长城架构到战国秦汉时代的长城做了从整体到局部的梳理,并对境内战国秦汉的长城进行了从史料到学术难点的分析 ...

• 兴安文化遗产/内蒙古文化遗产丛书

兴安文化遗产/内蒙古文化遗产丛书 作者:陈永志 /吉平 /张文平出版社:文物出版社出版年: 2014-8-1页数: 317定价: CNY 310.00装帧: 平装丛书:内蒙古文化遗产丛书ISBN: 9787501040407兴安文化遗产/内蒙古文化遗产丛书的创作者陈永志作者

• 巴彦淖尔文化遗产/内蒙古文化遗产丛书

巴彦淖尔文化遗产/内蒙古文化遗产丛书 作者:陈永志 /吉平 /张文平出版社:文物出版社出版年: 2014-8-1页数: 329定价: CNY 310.00装帧: 平装丛书:内蒙古文化遗产丛书ISBN: 9787501040551巴彦淖尔文化遗产/内蒙古文化遗产丛书的创作者陈永志作者

• 杂志精选| “造石亭”与“筑长城” 《魏书》史料二则的考古学释读

“造石亭”与“筑长城”《魏书》史料二则的考古学释读文 图 / 张文平“造石亭”并非建造“御苑”据《魏书·太祖纪》记载,北魏道武帝拓跋珪于天赐三年(406年)“八月甲辰,行幸犲山宫,遂至青牛山。丙辰,西登武要北原,观九十九泉,造石亭,遂之石漠”。杏桃沟石砌长城墙体(西南—东北)首先,对这一则史料中涉及的几个古地名作一介绍:公元398年拓跋珪 ...

• 中国考古百年 | 内蒙古考古一百年:发挥北疆考古优势,讲好民族交融故事

  2021年,适逢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年。回顾中国考古学过去100年走过的路,回顾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工作者取得的一系列成果,在此基础上瞻望未来,我们才能更有信心、目标更加明确,走好未来的道路。自1954年正式成立以来,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及其前身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工作组、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作为内蒙 ...

• 大青山上 蜈蚣坝顶——内蒙古武川坝顶北魏祭天遗址

坝顶遗址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武川县大青山乡坝顶村西南约1千米处的大青山蜈蚣坝坝顶之上。20世纪80年代开展的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坝顶遗址即被发现,但对其性质一直存有争议,有北魏皇帝行宫、北魏白道城下属烽燧等说法。 2014年,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坝顶遗址进行了详细调查,通过对遗址形制结构及地表采集遗物的综合分析,初步推断可能为 ...

• 内蒙古武川坝顶北魏阴山皇家祭天遗址

坝顶遗址发掘区全景(南—北)内蒙古武川坝顶北魏阴山皇家祭天遗址 坝顶遗址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武川县大青山乡坝顶村西南约 1 公里处的大青山蜈蚣坝坝顶之上,分布范围约 1万平方米。2019—2020 年,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申报国家文物局主动性考古发掘项目,对该遗址开展了正式考古发掘。坝顶遗址发掘区出土陶器 发掘中,布 10 米×10 米探 ...

• 新发现 |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坝顶遗址发现北魏皇家祭天遗存

坝顶遗址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武川县大青山乡坝顶村西南约1公里处的大青山蜈蚣坝坝顶之上。大青山属于阴山山脉中段,蜈蚣坝顶部山势平缓,海拔高度达1660米,遗址即坐落于这片平缓山地的中部,西侧为乌素图沟,南望呼和浩特平原。坝顶遗址及所在蜈蚣坝航拍图遗址最早发现于20世纪80年代开展的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后来有学者陆续做过调查,但对其性质一 ...

• 内蒙古魏晋北朝考古综述

   内蒙古魏晋北朝考古综述  张文平 包桂红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   魏晋北朝的历史起始于公元220年曹魏代汉,终止于公元581年杨坚受禅代周建立隋朝。与曹魏代汉同一年,活动于阴山地区的拓跋鲜卑部落遭到外族打击,首领拓跋力微依附于没鹿回部大人窦宾,娶其女,率所部北居长川。自此,整个内蒙古地区魏晋北朝的历史以拓跋鲜卑部落为主角,以阴山地区为中心遗留下大量的考古遗存,其中以墓葬、

• 辉腾锡勒草原访古

基本信息:主编:张文平 袁永明编著: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出版社:文物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年11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7年11月印次:1ISBN:9787501051229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研究阴山山脉一个特殊地区——灰腾梁的考古学著作。其新颖之处在于,它研究的是一个区域,而不仅仅是一座古城、一块墓地、一处遗址,而是由自然因素与人文历史因素共同合成的自成体系、自我完整的地理单元。这令考古学者感兴趣,也令历史地 ...

热门信息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