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末周初空心砖制坯工艺与使用功能研究
商末周初时,空心砖的制坯工艺和使用功能一直都是学界尚未解决的难题。基于周原遗址凤雏六号至十号基址新出土的砖类建材,本文拟就该问题试做分析与探讨。研究表明,这一时期空心砖的制坯思路已基本与战国及两汉时期相类,但成型工艺仍不成熟,或可称作“条片拼接制坯法”;此外,它很可能被用作建筑护墙砖或台基包边砖,目的是为了保护大型夯土建筑的墙基 ...
商末周初时,空心砖的制坯工艺和使用功能一直都是学界尚未解决的难题。基于周原遗址凤雏六号至十号基址新出土的砖类建材,本文拟就该问题试做分析与探讨。研究表明,这一时期空心砖的制坯思路已基本与战国及两汉时期相类,但成型工艺仍不成熟,或可称作“条片拼接制坯法”;此外,它很可能被用作建筑护墙砖或台基包边砖,目的是为了保护大型夯土建筑的墙基 ...
前 言 在我国广袤的沿海地区,大量分布着以贝丘遗址为代表的海洋性文化遗存。利用碳十四测年技术,为沿海地区的考古遗址提供准确的绝对年代数据,重建先民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历史,一直是沿海地区考古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但是,由于海洋中广泛存在的海洋碳库效应(Marine Reservoir Effect,缩写为MRE,或称海洋碳储存库效应)会对海洋来源的样品以 ...
秦始皇灭六国后,把秦国已有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政策向全国推广,进行了历史上建立大一统中国的首次努力。其后的西汉王朝总结前代的经验教训,在继承秦代各项制度的同时,也作出了不少改革和创新,使得政治稳定、军事强盛、经济文化繁荣的局面维持了较长一段时间。大一统因此成为以后2000多年间中国社会的主流政治形态和理想统治模式。 兴盛的汉王朝 ...
屈家岭遗址位于湖北省荆门市屈家岭管理区屈岭村和京山市雁门口镇高墩村,地处大洪山南麓向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是“屈家岭文化”的命名地,同时是长江中游地区最早发现、最早发掘、极具代表性的新石器时代大型聚落遗址。屈家岭遗址的发现,第一次揭开了长江中游地区特征鲜明的史前文明的面纱,率先打破了固有的“黄河流域文化中心论”的学术观点,证明长江 ...
学术分享 | 浙江宁波市奉化区任宋村2021年汉代窑址发掘简报原创李永宁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2025年07月05日 08:31浙江注:本文发表于《北方文物》2024年第二期,已经作者授权。任宋遗址位于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溪口镇任宋村北部的山坡上,东北距宁波火车站34.2公里,东南距奉化火车站22.3公里(图一)。山坡坡度大致相同,平均为15度。山坡中部有一条环 ...
陕西隋代裴政墓发掘简报考古2025年06月25日 08:42湖北陕西隋代裴政墓发掘简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原载《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5月)摘要:2020年6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于西咸新区秦汉新城龚东村北发掘一批隋唐时期墓葬,其中M8保存较好,出土墓志一合。志主为《北史》《隋书》记载的河东裴氏家族成员裴政,于隋开皇二年入葬。该墓虽遭盗扰,但仍出土随葬 ...
新书推送 |《安阳隋张盛墓》出版更多好书尽在文物出版社读者服务部2025年05月09日 17:01北京张盛墓是有明确纪年的隋代早期墓葬,墓主人张盛是隋初的征虏将军、中散大夫。1959年该墓由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发掘,它是出土隋代陶俑最多的一座墓,也是研究隋唐考古的重要资料。张盛一生历经北魏、东魏、北齐、北周、隋五代,享年93岁。该墓出土192件随葬品, ...
讲座回顾 | 悬泉置汉简与丝绸之路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2025年06月24日 17:46甘肃近日,粤港澳大湾区“汉字与文明大讲堂”第六讲在中山大学南校园中文堂206室顺利举办。本次活动由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中山大学古文字研究所、“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协同攻关创新平台联合主办。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馆员、中国秦汉研究会理事张俊民先生受 ...
张笑宇 | 粟特人与唐帝国的历史转向唐史学闻2025年06月15日 07:16陕西转载自:历史学人本文节选自《世界之中》,张笑宇 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军事、外交与经济的三重角色身为“丝绸之路上的犹太人”,粟特人对中原政权又有什么意义呢?我个人认为意义至少有三方面。其一,是作为中原政权驱策或雇佣的军事力量。前文述及,粟特人生活的区域乃是农耕与游牧 ...
崔轩 张光玮 邵磊:历史文化遗产旅游地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权衡思路——对日本经验的分析解读考古研史2025年05月21日 06:02山西以下文章来源于中国文化遗产杂志,作者崔轩 张光玮 邵磊中国文化遗产杂志.关注文化遗产热点问题,传播文化遗产保护新知识、新理念,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全文刊登于《中国文化遗产》2025年第2期 专题 “借鉴与启示:国际视阈下 ...
张德芳:出土简牍与西域史研究甘肃省文物局2025年05月07日 19:35甘肃汉文简牍最早发现于尼雅和楼兰。新疆出土的简牍有汉文简牍,也有佉卢文简牍。除西域本土外,甘肃马圈湾、悬泉等地亦发现数量可观的与西域史有关的大量汉简。新疆、甘肃两地的出土简牍对西域史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拟从简牍视角来谈谈西域史研究中的“冷门绝学”问题。新疆出土的简牍 ...
文章选登|河北邯郸后百家北墓地汉魏墓葬M635、M643发掘简报原创张鹏,等文物春秋2025年05月02日 17:00河北【关键词】后百家北墓地;河北邯郸;百家村墓群;汉魏时期;多室砖墓【摘要】后百家北墓地位于河北省邯郸市复兴区后百家小区北侧,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邯郸市文物保护中心对该墓地进行了考古发掘,共发掘战国、汉魏、隋 ...
朔门古港与对面的江心屿 温州人自古以来就敢闯敢拼,不论在国内还是海外都创造过辉煌的业绩。接触到温州人,和他们聊这片土地时,他们会和你讲述如何在“七山二水一分田”的地方耕耘。现在的温州辖域总面积1.18万平方公里,人口900多万,算起来人均三分地。在生产力并不发达的古代,这么少的耕地如何养活大量的人口,确实让人头疼,也正是这种并不友好的农 ...
吃的中国史 作者:张良仁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品方:北京贝贝特出版年: 2025-4页数: 288定价: 68.00装帧: 平装ISBN: 9787559880116内容简介 透过美食看历史南京大学考古教授、200万粉博主张良仁,一本书带你读懂舌尖上的万年中国史!一本围绕吃的百科全书~☆张良仁教授:考古界最懂美食,美食界最懂考古,更适合中国读者体质的“孤独美食家”。☆两年 ...
征服密码-亚欧强盛的六大要素 作者:张良仁出版社:中信出版社出品方:大方副标题: 亚欧强盛的六大要素出版年: 2025-5页数: 318定价: 98元装帧: 平装ISBN: 9787521774917内容简介本书从考古学出发,结合历史学、语言学、人类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成果深入探讨了贾雷德·戴蒙德在《枪炮、病菌与钢铁》中提出的核心问题——亚欧大陆的文明何以在全球历史中占据主导 ...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吴铎思 通讯员 陈文军 张红玲4月24日,国家文物局公布了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新疆喀什莫尔寺遗址成为新疆地区唯一入选项目。这项由中央民族大学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开展的考古项目,历经五年系统发掘,为丝绸之路宗教文化交流史研究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4月24日,航拍莫尔寺遗址。陈文军摄莫尔寺遗址位于喀 ...
盘龙城遗址商代灰坑的土壤微形态观察中国社科院考古所中国考古网2025年04月27日 19:17北京以下文章来源于江汉考古,作者李春霞等江汉考古.《江汉考古》;长江中游文明进程研究课题组秘书处;湖北省考古发现与研究。摘要:本研究对盘龙城遗址王家嘴、杨家湾北坡两个地点灰坑内堆积进行了土壤微形态观察。通过薄片观察,我们确定研究涉及的灰坑均为倾倒废弃 ...
WA丨张家浩丨基于人工智能与实验测定的文化遗产病害监测研究丨洞见未来:2024建筑类学科青年学者交流会原创WA世界建筑WA世界建筑 World Architecture2025年01月07日 17:01北京基于人工智能与实验测定的文化遗产病害监测研究Research on Cultural Heritage Disease Monitoring Based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Experimental Measurement张家浩ZHANG J ...
WA丨吕红医,张宗鹏 等丨记忆之场作为一种遗产环境中的设计方法:以巩义黄冶三彩窑遗址博物馆设计为例原创WA世界建筑WA世界建筑 World Architecture2025年04月22日 17:03北京记忆之场作为一种遗产环境中的设计方法:以巩义黄冶三彩窑遗址博物馆设计为例Lieux De Mémoire as a Tool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in Historic Heritage Environments: The Desig ...
M2 2024年5月,为配合丁家垅城改项目,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砖室墓(编号2024长天丁M2)开展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M2为多室砖墓,由土圹和砖室组成,墓葬早年遭破坏,墓道、封门及大部分券顶不存,砖室结构保存较为完整。土圹平面为曲尺 形,东西长4.84米,南北宽2.74—3.52米,西北侧有一生土二层台,可能是修筑时的踏步。砖室亦为曲尺形,东西长4.7米 ...
秦汉时期地面建筑遗址出土空心砖刍议原创张鸿亮中原文物2025年04月23日 10:54河南近年来在西安、洛阳等地秦汉时期地面建筑遗址中发现不少空心砖,主要用作台基式建筑的踏步砖,在东汉时期还用作台基周边廊道的拦边砖,功能上与常见于中原地区战国晚期至西汉时期墓葬内的空心砖有较大不同。(图一) 这些发现不仅扩展了对空心砖用途与沿用时代的认识,其本 ...
河北蔚县三关辽代家族墓地发掘简报考古2025年04月22日 07:01湖北以下文章来源于中原文物,作者中原文物中原文物.《中原文物》是以刊登考古发现与研究、文物研究、科技考古类论文为主的文物考古类综合性学术期刊。点击上方“中原文物”一键关注2017年11月初,河北蔚县博物馆接到报案,西合营镇三关村西北有墓葬被盗,盗洞周围有大量石块和沟纹砖等,墓室内 ...
原文刊载于《笃行致远:纪念〈世界遗产公约〉五十周年论文集》第一卷《世界文化遗产价值与理念》,北京:文物出版社,2022年。从世界遗产中心到缔约国遗产气候变化应对工作的发展、困境与启示付梓杰(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高晨翔(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中心)张思宇(北京语言大学)摘要时至今日,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跨 ...
一、前 言 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和核心区,这一区域的考古发现对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根脉和文化特质有重要意义。中原地区的考古学研究能够为回答中华文明何以形成、何以延续提供重要线索。 中原地区(本文主要指中原文化区)一直被认为在中国早期历史进程中具有领先周围地区的中心地位,且这种领先地位一直延续到了历史时期。因此,在考古学文化区系 ...
摘要:考古学有助于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重大基础性问题的研究。内蒙古中南部地区原住民的颅面形态主要为“古华北类型”。自新石器时代以来,“古中原类型”颅面形态的居民陆续从中原地区迁徙至此。春秋晚期,随着中原政权的衰微,以“古蒙古高原类型”颅面形态为主的北方部族从该地区以北的草原地带不断南下,带来畜牧业经济,并促进了该地区人群构成的多元 ...
【河西考古】杨富学 张丽蓉 | 回鹘西夏共交接———莫高窟第 345 窟主室壁画的分期与断代玉门市博物馆玉门历史文物2025年01月26日 17:57甘肃回鹘西夏共交接———莫高窟第 345 窟主室壁画的分期与断代杨富学 (敦煌研究院人文研究部)张丽蓉 (西北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敦煌莫高窟第345窟修建时间,《敦煌石窟内容总录》有明言:“此窟原为唐窟,西夏改 ...
王坊遗址位于连云港市赣榆区柘汪镇北部,王坊社区东南,北临青岛大道,西临日照大道,西南距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盐仓城遗址直线距离约17.38公里,东南距纪鄣城遗址直线距离约5.23公里(图一)。 图一 王坊遗址位置图2023年7月至2024年3月,为配合当地基本建设,连云港市文物保护和考古研究所联合江苏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王坊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面积300 ...
在古代中东,蓝色被视为具有神圣意义的颜色。从文献记载来看,古埃及《亡灵书》将蓝色与天空和尼罗河相联系,象征生命和再生。两河流域《吉尔伽美什史诗》 则记载了青金石作为神圣护身符的功用,反映出蓝色在宗教仪式中的特殊地位。考古发现为此提供了实物佐证,墓葬壁画和装饰物中大量使用蓝色颜料,出土的各类蓝色护身符、串珠等也证实了文献记载的可靠 ...
摘要:文章分析了不同锡(Sn)含量的青铜刻刀(12%、16%、20%、23%、26%、30%)在青铜板(含锡12%)上的刻铭试验,发现其均能刻铭成功,差异体现在刻铭的效果和刻刀的磨损上,含锡20%的刻刀刻字效果明显且刻刀持久耐用,低于此值的刻刀出现卷刃,高于此值的刻刀出现磨平或崩刃,且刻字效果不太理想。随着含锡量的增加,青铜的硬度先升后降,在加入铅(Pb) ...
摘要:文章分析了不同锡(Sn)含量的青铜刻刀(12%、16%、20%、23%、26%、30%)在青铜板(含锡12%)上的刻铭试验,发现其均能刻铭成功,差异体现在刻铭的效果和刻刀的磨损上,含锡20%的刻刀刻字效果明显且刻刀持久耐用,低于此值的刻刀出现卷刃,高于此值的刻刀出现磨平或崩刃,且刻字效果不太理想。随着含锡量的增加,青铜的硬度先升后降,在加入铅(Pb) ...
鲁公桥遗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蜀山街道鲁公桥社区金银桥东100米。遗址地处浙北平原区南部、萧绍平原西部,西为西山山脉和湘湖,周边环绕南门江水系,地理位置优越。为配合杭州市萧山区蜀山街道鲁公桥城中村改造安置房项目建设,2020年5月至7月对该地块进行勘探和试掘,发现良渚文化时期和宋代的文化遗存,主要分布于遗址区的中西部。经国家文物局批准 ...
内容提要:农业生产是江苏地区两周时期社会经济的重要来源,农作物组合从商晚期的稻、粟、黍发展至西周时期的稻、粟、黍、小麦、大麦和大豆,其中粟和小麦两类旱地作物在部分聚落中都出现了强势发展的趋势。北部徐海地区两周时期存在着旱作农业和稻旱兼作两种模式,前者以庙台子遗址为代表,后者分别以东聂墩和万北遗址为代表,又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以旱作为 ...
【新书介绍】宋金时期中原北方地区砖室墓研究中国考古网中国社科院考古所中国考古网2025年03月28日 17:27北京基本信息:编著:张保卿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4年12月版次:1印刷时间:2024年12月印次:1ISBN:9787522744810内容简介:本书以宋金时期中原北方地区砖室墓为主题,力图在梳理、归纳各墓葬文化区和不同时段砖室墓发展的基础上 ...
2024年7月,为配合临汾市尧都区万达广场项目(一期)建设,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和临汾市文物考古工作站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对该项目用地范围内发现的古墓葬进行了考古发掘,共清理唐代、金元、明清时期墓葬51座。其中M20是本次发现的唯一一座元代纪年砖雕壁画墓,该墓葬是在考古勘探之前,地面清表时发现的,墓葬顶部局部被破坏,其余部分保存完整。具体收获如下 ...
新书推介丨张铭《麦积山石窟珍品讲读》原创西北大学出版社西北学2025年03月14日 23:10甘肃敦煌作者简介张铭,甘肃庄浪人,研究馆员,历史学博士,考古学博士后,敦煌研究院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副所长,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兼职教授,甘肃省优秀青年文化人才,第二批陇原青年英才。先后在《敦煌研究》《中原文物》《敦煌学辑刊》《中国文物报》《学习时报 ...
海防是国家为保卫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维护海洋权益,防备外敌入侵和人员、物资非法进入,在沿海和海疆进行的防卫和管理活动的统称。海防遗存及相关设施在中国沿海各省均有分布,直接反映了当时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等方面的规划与策略。明清海防遗存作为海疆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必要进行深入调查和研究。明清海防发展概述 中国自元代 ...
大遗址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上自百万年人类史,万年文化史,千年文明史,下至清代之前各历史时期的重大城址、墓葬群等。新中国成立以来,大遗址的考古、保护和利用随着国家重大经济、文化建设的不断变化,考古、保护的目的和方式不断创新和变化,利用的模式也因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而推进。本文就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大遗址考古、大遗址保护和利用的 ...
张德芳丨西北汉简与丝绸之路信史研究光明日报西北学2025年03月26日 22:12四川张德芳,1955年生,甘肃永昌人。西北师范大学特聘教授、甘肃简牍博物馆首任馆长。先后在甘肃省社会科学院、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简牍博物馆长期从事历史、考古、出土文献与丝绸之路等领域的研究,在《中国社会科学》《文物》《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报刊发表论文160多 ...
古钱币是缅甸早期(1—10世纪)历史遗存中数量最多的品类,出土于早期城址毗湿奴城(Beikthano)、室利差呾罗城(SriKsetra)、直通城(Thaton)、汉林城(Halin )等。这些钱币通常为银质,正反两面刻绘与宗教艺术相关的图案,以印度教、佛教题材多见,年代上大致可分为北阿罗汉王朝时期(4—7世纪)、室利差呾罗晚期(7—8世纪)两个阶段。小知识 室利差 ...
张德芳 | 从悬泉汉简看楼兰(鄯善)同汉朝的关系原创张德芳西域研究2025年03月26日 17:31新疆来源:《西域研究》2009年第4期从悬泉汉简看楼兰(鄯善)同汉朝的关系张德芳内容提要西汉时期,楼兰(鄯善)与汉朝的关系主要是以汉与匈奴势力的消长和汉朝对西域的政策为转移,两者的关系曾出现过四种不同的形态。简牍和文献证明,早在西域都护府建立之前,鄯善 ...
高昌砖书法 作者:张铭心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年: 1993-10页数: 51定价: 4.10装帧: 平装ISBN: 9787563316946内容简介《高昌砖书法》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高昌砖书法的创作者张铭心作者目录图 版 目 录1画承墓表(拓片) 章和十六年(546)2画承夫人张氏墓表 水平二年(550)3汜�岳墓表 章和十八年(548)4汜绍和及夫人张氏墓表 和平二年(5 ...
张十庆东亚建筑技术史文集 作者:张十庆出版社:辽宁美术出版社出版年: 2011丛书:当代中国建筑史家十书ISBN: 9787531449638内容简介《当代中国建筑史家十书:张十庆东亚建筑技术史文集》具有高水平、高视点、宽视野,具有学术成果的严肃性、权威性、深入性和创新性,是目前中国建筑史学研究领域独一无二的,具有极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建筑史学名家理论书籍。作 ...
新石器时代考古是百年北大考古的“传统优势项目”,在这里走出了苏秉琦、张忠培、严文明等学界泰斗和多位学科带头人,形成了研究中国史前文化、农业起源、文明起源以及田野考古的一系列理论和方法体系,为中国新石器考古和田野考古的学术研究、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发挥了卓越的引领作用。 北大新石器考古的真正开端始自于1957年河北邯郸涧沟遗址的田 ...
早期人类学家泰勒和摩尔根,都将“文明”安排在“蒙昧”和“野蛮”两个阶段之后,构成了人类社会进化序列。柴尔德在写作《历史发生了什么》(1942年)一书时,把文明引入到考古学叙事之中。他汲取深受达尔文影响的卢伯克的观点,把“蒙昧”等同于旧石器时代的狩猎采集者,把“野蛮”等同于新石器时代的食物生产者,把“文明”等同于青铜时代及其之后的社会 ...
张成睿等著,刘欣恬等译丨中国古代马匹役使的新认识:以石家墓地五号车马坑为例原创刘欣恬等译丝绸之路考古2025年03月11日 17:35陕西中国古代马匹役使的新认识:以石家墓地五号车马坑为例张成睿1王永安2等 著 刘欣恬3程若馨3李 悦3译(1 哈佛大学人类学系 2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3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引言家马(Equus caballus)用于拉车和骑乘极大地 ...
先秦神话中,蛇与神的形象总是交织在一起。伏羲女娲“人首蛇身”;少昊之子蓐收“左耳有蛇,乘两龙”;夏朝开国之君启亦“珥两青蛇,乘两龙”。春秋战国时期,楚人普遍相信蛇能通天地,借蛇来塑造神祇的形象。山东、苏北、皖北和四川地区出土的两汉画像石上有各类“操蛇”“衔蛇”图像,蛇与神鬼之间有密切关联,表达了升仙和辟邪的意涵。东晋张湛在《列子 ...
一、清代拨金壁画的发现情况 近年,在对大同市古代寺观彩塑壁画进行调查过程中,新发现多处清代拨金壁画遗迹,丰富了对拨金工艺的认识。具体情况如下: (一)新荣区大窑山龙王庙壁画 大窑山龙王庙位于新荣区西村乡大窑山新村东南100米旧村。南北长33.8米,东西宽16.8米,占地面积约567平方米。现存正殿、戏台,清代建筑。正殿坐北朝 ...
摘要:北白鹅墓地是年代基本明确在春秋早期的重要考古发现,这一发现使我们能够观察与思考王朝东迁后的周人社会变化。北白鹅墓地为代表的春秋早期贵族墓葬,随葬青铜礼器普遍劣质或拼凑,反映了周王朝从社会到经济陷入困顿的局面。东迁后的周王朝,面临着族群的安置和新址的建设、资源和生产的重新组织等诸多方面的问题。社会和经济的困顿,加速了王室的失 ...
开化墓群位于山西太原晋源区开化村东北,汾河西畔,地处太原西山东麓丘陵地带,东南距晋阳古城北城墙约2.5公里,西南距著名的开化寺蒙山大佛约3公里。太原周边发掘的陶俑墓数量不少,但或被盗或发表资料有限,限制了我们对该类陶俑墓葬俗的了解,开化墓群北齐墓葬相对集中,历年发掘的该墓地陶俑墓资料发表相对全面,有望弥补这一缺憾。结合近年的相关发现 ...
晚商时期流行一种“一首双身”的兽面纹,直鼻巨眼,圆睛凸出,阔嘴尖唇,其双角竖立多内卷(亦有少量外卷),两侧的躯干由平伸而上折,尾多外卷,与角相反,少数有岐尾。躯体用云雷作地纹,下生肢脚,脚尖向内卷,足爪较抽象,其余部分则常用上下竖立的列羽装饰,线条细密繁缛,没有明显的主纹与地纹之分,常见于瓿、尊、斝、觚、爵等青铜容器表面。李济先 ...
古泮池古泮池位于曲阜明故城东南隅,最早是春秋时期鲁僖公办学的场所,称泮宫。《诗经·鲁颂·泮水》中有“既作泮宫,淮夷攸服”,其建于鲁僖公十六年(公元前644年)之前。西汉初年,景帝之子刘馀徙封为鲁王,他对泮宫、泮水加以修葺改造,并新建了规模宏大的灵光殿,成为他及后代鲁王的游赏玩乐之地。明成化年间(1465—1487),六十一代衍圣公孔弘绪又 ...
邠州范氏家族是北宋时期陕西名门望族之一,该家族中有两位人物在《宋史》中有传,一为范祥,一为范育。据传记可知范祥字晋公,进士及第,曾通判镇戎军,权陕西转运副使,提举陕西缘边青、白盐,陕西制置解盐使,为北宋盐法改革和西北御边做出了突出贡献,并得到知开封府包拯荐举和洮、渭百姓肯定。范育为范祥之子,字巽之,举进士,为泾阳令,后以养亲谒归 ...
1989 年9 月,新干大洋洲商代大墓横空出世,震惊考古学界和历史学界。墓葬出土各类器物近两千件,其中青铜器四百余件。这一地下宝库的发现,改写了先秦时期江南文明史。铜镈的形制与年代大洋洲商墓出土青铜器以礼器与兵器为多,乐器共出土4 件,包括3 件铜铙、1 件铜镈。铜镈器身呈梯形,环钮,钮下舞部正中有一方形穿与腔通。器身满布以浮雕牛首为主题的 ...
甘肃庆阳南佐遗址是一处黄土高原仰韶晚期具有都邑性质的大型高等级中心聚落。这一重大考古发现完善了陇东地区考古学文化序列,更为认知该地区在史前阶段的意义提供了关键材料。陇东地区位于甘肃省东部、子午岭和六盘山之间、黄土高原西部,现今行政规划下包含平凉、庆阳两市全境。陇东地区诸多重要考古发现中,陶制建材尤为引人注目:一方面,以往考古工作 ...
甘肃庆阳南佐遗址是一处黄土高原仰韶晚期具有都邑性质的大型高等级中心聚落。这一重大考古发现完善了陇东地区考古学文化序列,更为认知该地区在史前阶段的意义提供了关键材料。陇东地区位于甘肃省东部、子午岭和六盘山之间、黄土高原西部,现今行政规划下包含平凉、庆阳两市全境。陇东地区诸多重要考古发现中,陶制建材尤为引人注目:一方面,以往考古工作 ...
2023年5月19日,国际期刊《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在线发表了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与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合作对甘肃灵台桥村遗址出土的龙山文化早期复合陶瓦的研究成果,成功复原了目前世界上已知最早的复合陶瓦屋顶,实现了对复合陶瓦溯源研究的重大突破。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博士生徐艺菁和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周静为文章的共同第一 ...
新疆轮台奎玉克协海尔古城的考古工作文 图 / 张相鹏 任润新本文刊登于《大众考古》2025年01月刊奎玉克协海尔古城公元前60年,控制天山北麓东部的匈奴日逐王降汉,西汉中央政府统一西域,同年设西域都护府作为管理西域的军政机构。2017年,“汉代丝绸之路的开拓—西域都护府”学术研讨会在轮台举办,与会学者一致认为地处轮台县东南的奎玉克协海尔和卓尔库 ...
“北方地区”有两种以上的含义,本文所使用的含义与中国考古惯用的“长城地带”最为接近,与农业地理上被称为农牧交错带的区域大体吻合,但又有一些不同。本文的“北方地区”包括在自然地理和新石器时代文化区系中被称为黄土高原和燕辽地区的两个自然和文化区,而“长城地带”和农牧交错带一般不包括黄土高原的东南部地区,即关中、晋南和豫西,但本文依据 ...
距今5500年左右,分布在西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和长江下游的凌家滩文化都进入到早期文明阶段,两支文化都发现了明确的祭坛和高等级墓葬,也共见部分形态非常相似的玉器。长期以来,红山文化和凌家滩文化之间的关系问题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和讨论的焦点。最近,内蒙古敖汉旗元宝山红山文化积石冢出土了与凌家滩文化发现的形态相似的玉冠形器,再次将学界的关注 ...
一、前言 碧村遗址位于山西省吕梁市兴县高家村镇碧村村北,黄河及其支流蔚汾河的交汇处,西距石峁遗址约50千米。2015—2018年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联合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今考古文博学院)、兴县文化和旅游局,对小玉梁台地进行了连续发掘工作,清理出龙山中晚期石砌排房、石砌城墙、护坡墙、灰坑等遗迹,基本理清该台地的整体布局及其聚落的阶段性 ...
· 项目概况 ·一遗址概况郑家沟及其周边遗址分布图郑家沟遗址位置图(上为北)郑家沟遗址位置图(上为北)郑家沟遗址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西南隅塔儿村乡郑家沟村西100米处的高地上,海拔1014.6 米,东北距宣化古城30 公里,北距张家口市中心 25 公里。南有桑干河,北临洋河,东北为燕山山脉,西为阴山山脉,南有太行山山脉,处于“三山两河”之间, ...
流经晋陕大峡谷的黄河从偏关入晋,奔腾而下,途经山西4市19县,共计900多公里。虽日夜穿梭,始终未能阻隔两岸先民的交流,先后形成了十余处流传至今的古渡,成为南来北往、东进西越的重要关口,搭建了南北民族交流融合的山西桥梁,铸就了山西黄河文明的参天丰碑。 从旧石器时代晚期万年文化史的塑造以来,黄土高原东部黄河先民一衣带水,彼此促进,在距今4 ...
2010年11月,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与登封市文物勘探队在河南省登封市唐庄乡西北约1公里处发掘了两座宋代壁画墓.这两座墓均为仿木结构砖室墓,其中M2的壁画保存较好,M3的砖制浮雕较细致.根据墓葬形制,壁画内容等判断,M2的年代为北宋晚期早中段,M3的年代为北宋晚期早段.这两座墓为研究北宋时期的服饰,家具,丧葬习俗及绘画艺术等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关键词 ...
祥龙摆尾留瑞气,灵蛇出洞迎新春。在乙巳蛇年来临之际,和大家浅谈一下生肖蛇、蛇纹以及五毒纹的源变、文化内涵及所蕴含的民俗风情。 蛇,作为自然界中的一种神秘生物,因其独特的形态与习性,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在原始时代,由于人们的未知与恐惧,在与大自然长期斗争的过程中,渴求寻求强大而神秘的力量来保护,便产生了早期的动物崇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