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昌大元帅印”考
摘要:2016年,江口沉银遗址文物盗挖案件破获后追缴回一件“永昌大元帅印”。该印的虎钮及尺寸与明代和南明将军印类似,同时采用了明代官印的九叠篆文,当为明代至南明时期所制。金印多见于明末农民起义政权中,但“元帅”为起义军最高领导者才能有的称号。明末农民军领袖能和江口沉银遗址产生联系的只有张献忠一人,该印制作于1643年,正是大西军向南征战 ...
摘要:2016年,江口沉银遗址文物盗挖案件破获后追缴回一件“永昌大元帅印”。该印的虎钮及尺寸与明代和南明将军印类似,同时采用了明代官印的九叠篆文,当为明代至南明时期所制。金印多见于明末农民起义政权中,但“元帅”为起义军最高领导者才能有的称号。明末农民军领袖能和江口沉银遗址产生联系的只有张献忠一人,该印制作于1643年,正是大西军向南征战 ...
复活的土司城堡-海龙囤考古手记 作者:李飞出版社:贵州教育出版社副标题: 海龙囤考古手记出版年: 2014-6-1页数: 255定价: 15.00元装帧: 平装ISBN: 9787545606263内容简介 因为曾是土司神秘的别馆离宫,又是一场著名战事的主战场,海龙囤无疑是播州杨氏遗留至今最负盛名的遗产。作为中国宋、元、明时期山地石头建筑的杰出典范,以及羁縻土司制度的代表性遗 ...
在古代文化遗产与现代公众之间,考古学无疑像一座桥梁,沟通古今。但这一切并不会无端端地发生,而且随学科专业化的逐步加强,原本有趣的发现往往被转述为生硬的研究成果而在小圈子内流传,成为“考古方言”,很难成为“普通话”而走进公众的视野,被广泛认知。如何使文化遗产保护的成果惠及大众,转而使其得到更加有效的保护与利用?这属“公众考古学 ...
晚清以来,西方列强或直接军事劫掠,或依靠雄厚资本搜刮,造成大量中国古物流失。1909年2月,罗振玉感慨: “我国若不定古物保存律,恐不数十年,古物荡尽矣,可不惧哉?”。当年9月,清廷颁布《保存古迹推广办法》,表示要以国家之力调查和保存古物古迹。历史久远运作成熟的文物市场、内涵复杂面相多歧的文物收藏传统和文物观念、新兴的民族国家文物保护职 ...
——————————————————————————全文阅读从江口出水金封册看明代封册制度(作者:高大伦 南方科技大学;李飞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原文刊于《文物》2018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