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代长城的发展
烽燧,又称烽火台,是警戒和传递军情的通信工程设施,建于山岭或开阔地,遇有敌情,即以烽燧报警,白天施烟,夜间举火,传递信息。据《居 延汉简》记载,汉时有“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百里一城”的规 定,当时的警戒信号大约有6种:即蓬、表、鼓、烟、苣火,积薪。白天举蓬, 表烟,夜间举火,积薪和鼓昼夜兼用;而且都以匈奴一千人入塞作界限 ...
烽燧,又称烽火台,是警戒和传递军情的通信工程设施,建于山岭或开阔地,遇有敌情,即以烽燧报警,白天施烟,夜间举火,传递信息。据《居 延汉简》记载,汉时有“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百里一城”的规 定,当时的警戒信号大约有6种:即蓬、表、鼓、烟、苣火,积薪。白天举蓬, 表烟,夜间举火,积薪和鼓昼夜兼用;而且都以匈奴一千人入塞作界限 ...
近日,自治区文化与旅游厅文物保护与考古处副处长、一级调研员周志成同志带领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及自治区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组成的专业团队,前往北庭故城开展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状况评估工作,对北庭故城遗址当前的保护现状、展示利用及档案管理工作进行了全面的评估。此次评估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梳理党的十八大以来北庭故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在保护管理工作 ...
北庭高昌回鹘佛寺遗址博物馆曾于2021年11月完成升级改建,为更好的服务于大众科普,提升展陈效果,此次升级建成了博物馆数字化展示系统,包括展厅内的弧幕影院《佛门众像》、“高昌王亦都护供养像”“弥勒上生经变图”“遗址沙盘”的声光解说系统以及沉浸式体验大屏等等,运用国内先进的数字展陈技术,对遗址内的壁画和塑像艺术进行多方面展示,为游客深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