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硕:前凉对丝绸之路的经略加速东西方文化交融
东汉末年,经济萧条,物价飞涨,货币体系濒临崩溃,“谷一斛至数十万”。至曹魏黄初二年(公元221年),朝廷宣布停用五铢钱,以谷物、布匹作为一般等价物进行交易。此举虽然暂时缓解决通货膨胀的问题,但也导致“钱废谷用既久,人间巧伪渐多”,弊端丛生。随着生产力的恢复和发展,魏明帝曹叡在太和元年(227年)下旨恢复五铢钱。西晋始泰六年(270),秦州 ...
东汉末年,经济萧条,物价飞涨,货币体系濒临崩溃,“谷一斛至数十万”。至曹魏黄初二年(公元221年),朝廷宣布停用五铢钱,以谷物、布匹作为一般等价物进行交易。此举虽然暂时缓解决通货膨胀的问题,但也导致“钱废谷用既久,人间巧伪渐多”,弊端丛生。随着生产力的恢复和发展,魏明帝曹叡在太和元年(227年)下旨恢复五铢钱。西晋始泰六年(270),秦州 ...
东汉末年,经济萧条,物价飞涨,货币体系濒临崩溃,“谷一斛至数十万”。至曹魏黄初二年(公元221年),朝廷宣布停用五铢钱,以谷物、布匹作为一般等价物进行交易。此举虽然暂时缓解决通货膨胀的问题,但也导致“钱废谷用既久,人间巧伪渐多”,弊端丛生。随着生产力的恢复和发展,魏明帝曹叡在太和元年(227年)下旨恢复五铢钱。西晋始泰六年(270),秦州 ...
提起秦汉文物,很多人条件反射想到“秦砖汉瓦”,古拙而粗粝。 其实,秦汉时代的中国先辈匠人们,也用大量作品,描述了自然生灵,从日常生活中的禽畜,到深山大泽中的猛兽,再到想象中的珍禽异兽,这些形象或是存在于陶俑铜像,或是存在于浮雕彩绘,有的作为文玩把件,有的作为镇宅瑞兽,在我们祖先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展厅里最常见的动物形象莫过于马、 ...
作者/林硕(中国国家博物馆),文章发表在《文史知识》2017(4),原名《谁是丝绸之路的首位欧洲访客》,有改写【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分享朋友圈】在文章开篇,让我们来读一段《鄂多立克东游记》中令人睁目结舌的描写:两位僧人开始鸣锣,我亲眼看到数千只非常奇特的野兽,从园林假山的洞穴中闻声而出。其中我认识的有野猫、猴、狒狒、狐狸、狼、豪猪,还有长角的人面动物。我问同行者这是怎么回事?他笑着答道:这些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