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资讯

• 东汉南匈奴南迁及其安置新论

[摘要]东汉建武二十六年(50年),南匈奴单于率部四万多人归附汉朝。汉朝先将其安置于今内蒙古乌拉特中旗川井镇至新忽热苏木一带。翌年(51年),单于庭迁至西河郡美稷县域,另外七部亦随之迁入汉朝北部边郡,分布于西到内蒙古乌兰布和沙漠,东到河北桑干河流域的广大地区。永元二年(90年),南匈奴人口增加至23.73万人。四十年间,南匈奴人口增长四倍。 ...

• 西汉时期西北边疆的民族及其与王朝的关系———基于《汉书》 的分析

汉王朝的西北边疆主要指狭义上的西域,民族成分复杂,既有起源于甘青高原的氐羌民族,也有与北方匈奴有源流关系的乌孙,还有高鼻深目的塞人;西北边疆各民族的政权都得到汉王朝在政治上的认可,他们与汉王朝建立了一种羁縻关系,是汉王朝西域都护治理下的地方政权,从统一多民族中国形成与发展的角度来看,汉王朝对西北边疆各民族的治理是统一多民族中国对 ...

• 汉代上郡龟兹故城考——兼与《昫衍抑或龟兹》商榷

龟兹故城是汉代北部边疆地区一座重要的城池。史学界关于龟兹故城的地理位置争议较大。本文根据《汉书》《水经注》中有关龟兹县域范围的记载,以及对昂拜淖尔古城的考古调查,推定汉代上郡龟兹故城在今内蒙古乌审旗北部的昂拜淖尔古城。龟兹;昂拜淖尔;汉代;北疆近年来,学术界对于汉代政区地理研究相当重视,产出了若干新的学术成果。其中马孟龙在《昫衍抑 ...

• 汉代满夷谷地望新考

汉和帝永元元年(89)以窦宪为主帅的三路汉军征伐北匈奴,满夷谷是三路汉军的始发地之一。通过历史史实、考古分析以及自然地理形势的实地考察,今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图克木苏木(村)的查苏沟即是汉代满夷谷。满夷谷;匈奴;窦宪王兴锋(1984—),男,陕西宝鸡人,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贵州省民间文献研究中心副教授,主要研究方为中国边疆史地、北方 ...

• 哈佛中国史

哈佛中国史(全六卷)作者:卜正民出版社:中信出版社出品方:三辉图书原作名: History of Imperial China 译者:王兴亮 /李磊 /刘雅君 /张晓东 /冯世明 /李文锋 /潘玮琳 /李仁渊 /张远出版年: 2016-10页数: 2264定价: 408装帧: 精装丛书:哈佛中国史ISBN: 9787508665450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哈佛中国史(全六卷)卜正民(Timothy Brook)主编01:早期中华帝国 ...

• 古代伊朗文明探源

古代伊朗文明探源 作者:王兴运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出版年: 2008-07页数: 318定价: 18.00元装帧: 平装ISBN: 9787100054270内容简介本书为作者近几十年来潜心研究的成果,其中吸取了近一个多世纪以来伊朗人类学、考古学资料和埃兰楔形文字泥板文献和线形文字文献史料,深入研究了伊朗史前社会和埃兰文明,为我国占代伊朗史研究作了艰苦的开拓性工作。作者通过 ...

• 河套高原战国秦汉政治地理研究

河套高原战国秦汉政治地理研究作者:艾冲/王兴锋/孟洋洋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年:2020-4页数:330定价:98.00元装帧:平装丛书:陕西师范大学史学丛书ISBN:9787569513141内容简介本书收录是关于河套高原及其毗邻区战国、秦汉时期政治地理演变的专题研究论文。其研究范畴既涵盖战国、秦汉时期特定地域历史政区领域的建制(政区名称、隶属关系、析并置废 ...

• 王兴:民国时期夏鼐对考古学的认识

  “资料”是考古学①与历史学发生直接关系的连接点。关于考古学、历史学之间关系的探讨,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值得一提。“二重证据法”成为后世很多学者研究古史、古文献,或者探讨考古学、历史学之间关系的一种“典范”,甚至有学者指出它“从理论和方法上为现代考古学奠定了基础”②。如果就实践层面而言,“二重证据法”如何运用?如何具体地用地 ...

• 【边疆时空】王兴锋 | 蒙古高原的汉代城居与匈奴的游牧生活方式

浙江师范大学边疆研究院黑龙江东北数字出版传媒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王兴锋博士,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边疆史地研究、历史地理学、北方民族史。发表论文《汉代美稷故城新考》《论东汉南匈奴单于庭驻地的四次迁徙》《东汉南匈奴南迁及其安置新论》等。提 要:蒙古高原汉代城居的出现,与汉朝边民迁居漠北及汉文化 ...

• 李晓斌 王兴宇 | 东汉王朝对西北边疆治理策略研究

浙江师范大学边疆研究院黑龙江东北数字出版传媒有限公司联合主办李晓斌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社会工作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民委首批“民族问题研究优秀中青年专家”。研究方向:近现代西南民族关系、西南边疆与东南亚跨境民族史研究。著有:《历史上云南文化交流现象研究》《百越民族发展演变史:从越、僚到壮侗语族各民族》。王 ...

• 【瓜州故事】璀璨的文化圣地——瓜州古迹

2017-03-22 王兴鹏 文化I瓜州 璀璨的文化圣地瓜州古迹瓜州是一个文物大县,文物古迹众多。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1处,境内保存完好的古遗存多达330余处。丰厚的文物积淀已汇聚成了瓜州奔腾不息、勃勃生机的历史文化长河,展现出了它前所未有的文化魅力与考古价值。瓜州人崇尚文化,更崇尚这宝贵丰厚的历史文化,全县上下积极推行并弘扬这千古绝迹的古迹文化。以榆林窟为代表的洞窟文化:榆林窟建窟年代不 ...

• 王兴锋|汉代美稷故城新考

摘要:西河郡美稷县是汉代北疆地区的战略要地。对于史学界所谓纳林村古城为汉代美稷故城的成说。笔者提出质疑并通过文献史料、实地调查和考古资料,认为内蒙古准格尔旗暖水乡榆树壕古城实为美稷县故城。通过对汉代西河属国、使匈奴中郎将府的治所—美稷故城地理位置的考证,凸显出美稷县故城在两汉北疆地区拥有极为重要的军政地位,也使我们对两汉时期北疆 ...

• 荔枝道上“国保”石窟凸显野外文物保护之难

□王兴元 本报记者 吴晓铃 大巴山深处的通江县枸花坪村,通江河水从村里缓缓流过。在距河面20米高的一处坡地上,4龛雕刻细腻、装饰华丽的唐代石窟格外引人注目。这是通江白乳溪石窟,去年5月,刚刚成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然而,当地村民缺乏保护意识,以及文物保护资金的欠缺,“国保”石窟的保护堪忧。 3月1日,通江县文物局副局长席凯带领记者来到白乳溪石窟。他指着附近一条依稀可见的石梯路说,“这就是古蜀道上的荔 ...

热门信息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