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杂志精选| 6000多年前的“土床”
6000 多年前的“土床” 半坡遗址是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代表性的聚落遗址,总面积约5万平方米,经过发掘的有 1 万平方米,共发现房屋遗迹 46 座。房屋以半地穴式为主,按基址形状可以分为圆形和方形两种。每一座房屋在细节上虽然各有特点,但基本特征相同。如房屋的门道有一个用小隔墙围成的方形门槛,正对门槛的房子中心有一个灶坑,房子内有 1 ...
6000 多年前的“土床” 半坡遗址是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代表性的聚落遗址,总面积约5万平方米,经过发掘的有 1 万平方米,共发现房屋遗迹 46 座。房屋以半地穴式为主,按基址形状可以分为圆形和方形两种。每一座房屋在细节上虽然各有特点,但基本特征相同。如房屋的门道有一个用小隔墙围成的方形门槛,正对门槛的房子中心有一个灶坑,房子内有 1 ...
半坡遗址远景 2021年是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一百周年。在国家文物局的指导下,中国考古学会、中国文物报社组织遴选出“百年百大考古发现”,西安半坡遗址位列其中。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大规模发掘的史前遗址,半坡遗址的考古发掘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提起半坡遗址,不得不提到一位著名考古学家—发掘领队石兴邦先生。石兴邦先生1923年出生于陕西耀县( ...
半坡遗址的考古发掘在中国考古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1977年改属中国社会科学院)将陕西列为开展考古工作的重点区域。1951年初春,苏秉琦先生带领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陕西省考古调查发掘团来陕西进行考古调查,石兴邦先生为成员之一。调查团主要在西安南郊丰镐一带进行调查和试掘,在工作结束前曾到西安东郊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