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秦两汉都城礼制文明研究
中国古代城市文明是一种礼制性的城市文明,它既是物象的行政规划形式,又是政治和意识的体现。从史前时代到东汉,都城逐渐成为国家最重要的礼仪中心,都城的礼制建筑不仅体现了当时的建筑水平和规划形式,更重要的是蕴含着丰富的礼制思想,是礼仪制度、政治制度、等级观念、意识形态等多方面的反映。 ...
中国古代城市文明是一种礼制性的城市文明,它既是物象的行政规划形式,又是政治和意识的体现。从史前时代到东汉,都城逐渐成为国家最重要的礼仪中心,都城的礼制建筑不仅体现了当时的建筑水平和规划形式,更重要的是蕴含着丰富的礼制思想,是礼仪制度、政治制度、等级观念、意识形态等多方面的反映。 ...
摘要:目前发现秦汉畤祭遗址的祭祀坑内,多是男女玉人一对与玉琮组合,应是畤祭礼仪最主要的祭祀形式。文章认为玉琮象征天圆地方,是祭天礼地的祭器。周秦汉时期奉行“以天为父,以地为母”之信仰,男女玉人与琮组合用于祭祀,正符合天为阳,地为阴,以天为父,以地为母的认知。并由此推断,男女玉人应分别是受祭的天神和地神之神主,用驷马车载之前往雍地 ...
1979年5月,俞伟超(左) 、高崇文(右)在长江三峡考察楚文化遗址2001年2月,于北京大学参加“长江流域青铜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留影(由左至右:高崇文、安田喜宪、俞伟超、严文明、李伯谦、张柏)回顾我的学术发展历程,除俞先生的指引外,宿白先生、邹衡先生、高明先生、严文明先生、李伯谦先生等对我也是从各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和帮助。每想至此,都涌 ...
基本信息:主编:高崇文 张闻捷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4年9月印次:1印刷时间:2024年9月版次:1ISBN:9787030791399内容简介:本书是国内礼制考古的第一本教材,在内容上分为“礼制文明概观”“都城礼制”“丧葬礼制”“器以藏礼”四部分,囊括礼制考古学最重要的内容。其中,“礼制文明概观”主要从宏观视角论述中国古代礼制文明的发展演变;“ ...
古礼足征-礼制文化的考古学研究 作者:高崇文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副标题:礼制文化的考古学研究出版年:2016-1定价:158.00元装帧:精装丛书: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学术丛书ISBN:9787532579037内容简介《古礼足征(礼制文化的考古学研究)》主要从考古学的角度对古代礼制进行研究,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是礼制文明篇,研究了中国古代礼产生、形成、发 ...
《礼记·王制》载:“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郑玄注:“此周制,七者,太祖及文王、武王之祧,与亲庙四。太祖,后稷。”何谓“祧”庙?《周礼·守祧》云:“掌先王先公之庙祧,其遗衣服藏焉。”郑玄注:“迁主所藏曰祧。先公之迁主,藏于后稷之庙。先王之迁主,藏于文、武之庙。”贾公彦疏:“后稷庙藏先公,不名祧者,以有太祖庙名,又文 ...
楚墓棺椁辨识 高崇文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摘要:战国楚墓根据墓主的等级将椁内分隔成多个室,其分室的目的是要分门别类地来放置随葬品和葬具。既然椁内单独构筑成放置棺的棺室,那么在棺室内的木构殓具均属于棺,即使是用厚木板垒砌的葬具,也应属于棺,而不能视为“内椁”或“里椁”。只有这样认定才符合文献记载的棺椁使用制度。关键词:战国楚墓;棺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