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令伟:陈介祺与古器物全形拓
探寻古物之美细辩图像典雅中国美术研究丛书悦古:中国艺术史中的古器物及其图像表达孔令伟 著上海书画出版社教育部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浙江省第二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入选浙江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精品文库2024年初,上海书画出版社推出《国家图书馆藏陈介祺藏古器物拓本全编》《国家图书馆藏陈介祺书札》两种新书,让大家对这 ...
探寻古物之美细辩图像典雅中国美术研究丛书悦古:中国艺术史中的古器物及其图像表达孔令伟 著上海书画出版社教育部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浙江省第二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入选浙江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精品文库2024年初,上海书画出版社推出《国家图书馆藏陈介祺藏古器物拓本全编》《国家图书馆藏陈介祺书札》两种新书,让大家对这 ...
《人间瓷话——中国古陶瓷的文化解读》著:彭善国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时间:2024年12月《人间瓷话——中国古陶瓷的文化解读》引言瓷器是古代中国的伟大发明之一。不过,古人似乎并没有把这项发明太当回事儿,他们留下的文字记载,和瓷器相关的可真不多——胼手胝足的制瓷工匠没功夫记录它,文人墨客没兴趣记录它——以至于瓷器出现的时间等陶瓷史上 ...
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三地组辽代墓群发掘简报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克什克腾旗博物馆(原载《草原文物》2022年第1期)【摘要】三地组辽代墓群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克什克腾旗合意村三地组西北侧约500米。2021年,为配合内蒙古光大矿业有限公司尾矿库建设工程,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在此共发掘墓葬9座。因早期被盗严重,只出土铜钱5枚及少量 ...
白马沟观音寺位于博爱县东南15公里金城乡白马沟村,始创年代不详,2000年9月25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第三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甲骨文不是最早的文字大家了解,甲骨是一种占卜的遗物,甲骨上面的文字主要是占卜的记录,因此不应以为甲骨文能全面地体现商代的社会状况。古人说,卜以决疑,对于没有疑问的事,就无须进行占卜。有些人主张甲骨文包罗万象,甲骨文中没有的,在商代便不存在,这是不正确的。对于甲骨上的文字本身,也应该采取类似的看法。甲骨所见的4000多个文字并不是当时 ...
进入21世纪,新疆伊犁河谷地区陆续发现了一批青铜时代的遗址、墓葬、祭祀遗迹等文化遗存,新的发现不断填补着研究领域的空白和缺环,使伊犁河谷青铜时代文化面貌日渐清晰,是研究青铜时代伊犁河流域区域考古学文化的重要材料。本文通过对近年来伊犁河谷发现的青铜时代文化遗存的梳理、归纳和总结,按照史前考古学文化的定名标准,正式提出“吉仁台沟口文化 ...
西安等驾中村十六国墓M3出土鼓吹俑可分为骑马鼓吹俑、骑马执旗俑和步行鼓吹俑3类。步行鼓吹俑所奏㧏鼓类乐器以及骑马与步行相结合的鼓吹组合方式反映出十六国时期的关中地区与中国东北、西北地区存在密切的文化交流,且从该墓及关中地区其他十六国时期墓葬出土伎乐俑与鼓吹俑的数量来看,十六国中晚期主流音乐表演形式已出现“胡兴汉衰”的发展演变趋势。 ...
基本信息:编著:信立祥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时间:2024年12月版次:1印刷时间:2024年12月印次:1ISBN:9787573214294内容简介: 本书是信立祥先生对汉画像石长期研究的总结。涵盖了有关汉画像石研究的各个方面,在学术上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作者讨论了汉画像石的艺术表现方法,尤其是从美术史的角度,提出画像石的等距离散点透视构图法和焦点透 ...
鍑是欧亚大陆,特别是草原地区长期流行的一种大型金属容器,具有明确的时代特征和地域特色。一经发明,很快就风靡于北方草原民族,并广为流传,是欧亚大陆草原地带游牧民族特有的大型容器。本书运用考古学的研究方法,对欧亚草原发现的鍑进行了细致的研究。鍑不仅是一种大型炊器,还在草原社会结盟、祭祀等社交仪式、宗教活动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是草 ...
江西大余县宋代嘉祐寺塔被盗地宫出土文物苏晓春 (江西大余县博物馆)雷鸣鸿 (江西樟树市博物馆)(原载《南方文物》2017年第4期) 一 嘉祐寺塔,位于江西省大余县县城东山岭山麓的水口山上(现南安板鸭厂内)。因塔属嘉祐寺院内建筑,故名。图二 石雕小佛像与须弥座通宽有2.8cm高6.3cm重0.749kg,由佛像和须弥座组成,其中有一组有残断,一组缺佛像,腐蚀 ...
江苏常州新北区北舍庄土墩墓发掘简报常州市考古研究所(原载《东南文化》2024年第5期)内容提要:2021 年1—9 月,常州市考古研究所对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孟河镇北舍庄土墩墓进行考古发掘。该土墩墓形制较为完整,由中心墓葬M68 和双重壕沟组成,出土原始瓷器、陶器和石器。此类结构未见于其他同时期墓葬,为研究春秋时期的墓葬形制、丧葬习俗提供了新材料 ...
庐江县临湖尉汉墓江泽云(庐江县文物管理所)(原载《文物鉴定与鉴赏》2024年第22期)摘 要:2006年12月,在庐江县城北发现了塔山一号汉墓,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庐江县文物管理所联合对该墓进行了勘探和抢救性发掘清理。因出土一枚“临湖尉印”印章,该墓也被称为“临湖尉汉墓”。临湖尉汉墓保存完整,随葬品丰富,共清理出陶器、青铜器、玉器、漆木器 ...
临淄徐家村南墓地M32发掘简报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原载《海岱考古》2023年第1期)摘要:1991 年,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徐家村南墓地进行配合性发掘,主体为战国—汉代平民墓葬,位于墓地北端的M32 为带一条墓道的甲字形中型墓,墓主为战国中晚期齐国中小贵族,为了解齐国贵族的丧葬制度提供了新材料。首次科学发掘的贝壳画具有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
陕西西安焦村蒙元墓葬发掘简报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原载《考古与文物》2024年第7期)关键词:奉元城,蒙元墓葬,傅元明摘要:2008年,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在长安区焦村发掘了3座蒙元时期墓葬。墓葬形制较完整,出土墓志、石函、陶俑、模型明器等遗物,较为丰富。其中一座墓葬的墓主为蒙古帝国都总领傅元明,纪年为蒙哥汗四年(1254年)。墓葬位 ...
陕西西咸新区隋宇文则墓发掘简报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原载《考古与文物》2024年第6期)关键词:咸阳,洪渎原,隋代,宇文则墓摘要:2018年,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在配合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东连通道项目工作时,发掘了一批北朝隋唐时期墓葬。其中M34为隋开皇九年(589年)东平郡公宇文则之墓。该墓形制完整,纪年明确,出土了陶俑、墓志、一套瓷杯 ...
导读随着博物馆数字化建设的发展,数字技术在博物馆有了广泛且深入的应用。其中,知识图谱技术在文物知识的关联组织、视觉呈现、数据利用等方面都显示了很强的优势,受到博物馆行业的重视。本文将围绕知识图谱的概念,梳理知识图谱与博物馆的关系,并分享山西博物院知识图谱应用的实践,旨在为将来知识图谱在博物馆的深度应用和创新发展奠定基础。一、知识 ...
新见唐代石刻古文整理及古文再现的时代背景*成万东中山大学中文系摘要本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整理列举了新见唐代古文石刻22方,补充了传抄古文研究的材料;第二部分通过对石刻中古文再现的相关背景的考察,认为唐代石刻中古文再现和道教兴盛以及古文运动的倡导有内在的联系。关键词:石刻 墓志 古文 道教传抄古文材料有一部分来源于石刻,古文字书《汗简 ...
河西地区汉晋陶灶研究董文斌 魏文斌摘要:陶灶是汉代墓葬随葬器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着较为丰富的丧葬文化信息。通过对汉晋河西地区陶灶的考古类型学分析,理清了汉晋时期不同时段陶灶的特点与演变规律,并分析了产生这些规律的历史原因。同时与中原地区的陶灶进行比较,发现河西地区的陶灶在制作工艺与器型的精美度上相对落后,这一现象的产生与河西地 ...
目 录( 2024 年 第 1 卷 第 4 期 )考古报告吉林抚松枫林遗址第1地点2016年考古发掘简报 徐廷 张涵斐 乔欣悦 等科研论文从大溪遗址出土石器看史前峡江地区古人类的生存适应 贺存定 卢炳池 白九江 等浅议中国旧石器时代早中期权宜骨器技术的起源与发展轨迹马舒文 Luc Doyon研究综述史前热处理石制品辨识与研究进展 高原 彭菲呼马尔工业研究综述 ...
少有学者关注敦煌莫高窟第462窟,敦煌研究院定其为礼佛窟,但通过对洞窟两则汉文墨书题记的重新释读,同时结合窟内考古遗存,发现此窟极有可能是元至治三年为埋葬一位蒙古豳王家族信仰佛教的女性而改造前期多室禅窟而成的一处瘗窟。窟内有佛塔遗痕,应属塔葬瘗窟。此外,窟内有贴塑佛菩萨及释迦灵鹫山说法图,又有蒙古贵族女性画像和题名,显然非单纯的瘗 ...
景德镇市詹家下弄清代街区遗址2024年度发掘简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景德镇是南方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商业市镇,自北宋景德年间置镇以来,即依托制瓷手工业不断发展,至明清时期,已成为全国首屈一指的陶瓷生产与贸易中心。随着宋元以来陶瓷生产和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市镇范围或从东向西不断扩展,逐步形成了 ...
光纤技术在石窟寺岩体监测中的探索研究———以安岳石窟为例李黎1,陈卫昌1*,邵明申1,徐东升2,刘建辉1,都奎建1,汪洋11.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北京100029;2. 武汉理工大学 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湖北 武汉430070摘要:监测工作是石窟寺预防性保护的重要内容。岩土工程领域诸多成熟的监测技术被应用于石窟寺监测,为石窟寺保护研究提供了极大便利。然而 ...
莫高窟崖体抢救性保护历程及保护体系的初建沙梅真敦煌研究院 敦煌石窟文物保护研究陈列中心,甘肃 敦煌 736200摘要:20 世纪 50 年代至 60 年代是国家对石窟遗址开展抢救性保护的探索阶段。莫高窟是这一阶段最早开始勘察、保护的重要石窟之一,这一时期是敦煌石窟保护理念与技术传承有序、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以莫高窟崖体保护加固工程实施为线索,以相关 ...
“本书是甘肃简牍博物馆馆员马丽基于敦煌汉简史料撰写的汉代丝绸之路与汉代敦煌社会史新著。本书依托甘肃简牍博物馆所藏珍贵简牍,精选了其中两汉时期丝绸之路上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民族关系等第一手史料,通过对敦煌汉简进行创新性发掘,生动讲述了汉代丝绸之路上发生的耐人寻味且真实的历史事件,深入挖掘了官方史书中不曾记载的普通丝路民众的日常生 ...
基本信息:编著: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时间:2024年12月版次:1印刷时间:2024年12月印次:1ISBN:9787573214287内容简介:本书为2018年北京市昌平区沟自头村定向安置房项目规划建设用地的考古发掘报告。在配合该地块的考古工作中,共发掘清代墓葬93座,出土了陶、瓷、铜等不同质地的文物109件(不计铜钱)。这是昌平地区一处较为重 ...
【稀见】赵万里 著《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1956年原版
山西省长治市长子县庆丰遗址唐代墓葬发掘简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长治市古建筑保护和考古研究所长子县文物旅游服务中心(原载《草原文物》2022年第1期)【摘 要】2019年,为配合长子县庆丰农副产品批发综合市场建设,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联合市、县文物部门,对该工程涉建区域勘探发现的汉唐时期遗存进行了考古发掘。共发掘4座唐代墓葬,形制为3座砖室墓、1座土 ...
1998年4-7月,为配合朔黄铁路建设,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今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铁路沿线的岗北墓地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清理东周时期墓葬152 座,出土陶、铜铁、玉石、骨蚌器等600余件(组)。本书即是这批墓葬的详细发掘报告。大量东周时期墓葬的发掘和整理,为中山国的研究提供了弥足珍贵的资料。 ... ... ...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24年第5期出版了。本期共刊载研究报告11篇,工作简报5篇,综述1篇、论坛1篇。本期,我们选取其中的3篇论文先行推荐:彩绘泥塑是中国特有的文物类型,《辽宁奉国寺彩绘泥塑木骨架生物病害研究》结合多种技术手段对倾斜的彩绘泥塑骨架延伸至地下的木质部分的微生物和虫体进行分析,为后续修复材料的选择及保存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