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24年第4期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24年第4期出版了。本期共刊载论文19篇,研究报告11篇,工作简报2篇,综述2篇,论坛2篇,知识介绍2篇。本期内容涉及土遗址研究、有机质文物研究、生物防治等内容。我们选取其中的4篇先行推介,欢迎读者阅读本期全文。石峁遗址是目前中国发现的最大史前城址,《基于离散单元法的石峁遗址东门城墙稳定性及加固方法 ...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24年第4期出版了。本期共刊载论文19篇,研究报告11篇,工作简报2篇,综述2篇,论坛2篇,知识介绍2篇。本期内容涉及土遗址研究、有机质文物研究、生物防治等内容。我们选取其中的4篇先行推介,欢迎读者阅读本期全文。石峁遗址是目前中国发现的最大史前城址,《基于离散单元法的石峁遗址东门城墙稳定性及加固方法 ...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24年第6期出版。本期共刊载“研究报告”12篇,“工作简报”3篇,“论坛”1篇及“知识介绍”2篇,刊末附2024年全年分类总目次。本期集中推出9篇金属文物保护研究主题的论文,包括对各种传世、出土、出水的青铜、铁器、金银器的保护研究,涵盖脱盐、封护、腐蚀机理、环境控制等方向;另9篇论文则是沉船等考古材料 ...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24年第1期出版。本期为“全国第十六届科技考古学术讨论会”专刊,共刊载18篇会议论文,内容涉及考古年代学、地域考古、冶金与陶瓷考古、生物考古与农业考古、文化遗产保护等研究的最新成果。以下推介其中3篇。《西沙群岛“石屿二号”沉船遗址出水青花瓷器的测年研究》一文,作者采用前剂量饱和指数熄灭法,深入 ...
封面:台州市黄岩区博物馆藏灵石寺塔发现的青瓷熏炉本期目录·考古新收获·广东广州新造唐代曾边窑遗址发掘简报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浙江台州沙埠竹家岭宋代窑址2019年发掘简报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云南建水碗窑村建水窑遗址湖广窑区发掘简报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研究与探索·云南建水窑遗址湖广窑区发掘收获及相关问题丁 雨 戴宗品 王筱昕 秦大 ...
The provenance of nephrite excavated from the capital of the late Shang dynasty is an important concern. Some nephrites with yellow-green color might have the same provenance. In this study, the provenance of three nephrite artifacts with yellow-green hue
The use of digital technologies in archaeological research has become considerably more widespread in recent years. While the earliest records of the use of electronic data in archaeology date from the 1950 and 1960s, the field has kept growing with the i
Changzhi Guanyin Hall, a folk temple from the Ming Dynasty, embodies the essence of the ‘unity of the three religions’ philosophy, centred around Guanyin Bodhisattva. Over 500 sculptures reside within a modest 70 m2 space, encompassing representations fro
目录5 湖北荆门屈家岭遗址冢子坝地点2021年发掘简报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荆门市博物馆 屈家岭遗址保护中心16 湖南澧县鸡叫城遗址2022年考古发掘简报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39 湖北沙洋城河遗址屋场地点2023年发掘简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荆门市博物馆 沙洋县文物保护中心57 湖北襄阳凤凰咀遗址石家河文化灰坑H1 ...
陕西西安市国际港务区三义庄唐张群墓发掘简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原载《北方文物》2024年第1期)〔关键词〕 西安市 唐墓 细柳原 敦煌张氏〔内容提要〕 2019年2—7月,为配合西安国际港务区陕西师范大学陆港小学项目建设,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新筑街道三义庄南部塬地发掘一批墓葬。其中,M8和M9分别出土张群与张参两兄弟墓志。根据墓志信息及墓葬排列可知,此 ...
湖北枣阳九连墩2号车马坑发掘简报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原载《江汉考古》2018年第6期)摘要:湖北枣阳九连墩M1、M2祔葬车马坑(CHMK1、CHMK2),是东周时期楚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车马坑之一。车马坑与主墓呈东西分布,主墓墓主头东足西,车乘是衡西舆东。2号车马坑陪葬8乘车,16匹马。车乘为南北横向并列式一排摆放,马匹侧卧于辀的两侧,一侧的马一律 ...
中新网北京1月9日电 (记者 孙自法)使用釉面砖瓦是中国古代高等级建筑形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西藏地区遗址出土吐蕃时期的釉面砖瓦,与中原地区遗址出土的汉式砖瓦在形制上相似,两者之间如何影响颇受关注。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罗武干教授团队1月9日接受记者采访透露,他们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和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合作,对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曲水县 ...
摘要:西藏、青海等地考古发掘出土,以及由私人或国内外博物馆收藏的吐蕃金银器及饰件,数量可观,已成为研究吐蕃社会历史与文化面貌的实物材料之一。以吐蕃金银器、饰件上所含有的狮子纹样为线索,根据特点与形态将其进行初步分类,在此基础上与不同文化中的狮纹题材进行比对,可以观察到吐蕃金银器物、饰件上的狮纹在制作时参考、借鉴了唐代中原、西亚萨 ...
新刊唐代墓志所见世系考订及相关专题研究吴炯炯,浙江德清人。现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兰州大学社会科学处副处长。本科、硕士、博士均毕业于兰州大学,2010年9月至2011年9月,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联合培养博士学习。主要从事敦煌学、碑刻文献、隋唐史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在《 ...
主题栏目 文化遗产与社会发展研究单霁翔,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特聘教授,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文物学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博士生导师,建筑学博士,主要从事文化遗产管理研究;周剑虹(通信作者),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历史学博士,主要从事文化遗产管理、博物馆教育研究。整体价值呈现了文化线路的文化特性,体现了线路精 ...
佛教在中国并不仅仅是一种思想模式或哲学体系,而首先是一种生活方式。那些在佛教的影响下身体力行地参与信仰活动的慈悲众生,也许才是构筑人间佛教家园的真正主体。他们在佛教传播历史背景下的生活状态、行为方式、音声表达、精神诉求等,与我们理解古代社会的变迁与文化演进息息相关。本书试图勾画芸芸众生在汉唐之际佛教香火里的生存状态,在“神的思考 ...
《契丹资料辑录》主要辑录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以及五代初期约五百多年契丹的史料。收录时间,上起自契丹之名始见于《三国史记》记载的378年(东晋太元三年、高句丽小兽林王八年),下讫于907年(唐天祐四年、后梁开平元年)耶律阿保机取代遥辇氏称汗建国。 ...
2023年度新疆考古研究综述课 题 组2023年新疆考古材料的发表与研究稳步推进,据不完全统计,调查与发掘报告20余篇,各种研究论文40余篇,新出和再版的著作6部。公开发表的这些成果主要聚焦于考古遗址的调查、发掘与研究,考古学文化的形成与周边文化的互动,岩画的分期分类及其文化内涵的探讨,以及出土器物的研究与科技分析等方面,地域上覆盖天山南北, ...
位于新疆和田市策勒县南部的达玛沟水系南北长约120多公里,东西宽约20余公里。自20世纪以来,此地先后发掘出二十余处遗址,如丹丹乌里克遗址、喀达里克遗址、巴拉瓦斯特遗址、喀拉墩遗址等均集中于此。2002年、2005年、201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新疆队三次在这里进行抢救性发掘,先后清理出了毗邻的托普鲁克墩1号、2号、3号佛寺。这批新近发掘的佛寺遗址 ...
哈密白杨河流域小型佛寺遗迹研究罗尔瓅 魏文斌摘 要:哈密白杨河流域坐落有数座唐至高昌回鹘时期营建的佛教寺院遗址, 以 “回”字型佛殿和单室佛堂为主要建筑类型, 其形制特点、建造技术反映出在 9 世纪前后, 伊州曾流行一种有别于中原传统视角的砖石拱顶建筑技术和审美观念。这是我国古代建筑文化变迁过程中, 与华夏木构建筑体系并行的砖石建筑发展脉络之 ...
本文原载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编《考古学研究》(十六)——庆祝李仰松先生九十寿辰论文集。感谢刘文锁教授授权“西域研究”微信公众号推送,引用请据原文。新疆安迪尔道孜勒克古城的佛教遗存及有关问题*刘文锁(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内容摘要:新疆民丰县安迪尔道孜勒克古城遗存有佛堂、题记、木板画及吐蕃文《稻芉经》等文献。 ...
中国早期佛教遗存的考古发现与研究综论贺云翱潘婷按:本文发表于《考古与文物》2023年第五期。摘要:中国早期佛教考古是指从佛教正式传入的东汉到东晋十六国时期的佛教考古。这一时期的佛教遗存发现相对较少,有些佛教遗物在形态和性质上较为模糊,不易辨识,但它们对研究佛教如何进入中国及进入中国后的早期历史表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19世纪末20世纪 ...
黄文弼与新疆佛教考古苗利辉内容提要:黄文弼先生先后四次来新疆地区考古,对吐鲁番、巴州、阿克苏、喀什、和田等地佛教遗址进行了调查和选择性发掘。黄文弼先生是最早在新疆地区的佛教考古工作的中国学者,打破了以往西方学者对这个地区佛教考古的学术垄断,为我们留下了丰厚的学术遗产,是我国新疆佛教考古当之无愧的开拓者。关键词:黄文弼;新疆;佛教 ...
戴唐代幞头帽的人物壁画 新疆和田策勒县达玛沟乡于阗佛国遗存遗址出土的壁画去年九月,接贾应逸老师一信,说她新编了一本文集,名曰“新疆佛教遗存的考察与研究”,命我作序。论辈分,我哪里敢给这样资深的前辈学者写序;按礼数,贾老师命令我做的事,我不能拒绝。于是这两三个月以来,陆续拜读书中各篇大文,有些过去读过,但放到一起来看,则有更多体 ...
本书是河南博物院院长、考古学家马萧林的论文集,包括关于仰韶文化的18篇研究文章。作为西坡遗址发掘的亲历者之一,马萧林将灵宝作为仰韶文化核心区的典型标本,把西坡遗址当作麻雀来解剖,细致入微地分析西坡的聚落布局、发展演变,进而研究仰韶文化中期的聚落与社会,探讨仰韶文化社会复杂化、文明化的过程,并且试图活化这段历史场景。 ...
来源:“中国社科院考古所中国考古网”微信公众号伊犁河中下游地区青铜时代文化的分期、年代与交互关系袁晓伊犁河位于天山西段,是中西文化交流融汇的重要通道和前沿地带,上游位于中国新疆,中下游地区位于哈萨克斯坦境内。近年来伊犁河上游所在的中国西天山地区发现了数处青铜时代典型遗址,并积累了较丰富的测年数据,该地区的考古学文化分期初步建立。 ...
试论西汉列侯的殓葬*刘尊志摘 要:殓葬是古代丧葬制度与礼俗中的重要组成内容,西汉时期,列侯与夫人作为具有相对较高等级的人员,去世后的殓葬也有其内容和特点。玉殓葬得到普遍应用且形式较为多样,但不同时期、不同列侯之间既有共性,也有差别;衣物或织物殓葬、其他质地或种类的器物殓葬也较多见,而这些物质内容均与墓主尸身一起置于盛放尸身的棺内, ...
吉林舒兰市完颜希尹家族墓地三墓区发掘简报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原载《北方文物》2022年第6期)〔关键词〕舒兰市 金代 完颜希尹 完颜守道 石函墓〔内容提要〕 1979年,吉林省文物考古工作队对舒兰完颜希尹家族墓地进行发掘,三墓区是埋葬以完颜希尹之孙完颜守道及其家庭成员为主的墓区,该墓区发现墓葬6座,其中,石椁墓1座、石函墓5座,另有石像生1组、 ...
为落实国家“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的战略规划,填补“壁画建筑”研究领域的数字化技术空白。本文以敦煌壁画中的佛寺院落研究为基础,选取唐代以大殿为主体建筑的主流佛寺院落建筑为例,基于BIM建筑信息技术和中国历史建筑建造规律,探究二维壁画图像信息到三维BIM模型的数字化实践方法,实现二维佛寺院落图像信息的全景、立体数字化再现。这一方 ...
淮河流域地处我国东部之中,历史悠久,是中华文明的早期起源地之一。本书涉及淮海流域史前考古、方国部族、水利开发、文化遗产等。
摘要 新疆尉犁县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考古发掘出土木简、纸文书等各类文物标本1500余件(组)。经对纸文书中关于“麻”与“野麻”的记载、烽燧出土的麻类制品及标本资料分析和研究,初步判断文书所记载“麻”为大麻,“野麻”即罗布麻。这一发现,为增进古代新疆地区对大麻与罗布麻利用的认识,提供了可靠的文献资料,为深化唐代边塞军旅生活研究增加了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