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荆楚文物
杨平主编的《荆楚文物》是荆州博物馆编著的学术文集。文集融资料性与学术性为一体,主要收录关于荆楚地区(即江汉平原及其周边区域)考古学、博物馆学、文物保护技术等研究的新发现、新成果。
杨平主编的《荆楚文物》是荆州博物馆编著的学术文集。文集融资料性与学术性为一体,主要收录关于荆楚地区(即江汉平原及其周边区域)考古学、博物馆学、文物保护技术等研究的新发现、新成果。
基本信息:编者:荆州博物馆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年12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5年12月印次:1ISBN: 9787030466112内容简介: 杨平主编的《荆楚文物(第2辑)》是荆州博物馆编著的学术文集。文集融资料性与学术性为一体,主要收录关于荆楚地区(即江汉平原及其周边区域)考古学、博物馆学、文物保护技术等研究的新发现、新成果。本书为第2辑,收 ...
书名:荆楚文物(第6辑)作者:荆州博物馆 编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3年3月定价:158.00内容简介本辑收录研究论文、考古发掘简报等20篇。涉及荆楚地区史前和历史时期考古学研究、古文字学研究、文物保护与科技考古、古建筑以及荆州大遗址保护与利用的管理体制创新途径等方面的内容;公布了长稻场井群,龙会河北岸墓地M227、M265,刘家台墓地,万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ISBN:9787030793966目录文前样章
在中国商品出口史上,茶叶贸易曾占有十分重要的比重,南方一隅的澳门面积虽小,在16-19世纪中国茶叶转口贸易中的地位却相当显赫。本文透过对访澳西方传教士笔下的中国茶文化记录、澳门早期印刷品中的出口茶叶种类与国际贸易纠纷事件、澳门相关的茶叶外交,以及对以澳门为始发点的茶种、茶农、茶叶种植技术的国际输出等方面的史料梳理,论证了澳门作为16-18 ...
近日,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文物保护技术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Journal of the European Ceramic Society上发表题为“Was bone used in the glaze of the ancient Qiong kilns for the production of Tang Dynasty opaque glaze celadon?”的研究成果。论文第一作者为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吴昊泽,通讯作者为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
《高潭墓志》载“周武皇帝勘定山东,明扬俊楚,除殄寇将军、益州阳安县令。……岷磻恃险,民物骄毫,君齐之以礼,御之以德,曾未期月,化若神明。……以周大象二年九月十三日终于官寺,春秋卌有四。” “益州阳安县”,《隋志》卷二九《蜀郡》下有阳安,王仲荦《北周地理志》有阳安县条,“今四川简阳县东简城镇”。参引诸书,阳安县汉时曰牛鞞县,西魏恭 ...
“公諱和,字慶穆,隴西狄道人也。……祖儼,大將軍、秦河涼三州牧、河南王。父辯,鎮西大將軍、河州/刺史、隴西公。……改封義城郡公,除洛州諸軍事、洛州刺史。褰襜踐境,遠/肅百城,行部露章,申威屬縣。又改爲德廣郡公。天和二年,總率洛遷金上四州士卒,納糧/于秭歸、信陵二城,而蠻酋向武陵、向天玉等恃險憑山,舊爲民害。公因兹耀武,示以威懷,/群 ...
隋故羽林监北番副使张君墓志铭 “君……八岁通经,……长好弓马,慕班超之风。望塞扪心,存耿恭之节。出身六局,左右转羽林监,宿卫禁闱,神情爽迈。射则虚弦鸟落,未矢猿啼。文则锦舒霞布,备其光彩。在魏及齐,咸传声实。突厥狂虏,时紧边烽,乃遣和戎,屈其肘膝,以君才力,副使遐荒。闻风草偃,束手承命,及节归朝,谢病辞老。以大象之季迁入洛京,… ...
《阴云墓志》,志主阴云,即周隋之际的阴寿,《隋书》《北史》并有传。墓志03年出土,已有研究结合传世文献,对志文所载内容详细分析。其中,志文有关涉北周平信州蛮、及北周末至隋初中原王朝于山西北部对突厥用兵事的记载,皆可补史阙。对此,前人研究尚有未发之覆,因作考补,不当之处,敬请方家批评。为方便讨论,先将《阴云墓志》节录于下:“晋荡公宇 ...
杨君活动于西魏北周时期,其墓志志文中名与字并缺,据其祖杨钧、父杨俭,知杨君属华阴杨氏越公房。参考传世文献,杨俭已知有记载功业的子辈中并无能与杨君事迹对应者,尚不好判断杨君之身份。而华阴杨氏以才兼文武之特性传家,其家多有军功彰显者。杨君亦然,曾出镇边地,于周隋易代之际先后平定吐谷浑之乱,及南方蛮乱。志文所载事迹一定程度上可以反应杨 ...
河南文物考古论集 作者: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出版社: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年: 1996-8页数: 534定价: 30装帧: 精装ISBN: 9787215038912内容简介1994年12月,河南省考古学会换届暨学术讨论会在郑州举行。这次盛会不但把考古学会更名为文物考古学会,扩大了基础,增强了团结,而且收到了近80篇学术论文,涉及到史前诸文化、古代文明起源、古城古国、夏、商、周、 ...
孙传贤主编:《河南文博考古文献叙录(1913——1985)》,《中原文物》编辑部,1987年3月
湖南博物院藏古旧文献目录 作者:湖南博物馆出版社:岳麓书社ISBN: 9787553819952
记忆安徽-安徽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现选编 作者:安徽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出版社:黄山书社副标题: 安徽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现选编出版年: 2012-12页数: 362装帧: 平装ISBN: 9787546126876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集粹-新疆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作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局副标题: 新疆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出版年: 2011-11页数: 216定价: 330.00元ISBN: 9787030324917内容简介本书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集成"之一。为新疆近现代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主要介绍了全疆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调查 ...
河北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重要新发现:近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定价: 256.00元ISBN: 9787030456748
云岭遗珍-云南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百大新发现 作者:云南省文物局出版社:云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副标题: 云南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百大新发现出版年: 2012-5页数: 225定价: 200.00元ISBN: 9787541660757内容简介云南省文物局编著的《云岭遗珍——云南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百大新发现》最大的特点是选配了600余幅文化遗产精美图片,最大限度地让读者身临其境地触 ...
浙江民居 作者:本社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年: 2007-5页数: 261定价: 58.00元装帧: 平装ISBN: 9787112003846内容简介《浙江民居》讲述了:前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理论及历史研究室于20世纪60年代初对浙江吴兴、东阳、杭州、天台、绍兴等二十余县、市的民居进行调查,对浙江民居中的一些优秀、典型的实例及若干处理手法,如平面与空间的处理、体形面貌 ...
近现代建筑-浙江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现丛书 作者:浙江省文物局主编出版社:浙江古籍出版社副标题: 浙江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现丛书出版年: 2012-3页数: 353定价: 350装帧: 精装ISBN: 9787807158172内容简介本书以中国近现代历史背景为主线,按近现代建筑史发展规律为线索,分“典型风格建筑或构筑物”、“工业建筑及附属物”、“金融商贸建筑”、 ...
山东文化遗产(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重要新发现卷)(精) 作者:山东省文物局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年: 2013-6页数: 220定价: 268装帧: 精装ISBN: 9787030375537
浙江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现丛书-民居 作者:浙江省文物局出版社: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年: 2012-3页数: 441ISBN: 9787807158295
古村镇-浙江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现丛书 作者:浙江省文物局主编出版社:浙江古籍出版社副标题: 浙江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现丛书出版年: 2012-3页数: 320定价: 320装帧: 精装ISBN: 9787807158240内容简介历史地段类文物登记是浙江省在全国文物普查内容基础上的补充登记。根据普查要求,历史地段类文物是指“1949 年以前存在且建成区内新建筑少于50% ...
河北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重要新发现-史前遗址 作者:河北省文物局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年: 2015-12丛书:河北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重要新发现ISBN: 9787030456779内容简介本卷共收录新发现文物点192处,根据不同时代,本卷将上述文物点分为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两章进行介绍。其中,旧石器时代地点共117处,其中化石地点3处;新石器时代地点75处。目录第 ...
河南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300项重要发现出版社:海燕出版社出版年: 2011-12页数: 564定价: 260.00元ISBN: 9787535049087内容简介本次文物普查中,发现了一大批新的文物,既有反映中原文明从孕育、诞生到发展辉煌历程的古遗址;淹埋于黄土、典藏生命和历史的古墓葬;也有承载中原人民智慧和高超技艺的古建筑及质朴淡雅、平常中透着神奇的古民居;还有革命先 ...
甘肃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重要新发现 作者:甘肃省文物局编出版社:三秦出版社出版年: 2011-12定价: 180.00元装帧: 精装ISBN: 9787807369103该书选取甘肃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现中有代表性的220处文物点并将其汇编成册,全书约10万字,配图630余幅,图文并茂,集中反映了甘肃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重要成果,具有较强的资料性和观赏性。 ...
河北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重要新发现-古代遗址及墓葬 作者:河北省文物局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副标题: 古代遗址及墓葬出版年: 2016-3定价: 350.00 元装帧: 精装丛书:河北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重要新发现ISBN: 9787030456762内容简介河北省文物局编著的《古代遗址及墓葬》共收录新发现文物点268处,其中古遗址222处,古墓葬46处。根据时代不同,本卷把上述文物 ...
河北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重要新发现:古建筑定价: 320.00元ISBN: 9787030456755内容简介河北省第三次文物普查新发现古建筑6271处,《河北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重要新发现:古建筑》从中挑选出295处具有代表性的古建筑进行介绍。其中宅邸民居131处,坛庙祠堂37处,亭台楼阙41处,城垣城楼9处,寺观塔幢42处,桥涵码头18处,牌坊影壁11处,店铺作坊4处,池 ...
历史的见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黔东南州重要新发现-黔东南重要新发现出版社:贵州民族出版社副标题: 黔东南重要新发现ISBN: 9787541217531
摩崖石刻-浙江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现丛书 作者:浙江省文物局编出版社:浙江古籍出版社副标题: 浙江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现丛书出版年: 2012-3页数: 193定价: CNY200.00装帧: 精装ISBN: 9787807158226
贵阳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重要新发现出版社:重庆出版社出版年: 2012-8定价: 58装帧: 平装ISBN: 9787229053994
内蒙古自治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现 作者:内蒙古自治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编出版社:文物出版社出版年: 2011-1页数: 175定价: 120.00元ISBN: 9787501030552内容简介 《内蒙古自治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现》是国务院部署的重大国情国力调查,是当前我国最大规模、最首要的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对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
嘉兴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重要新发现 作者:嘉兴市文化局 /嘉兴市文物局出版社:浙江摄影出版社出版年: 2010-3页数: 253定价: 68.00ISBN: 9787806868485内容简介从嘉兴市新发现的具有重要价值的不可移动文物中,遴选了具有代表性的222项遗存,汇编成《嘉兴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重要新发现》专辑。该专辑从2009年10月份开始组稿准备,经过多次的文字修改和对 ...
洛阳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现 作者:郭引强出版社:文物出版社出版年: 2009-10页数: 203定价: 160.00元ISBN: 9787501028504内容简介《洛阳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现》汇集了此次文物普查中,全市具有较高价值和代表意义的新发现188处,其中遗址30处、墓葬10处、古建筑76处、石窟寺及石刻11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59处和其他遗迹2处。为全面总结 ...
新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重要新发现 作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局出版年: 2011-11页数: 259定价: 350.00元ISBN: 9787030324986内容简介本书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集成"之一。介绍了新疆全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取得的成果。书中按照国家文物局分分类方法进行分别介绍,是该地区三普工作成果的集中展示。 ...
四川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重要新发现作者:四川省文物管理局摘要:本书是四川省文物管理局编制的《四川省内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文本(第一辑)》的后续.所收录的都是四川省第三次文物普查重要的新发现,全书图文丰富,内容翔实.此书的出版,能够为有效保护四川省丰富而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科学,合理发挥自然与文化遗产在城市开发中的积极作用.关键词 ...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南京重要新发现作者:杨新华出版社:南京出版社出版年: 2009页数: 310定价: 280.00装帧: 精装ISBN: 9787807185628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南京重要新发现的创作者杨新华作者
厚重山西-山西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重要新发现选编 作者:山西省文物局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副标题: 山西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重要新发现选编出版年: 2010-6-1页数: 349定价: 368.00元装帧: 精装ISBN: 9787030277466内容简介 内容提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是国务院部署的一项重大国情国力调查,是当前我国最大规模、首要的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本书即山西一省在这 ...
20世纪黑龙江考古 作者:石岩出版社:中华书局ISBN: 9787101165494内容简介边疆考古是中国考古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地域范围和文化特点而具有独特的价值。黑龙江考古属于我国边疆考古之一,考古发掘获得的成果,成为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的历史见证,是中华民族疆域的实物见证,为我们再现了黑龙江地区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和东北疆域形成的历史。本 ...
2009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重要新发现 作者:国家文物局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年: 2010-3页数: 174定价: 88.00元ISBN: 9787030267887内容简介《2009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重要新发现》内容简介:为充分展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2009年取得的成果,国务院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从全国新发现的近50万处不可移动文物中,遴选了165项重要发现,汇编成《2 ...
黑龙江区域考古学 作者:谭英杰 /孙秀仁 /赵虹光 /干志耿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年: 1991-6页数: 194定价: 25.00/35.00元装帧: 平装/精装ISBN: 9787500410294黑龙江区域考古学的创作者孙秀仁作者干志耿作者目录绪论一、关于区域考古学的涵义二、与黑龙江区域考古学有关的主要文献记叙三、黑龙江区域田野考古调查与发掘史四、黑龙江区域考古学文化与 ...
考古黑龙江 作者:李陈奇出版社:文物出版社出版年: 2011-12页数: 303定价: 280.00元装帧: 精装ISBN: 9787501033577内容简介《考古黑龙江》介绍了黑龙江省概况、黑龙江考古简史、旧石器时代考古、新石器时代考古、青铜时代考古、早期铁器时代考古、唐代(渤海)考古、辽代考古、金代考古、元明清考古等内容。《考古黑龙江》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 ...
铜矿冶遗址是中国冶金考古研究的核心对象,几代学者已经构建了基于冶炼炉渣分析还原古代铜冶炼技术的方法体系,阐明了先秦时期中原、辽西、西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不同的冶金产业格局。美中不足的是,现有研究对于先秦时期铜矿物资源开发与利用模式的认知仍然有限,主流叙事认为夏商时期主要开采接近地表的表生氧化铜矿,西周晚期至东周时期开始逐渐开采深部 ...
南方文物2023.2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主办《南方文物》编辑部编辑目 录大道中国追寻并共享人类遗失的文明——近年中国考古重要进展及人类文明交流互鉴 曹兵武 刘畅 乔振祺文博讲坛淮河流域新石器时代考古的历史、问题与趋势(二)(特约专稿) 吴卫红 辛宇考古发现重庆云阳马沱墓地战国墓发掘简报 郑州嵩山文明研究院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区域考古:江西考 ...
目录大道中国001湖南澧县城头山遗址的宇宙模型与天象崇拜分析(特约专稿)何 努014 长江下游文明化进程的宏观研究(特约专稿)张 敏文博讲坛040越窑遗址的考古发掘和研究(一)——唐宋时期越窑窑业概述及其考古发掘成果(特约专稿)沈岳明 周禺含048文物产地研究的新路径——以铜器为中心(特约专稿)黎海超心路历程 薪火相传056 逐真求实——夏正楷先生 ...
目录大道中国001中原地区宫室建筑的历时性变化与早期国家形成(上)(特约专稿)桑 栎 陈国梁文博讲坛025旧大陆东西方转磨的比较研究(特约专稿)李 成046 越窑遗址的考古发掘和研究(二)——越窑的分期特征(特约专稿)沈岳明 周禺含探源赣鄱055 浅析新石器晚期江西赣鄱流域主要陶器组合冯 锋 余志忠严振洪064墓葬出土瓷器所见隋唐五代江西地区瓷业面貌 ...
目录大道中国001中原地区宫室建筑的历时性变化与早期国家形成(下)(特约专稿)桑 栎 陈国梁文博讲坛014 越窑的考古发掘和研究(三)——置官监窑下的越器与秘色瓷(特约专稿)沈岳明 周禺含探源赣鄱024新干大洋洲双耳簋论探苏荣誉036江西景德镇御窑厂遗址西北角外围宋元遗存考古发掘简报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 故宫博物院考古部 ...
【编者按】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城市规划及相关学科全球研究的最新进展,我刊尝试开辟“学术前沿”这个小栏目,邀请海内外学者就本学科具有前瞻性、创新性的学术方向进行概览式的“轻”介绍。这一探索性的栏目将在公众号平台上先行“试点”,内容、形式和创作方式都更为开放,欢迎您提出意见和建议,更欢迎您积极加入我们这个新的创作团体,绽放光彩!投 ...
编者按:2023年是“故宫学”学术概念提出20周年。故宫学以故宫的历史文化内涵及博物院收藏为研究对象,是集整理、研究、保护与展示为一体的学问和知识体系。在20年的发展中,故宫学还呈现出极强的包容性与延展性,故宫的概念、故宫学的研究对象和故宫学的学术使命等,均随时代的发展得以不断扩展和推进。今日,故宫学作为一个重要的学术概念引领和影响着学 ...
故宫遗产的价值是故宫学的核心问题,遗产的价值是需要挖掘阐释的。在20世纪20到80年代,围绕故宫价值的阐释认识发生过六件影响深远的大事。历史实践表明,如何看待故宫价值,从根本上说是一个与历史观、政治观、文化观等相联系的观念问题。21世纪初故宫学概念的提出及逐步建立,是对于故宫价值挖掘阐释的新的重大成果。故宫学研究对象的范围与内涵不仅丰富 ...
江西都昌黄金山船货遗址抢救性考古发掘简报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都昌县博物馆 九江市博物馆 庐山博物馆黄金山船货遗址位于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黄金山南面鄱阳湖水域东侧主航道南侧〔图一〕,西北为都昌县自来水厂的观湖水厂,东北距大、小黄金山约2公里,东距白土村约1.9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116°14′35.7′′,北纬29°14′9.9 ...
博物馆公共空间形态研究是充分发挥其功效、提升博物馆服务能力的重要内容。本研究将基于空间句法理论,选取轴线整合度、凸空间平均深度值、视域整合度、视域聚合系数和可理解度五个参数,从可达性、可见性和可理解性层面对苏州博物馆公共空间形态进行量化研究。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观众满意度评价指标,并结合观众调查结果,判断理论研究与观众体验中的博 ...
古代于阗是丝绸之路南道重镇,其汉唐时期的王城故址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县境内,约特干遗址为王城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主要依据文献记载和石窟壁画,探讨唐代于阗王城的形制布局,初步勾勒出王城规模、城墙、城门及城内道路、王室宫殿及其他一些重要建筑的分布情况。唐代于阗王城形制布局初探娃斯玛·塔拉提一 引言古代于阗是西域著名的绿洲城邦,丝 ...
数字全球化时代,将关联数据、知识图谱、人工智能等技术运用于在线藏品数据库建设,是博物馆数字资源服务的一种新兴模式,可促成传统的数字资源服务向“以人为中心”的个性化知识服务转型,以满足公众多样化需求,但同时也对在线藏品数据库的质量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结合故宫博物院数字文物库五年来的建设实践与研究成果,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设计 ...
霍州市位于山西省临汾市北端,从地理上看,它是晋南的最北端,与晋中灵石县接壤,是连接晋中、晋南的关键区域。霍州市境内有多处石窟寺、摩崖造像,本次清理的霍州千佛崖摩崖造像是其中一处规模最大的以唐代为主的摩崖造像,且是临汾地区乃至晋南地区规模最大的摩崖造像群。该摩崖造像的发掘,对研究晋南唐代佛教造像以及密宗信仰来源和传播具有重要价值。 ...
安岳南薰偏菩萨摩崖造像共有四龛,其中2号龛开凿于北宋大中祥符六年(1013),雕刻千手观音与僧伽变相,反映观音以千手护持众生、以化身救苦济难的信仰观念,这种造像组合形式前所未见,也是所知唯一北宋僧伽变相实例。3号龛开凿于北宋熙宁二年(1069),系施主曹氏为完成亡祖亡父心愿而造,雕刻有上下五代家族供养人像,是宋人重视孝道与家族观念的产物,此龛 ...
4、5世纪左右,东南亚形成了印度教和佛教并行发展的宗教文化格局。6、7世纪前后,鹿野苑式佛教造像流行一时并呈现出浓厚的地域风貌,以石刻、青铜和木雕佛像为主体,主要分布在湄公河下游三角洲与泰国湾沿岸地方,少许分布在苏门答腊岛等地。发达的海路交通在促成东南亚佛教造像区域风格形成的同时,客观上也促进了中印佛教艺术的交流。东南亚鹿野苑式佛像 ...
〔图一〕 汤王头M1与《法式》 海石榴华铺地卷成图样对比图2. 柿蒂柿蒂为现存宋金时期建筑中的常见装饰类型。在《法式》图样中,“柿蒂”有两类:一类为花叶表现完整的四瓣花,如“团窠柿蒂”“圈头柿蒂”;另一类为轮廓呈四瓣形式、花叶表现较简洁的图案,如“宝牙华内间柿蒂科”。汤王头M1中的柿蒂属于第二类:以与缘道同宽的墨线绘出枓平下沿,并于线上 ...
原文刊登于《东南文化》2024年第5期,更多内容敬请登录《东南文化》官网https://dnwh.njmuseum.com/
摘要:华南地区是我国洞穴遗址分布最为广泛的地区,且延续时间很长。根据地理环境,可将华南洞穴分布区划分为东部的丘陵低地区和西部的高原山地区。虽然两个地区大体同属于一个气候区,但小的区域自然气候和环境存在着显著的差别,由此孕育出的史前文化之间既有紧密联系,又存在显著差异。通过对华南早期洞穴遗址的文化序列、特点等的系统梳理和对比分析, ...
基本信息:主编:裘锡圭编纂:湖南博物院、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出版社:中华书局出版时间:2024年9月版次:2印刷时间:2024年9月印次:1ISBN:9787101166989内容简介:20世纪70年代初,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大批帛书、帛画、简牍等,震惊世界。马王堆所出有字简帛文献总计达五十余种,内容涉及战国至西汉初期政治、经济、哲学、历史、天 ...
【摘要】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编著的《辽祖陵——2003—2010年考古调查发掘报告》在对历年来辽太祖陵调查和发掘资料进行全面整理、分析的基础上,卷末还以“附录”的形式对祖陵遗址范围内出土的当做了分类和分期研究,对多点位出土瓷器的产地(窑口)进行了辨识并做了相应的分断代工作,对辽祖陵的陵园制度特征进行了归纳 ...
基本信息:编著: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武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盘龙城遗址博物院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4年10月版次:1印刷时间:2024年10月印次:1ISBN:9787030795496、9787030795502、9787030795519、9787030795526、9787030795533内容简介:盘龙城遗址是商朝前期南方地区的一座中心城市,入选“20世纪中国100项重大考古发 ...
基本信息: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出版社:文物出版社出版时间:2023年12月版次:1印刷时间:2023年12月印次:1ISBN:9787501082070内容简介:本书是《呼伦贝尔民族文物考古大系》的第8卷《扎兰屯市卷》,介绍了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宋辽金、元明清、近现代文物,此外还有辽金城址、金界壕以及近代的中东铁路建筑群。书中还介绍了 ...
来源:《西域研究》2024年第4期新疆军府制的创立、发展与深化——以西汉、唐、清三朝为中心王希隆内容提要西汉创立的西域都护府制,是一种以军统政、军政合一的军府制,此制对后世影响深远。唐朝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创新,改西域都护为安西都护,改一都护府制为安西、北庭两都护府制,不仅传承都护之内涵,且治理目标更为明确,制度体系更为完备。清朝新 ...
14C测年在考古学、古人类学、地球科学、环境科学等学科领域都得到了广应用,AMS法业已成为14C测年的主流方法。近年来,虽然介绍 AMS 14C测年在各方面应用的文章已发表不少,但国内对AMS 14C测年原理、技术与方法做系统介绍的书籍尚为鲜见,特别是在利用贝叶斯(Bayes)方法进行系列样品年代校方面,国内还少有书籍、文章进行系统且深入的介绍。《加速器质谱1 ...
来源:《西域研究》2011年第1期中亚之发现——《中亚探险史》评述张田中亚探险史是世界探险史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中亚历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中亚是人类最早开展探险发现活动的地区之一,早在公元前6世纪,就留下了关于探险活动的正式文字记载。中亚又是人类完成探险发现较晚的一个地区,直到20世纪,还有一些‘地理之谜’、‘自然之谜’和‘人文之谜’没 ...
敦煌西域石窟壁画中的回鹘天公主、可敦冠式考论周晓萍摘要:敦煌西域回鹘天公主、可敦供养画像,在唐宋石窟壁画中较为特殊。文章通过对两地石窟中天公主、可敦供养像所描绘的冠饰考证认为,“如角前指冠”在回鹘漠北时期业已成为可敦首服。回鹘西迁之后,敦煌石窟壁画反映出,回鹘天公主、可敦普遍佩戴桃形凤冠,而西域石窟回鹘壁画中绘制的天公主、可敦画 ...
摘 要郑玄祭地说析义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 赵永磊摘 要:郑玄祭地说以方泽、北郊为二说及社稷说为内核,郑玄方泽、北郊为二说的提出,在于《周礼》经文的内在罅隙,方泽、北郊所祭神祇则全据纬书。社稷祀地祇,而非勾龙、后稷等人鬼神,郑玄也是依托纬书。郑玄祭地说的分疏,较之其六天说的讨论,具体研究理路较为固定化,经书、纬书的衔接并未浑然形成一 ...
湿润半湿润地区石窟遗址物理环境的研究,对该地区遗址的微气候调节控制和文物保护具有重要的价值。本书针对麦积山石窟物理环境的相关问题,主要开展了麦积山石窟建筑空间复原、洞窟微气候现状、洞窟热湿环境分析模型、自然通风特性、光环境及声环境优化分析等方面的研究。在湿润半湿润地区石窟类遗址的保护理念、物理环境模拟方法及预测机制、基于预防性保 ...
石刻研究 总第 306 期书目信息书名:《江西出土宋代墓志书法研究》作者:包文运出版社:江西美术出版社出版时间:2024.05作者简介包文运,华东师范学大学书法专业硕士研究生,中国美术学院青年骨干教师访问学者。现为上饶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书法学专业副教授,书法学专业学科负责人,上饶师范学院书法教育研究所秘书长,江西省书法展特邀评委,“翰墨 ...
文化遗产学的研究对象是“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是人类在历史上创造并保存到今天的文化资源和文化事象。从文化资源而言,它是广义的,与“传统”和“传统文化”几乎是同义的;从文化事象而言,它是狭义的,与各类功能性历史文化形态几乎同义,为此,人们分出了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城市遗产、乡村遗产、建筑遗产、农业遗产、工业遗产、交通遗产 ...
吴 健1,21.敦煌研究院 国家古代壁画与土遗址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甘肃敦煌736200;2.敦煌研究院 甘肃省敦煌文物保护研究中心,甘肃敦煌736200摘要:以新时代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使命为遵循,定位了永久保存、永续传承的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目标,回顾了敦煌石窟数字化保护的发展、成熟、创新历程。提出了科技引领,数字创新,永久保存的数字化关键技术研 ...
石窟寺岩体裂隙渗流网络地球物理地-井-崖差分高精度探测技术研究冯晅1* 安娅菲1 张益胜2 张春凤2 潘雷2 张富贵2 李静1 刘四新1 1.吉林大学 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吉林长春 130026 2.中地装(重庆)地质仪器有限公司,重庆 400039 摘要:在石窟寺保护中,对石窟岩体裂隙渗流网络的精细探测是实施石窟寺渗水病害防护的基础,地球物理探测技术可以 ...
药用植物抗菌活性及其在文物微生物防治中的研究进展李天晓1,2,3,张化冰1,2,3,谈翔1,2,3,张瑞1,3,4,武发思1,2,3,于宗仁1,2,3,苏伯民1,2,3*1. 敦煌研究院 国家古代壁画与土遗址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甘肃 敦煌 736200;2. 敦煌研究院 保护研究所,甘肃 敦煌736200;3. 古代壁画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甘肃 敦煌 736200;4. 甘 ...
云冈石窟第 10 窟风化砂岩原位无损检测与评估张悦1,2,陈浩宇1,洪杰1,张若愚3,程远1,2,闫宏彬4,黄继忠1,2*1. 上海大学 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上海 200444;2. 硅酸盐质文物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大学),上海200444;3. 上海大学 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上海200444;4. 云冈研究院,山西 大同037007摘要:云冈石窟是我国砂岩质石窟寺的典型 ...
全文刊登于《中国文化遗产》2024年 第1期 P27-38向上滑动阅览通过数字测绘技术改进建筑遗产的保护政策——以意大利阿尔卑斯山区中世纪小镇沃戈尼亚历史中心为例劳伦佐·坎蒂尼马蒂亚·普雷维塔利江攀(译)摘要:在欧洲乃至全球范围内,乡村和偏远地区的小镇在迈向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过程中面临巨大压力和挑战。在过去的几十年,山区的村庄和小镇呈现出人口 ...
全文刊登于《中国文化遗产》2024年 第1期 P39-49向上滑动阅览评估应用于工业遗产的SCAN-UAV-HBIM工作流程——以西班牙拉帕尔马火车站为例胡安·恩里克·涅托·胡里安胡安·安东尼奥·马西亚斯·帕蒂诺丹尼尔·阿尔卡德胡安·何塞·莫亚诺·坎波斯项天宇(译)摘要:保护历史环境需要在其自身价值与历史建筑面临的新挑战之间保持平衡。因此,工业遗产作为一 ...
全文刊登于《中国文化遗产》2024年 第1期 P56-61向上滑动阅览韩国遗产信息研究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李宗旭 李霜宁(译)摘要:遗产信息研究的目标在于推动数字遗产数据的获取和遗产信息的实用性。本文分析了遗产信息研究的趋势,介绍了韩国在遗产信息研究领域的现状,探讨了相关的研究案例,其中包括数字策展、基于文化遗产相关知识的遗产数据可视化,以及历 ...
全文刊登于《中国文化遗产》2024年 第2期《笔谈:数字化为文明赋彩》P14-16向上滑动阅览笔谈:数字化为文明赋彩——文物和文化遗产数字技术应用现状与实践路径摘要:数字技术在文化遗产领域的应用已从最初的信息储存和传输,发展到数据处理分析,进而进化到今天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处理与展示,在文化遗产研究、记录、保护、利用等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
全文刊登于《中国文化遗产》2024年 第2期 P23-31向上滑动阅览历史空间与现实生活融合的“体验再现”——面向遗产展示的虚拟现实展陈设计路径初探黄华青王岩摘要:随着遗产数字化浪潮的兴起,虚拟现实技术在建筑遗产展示领域的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工作流逐渐完善,但虚拟现实展陈设计的场景制作、交互体验等环节尚未建立成熟的技术路径。本文基于对国内外前 ...
全文刊登于《中国文化遗产》2024年 第2期 P32-41向上滑动阅览基于数字孪生的建筑遗产保护路径探讨刘宛钦卢漫党新元摘要:当下的建筑遗产数字化受限于孤立的数字技术的采集、监测、管理,存在信息不流通、工作量重复、效率低下等问题,需要一套以整体视角来统筹全局的解决方式。数字孪生作为信息时代的先进理念,涵盖了信息采集、管理、预测、模拟、分析等 ...
全文刊登于《中国文化遗产》2024年 第2期 P92-98向上滑动阅览系统化地发挥文化遗产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作用安菲李华东丁宇摘要:为更好地发挥承载着中华文明可持续发展智慧的文化遗产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作用,在已经取得巨大历史性成就的基础上,应持续提高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系统性、突出中国特色,深化契合中华文明特性的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理论体系,注重 ...
全文刊登于《中国文化遗产》2024年 第1期 P62-68向上滑动阅览浅析当下文物保护的实体封护理念与科学问题龚钰轩 李谦 黄永冲摘要:随着业内对文物保护优化方式的广泛关注,亟需对不同文物保护理念进行探索,对文物保护手段科学依据进行研究。本文从“封护”这一文物保护的重要流程出发,探索了古人朴素的封护理念背后的科学依据与文化内涵,列举了不同的传 ...
全文刊登于《中国文化遗产》2023年 第3期 P29-37向上滑动阅览中国特色文化遗产阐释与展示体系构建:逻辑、内涵、遵循程圩 李颖 程宿钱 隋丽娜摘要:在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的时代背景下,作为文化遗产大国,我国要充分发挥文化遗产在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中的重要作用,就要深刻认识和把握中国文化遗产阐释与展示的逻辑基础、内涵意蕴和遵循原则, ...
全文刊登于《中国文化遗产》2023年第2期 笔谈“求真·识史·互鉴——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助力文物多重价值挖掘”P12-14。文物是人类文明的物质载体,蕴含着先人的智慧创造和文化基因,是民族生生不息延续的内在脉络,是新时代创新创造的动力源泉。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进一步突出了文物工作的时代特 ...
目录篇名作者专题研究 守护长城家园 传承长城文化新中国成立以来长城保护概述许慧君长城文化景观分区研究蔡超基于场景理论视角的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路径研究李彦平局部旅游利用情境下长城线性文化遗产的价值传播效果研究周小凤,张朝枝长城色彩折射的建造技艺、管理制度与民族智慧李哲,张梦迪,伍小敏,拓晓龙,李严陕西省明长城沿线烽火台建造形制与分 ...
全文刊登于《中国文化遗产》2024年第3期专题“守护长城家园 传承长城文化” P4-21向上滑动阅览新中国成立以来长城保护概述许慧君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长城保护工作在国家的推动下,取得令世界瞩目的成效。逐步构建和完善长城保护法规体系,通过长城资源调查与认定,从国家层面确认长城的身份和构成,明确了保护责任和法律地位。国家持续投入专项资金用于 ...
全文刊登于《中国文化遗产》2024年第3期 专题“守护长城家园 传承长城文化” P39-49向上滑动阅览局部旅游利用情境下长城线性文化遗产的价值传播效果研究周小凤 张朝枝摘要:我国线性文化遗产由于超大空间尺度、多元遗产要素的分散性与属地管理体制限制,长期面临其整体价值的完整传承与局部旅游利用碎片化传播之间的失调性矛盾。现有研究对线性文化遗产旅 ...
全文刊登于《中国文化遗产》2023年第2期 笔谈“求真·识史·互鉴——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多重价值的理论基础与方法路径”P18-20。应县木塔是中国现存最高、最古老的唯一一座阁楼式木塔,也是中国建筑艺术的杰出典范和建筑技术的集大成者。木塔历经千年岁月沧桑,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蕴含着丰富多样的遗产价值。目前木塔面临着严重的安全隐患,如结构 ...
全文刊登于《中国文化遗产》2023年第3期 笔谈“阐释与展示——文化遗产多重价值的时代建构与表达” P6-8。文化遗产的价值不是显而易见、不言而喻的,需要通过阐释来说明和澄清。文化遗产阐释的复杂性在于,遗产阐释并非一种价值中立的事实性描述或解说活动,而是一项建立在价值判断基础上并可能伴随多重价值冲突的信息传递活动。作为一种价值评价活动的文 ...
全文刊登于《中国文化遗产》2024年第3期 专题“守护长城家园 传承长城文化” P50-58向上滑动阅览长城色彩折射的建造技艺、管理制度与民族智慧李哲 张梦迪 伍小敏 拓晓龙 李严摘要:与宫殿、寺庙、石窟等建筑遗产相比,长城在材料色彩方面“乏善可陈”,甚至还出现专有名词“长城灰”,将长城的色彩特征固化。本文通过无人机采集明长城全线图像并引入图像类 ...
全文刊登于《中国文化遗产》2023年第3期 笔谈“阐释与展示——文化遗产多重价值的时代建构与表达” P16-18。2022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提出,“发展数字化文化消费新场景,大力发展线上线下一体化、在线在场相结合的数字化文化新体验”;同年10月,工信部、教育部、文旅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虚 ...
全文刊登于《中国文化遗产》2024年第3期 专题“守护长城家园 传承长城文化” P31-38向上滑动阅览基于场景理论视角的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路径研究李彦平摘要:正在建设的长城国家文化公园,不仅关注长城遗产本体及相关文化资源保护利用基础上的文化空间构建,更关注“人”不同维度的文化需求及文化消费活动需求。场景理论的引入与分析是以民众文化需求为基 ...
全文刊登于《中国文化遗产》2024年第3期 专题“守护长城家园 传承长城文化” P88-104向上滑动阅览英国哈德良长城防御体系考察与研究李严 翟羽洁 李哲摘要:英国哈德良长城的全线考古、建档监测和保护展示等工作已有百年积累,数据的信息化管理和国家公园建设也已基本完成。本文通过英、德文文献,以及对哈德良长城全线的实地考察,借鉴天津大学建筑学院长 ...
考古与文物主办单位: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创刊时间:1980年 出版周期:双月刊期刊简介本刊是立足陕西,面向国内外学术界同行的学术性刊物。其宗旨是:以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为指导,探索华夏文明的起源和流变;研究传统文化的表现形态;展现和积累物质文明的重要资料;丰富和扩大人们对自己过去的认识以及对自身的理解。本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积极 ...
全文刊登于《中国文化遗产》2022年第2期 P58-75向上滑动阅览记忆、“遗产”、历史:遗产继承的兴起与 “遗产继承研究”流派的学术成果陆地摘要:兴于1960年代的西方,在1980年代波及全球的遗产继承热潮先后催生了“遗产继承研究”与“批判遗产继承研究”两个流派。在文化自觉的遗产继承观念与实践勃兴的历史背景下,论述了“遗产继承研究”流派的经典著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