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域闻见录》民族志书写特征论析
来源:《民族学刊》2024年第3期《西域闻见录》民族志书写特征论析沈雪晨 阿比古丽·尼亚孜摘要《西域闻见录》是记载清中前期的西域史地、民族风俗的重要私修著作,本文综合运用历史学、人类学研究方法,从民族志文本分析的视角考察了《西域闻见录》的写作意图、行文逻辑与编纂体例,探讨其在民族志视域下的书写特征。作者七十一在“自序”中完整表达了自 ...
来源:《民族学刊》2024年第3期《西域闻见录》民族志书写特征论析沈雪晨 阿比古丽·尼亚孜摘要《西域闻见录》是记载清中前期的西域史地、民族风俗的重要私修著作,本文综合运用历史学、人类学研究方法,从民族志文本分析的视角考察了《西域闻见录》的写作意图、行文逻辑与编纂体例,探讨其在民族志视域下的书写特征。作者七十一在“自序”中完整表达了自 ...
Les hiéroglyphes de l'Égypte antiqueDécouvrez l'histoire et les significations des hiéroglyphesTrevor NAYLOREditeur : GUY TRÉDANIEL ÉDITEURISBN : 978-2-8132-3055-3Ce beau livre a une magnifique reliure chinoise et a de nombreuses illustrations, contient u
Archaeological Sites of the Nile Delta of EgyptA Gazetteer
“十四五”以来,各地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积极推进“先考古、后出让”制度,加强城乡建设中的考古和文物保护工作,涌现出一批优秀案例。为更好地促进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国家文物局组织开展了基本建设考古和文物保护优秀案例征集推介活动,全国27 个省、自治区、直辖 ...
宿州市博物馆铜镜集萃宿州市博物馆文物出版社2024年9月宿州市博物馆馆藏铜镜159面。馆藏铜镜造型多样,纹饰精美,涵盖了多种表现题材,更有内容丰富、寓意深刻的铭文,时间跨度上涵盖了战国至明代这一漫长的历史时期。《宿州市博物馆铜镜集萃》收录馆藏精品铜镜114件,同时收录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宿州工作站考古发掘并收藏保管的宿州境内出土的精品铜镜1 ...
作者:雷家骥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年:2024-5-1页数:480定价:128装帧:精装ISBN:9787213113789内容简介······在权力的秘密里,探寻盛世与乱世的根源。在权力的分配里,看清帝王与臣子的博弈。本书以隋唐帝国的权力结构演变为主线,通过详细解读杨坚杨广父子的皇位传递、玄武门之变、武则天称帝、李隆基消灭韦后及太平公主等历史事件,讲清楚了隋唐 ...
《敦煌古藏文文献中的民间文学》译注才让扎西译注56元༄༅།།ཏུན་ཧོང་ཡིག་རྙིང་ཁྲོད་ཀྱི་གནའ་བོའི་དམངས་ཁྲོད་རྩོམ་རིགཉེ་ཆར། རྒྱལ་སྤྱིའི་བོད་རིག་པ་བ་F.W.ཐཱོ་མ་སྀ་ཡིས་བརྩམས་ཤིང་ཀྲུང་དབྱང་མི་རིགས་སློབ་ཆེན་ ...
欧亚大陆北部的树皮船与兽皮船哈里·卢克卡宁(Harri Luukkanen)威廉·W.菲茨休(William W. Fitzhugh) 著崔艳嫣 侯丽 丁海彬 译曲枫 审校2024年8月出版/189.00元ISBN978-7-5228-2746-9内容简介树皮船与兽皮船的历史不仅是船只历史,也是几千年来建造和使用这些船只掌控水道的人类历史,这是人类在河流渡口迁徙、捕鱼、贸易和捕猎驯鹿的历史,也是在海湾和海 ...
《中国西南民族通史》(全三册)王文光 朱映占 赵永忠 著云南大学出版社定价:260元/套
中西文化的交汇——唐朝墩古城遗址考古发现的启示《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2022年第4期魏坚中央民族大学特聘教授、边疆考古研究院院长,中央民族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研究员,中国历史研究院学术咨询委员会委员郑玉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研究生摘要唐朝墩古城遗址,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奇台县城东北部。2018~2021年, ...
考古所见魏晋北朝时期的文化融合——以北京地区墓葬材料为中心《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2023年第3期丁利娜博士,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北京市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馆员摘要魏晋北朝时期的北京是中原与北方民族文化交融的重要舞台。墓葬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这一时期的墓葬共计发现118座。按形制,这些墓葬可分为带墓道多室墓、带墓道双室墓、带墓道单室墓、梯 ...
试论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研究的路径和方法《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2023年第4期彭勇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教授摘要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研究,属历史学的专门史(专题史)研究范畴,它与传统的民族史、族别史和边疆史研究既有密切的继承关系,又有明显的发展。“三交”史研究,以史学研究为基础,采用多学科交叉方法,通过政治、经济、社会和 ...
草原丝绸之路形成的区位优势及其在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的贡献《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2023年第5期张景明北方民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院教授、北方民族大学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研究员肖瑞北方民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院博士研究生、鄂尔多斯应用技术学院艺术系讲师摘要草原丝绸之路地处北纬40至50度之间的狭长自然地带,由高山草原和荒漠草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阈下“唐竺古道”文化旅游品牌的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2023年第5期次旦扎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西藏大学教授罗勇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党校(西藏自治区行政学院)区情研究中心副编审,《西藏发展论坛》副主编摘要唐竺古道是指唐朝时期由唐都长安经吐蕃至南亚的国际大通道,由唐蕃、蕃尼古道等构成。唐竺古道产生的背景 ...
基本信息:作者:王仁湘出版社:河南美术出版社内容简介:本书通过10章47个主题和近200幅精美图片,将一百多年来我国考古界学者对仰韶文化的研究成果进行通俗性的转化,生动讲述仰韶文化被发掘的来龙去脉,以及仰韶先民的衣食住行、仰韶文化彩陶上的美学法则、仰韶时代社会的人口和社会特点、仰韶聚落与墓葬、信仰与艺术特点等内容,完整、立体地阐释我国 ...
本书共收录三峡工程重庆库区田野考古发掘简报51篇。长江三峡地区不仅山水雄奇,而且是一座瑰丽的文化宝库。考古发掘表明,自古以来,这里就是中华民族长江文明的重要舞台和文化交流的通道,保存着从旧石器、新石器时代经历夏商周直到宋元明清的各代文物古迹。本书作为三峡工程重庆库区第九部科学发掘成果的正式报告集,相信对于三峡地区古代历史文化的研究 ...
来源:《西域研究》2024年第4期波斯文史料所见撒里那颜统军考陈 希内容提要元太宗窝阔台即位之初,派绰儿马罕率军再次西征。除他率领的、最后留驻木干草原的西征主力军外,在后来伊利汗国的东部边境,还有尚未被学界充分关注的两支军队。一支由蒙格秃、斡豁秃儿率领,驻守在巴达哈伤等地;另一支由答亦儿、忽鲁忽秃及哈剌那颜先后率领,驻守于也里地区。 ...
基本信息:作者:许倬云 著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年5月版次:1字数:193000印刷时间:2015年5月印次:1ISBN:9787549564286内容简介: 《说中国:一个不断变化的复杂共同体》是历史学家许倬云先生近年来最重要的著作,撰写期间备受中外学者期待。他持续思索中华民族的内涵和外延,在世界文明存在(Being)和变化(Becoming)之大潮 ...
基本信息:副主编:马成俊 韩杰和 马沛霆出版时间:2023年9月印刷时间:2023年9月ISBN:97875010817832023年5月7日至5月10日,由中国考古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甘肃省政府文史研究馆、甘肃省文物局和中共临夏州委、临夏州人民政府在临夏市成功举办了“文明汇聚·光耀河州——史前文化临夏论坛”。全书由此次论坛成果总结、主旨发言、论文集三 ...
战国秦长城静宁段走势图 制图:王栋秦亡后,西汉王朝仍以昭王长城为防御西北匈奴的重要军事屏障。《汉书·高后纪》中记载,汉高后六年(前182年)四月,匈奴寇狄道,攻阿阳。长城内外燃起战火。至汉文帝前元十四年(前166年)冬,匈奴老上单于复派十四万骑兵入侵朝那及萧关(历史著名关隘,位于今宁夏固原市东南),杀北地都尉,掳掠人民、畜产甚多。与此 ...
盛唐时期的莫高窟壁画《雨中耕作图》唐朝在陇右的军事活动十分频繁。仅在陇右、河西驻军就近20万人。军队的口粮、衣赐等都由内地输送,相当困难。高山大河、荒漠戈壁,飞刍挽粟,极大地增加民众负担,于是屯田又被提上议事日程。唐朝“诸军州管屯总九百九十有二”。(《大唐六典》卷7)其中关内、陇右、河西三道共有584屯,超过全国屯田的半数。由于组织严 ...
目录序自序第一章 轰动一时的黄河象第二章 偶然的发现第三章 漫漫的征途第四章 询访“龙骨”第五章 曲折的探寻第六章 艰难探索中发掘第七章 发掘过程中的宣传与保护第八章 黄河象进京第九章 北上中科院古脊椎所第十章 《黄河象》和大众关注的问题第十一章 《黄河古象》电影第十二章 黄河象的展出第十三章 黄河象的教育意义第十四章 再现黄河古象尾声 黄河 ...
文 ˉ吴 荭【内容摘要】陇东地区是中国佛教美术发展的重要地域,境内出土的北朝晚期至隋代造像以泾川龙兴寺出土为代表,是认识陇东甚至中原北方西部地区此阶段造像的重要资料。其中的单体圆雕菩萨造像特征明显。本文从菩萨像尊格判定、服饰、装饰物样式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探讨其与周边长安、南朝造像的关系。一、出土及发现概况陇东地区目前发现的单体造像 ...
临洮战国秦长城山丹汉、明长城调查报告整理报告的目的意义编辑此报告,我们有两个优势,一是第一手资料的详实、完整、科学、准确,二是突出讨论研究问题。我们带着问题去实地调查,在调查之前、之中、之后,我们充分收集前人调查研究资料,就某些问题,对各家观点进行详细分析。我们在编写这本集子的时候充分借鉴了以前调查研究人员的成果,如陈守忠先生对 ...
2临淄齐故城出土燕侯脮磬及有关问题黄锦前【关键词】燕侯脮磬;山巤;燕侯载簋;任用贤良;战国中期【摘要】通过对原简报中山东临淄齐故城出土的燕侯脮磬铭文有关文字的改释,认为“山巤”应系此磬之名,磬铭与传世的燕侯载簋铭文立意和措辞近似,表达了当时统治者渴望贤良辅佐治国安邦之殷切期盼,与文献所载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各国统治者不拘一格求才纳 ...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研究与探索1.焦作府城遗址文化遗存分析袁广阔【关键词】府城遗址;河南焦作;辉卫文化;二里岗文化【摘 要】焦作府城遗址发现有夏、商等时期的文化遗存,夏代遗存属于辉卫文化的范畴,商代遗存分二里岗和白家庄两个时期,与郑州地区商代文化面貌接近。夏代焦作地区的考古学文化以沁河为界,以西的遗址属二里头文化,以东的遗址属辉卫文化 ...
1.略论北方长城地带出土的东周时期璜形饰——兼论新月形璜形饰形制的源头张全礼【关键词】璜形饰;东周时期;新月形璜形饰;北方长城地带;文化交流【摘要】中国北方长城地带发现的东周时期璜形饰形制独特、材质多样,具有一定的文化象征作用。目前北方长城地带共出土 21件东周时期璜形饰,根据形制特征可分为新月形、半环形及弧形三类。其中新月形璜形饰 ...
研究与探索1.艺术考古视角下的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分期陈继玲 陈胜前【关键词】艺术考古;彩陶纹饰;半坡类型;仰韶文化;文化分期【摘要】艺术考古依据艺术发展的一般规律展开研究,在分期研究上可以形成不同于考古类型学的新的认识。从该视角出发重新审视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彩陶材料,根据其彩陶纹饰的先后发展序列以及纹饰风格的发展规律,可以重建半坡类 ...
研究与探索1.后岗一期文化的东渐崔宗亮【关键词】后岗一期文化;东渐;海岱地区;北辛文化;双墩文化【摘要】后岗一期文化距今约 7000—6000年,可分为三期。该文化对东方地区的影响是一个渐进式的过程。一期向海岱地区的渗透,使得鲁中南及鲁西一带的裴李岗文化北辛类型嬗变为仰韶文化北辛遗存。二期与北上的双墩文化一道,使海岱地区的仰韶文化北辛遗存 ...
【关键词】中小型博物馆;制度建设;新时代【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中小型博物馆蓬勃发展,但是因客观条件的制约,其制度建设尚存在诸多需要提升的方面,如体系不够完善、内容不够科学、程序不够规范表述不够严谨、特色不够突出、落实不够到位等。加强制度建设不仅是中小型博物馆高质量创新性发展的需要,也是为广大公众提供优质 ...
【关键词】砖雕平棊;开元寺塔;宋代初期;河北定州【摘要】定州开元寺塔回廊内保存有一批珍贵的北宋初期砖雕平棊,这些平棊纹样丰富,雕工精细,制作时间要早于崇宁二年(1103)李诫编修《营造法式》几十年,被建筑学家刘致平先生赞誉“为宋式天花之佳例”,为研究北宋初期平棊的流行与发展,更好地了解宋代建筑艺术风格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有“中华第 ...
【关键词】《辽祖陵——2003—2010年考古调查发掘报告》;书评【摘要】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编著的《辽祖陵——2003—2010年考古调查发掘报告》在对历年来辽太祖陵调查和发掘资料进行全面整理、分析的基础上,卷末还以“附录”的形式对祖陵遗址范围内出土的当做了分类和分期研究,对多点位出土瓷器的产地(窑口)进行了辨 ...
三门峡虢国墓地M2010的清理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三门峡市文物工作队
咸阳崔家村汉墓发掘简报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摘要:2013年11月至12月,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配合恒兴公司电容汽车动力电池生产项目的基础建设中,清理了一批古代墓葬,其中两座规模较大,形制较典型,为研究汉代墓葬形制补充了新的资料。关键词:咸阳 墓葬 汉代2013年11月至12月,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秦都区双照街办崔家村以北,旅游路北侧(图一), ...
2024年《考古》第4期(总679期)目录●调查与发掘贵州贵安新区岩孔村招果洞遗址2020年发掘简报……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3)四川西昌市五星村李家湾遗址2017年发掘简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重庆师范大学,山地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凉山彝族自治州博物馆,西昌市文物管理所(21)山东曲阜市鲁国故城坊 ...
张家岗明清墓葬发掘简报武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黄陂区文物管理所转载自《武汉文博》2008年第4期四、小结本次的发掘主要是配合武汉至合肥的铁路建设,而在沿线做的一般规模的考古发掘。在发掘与发现中,我们按考古工作的基本要求,认真地完成了本次发掘任务,其主要的收获是我们发现了一批明代墓葬与清代墓葬。从目前发现的情况来看,我们认为,这几座明、清 ...
湖北荆州市沙市区肖家山一号秦墓荆州市博物馆(原载《考古》2005年第9期)三、结语肖家山M1是一座残幕。由残存的墓葬形制、随葬器物组合、器形等来看,具有浓厚的楚文化因素,同时又掺入了典型的秦文化特征,据此可推知该幕的大致年代。该墓为长方形土坑竖穴墓,近坑底处设生土二层台,椁室平面呈长方形,椁周围填青膏泥,具有楚墓特点。这些特点以后又在 ...
北周莫仁相、莫仁诞墓发掘简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原载《考古与文物》2012年第3期(原文较长,本期刊载莫仁诞墓)墓志 1合。标本M22:1。墓志置于甬道北部靠近墓室处,出土时上首朝北。墓志青石质。志盖盝顶,盖顶长46、宽45、厚9.5厘米。盖面分为十二界框,框内减底阳刻篆书三行,行四字,盖题为“大周上开府故莫仁诞墓志铭”(图一八)。志石长宽55、厚9厘米 ...
来源:考古杂志社延展阅读:土山二号墓众多出土文物中,围棋最引人瞩目,包括棋案、棋盘和棋子。2 件近方形的大理石案出土于前室东部,其中1 件石案上有绢质棋盘,棋盘上墨线痕迹清晰可见,复原计有纵、横渠道各17 道。棋盘上共有84 枚椭圆形铜质围棋子,而在东徼道一具漆木棺内发现随葬有一组76 枚琉璃质围棋子,与铜质棋子大小相当。这一发现首次确认了 ...
好书推荐“茂县营盘山遗址与古蜀之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基本信息:编著: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文化体育和旅游局,茂县羌族博物馆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3年12月版次:1印刷时间:2023年12月印次:1ISBN:9787030772862内容简介:2019年8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等单位联合主办召开了 ...
山东临沂兰山区琅琊王路东汉砖室墓M1发掘简报临沂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临沂市博物馆(原载《东南文化》2023年第4期)内容提要:1997 年,临沂市考古队对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琅琊王路一座东汉砖室墓M1 进行了抢救性发掘。该墓为地上式砖石复合墓,自南向北依次为左右对称的双甬道、双墓门、双前室及东西耳室、中室、双后室。墓葬出土玉衣片、陶器、石器、铜器、 ...
湖北襄阳卸甲山墓地战国—西汉墓葬发掘简报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襄阳文物考古研究所(原载《江汉考古》2017年第4期)摘要:2014年5月至6月,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在襄阳市卸甲山墓地,抢救性清理了一座战国中期墓和十一座战国晚期至西汉墓葬,为进一步研究渭水河流域东周至秦汉时期的考古学文化提供了一批新材料。关键词:襄阳;卸甲山;战国;西汉 ...
来源:《西域研究》2013年第3期20世纪以前新疆符号文化的演变李建军内容提要本文从符号文化的角度扼要梳理新疆文化中的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变迁。新疆传统符号文化具有浓郁的地域性和多元性特征,不少符号作为活文化的一部分在今天依然影响着人们的思维、生产和生活。“符号”是指代一定意义的意象,是符号学的基本概念之一。符号可分为文字符号、 ...
来源:《艺术设计研究》2024年第1期中古“全球文明”研究的示范 ——评荣新江著《从张骞到马可·波罗:丝绸之路十八讲》邱忠鸣扫码关注我们微信:西域研究邮箱:xyyjbjb@126.com
来源:转自“中国历史研究院”微信公众号原文刊载于《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3期,引用请据原刊。敦煌文献《沙州伊州地志》局部现代欧洲多国出产优质的葡萄酒,这为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所认识,但若因此而认为葡萄来源于欧洲则是错误的认知。其实,早在6000—8000年前,西亚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苏美尔人就已经开始人工种植葡萄,公元 ...
来源:《西域研究》2013年第2期图一 新疆喀什出土石雕一、从亚述到希腊:“倚榻饮酒”图像的起源就现有资料来看,“倚榻饮酒”图像最早见于大英博物馆收藏的伊拉克尼尼微(Nineveh)王宫遗址出土的一件公元前7世纪浮雕上(图二)。这件浮雕描绘的是新亚述帝国国王亚述巴尼帕(Ashurbanipal)与王后在花园里宴饮的场景:亚述王斜卧在高榻上,与坐在高背椅 ...
来源:《西域研究》2013年第1期《大唐都督杨公纪德颂》碑校读吴景山 张洪内容提要《大唐都督杨公纪德颂》碑对研究唐代中期西域、河西地区的民族关系,敦煌地区的行政设置,郡守官员的任命等问题具有重要史料价值。许多学者都对此碑有过识录。由于年代浸远,碑石破损严重,残存文字漶漫不清,以致各家录文多有讹误,甚至有错简之处,从而对此碑的研究造成许 ...
来源:《西域研究》2012年第1期吐鲁番阿斯塔那—哈拉和卓古墓群出土古纸研究李晓岑 郑渤秋 王博内容提要为研究新疆古代的纸和造纸工艺,本文采用外观观察和纤维分析等方法,鉴定了一批吐鲁番哈拉和卓古墓群出土的古纸,其年代处于东晋到唐代之间。分析表明,这些纸张的原料主要是苎麻、大麻和构皮,纸张的生产方法有浇纸法造纸和抄纸法造纸两种,加工方法 ...
来源:《西域研究》2012年第3期倭玛亚王朝在中亚的总督统治赵永伦内容提要倭玛亚王朝(661~750年)管理中亚地区的是呼罗珊行省。呼罗珊总督代表阿拉伯帝国,以军事力量为后盾,对中亚进行经济掠夺和政治控制,大量移民中亚,迫使中亚人民改宗伊斯兰教,武力镇压中亚人民的反抗,联合中亚地主贵族统治中亚人民。在四大哈里发时期(632~661年),阿拉伯国家 ...
来源:《西域研究》2012年第1期华戎所交一都会 千年敦煌史之旅——刘进宝《丝绸之路敦煌研究》读后夏国强2010年暮春,百年敦煌文献整理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在西子湖畔召开,而2011年的春季,中国社科院文史哲学部又举办了敦煌学研究回顾与前瞻研讨会,仿佛预示着敦煌学研究春天的开始。在此时阅读刘进宝先生的《丝绸之路敦煌研究》这样一本著作(以下简称《 ...
《荔枝谱》中详细介绍了其工艺流程:择空室一所,中燔柴数百斤。两边用竹䇤各十,每䇤盛荔三百斤,密围四壁,不令通气。焙至二日一夜,荔遂干实。过焙伤火,则肉焦苦,不堪食48,50。《本草纲目》记载荔枝“其实生时肉白,干时肉红。日晒火烘,卤浸蜜煎,皆可致远”1150。焙制法所需面积小,生产效率高,短时间内可焙制大量荔枝干488-489。在《齐民要术》 ...
▲汉代西域都护府。图片来源: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西方殖民主义的本质是通过强权来控制和奴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其主要特征是经济掠夺和文明同化。中国历代中央政权对新疆的管辖治理与近代西方列强在全球的殖民扩张有着本质区别。不论是以哈密王母弩温答失里的执政生活为例,还是以近代中央政权扶持下南疆蚕丝业发展为例,都可充分证明,中国历代 ...
来源:“敦煌研究”微信公众号,原刊于《敦煌研究》2024年第3期。
来源:“首师大中国史学科”微信公众号摘要:德藏吐鲁番出土文书中有一组高昌回鹘晚期的印本《楞严咒》残叶,前贤多定名为《楞严经》卷七+科文。本文理顺其诵读次序,将前贤视为“科文”的部分比定为《楞严咒》咒文,并从版式、咒尾末章、正背关系三个角度,判断其应为课诵所用的《楞严咒》。反映出汉地佛教对于高昌回鹘的重大影响。关键词:吐鲁番文书; ...
来源:“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微信公众号从山东出土景教教徽看元代丝路文化传播康建国 张慧敏作者简介:康建国(1979-),男,蒙古族,内蒙古赤峰人,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北疆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北疆文化研究所研究员。研究方向:北方民族史、元史。 张慧敏(1981-),女,汉族,山东巨野人,巨野县博物馆文博馆员。研究方向:文物保护。摘要:山 ...
来源:《西域研究》2012年第3期郑玄礼学的延伸——敦煌吐鲁番出土写本《论语郑氏注》研究华喆内容提要通过对吐鲁番地区出土《论语》郑注残卷内容的分析可知,郑玄《论语》注具有尊用《周礼》、参用《仪礼》、《礼记》的学术特点。《论语》郑注是郑玄礼学的延伸,对研究郑玄的经学有重要意义。郑玄以《周礼》为中心构建礼学体系,又以其礼学为中心遍注群经 ...
来源:《西域研究》2024年第2期文本经典、考古图像与田野报告的互证——张小贵《中古祆教东传及其华化研究》及其他著作读后孙武军内容提要《中古祆教东传及其华化研究》是张小贵在祆教研究领域辛勤耕耘的又一力作。此著及作者之前两部著作在整体构架上具有较为明显的一致性,呈现出各个主题齐步推进的格局。按照祆教教主及其他、祆庙、祆神崇拜、圣火崇拜 ...
来源:《西域研究》2012年第4期清前期中亚地缘政治形势——附论比什凯克的来历潘志平内容提要18世纪清统一新疆后,将毗邻新疆的中亚的一些部落、汗国、土邦视为自己的名义上的属国,清政府责令各部“和眭邻境”,但也不介入其间的纠纷,其中“皮什格克”争端就是一例。皮什格克即今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在清军巡边大道附近,但作为地名可能有一千多 ...
来源:“敦煌民族宗教与文化研究”微信公众号回鹘摩尼教的衰落与佛教的兴起——兼论回鹘佛教的源流森安孝夫著,杨富学译一、前言在第一讲中,我指出直至10世纪中期,摩尼教仍在西回鹘国中保持着国教地位,但在之后的半个世纪中,越来越多的回鹘人开始皈依佛教。11世纪初,佛教开始取代摩尼教的地位。是故,可能在几十年甚至更久的时间里,摩尼教与佛教在西 ...
伯希和编号敦煌莫高窟第181窟出土第193号和194号回鹘文书是记录物品发放的账本残片,年代属于元代。其中的qïngsai是行在的音写,即南宋都城临安,今日的杭州。qïngsai tavar即“行在缎子”之义,表明杭州产的缎子在元代已经流通于西北地区的敦煌等地。其背景是当时回鹘人联系网在中国内地的存在。 ... ...
来源:《西域研究》2011年第3期2.仪器 同位素比值测定仪器为ThermoFinnigan公司的DELTAplus型同位素比值质谱仪(isotope-ratiomass spectrometers,IRMS),同位素制备系统是ThermoElectron SPA公司的FLASHEA 1112型元素分析仪。3.试剂 硝酸、盐酸均为优级纯。实验过程中所使用的玻璃仪器均经10%硝酸浸泡24小时后,用蒸馏水冲洗,干燥备用。实验用水均为 ...
图1:“韩国传统建筑:匠人的力量,工具的力量”特别展海报图3:“韩国传统建筑:匠人的力量,工具的力量”特别展学术活动海报研究主题在匠人、工具、材料三个方面解读传统建筑的营建问题。1993年金东旭教授的《韩国建筑工匠史研究》(纪文堂出版),是对建筑匠人的专门研究,1999年为迎接韩国建筑文化年,韩国国立民俗博物馆组织了《建筑匠人的梦想和汗水 ...
来源:《西域研究》2011年第3期《宋云惠生行纪》文本构成新证吴晶内容提要《洛阳伽蓝记》第五卷《宋云惠生行纪》为杨衒之综合《宋云行纪》《惠生行纪》和《道药传》三篇而成,学界一般认为该文本以《宋云行纪》为主体,故惯以“宋云行纪”称之。余太山的新观点进一步否定《惠生行纪》的存在。本文通过分析杨衒之的自述、《洛阳伽蓝记》的叙事惯例、《北史 ...
《西域研究》2011年第3期目录及全文链接01专题论文殷晴:柳中屯田与东汉后期的西域政局——兼析班勇的身世吴晶:《宋云惠生行纪》文本构成新证王睿:再论中国的粟特柘羯军杨铭:敦煌、西域古藏文文献所见苏毗与吐蕃关系史事王媛媛:唐大历、元和年间摩尼寺选址原因辨析殷小平:元代马薛里吉思家族与回回医药文化朱永明 王爱辉:清代库尔喀喇乌苏军政机构 ...
龟兹石窟伎乐壁画研究的新问题、新方法、新材料本文刊登于《中国音乐》2024年第5期专栏:龟兹乐器研究第46-55+116页(总第189期)……【照片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原作者联系我们删除处理,我们只做分享,不用于商业。】来源:《中国音乐》编辑部制作:陈旭投稿方式投稿网址:https://cmj.ccmusic.edu.cn联系方式联系电话:010-6488737 ...
来源:“美的考古”微信公众号,原刊于《文博学刊》2024年第1期从汉唐时期的帐篷形象看农牧文化交流与区域互动帐篷很早就是游牧民族最重要的居住形式及家庭组织单位,也是区分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重要标志。东汉末期至隋唐时期,北方游牧民族频繁南下,并在丝绸之路贸易的发展中与中原汉族在西北地区交往日益密切,既有器物层面,也有社会风俗以及族群层 ...
来源:《西域研究》2011年第4期藏文文献所见于阗佛教才吾加甫内容提要本文对汉、藏文文献中佛教初传于阗及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比对,认为这些材料虽充满了神话色彩,但能相互印证,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吐蕃经略于阗一个多世纪,吐蕃人和于阗各族人民在长期的接触和交往中,互相影响、互相学习,不断加强经济文化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吐蕃与于阗之间直接或间 ...
来源:《西域研究》2011年第4期阿富汗出土梵语戏剧残叶跋陈 明内容提要20世纪90年代中在阿富汗出土了一叶梵语戏剧残片。本文介绍了哈特曼教授对该残片的转写与英译,并结合汉译佛经中与印度古代戏剧表演相关的史料,为中印(或梵汉)戏剧关系史研究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考。自上世纪末内战以来,阿富汗接连出土了用多种字体抄写的古代残卷和铭文,所涉及的语言 ...
来源:“首师大中国史学科”微信公众号 一引 言嚈哒(Hephthalitai)),中国史籍称作“滑”“囐哒”“挹怛”等,国外史籍称“白匈奴”。兴起于塞北,约公元370年代,越过阿尔泰山,西迁至索格底亚那;420年代,渡过阿姆河进入吐火罗斯坦。此后嚈哒以吐火罗地区为基地,主要朝两个方向发展:向西与萨珊波斯展开长期的争夺拉锯,向 ...
来源:《西域研究》2011年第4期汉语俗字构字理据性初探——以敦煌吐鲁番文献为中心赵红内容提要俗字构成是有规律可循的,在汉字以形表意传统的驱使下,人们按照自己对汉字部件的理解而在书写中自觉不自觉地追求构字理据,成为俗字的成因之一。在表意部件中这一点表现尤为突出,例如敦煌文献所见之“师”、“惊”、“齐”、“盐”等字即是其例。俗字是汉字 ...
摘要:阳关是西汉政府经敦煌郡通西域这条东西交通干线上的关键关隘。通过考察发现阳关得名可能与西汉敦煌郡移民实边政策有关,即阳关最初或为侨置地名。而在玉门关之南,故名阳关的说法可能是后来赋予的文化含义。又据敦煌文书记载推测太初四年李广利第二次伐大宛后,玉门关自酒泉郡西移至敦煌西部的后世阳关位置。至后元元年,玉门关北移至小方盘城一带, ...
来源:“中国古典学”微信公众号吐魯番出土唐寫本句圖復原與考釋文 / 史睿 李成晴(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日本東京書道博物館所藏唐寫本SH130,書道博物館原定名爲《月令》,前人研究作了細緻分析,編作四件文獻。(書儀部分參考丸山裕美子《靜岡縣磯部武男氏藏敦煌·吐魯番資料管見》,《唐代史研究》2,1999年,16-26頁 ...
来源:《西域研究》2024年第4期中国青铜时代红玛瑙珠起源与传播的再探讨汤隆皓〔美〕乔纳森·马克·肯诺耶内容提要在欧亚草原青铜时代中西交流的大背景下,中国的红玛瑙珠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从西方引入的。随着地质学技术与实验考古学的发展,新的证据使我们能以新的视角重新审视中国红玛瑙珠的起源与传播。尽管更多的分析依然需要我们去做,但目前的证据显 ...
来源:转自“浙大社科学报”微信公众号本文原载《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9期,引用请据原刊。汉唐时期的丝绸之路与中外文明互鉴赵大旺 刘进宝南京师范大学 浙江大学作者简介赵大旺,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历史学博士,主要从事敦煌学、隋唐史研究;刘进宝,浙江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历史学博士,浙 ...
黄文弼在他的几次西域考古调查过程中,获得了大量的各种类型的文物资料,其中也包括纸本文献。这些文献既有汉语的写本和印本,也有各种胡语文书,包括回鹘语、粟特语、龟兹语、据史德语、梵语、于阗语、中古波斯语、藏语、蒙古语等等,其中不乏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的文书。我们曾经把学者们对于黄文弼所获胡汉各种语言文书的研究成果汇集成书,即拙编《 ...
图 5 颈部装饰具(北魏)1. 大同南郊M107∶10 2. 大同南郊M208∶10 3. 陈武沟M10∶1 4. 伊和淖尔6号墓 5. 伊和淖尔 3 号墓大同市博物馆收藏资料:系Ⅲ型项饰(图 1-7 左)。陈武沟墓地:陈武沟墓地位于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化德县,2010 年配合集宁—通辽之间的铁路施工调查发掘。共有 15 座墓,其中 14 座竖穴土坑墓和 1 座偏洞室墓。10 号墓出土的项饰 M10 ...
编者按:原文引自韩香:《风云历程——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团与近现代新疆之气象事业》,罗丰主编:《丝绸之路考古》第7辑,科学出版社,2023年9月,页225~242。
图一巴哈塔尔遗址地形图根据地面陶片和土墩剖面的堆积情况,以及以往的调查材料来看,土墩上部堆积为历史时期的遗存,大约8—10米以下开始出现哈拉帕文化的堆积层。根据已发掘出土的大量的陶器、石器、铜器、玻璃以及费昂斯(Faience)等来看,该遗址时代最早为在哈拉帕文化科特·迪吉类型(Kot Diji Phrase,c.2800BC-2600BC),经过吠陀时代(Vedic Civi ...
图一洛阳五女冢陶罐96HM267∶49[9]尽管这批高等级墓葬遣策中也记载肉酱、鱼酱等高级调味品,豆酱仍作为陪葬品伴随。作为调味品的酱在秦汉初期只供给较高等级的官员,但是到汉代中后期的汉简《过长罗侯费用簿》显示,其也对普通随行人员供应[30]。这说明汉代的酱类逐渐平民化,这也是汉代发酵技术逐渐稳定的表现。从技术发展来看,东汉王充《论衡》提及 ...
2022年1月,陈晓露《罗布泊考古研究》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这是继《楼兰考古》(兰州大学出版社,2014年)之后的又一佳作。因笔者研究旨趣,通读了这两部著作,其中《罗布泊考古研究》利用考古学材料与传世文献资料,针对新疆罗布泊地区,从史前时期到中古时期最后被废弃这一长时段的人群与社会文化进行研究,对从事西域史、中西文化交流史研究的学者而 ...
图一东魏武定元年胡客翟育石墓门“萨甫”即“萨宝”、“萨保”。这个名词近年来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讨论。这里就不再赘述。有学者提出,萨甫原来有商队领袖的意思,不仅限于宗教首领。而“使主”在南北朝历史文献中,明确是代表一国来访的使团首领。但是当时很多来中国的西域等国人士,是以商队首领身份来华,从事贸易活动,由于交通不便,有些同时也就受其国 ...
图一 No.276关于这枚仿币正反面的铭文,正面较容易还原,即(FO)CAS – PЄRPΛVC,说明该币的正面是按照福卡斯金币仿制。但根据郭云艳的释读,背面的字母读起来相当混乱。这些看起来杂乱无章的铭文其实是有迹可循的,其实从背面底部的铭文可看出,由于刻模人对金币的不熟悉或者失误,将模具内部直接按照金币的式样刻字。由于金币为凸印,印出来金币上的 ...
编者按:原文引自付承章:《齐东方唐代金银器研究》,中山大学艺术史研究中心编:《艺术史研究》第三十辑,中山大学出版社,2023年,页195~199。(待刊)
图15洛阳桥江心岛中部石经幢线绘示意图,底图采自洛阳桥文物陈列室图16 泉州江口码头遗址的佛塔,宋,笔者自摄。顶部系后来修补这些佛塔(包括经幢)的体量一般都不大,高度一般在3—5米之间,所以应该不是做航标用的,这样的高度做航标远远不够。那么在桥梁、港口建造佛塔用意何在呢?方志文献有所提示,如《(乾隆)泉州府志》记载道,在石笋桥竣工之后 ...
内容简介南京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江苏牛首山人文研究院联合主办的《丝路文化研究》学刊,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每年两辑,为 CSSCI来源集刊(2023-2024)。学刊是人文社科类综合研究集刊,稿件涵盖陆上丝路和海上丝路的历史与现实问题,涉及文学、历史、考古、艺术、民俗等领域,拓展深化丝路文化的综合研究。征稿事宜1.正文前应有摘要和关键词,摘要字数控 ...
李梅景著《奥登堡中国西北考察研究》出版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2024年11月12日 18:19甘肃目 录绪 论第一节 学术史的回顾与反思第二节 基本史料价值述略第三节 研究旨趣和目标第一章 家世与早年经历第一节 家庭环境与成长第二节 两段婚姻与三位重要亲人第三节 求学经历与学术兴趣的形成小结第二章 从学术研究者到组织者第一节 早期学术研究与交游第二节 俄苏 ...
感谢上海书画出版社授权发布高陵馆藏石枕同时,高陵石楬中还有一类介于《礼器碑》《乙瑛碑》《史晨碑》三者之间,将横画的波磔,撇、捺画的舒展表现得淋漓尽致。二过渡与变革汉魏之际,铭石隶书向八分书逐渐过渡,但这种变化并非一蹴而就,展现出多样特征。“魏武王常所用慰项石”字势雍容舒展,流动飘逸,与东汉沈府君神道阙有相似之处。但是,折刀头式的 ...
10月24日,在西安工程大学新媒体艺术学院的工作室,副教授雷桐指导学生整理从榆林市悬空寺、西津寺等处的洞窟里采集回来的音像资料。“壁画作为我国古代艺术家的智慧结晶,不仅是重要的文化遗产,还是研究古代绘画艺术和历史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复原这些艺术瑰宝,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雷桐说。 ...
《北庭学研究》第三辑分为经典文存、历史研究、宗教文化、人物春秋、遗址保护几个栏目。以今新疆吉木萨尔县北庭故城为基地和学术平台,用现代眼光和全新的学术视角,在过去成果的基础上,重新审视,全方位梳理,系统研究北庭故城和古代北庭地区的历史和文化,主要包括“北庭西海县新考”“天山北路驿站交通述论”“唐北庭诸城镇在回鹘时代的发展”等文章。 ...
瀚海金河:中古北疆历史考察 白玉冬 著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年 2024年4月 定价 148.00元ISBN 978-7-5732-1106-4作者简介白玉冬,日本大阪大学历史学博士,日本学术振兴会博士后,现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兰州大学“萃英学者”教授,甘肃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