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敦煌莫高窟第332窟涅槃经变
现存唐代最早的《涅槃经变》的壁画和塑像都在圣历元年(公元698年)建成的第332窟里。此窟平面方形,中间设中心塔柱,西壁开横长方形龛,内塑释迦牟尼涅槃像一身,头南脚北,右胁累足而卧,身长5.6米,经过后世重修。释迦涅槃像背后原有一排小塑像,大半已毁,现仅残存清塑两身。龛内西壁画十棵菩提树,北壁画摩耶夫人从忉利天乘云下娑罗双树间哀悼释迦牟尼。这是莫高窟《涅槃经变》绘塑结合的开始。第332窟-西壁龛内涅槃像-初唐- ...
现存唐代最早的《涅槃经变》的壁画和塑像都在圣历元年(公元698年)建成的第332窟里。此窟平面方形,中间设中心塔柱,西壁开横长方形龛,内塑释迦牟尼涅槃像一身,头南脚北,右胁累足而卧,身长5.6米,经过后世重修。释迦涅槃像背后原有一排小塑像,大半已毁,现仅残存清塑两身。龛内西壁画十棵菩提树,北壁画摩耶夫人从忉利天乘云下娑罗双树间哀悼释迦牟尼。这是莫高窟《涅槃经变》绘塑结合的开始。第332窟-西壁龛内涅槃像-初唐- ...
摘要: 22卷本《敦煌讲座书系》是甘肃教育出版社推出的一套大型丛书,此丛书列入“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本书简介】一、关于敦煌变文变文的出现与佛教的宣教活动密切相关,伴随着佛教的东传,佛教在中土不断发展壮大,大量的佛经被翻译、注释,但这些译本一般民众很难接受,故东晋以来,部分僧人就用浅显的方法如“唱导”来传教,以适应大批信教俗众的需求。变文就是在唱导与通俗性讲经的影响下产生的。这种以说唱 ...
摘要: 22卷本《敦煌讲座书系》是甘肃教育出版社推出的一套大型丛书,此丛书列入“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内容简介】敦煌文献中有一类被研究者定名为书仪。书仪,是教人写作书信的格式仪规。敦煌书仪大致分为两个系统:佛教、道教性质的书仪及世俗书仪。礼仪则是渗透于世俗书仪中最核心的部分。透过书信中的仪式仪规,我们可以窥见礼仪是如何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当时的人们,进而形成全社会共同的行为准则。而书信,只 ...
摘要:22卷本《敦煌讲座书系》是甘肃教育出版社推出的一套大型丛书,此丛书列入“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本文作者承担了其中《敦煌佛教与石窟营建》的编辑工作。本文介绍了其中《敦煌佛教与石窟营建》一书的主要内容、特色及出版价值。【本书简介】敦煌石窟包括莫高窟及其周边石窟,总数有800多个,壁画5万多平方米,彩塑2000多尊,时代从十六 ...
摘要:22卷本《敦煌讲座书系》是甘肃教育出版社推出的一套大型丛书,此丛书列入“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本书简介】本书为“敦煌讲座”书系之一,全书共分六章,以回鹘兴起及其政权的建立、发展、分裂等内容为一主线,以其在敦煌为中心的河西地区活动为另一主线,阐述了回鹘民族与敦煌的紧密关系,并论证了敦煌文化在回鹘经济、社会、文化发 ...
摘要:22卷本《敦煌讲座书系》是甘肃教育出版社推出的一套大型丛书,此丛书列入“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本书简介】本书为“敦煌讲座”书系之一,全书共分四编二十章。本书以敦煌写本文献为基,全方位论证了敦煌写本中涉及的文献学资料及其意义价值。本书作者张涌泉先生为我国国内具有国际性、开拓性、创造性视野的敦煌学专家,多年以来勤奋 ...
摘要:22卷本《敦煌讲座书系》是甘肃教育出版社推出的一套大型丛书,此丛书列入“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本书简介】敦煌文学是由于特殊原因保留下来的特定区域、特定时期、自成系统的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因于偶然的出土,使我们发现了以前没有见到过的文学材料,从而对文学史上一些现象重新作出解释,这是比较多的。像敦煌遗书这样保留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和文学传播记录的材料,以前是没有的,因而在文学史上具有重 ...
摘要:22卷本《敦煌讲座书系》是甘肃教育出版社推出的一套大型丛书,此丛书列入“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本书简介】作为古代中原进入西域的门户,以及连接东西方文化之陆上丝绸之路重要枢纽的敦煌,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历代的自然风貌,一直以来备受敦煌学专家的关注。本书作者在广泛吸取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一方面注重敦煌与中国历史的共通性,另一方面也格外重视敦煌历史发展的特殊性,分别从敦煌政区建置沿革与人 ...
摘要:22卷本《敦煌讲座书系》是甘肃教育出版社推出的一套大型丛书,此丛书列入“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本书简介】敦煌石窟保存了4—14世纪700多个洞窟,其中有彩塑2000多身,壁画45000多平方米。如此数量众多、规模宏大、延续时代久远而自成体系的文化遗产,在世界上也是少有的。从艺术史方面看,敦煌石窟反映了1000多年间中国艺术的发展及其演变,尤其是在唐代和唐以前的艺术遗存十分稀少情况下,敦煌石窟保存的 ...
摘要:22卷本《敦煌讲座书系》是甘肃教育出版社推出的一套大型丛书,此丛书列入“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本书简介】本书作者充分利用目前所保存的关于古代丝绸的实物、文献和图像等资料,通过文献考证、图像比较、分类统计、技术复原等方法,对敦煌的古代丝绸进行了较为全面和系统的论述,以此来还原敦煌在莫高窟开凿之后到元代几近废弃这一千年间的丝绸种类、技术、艺术、贸易等各种方面的细节,为中国古代丝绸的研 ...
摘要:22卷本《敦煌讲座书系》是甘肃教育出版社推出的一套大型丛书,此丛书列入“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本书简介】吐蕃王朝是由活动在今天西藏山南地区的藏族先民雅隆部落建立起来的一个横跨青藏高原、地域辽阔的王朝。吐蕃人的始祖聂赤赞普由该地迁入雅隆河谷定居,这一地区气候湿润,自然环境优越,宜农宜牧,雅隆部落在此繁衍生息,逐步发展起来。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驻守河陇西域的唐军东调平叛,对此地 ...
甘肃人民出版社在1957年11月出版了《敦煌莫高窟》,这是敦煌文物研究所出版的第一本专著,印数为6000册。《敦煌莫高窟》是一本较为全面的介绍莫高窟艺术和敦煌文物研究所工作的专著。该书包括:一、常书鸿先生写的《敦煌莫高窟介绍——中国人民的艺术宝库》,相当于序言;二、《概况》,洞窟外景和敦煌文物研究所人员工作现场照片19张(含万庚育制作的《莫高窟全图》),相当于《敦煌莫高窟介绍》一文的插图;三、洞窟塑像与壁画30 ...
1906—1908年间,法国探险家、东方学家和汉学家伯希和率领法国西域探险团,对我国西域,包括今新疆、甘肃、青海、宁夏等广袤地区作了探险,其中既包括地下发掘,也包括实地田野调查和翻检有关所涉地区的文献参考资料。长期以来,西域探险团最重要的文献,也就是伯希和亲笔记述的《旅途中的日记本,1906—1908年》,一直未能公开刊布。2008年,为了纪念伯希 ...
王子恺 整理2017-10-05 13:54来源:澎湃新闻【编者按】2016年5月,中西书局出版了英国汉学家杜希德先生的《唐代财政》一书的中译本,本书责编李碧妍博士特邀北京大学教授、杜希德先生弟子陆扬做了一期访谈。近日,“中西书局”微信公众号(zhongxibook)首次发布了访谈视频。经授权,澎湃新闻整理了访谈的文字稿,并经出版社和陆扬教授审定后,与读者分享。陆扬李碧妍:大家好,我是中西书局的李碧妍,也是我们新近出版的杜希德教 ...
敦煌研究院编(文献所、编辑部具体负责编辑),樊锦诗主编“敦煌研究院学术文库”之一种《敦煌吐蕃统治时期石窟与藏传佛教艺术研究》一书正式出版(甘肃教育出版社,2012年9月,定价98元),该论文集是“2010敦煌论坛:吐蕃期敦煌石窟艺术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的最终成果,本次论坛是由敦煌研究院主办,文献所、科研处承办的一次专题会议,共收录论文38篇。内容涉及对敦煌吐蕃石窟艺术样式的研究、社会政治背景探讨、造像思想研究 ...
由敦煌研究院文献研究所参与并具体负责编著、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资助的《高台魏晋墓与河西历史文化研究》一书已由甘肃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本论文集是2010年8月13至15日在甘肃省高台县召开的“高台魏晋墓与河西历史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的最终成果。本次会议由高台县委、县政府,甘肃省敦煌学会,敦煌研究院文献研究所、河西学院主办,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甘肃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省博物馆、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 ...
敦煌研究院、甘肃省文物局编《甘肃石窟志》由甘肃教育出版社,于2011年12月出版。《甘肃石窟志》是敦煌研究院学术文库研究成果之一,并且此次出版受2011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属于“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该书由敦煌研究院赵声良研究员任执行主编,带领考察小组经过多年的实地调查记录,组织编写而成。全书分为概述和八个章节,分别介绍了敦煌莫高窟及周边石窟、河西石窟、炳灵寺石窟及陇中石窟、麦积山石窟及陇东南 ...
敦煌研究院编《榆林窟研究论文集》(上、下册)由上海辞书出版社于2011年9月出版。此书包含论文88篇,分为总论、考古、艺术、保护、民族语言等五个栏目并附《榆林窟研究目录》,展示了70多年来榆林窟研究、文物保护的成绩,为学界相关研究提供了极为宝贵的研究资料。榆林窟开凿于北魏,因地处偏远,历史上鲜为人知。20世纪40年代,前辈学者向达、阎文儒等先生跋碛涉沙,先后来到榆林窟进行考古调查,钩沉辑佚,致尘珠得拂。新中国 ...
我院文献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沙武田博士著《吐蕃统治时期敦煌石窟研究》一书,于2013年3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本书是2012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之一种。该书是继沙武田博士《敦煌画稿研究》入选第二批(200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库》之后,又一部入选该系列丛书的成果。《吐蕃统治时期敦煌石窟研究》是沙武田在兰州大学博士后流动站进行科研工作时期所做的出站研究报告, 又是2008年度“国家社科 ...
随着历史研究的深入展开,各地新出土金石类著作逐渐走俏,受到古史研究者的青睐。今年,由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李明、刘呆运、李举纲主编,文物出版社出版的《长安高阳原新出土隋唐墓志》格外引人注目,受到读者欢迎。一来,几位作者都是老考古工作者,有着丰富的隋唐墓葬考古经历。2001 年至2006 年数年间,这支考古队就在西安高阳原发掘隋唐墓葬803 座,出土各类随葬品数万件,其中最珍贵的,就是现在发表的113 种墓志。这批墓志 ...
近年来,对古代丝绸之路乃至整个古代中国对外交流研究的相关书籍明显多了起来。这固然是因为以往一代代学者不断砥砺前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是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东风中,对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入了快车道的必然结果,更是近年我国学术研究走向深入,视野不断开阔,态度越来越开放、包容的纸上缩影。 硕果累累的2016年 学术研究,不论其过程如何,最终的结果,绝大多数都会付于纸上,以书籍和期刊的形式发表。书籍 ...
西藏是神秘的,西藏人更加神秘。从一开始被就被猎奇的土地和民族,仿佛失去了话语权,上千年来只能沉默观看外人的争相猎奇和竞相辩驳,却只能无言语对。从希罗多德到麦克马洪,西方人眼中的西藏要么是一群土拨鼠在掘金,要么是一群野蛮人在茹毛饮血拿头盖骨饮酒,要么就是一群萨满巫师在跳大神。在东方主义的神秘面纱下,西藏成了西方人尽情想象和描绘的玩物。真正热爱并真实记录过西藏的人之中,本书的两位作者称得上是开创者。沈 ...
造像艺术是佛教文明传播中极为重要的元素,将佛教文明向世人加以艺术性的呈现。而学习佛造像的发展史,犍陀罗自然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关键节点。喀布尔河谷的村庄犍陀罗位于印度次大陆西北部,在今巴基斯坦白沙瓦谷地。但犍陀罗艺术的分布却不拘于此,而是有着更广泛的范围,大体相当于今巴基斯坦西北与毗连的阿富汗东部地区,既包括印度河西侧的白沙瓦谷地,也包括印度河东侧的呾叉始罗(今译塔克西拉),北到斯瓦特河谷,西至阿富汗 ...
一般的历史理论书是比较枯燥的,但本书却相当地吸引人。阅读本书的时候,我竟很多个夜晚都不想睡觉,因为放不下它。本书作者是美国著名的人类学家与藏学家梅·戈尔斯坦。在西方藏学界,他独树一帜,自成一派,为国际藏学的发展作了巨大的贡献。本书是集西方藏学研究之大成,成为其藏学研究的代表作,也是西方研究西藏现代史的权威著作。从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戈尔斯坦的治学态度非常严谨、客观。本书资料翔实,引证丰富,几乎每一 ...
在今天Google Earth随手玩转的时候,古典时代的探险经历只能存在于对往昔壮举的想象中了,海上的麦哲伦、库克船长、富兰克林,极地探险家南森、阿蒙森、斯科特、沙克尔顿,甚至空中探险家林德伯格、查克·叶格……他们已成为人类探险的里程碑和历史印记。斯文·赫定的探险是最传统的大陆探险,就像游戏《帝国时代》里对陌生世界空白地图的探路者,他的梦想是刷亮地理协会地图中未知的区域。本书中文译名为《我的探险生涯》,原名《 ...
宫治昭,日本著名佛教美术史学者,名古屋大学名誉教授,龙谷大学特任教授,先后担任静冈县美术馆馆长、龙谷大学龙谷博物馆馆长。曾长期深入调查阿富汗巴米扬佛教遗址、印度和犍陀罗等地区佛教遗址,出版有印度佛教美术、犍陀罗佛教美术、中亚佛教美术研究等数十部研究专著和百余篇学术论文。犍陀罗位于印度次大陆西北部,是释迦牟尼生前并没有达到的偏远之地;但有意思的是,自佛教美术诞生以来,犍陀罗很快发展成为当时最繁盛的佛 ...
江晓原 刘兵民族史海上丝绸之路研究与“一带一路”江晓原,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院长刘兵,清华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中心教授江晓原:梁二平本为报人,却有强烈的学术追求,笔耕不辍,著述源源不断,实属报人中的异数。他长期关注海洋文化,多年来行走四方,足迹遍至中国全部省份,向外远涉40余国。行走远方虽在报人也不少见,但梁二平好学深思,多年来将自己修炼成了一个中国海洋历史方面的合格研究者,他和供职于著 ...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 基本信息:作者:杜金鹏 著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年6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7年6月印次:1ISBN:9787030534217内容简介: 本书为中国文化遗产科学体系创新研究之初步探索,主要涉及中国考古学学科建设理论、实验室考古理论与方法、考古遗址保护思想理念、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理论、考古资产保护利用等方面。对文化遗产科学内涵进行了全面的阐释,在实际研究中具有理论指导意义。目录绪论从考古 ...
新华网上海1月25日电(记者王琳琳)《敦煌手卷南华真经》23日在上海首发,该丛书由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携手北京载道文化公司共同编辑出版,集中展示了唐宋古籍的藏书之美和玄奘取经、敦煌手卷的历史文化成就,是当下新丝绸之路文化传播中又一重要历史文献。“敦煌手卷”又称敦煌遗书,是1900年发现于敦煌莫高窟藏经洞中书籍的总称。“敦煌藏经洞”被称作中国近现代四大文化考古发现之一,“敦煌手卷”以其内容广博、弥足珍贵闻 ...
由王三庆、郑阿财主编的《2013敦煌、吐鲁番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于2014年12月在中国台湾正式出版,此为2013年11月台湾成功大学举办的“敦煌、吐鲁番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学术成果。本次会议在王三庆教授的召集下,来自中国大陆、台湾、香港地区和日本、法国、俄罗斯、韩国的40余位敦煌吐鲁番学专家学者相聚台南市,会议内容涉及敦煌吐鲁番学的语言、文字、文学、历史、地理、政治、佛教、道教、艺术等学科领域,汇集了敦煌吐鲁番 ...
由甘肃省委宣传部组织策划,作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重点出版项目《华夏文明之源·历史文化丛书》河西故事系列之一,赵声良著《莫高窟的守望者》由甘肃人民出版社于2014年12月出版。全书分为3部分:第一部分“前辈的足迹”讲诉了敦煌研究院老一辈专家常书鸿、段文杰、樊锦诗等坚守大漠敦煌的点滴生活,生动再现了莫高窟人身上的执着和奉献精神;第二部分“感悟敦煌”介绍了作者自己80年代大学毕业后,带着梦想奔向敦煌,亲身经历的 ...
摘要:22卷本《敦煌讲座书系》是甘肃教育出版社推出的一套大型丛书,此丛书列入“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本书简介】本书作为第一部通论敦煌佛教与社会的专著,在参考以往重要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作者的研究,重点对敦煌佛教的概况、敦煌的僧团与寺院、敦煌僧尼的社会生活、敦煌石窟与社会、敦煌寺院的依附人口、归义军政权与佛教的关系等问题做了概括性介绍和解说。本书是对敦煌佛教与社会关系的第一次系统总结, ...
摘要:22卷本《敦煌讲座书系》是甘肃教育出版社推出的一套大型丛书,此丛书列入“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本书简介+作者推荐】2007年第一次来到敦煌,这个给人印象特别神秘的地方,比一般城市安静得让人平静和安宁;第一次走进莫高窟,着实被它的宏伟而震撼,但是那时并没有多少想要与它亲近的想法。因为它的神秘,让一般人敬而远之;因为它的博大,让普通人望而却步。总之,晦涩和高深,是我对敦煌的理解。正因如此 ...
敦煌研究院编、樊锦诗主编的《榆林窟艺术》于2014年7月由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此书是“丝绸之路与敦煌文化丛书”之一,此书的出版也是庆贺敦煌研究院成立七十周年的纪念,是敦煌石窟艺术研究的一项重要成果。《榆林窟艺术》分为七章,主要介绍了榆林窟的石窟造像艺术。第一章为榆林窟艺术的概观,对榆林窟的历史地理背景进行阐述,对榆林窟壁画内容及艺术价值进行整体论述。第二至五章分时期对榆林窟的石窟艺术进行介绍和论述。榆 ...
《榆林窟》于2014年7月由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敦煌研究院编、樊锦诗主编。本书是榆林窟石窟艺术的画册,为纪念敦煌研究院成立七十周年而出版。《榆林窟》首先将榆林窟全景及崖面的历史变迁进行了展示,其后的“榆林窟艺术概观”,则对榆林窟的历史背景、艺术内容、文化艺术价值进行了论述。本书以精美的图片150多幅,按照洞窟的时间顺序,对榆林窟主要洞窟的壁画、塑像内容进行了展示;每幅图片附有文字说明,对榆林窟重要、典型的 ...
摘要:22卷本《敦煌讲座书系》是甘肃教育出版社推出的一套大型丛书,此丛书列入“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内容简介】百年敦煌学已经积累了十分深厚的学术成果,如何继续推陈出新,是摆在每个敦煌学人面前的难题。余欣教授新著《敦煌的博物学世界》便是试图回应这一难题的有益尝试。作者在《前言》中写道,本书写作的出发点是 “中国传统学问的根基和精髓在于博物学。正是敦厚而鲜活的博物学传统,给中国文化注入了性 ...
敦煌研究院编、樊锦诗主编的《专家讲敦煌》,由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出版于2014年7月出版。作为“敦煌文化与丝绸之路丛书”之一,此书是2011年深圳关山月美术馆“博蕴华光——敦煌艺术展”中敦煌学专家所作的敦煌艺术系列专题讲座的辑录,敦煌学专家对敦煌的历史、文化、艺术进行了通俗易懂的讲解。2011年7月20日—10月9日,深圳关山月美术馆和敦煌研究院共同举办了“博蕴华光——敦煌艺术展”大型艺术展览,为配合展览,邀请我国知 ...
摘要:22卷本《敦煌讲座书系》是甘肃教育出版社推出的一套大型丛书,此丛书列入“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内容简介】占卜文献是近年来敦煌研究者关注较多的一个方面,海内外学者就此陆续发表了不少的成果,这些成果中,针对专门领域或某一特定类别的多,全面系统的讨论少。本书就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全部敦煌占卜文献为对象,对有关问题进行论说。首先,是在充分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敦煌占卜文献进行进 ...
赵声良先生编著的《文明的穿越——世界四大博物馆巡礼》于2014年6月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十多年来,作者多次到法国、英国、美国等国家参观访问。此书是作者在游历了世界四大博物馆后所撰写的艺术鉴赏读本。法国巴黎卢浮宫博物馆、英国博物馆、俄罗斯圣彼得堡艾米尔塔什博物馆、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并称为世界四大博物馆。四大博物馆收藏了数量庞大、具有代表性的世界各主要文明体系的艺术杰作。依据这四大博物馆就可以梳理出一 ...
摘要:22卷本《敦煌讲座书系》是甘肃教育出版社推出的一套大型丛书,此丛书列入“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内容简介】本书主要介绍敦煌佛教文学的类别和文献、形式与风格、主题与形象,探究敦煌佛教文学与敦煌佛教的发展的关系,敦煌佛教文学与语言、文字、壁画等方面研究的关系。【作者简介】郑阿财,1951年生,1982年获文学博士。1978年起先后任教于中国文化大学、中兴大学、中正大学、日本国际佛教大学院大学客座教 ...
《敦煌艺术画库4——榆林窟》《敦煌艺术画库》是敦煌文物研究所于上世纪50年代末出版的一套丛书,共13册,中国古典艺术出版社1957—1959年出版。这套丛书是敦煌文物研究所第一套多卷本分类图录,分敦煌建筑(1,孙儒僩,因作者1957年打成右派,未出版,这套丛书实际上出版12册)、敦煌彩塑(2,孙纪元,1958年)、敦煌图案(3,欧阳琳,1957年)、榆林窟(4,段文杰,1957年)、北魏(5,李承仙,1958年,实际上分北魏、西魏)、隋 ...
摘要:22卷本《敦煌讲座书系》是甘肃教育出版社推出的一套大型丛书,此丛书列入“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本书简介】众所周知,敦煌藏经洞发现的敦煌文书,卷帙浩繁,内容大多与佛教相关,而且绝大多数是从未经过任何史学家整理、订正、甚至篡改过的原始材料。这样的好处是,我们可以根据当时遗留下来的材料,来判断历史事件发生的真实情况,来还原历史的本来面貌。卷帙浩繁且经过校勘的古代写本,为校正佛典提供了早 ...
摘要:22卷本《敦煌讲座书系》是甘肃教育出版社推出的一套大型丛书,此丛书列入“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本书简介】三夷教是汉籍对中古时期曾流行于我国的祆教(又称火祆教、拜火教,是琐罗亚斯德教的变种)、摩尼教(宋以后渐称明教)、景教(即基督教聂斯脱利派)等三种外来宗教的总称。这三种宗教均起源于西亚地区,在中古时期经由中亚、 ...
摘要:22卷本《敦煌讲座书系》是甘肃教育出版社推出的一套大型丛书,此丛书列入“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本书简介】本书介绍主要的敦煌道经写本,在概述其学术价值外,重点通过对这些道经内容的分析,追寻与之相关的道教史背景。与现有道教史论述不同的是,本书根据敦煌道经的具体内容和情况,提出了一系列中古道教史上的新命题和新看法。希望这些新问题能深化或推进敦煌道经研究的新阶段,丰富和拓宽中古道教史研究 ...
作为“居延遗址与丝绸之路历史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的学术成果,《金塔居延遗址与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研究》由甘肃教育出版社于2014年12月出版。全书收录会议论文103篇,分“先秦秦汉简牍与历史文化研究”、“居延遗址与长城烽燧防御研究”、“金塔历史文化遗址保护利用研究”、“河西史地文化与丝绸之路研究”、“敦煌学与墓志写本文献研究”五个部分,共计 ...
资料图片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英藏敦煌社会历史文献整理与研究”阶段性成果、全国古籍整理规划小组资助成果《英藏敦煌社会历史文献释录》(1—11卷),最近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所谓英藏敦煌社会历史文献,指的是英国国家图书馆收藏的全部敦煌汉文佛教典籍以外的文献。英国国家图书馆是敦煌文献的主要收藏地点之一,此外的重要收藏点还有法国巴黎国立图书馆、俄罗斯联邦科学院东方文献研究所和中国国家图书馆等。英国国家 ...
《敦煌艺术画库》是敦煌文物研究所在20世纪50年代末集全所主要业务人员撰写的一套丛书,中国古典艺术出版社1957—1959年出版。这套丛书是敦煌文物研究所第一套多卷本分类图录,原计划出版13册,实际出版12册。各册名称、作者、出版时间分别是:《敦煌建筑》,孙儒僩,因作者1957年被打成右派,未出版;《敦煌采塑》,孙纪元,1958年7月;《敦煌图案》,欧阳琳,1957年10月;《榆林窟》,段文杰,1957年10月;《敦煌壁画·魏》,李 ...
赵声良先生著《敦煌石窟艺术简史》由中国青年出版社于2015年8月出版。敦煌石窟是集建筑、雕塑、壁画于一体的综合艺术。从4世纪到14世纪,延续千余年之久的敦煌石窟常建常新,创造出了与印度佛教艺术和佛教理论不同,具有中国民族精神的佛教艺术和佛教思想。全书按照历史发展的轨迹,将敦煌石窟艺术分为十六国北朝、隋代、唐代前期、唐代后期、五代宋西夏元等五个时期,对敦煌石窟不同时期的艺术特征,从洞窟形制、彩塑艺术、壁画艺 ...
张小刚著《敦煌佛教感通画研究》由甘肃教育出版社于2015年8月出版。这是一部关于佛教传播过程中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佛教圣迹、灵异感应事迹以及各种瑞像图即敦煌佛教感通画研究的专著。全书文字约40万字,图片300余篇,主要分为上、中、下三篇。引言部分对佛教感通画进行了概念上的界定,并对其研究史进行了简要概述。上篇为图像考证,包括第一章至第三章,按照图像来源的地域划分和类别,对敦煌佛教感通画中天竺、西域、汉地等地 ...
《敦煌文学总论》-伏俊琏著-甘肃教育出版社2013年12月出版1900年敦煌石室出土了六万余件中古时代的写卷,由此形成了一门世界性学问“敦煌学”。敦煌文学是敦煌学中最早开展的学科。1908年底,罗振玉《敦煌石室书目及发现之原始》开始了敦煌文献(包括文学作品)的著录和介绍。次年,王仁俊《敦煌石室真迹录》刊布敦煌文献30余篇,这是第一部敦煌文献的资料集,其中有数篇文学作品。王国维《敦煌发见唐朝之通俗诗与通俗小说》(1920 ...
胡同庆先生著《敦煌文化(普及本)》,由甘肃文化出版社于2016年1月出版。敦煌文化与敦煌艺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敦煌艺术主要限于敦煌石窟艺术,而敦煌文化内容丰富,不仅包含了敦煌石窟,而且包括敦煌藏经洞出土的大量文物,以及敦煌地区遗留下来的其他古代人文遗迹和遗物等,也包括敦煌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敦煌曲子戏、剪纸、民歌、谚语、庙会、社火等。它们共同反映了古代敦煌的社会生活和文化,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宗 ...
【石窟考古与艺术】四川安岳上大佛摩崖造像调查简报…………………………………………四川大学考古学系 四川大学考古学实验教学中心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 安岳县文物局(1)四川安岳舍身岩摩崖造像调查报告………………………………………四川大学考古学系 四川大学考古学实验教学中心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 安岳县文物局(14)云冈石窟第11—13窟图像构成分析… ...
赵晓星著《吐蕃统治时期敦煌密教研究》一书,于2017年3月由甘肃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全书分为上下两篇,共二十四章,62万字。上篇为“综合研究”,整理了与吐蕃统治时期敦煌密教有关的大量文献与图像资料,对汉藏文献和图像进行了初步的分类与比对,讨论了吐蕃时期敦煌密教的特点与发展阶段,总结了中唐密教在整个敦煌密教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意义。下篇为“ ...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罗泰教授是中国考古学界极为熟悉的朋友,当年在哈佛师从张光直先生。这些年来,罗泰经常来中国考古讲学,还积极参与公众讨论,但他本人的研究很少被国内引介。《宗子维城》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本,主要从考古材料研究周代社会,出版后曾获得美国考古学会年度最佳图书。 中国的考古资源十分丰富,科学考古却是自上世纪20年代才开始,至今不过百年。中国考古进展迅速,成果不断。近年来,随着大规模基础建设 ...
基本信息:编著: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年6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7年6月印次:1ISBN:9787030528919内容简介: 本书为青海省内彩陶文物类的保护修复总结报告,青海省彩陶类文物众多,尤其以史前彩陶绚丽多彩。但考古发掘出土器物及其他各类型彩陶文物历经时间的磨砺,都不同程度出现了一些病害。本书既是对彩陶类文物的保护修复的报告。目录第一章 前言 1 1.1 青海地理环境 ...
基本信息:作者:沈从文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年8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7年8月印次:1ISBN:9787568240802内容简介: 沈从文以文学家的姿态去梳理文物相关的常识,从欣赏的角度讲述各种文物,行文严谨而生动,内容丰富而系统,填补了我国文化史上的一项空白。沈从文先生所做关于中国文物的研究,虽然是根据工作需求和工作内容,或论及其来源,或深究其工艺,或拓展其发展及应用,或针对某一案例进行分析讲 ...
基本信息:作者:李雅梅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年5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7年5月印次:1ISBN:9787040470666内容简介: 李雅梅著的《中国古代壁画艺术与数字化应用研究--以四川地区佛寺壁画为例》的内容分为三个部分:1.艺术研究。西南地区古代佛寺壁画艺术具有独特的人文风貌和地域特色,本书以四川地区的新津观音寺壁画、蓬溪宝梵寺壁画、广元剑阁觉苑寺壁画为研究的切入点,展开了造型色彩、画面构筑、制作技 ...
基本信息:编著:田有前主编:赵荣出版社: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年12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6年12月印次:1ISBN:9787224118551内容简介: 《雕刻时光:陕西古代石刻/考古陕西》以陕西地区的石刻艺术为代表,用较多的文字和图版,总结分析了我国古代石刻艺术的不同风格,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我省石刻艺术品类及其艺术特征,脉络清晰,图文并俱,为深入地了解西安碑林及陕西各地石刻提供了方便,对于文史工作者、美术研究者 ...
基本信息:编著:李明 胡春勃主编:赵荣出版社: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年12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6年12月印次:1ISBN:9787224118575内容简介: 壁画艺术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历史中一支绚丽的奇葩。20世60年代以来,一般认为出土于陕西省成阳市窑店村的秦“驷马图”是考古所见古代壁画之始。《万古丹青:陕西古代壁画/考古陕西》收录了陕西境内35处寺院、道观、石窟、庙宇等古建筑现存宋元以来壁画280余幅,填补了地 ...
基本信息:作者:练春海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年7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7年7月印次:1ISBN:9787549587742内容简介: 练春海著的这本《汉代车马形像研究--以御礼为中心》以汉代车马的视觉形像遗存为主要研究对象,系统地讨论了汉代车马装饰、使用以及仪仗等方面的礼仪。通过汉代御礼发展的三个阶段和两个层次,作者不仅全面地梳理了有关车马礼仪的图像、实物、文献,还从宏观上揭示了御礼在汉代发展的内在 ...
明代修志的数量和规模十分庞大,除了传统经济、文化发达地区如浙江、江苏、山东等省修志较多以外,一些边远省份也都纂修了方志。明代方志的纂修体例日渐统一完备,方志内容丰富多彩,取材日益广泛,修志成就超越前朝,为今人研究有明一代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风俗民情等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明代也成为我国传统地理志获得巨大发展的重要时期。明代修成的志书蔚为可观,有学者统计约为3470种,但散佚较多,流传至今的仅有1000余种。 ...
2017年是良渚古城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关键性的一年。据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理委员会有关负责人透露,9月份,良渚遗址申遗工作将正式提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进行预审。复旦大学文博系教授高蒙河认为,近年来,学界对考古学的定义已经发生了一些改变,原来唯发现和研究为上的考古学,近几十年来又延展出了保护和利用等全新领域。而反观良渚考古八十年来,从初期只是发现和研究,发展到而今的边发现、边研究、边保护、边利用、边
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日报 中国甘肃网8月22日讯据甘肃日报报道 (记者 李满福 实习生 姜斯佳) 一部以敦煌藏经洞文物流失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敦煌道士》,日前由读者集团敦煌文艺出版社出版。 上世纪初,敦煌莫高窟道士王圆箓发现了藏经洞,一个世界级的文化艺术圣殿从此展现在世人面前。长篇小说《敦煌道士》以藏经洞发现者王圆箓为主角,对这一敦煌史上的重要人物进行细致描写和艺术刻画,围绕藏经洞文物的去留、存毁,展现了 ...
书讯|现代西方学术视野中的中国西南边疆史陆韧,女,历史学博士,云南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历史地理学博士生导师。2001年—2002年期间为美国哈佛大学亚洲研究中心高级访问学者。长期从事中国西南历史人文地理、西南边疆史地研究,在云南对外交通史、云南移民史和西南边疆历史政治地理等领域多有建树。已出版《云南对外交通史》、《高原通途——云南民族交通》、《变迁与交融——明代云南汉族移民研究》、《元明清西南边疆特殊 ...
作者:(美国)比尔·波特 翻译:马宏伟、吕长清 出版:四川文艺出版社 时间:2017年7月 定价:49.8元 本书从旅行与文学的双重视角,构建了一位美国作家笔下的丝绸之路盛景。 □陈华文 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中华文明海纳百川、开放包容。进入近代以来,中国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侵略下,中国传统社会逐渐走向没落。于是,有一些中外学者就认为,由于地理的原因,中华文明总体上讲是一个封闭、保守的系统 ...
钱成熙来源:澎湃新闻马可波罗那部真假掺半但举世知名的中国游记,开启了西人撰写中国行纪的先河。尤其是大航海时代以来,从早期以利玛窦为代表的传教士,到20世纪前半叶以斯文·赫定为代表的探险家,都得以借助更便利的交通手段,亲身经历对他们来说神秘莫测的东方大国。随着时代变迁,他们的旅行也愈加深入,从最初的几个开放口岸,到东南的城市乡村,再到北方的平原和京畿之地,乃至连当时的中国人都了解不多的西南边陲和西北大 ...
基本信息:编著:朱浒 著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时间:2017年7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7年7月印次:1ISBN:9787108058195内容简介: 随着张骞为汉帝国打开通向西方的大门,在数百年间,胡人通过丝绸之路往返华夏与故土,持续为中国人带来了新奇的外来风物,成为我们与世界沟通的桥梁。这些外来族群的生活状态及其影响,集中反映在汉代生活百科全书——汉画像石中。本书虽以汉画像中的胡人图像志为研究重心,但触及 ...
基本信息:编著:河南博物院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年6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7年6月印次:1ISBN:9787030519238内容简介: 本书以河南出土的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各类文物为主体,从不同时期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科学技术及宗教等方面,表现这一历史时期的都城文化、丧葬习俗、庄园经济、农业生产、冶铁技术等较全面地印证了这一时期中华民族文明的进城。目录概述第一章博大精深——两汉时期的中原 第一节刘邦斩蛇 ...
基本信息:作者: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中国国家博物馆 福建博物院 福州市文物考古工作队出版社:文物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年6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7年6月印次:1ISBN:9787501049134内容简介: 《福建沿海水下考古调查报告(1989-2010)》中提到的各水下文化遗存命名主要分为两类:第1类,保存有沉船残骸,或由于工作时间关系,虽暂未 ...
基本信息:作者:罗宏才出版社:上海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年3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7年3月印次:1ISBN:9787567126473内容简介: 罗宏才主编的《佛教艺术模式与样式》系中国首部集纳资深专家学者系统对佛教艺术模式、样式进行深度研究获得重要成果的学术著作。不同于以往一人、一家或局部、片面的研究模式。参加本书编撰的所有学者均来自对应佛教艺术模式生成、表现区域的相关高校、博物馆、美术馆与研究机构,既具备对应 ...
基本信息:编者: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 边疆考古与中国文化认同协同创新中心 编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年12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6年12月印次:1ISBN:9787030511232内容简介: 本书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编辑的学术集刊。本辑收录考古调查发掘报告、研究论文等27 ...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基本信息: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编著出版社:文物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年12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5年12月印次:1ISBN:9787501044528内容简介: 青龙寺和西明寺,作为唐长安都城佛寺,分别为密教祖庭、皇家寺院,其规模宏大,建制规整别致,形制布局均有所依据,可作为当时佛寺的典型代表来研究。两处佛寺遗址经过了 ...
基本信息:作者:上海博物馆出版社: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年6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7年6月印次:1ISBN:9787547915134内容简介: 上海博物馆著的这本《大英博物馆百物展:浓缩的世界史》选出100件重要展品,向人们全面生动地再现了人类和整个世界的发展轨迹。除了展现人类出类拔萃的工艺和艺术才能以及呈现美丽精致的物品本身之外,展览中更突出那些看似最微不足道、实际却在讲述非凡故事的展品。比方说一枚小小的石质 ...
基本信息:作者:陕西省文物局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出版社:西北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年4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7年4月印次:1ISBN:9787560440309内容简介: 《中国秦始皇兵马俑文物展》是对在哈萨克斯坦国家博物馆举办的“中国秦始皇兵马俑文物展”的平面记录。书的内容分为秦始皇与秦王朝、“地下王国”——秦始皇陵、“神秘军团”——兵马俑、世 ...
基本信息:作者:王银田 等 著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日期:2017年7月ISBN号:9787030525352开本:16开页数:324版次:1作者简介: 王银田,1957年生,山西大同市人,1982年毕业于山西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曾先后就职于大同市博物馆、山西大学考古系,现任暨南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暨南大学考古与文化遗产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魏晋南北朝考古、辽金考古以及博物馆学的教学与研究。编著有《大同南郊北魏墓群》等著作,在 ...
马 强,男,陕西汉中人,历史学博士,西南大学西南地理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出土文献与历史地理、中国地理学史及其中国西南历史地理等。地处秦岭、大巴山之间的汉中乃我国闻名遐迩的历史名城名地。历史上汉中曾有众多的政治、军事、文化人物在这里留下文治武功,也曾因历史的风云际会发生过诸多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事件而使入载史册,这使得凡治中国史的中外学者都对汉中这一地名并不陌生,每每对汉中称赞有加。褒 ...
摩尼教是波斯人摩尼(Mani)于公元3世纪创立的宗教,它的主要教义是明暗二宗和前、中、后三际论。作为一种“世界宗教”,它曾西传罗马和北非,东传中亚和中国。尤其是在8世纪传入回鹘后被奉为国教,对古代回鹘历史文化曾产生深刻影响。9世纪中叶回鹘汗国灭亡及随后的会昌灭法后,使摩尼教受到双重打击,在中原地区销声匿迹,摩尼僧呼禄法师潜入东南沿海地区继续传教,影响及于福建、浙江等地,成为民间秘密宗教,在五代宋元时期, ...
一 一八三八年二月十九日下午,经过艰难的长途跋涉之后,在印度海军中服役的英国人约翰·伍德(John Wood)中尉终于到达位于帕米尔高原腹地的萨雷库里湖(Sir-i-kol),他认为,他已经达到了此行的目的—寻找奥克瑟斯河(Oxus)的源头。在三年后出版的探险记里,伍德称当地人把这片区域叫作Bam-i-Duniah,意谓Roof of the world。这就是“世界屋脊”这一概念的由来。 奥克瑟斯河就是阿姆河(Amu Darya),中国古称乌浒水或妫水,汉 ...
过去几年,若要我推荐一本给一般读者看的明清史著作,我一定会说卜正民的《维梅尔的帽子》,但现在,随着上田信《海与帝国:明清时代》这书在台湾商务印书馆的出版,我终于有了新的推荐名单。要理解《海与帝国》的特色,我们首先要认识日本讲谈社“中国的历史”这套丛书的制作动机。这套出版于二〇〇四年至二〇〇五年,是为了庆祝讲谈社创立一百周年而制作,至今已相隔十二年。其实,类似的丛书,讲谈社此前已经出版过数次,在一九 ...
《我在亚洲的狗》,让我想起很多往事,也勾起我对斯文·赫定的怀念。喜爱探险,参透生死,偶像崇拜一直离我很远。有趣的是,在探险史中徜徉,看到无数愁肠百结的故事,惊讶一次次历史性的发现,感受坚定的毅力,体察刚健的人格,终于被一个人迷住,此人就是斯文·赫定。从《我的探险生涯》、《游移的湖》,到《丝绸之路》、《亚洲腹地探险八年》,我几乎读遍了斯文·赫定著作的中译本,并与杨镰一道往新疆探寻斯文·赫定建功立业的 ...
王尚义先生所著的 《流域历史地理研究的理论与实践》,为历史地理学开创了一个新的领域,是值得历史地理学者重视的方面。通过作者在这方面的实践,提出了有关这个领域的理论,并非一般的泛泛之谈。所以此书是一本有价值的作品,是值得向历史地理学界推荐的。作者在全书开始就提出了关于创建 “历史流域学”的构想,并且统计了近20年以来有关流域问题的论著,指出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29年中,公开发表的这类论文达13000 ...
帕拉格·康纳,新美国基金会资深研究员、混合现实研究所所长,风靡TED的主讲人。 中国的"一带一路"堪称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洲际基础设施投资倡议。它被美中政策基金会主席、前美国驻沙特阿拉伯大使沙·W·小弗里曼称为一项完胜美国"亚洲再平衡"的国家战略。 全球战略家帕拉格·康纳在其新书《超级版图》中不仅回答了,为何"一带一路"完胜"亚洲再平衡",他还告诉我们,中国的"一带一路 . ...
基本信息:作者:夏鼐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年5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7年5月印次:1ISBN:9787509787083内容简介: 《夏鼐文集》共五册,是全面反映夏鼐先生毕生学术研究成果的一套集子,收录了夏鼐先生各个时期的文章共213篇200万余字,文章来源于夏鼐先生发表于各时期的文章、课堂讲义及其家属提供的自存手稿,其中部分文章是首 ...
近十几年来,考古文物的发掘与研究,提供了大量实物材料,扩充了历史研究的版图,也拓展了人们的历史文化视野,让我们对人类过去的生活有了更清楚的认识。王国维在将近一个世纪前提出的历史研究新方向,要结合地下文物与历史文献,过去是以夏商周三代为研究重点的。大约一个世纪过后,春秋战国以降的考古发现往往更令人惊叹,如秦始皇陵兵马俑坑、马王堆汉墓、满城汉墓、南越王墓、北魏司马金龙墓、唐李贤墓、法门寺地宫、赤峰 ...
人民美术出版社的朋友一再督促我把此前的杂文找一下,结个小集子。其实我在论文之外的写作并不多,这次所收勉强凑了这些长长短短的、杂七杂八的文字,共20篇,虽然不是谨严平正的论文,但大致不出我的专业范围。 我年少时沉迷于画画,读书不够,也没有做过作家梦。后来画没有学成,学了考古。考古学的训练讲求章法规矩,所以我未能在辞章上用工夫。大学毕业后,我枯坐于门庭冷落的博物馆,除应付各种杂务,也胡乱翻书,偶然 ...
奉使辽金行程录(增订本)(欧亚备要) SHAPE \* MERGEFORMAT 赵永春 辑注 内容简介:本书是赵永春教授关于宋辽、宋金官方出使往来的“语录”和“行程录”等原始记录文献的辑注。五代两宋时期,每逢正旦、辽金皇帝生辰,都要遣使祝贺;宋朝皇帝死亡,要遣使辽金告哀;还要遣使将死去皇帝的部分遗留物馈赠辽金;辽金皇帝死亡,要遣使吊祭;新皇帝即位,要遣使告诉辽金;辽金新皇帝即位,要遣使祝贺;临时有事需要 ...
随读随写罗不特战后日本的中国史权威西嶋定生写给普通读者的秦汉史——《秦汉帝国:中国古代帝国之兴亡》,是一部别具特色的深入浅出之作。最初,这部书作为讲谈社《中国历史》第二卷于1974年出版,后被列入讲谈社学术文库系列于1997年再版。1983年黄耀能将此书译成中文,由台湾的文史哲出版社出版,书名为《白话秦汉史》。初版印行四十余年后,社科文献出版社将此书引进大陆,由顾姗姗担任翻译,晚是晚了一点,好在大家手笔魅力犹 ...
《中国文化线路遗产》,作者丁援、宋奕,由东方出版中心 于2016年1月出版。这部系统介绍中国文化线路及其文化遗产的图文书,将中国重要的十条文化线路分别按照“线路概况”、“历史演变”、“线路分布”、“文化遗产”、“线路价值”这几个版块加以分类。这些线路连接着中国的政治、经济、商贸、建筑、艺术等。文化线路遗产往往首尾相连千百里,形成历史千 ...
浙江大学出版社民族史 7月3日,在主席访俄期间,《“一带一路”读本》俄文版在尚斯博库中国文化周暨中国主题图书展上首发亮相。此次,共有492种俄文版中国主题图书,与5000多种中文版中国主题图书和中国文化类图书面向读者同时展出。《“一带一路”读本》俄文版图书在尚斯博库书店展示 作为集出版发行于一体的文化机构,尚斯博库书店每年用俄语和苏联国家不同语言翻译出版100种以上的中国主题图书、中国文学作品、少儿读物等 ...
基本信息:编者:上海博物馆出版社: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年4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7年4月印次:1ISBN:9787547911365内容简介: 《古代埃及与早期中国文明》聚焦于公元前4000年至公元2世纪这段时期,将首次实现中埃两大辉煌古文明的主题式比照。在文字、统治、信仰、生活和葬仪这五大主题的框架下,读者可以结合本书内360余件/组来自上海博物馆、柏林埃及博物馆和徐州博物馆的馆藏珍品开展比较式的研究。其中,公元 ...
2000多年前,我们的先辈筚路蓝缕,穿越草原沙漠,开辟出联通亚欧非的陆上丝绸之路;我们的先辈扬帆远航,穿越惊涛骇浪,闯荡出连接东西方的海上丝绸之路。古丝绸之路打开了各国友好交往的新窗口,书写了人类发展进步的新篇章。中国陕西历史博物馆珍藏的千年“鎏金铜蚕”,在印度尼西亚发现的千年沉船“黑石号”等,见证了这段历史。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 ...
中亚美术研究书目:国外研究文献(尚未译成中文) 1、艺术史 《阿富汗斯坦的艺术》,普加琴科娃著,1963年。 《乌兹别克斯坦的艺术史》,普加琴科娃、列穆佩著,1965年。 《土库曼斯坦之艺术》,普加琴科娃著,1967年。 《土库曼艺术史概论》,普加琴科娃、耶里科维奇著,阿什哈巴德,1954年。 Очерки истории искусства 《古代至19世纪中叶乌兹别克斯坦的艺术史》,普加琴科娃、列穆佩 ...
民族史 民族史大月氏:寻找中亚谜一样的民族小谷仲男(作者)王仲涛(译者)商务印书馆; 第1版 (2017年3月1日) 《大月氏:寻找中亚谜一样的民族》一书是小谷仲男先生研究月氏民族的一本专著。本书作者在占有大量资料的基础上,推论出月氏和贵霜王朝都是以阿姆河流域为根据地的同一游牧民族集团。他们中的一部分在纪元前3、4 世纪作为骑马游牧民族进入中国西北 ...
民族史 民族史伊斯兰文明的中国之旅丛书:月光下的微笑今日话题“中国行走记者”唐荣尧深度探寻中国穆斯林的精神世界。《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陈晓卿、《凤凰周刊》杂志社主编师永刚、著名作家沈浩波、《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社长李栓科联袂推荐一部史诗般的纸上文化纪录片。 唐荣尧先生将记者的敏锐和务实、学者的严谨、文学家的诗意三者结合,采用人类学调查的方式和历史文化散文的笔法,追寻千年间伊斯兰文明落地中国之路,深 ...
真容巨壮、气势雄浑的云冈石窟,在中国佛教艺术发展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宿白先生在论述云冈石窟的重要性时说:“云冈石窟是新疆以东最早出现的大型石窟群,又是当时统治北中国的北魏皇室集中全国技艺和人力、物力所兴造……它所创造和不断发展的新模式,很自然地成为魏国领域内兴造石窟所参考的典型。所以,东自辽宁义县万佛堂石窟,西迄陕、甘、宁各地的北魏石窟,无不有云冈模式的踪迹,甚至远处河西走廊、开窟历史早 ...
《欧美佛教学术史》是2009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李四龙。作者: 李四龙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副标题: 西方的佛教形象与学术源流出版年: 2009-11-1页数: 582定价: 65.00元装帧: 平装丛书: 北京大学宗教学文库ISBN: 9787301158098内容介绍 《欧美佛教学术史:西方的佛教形象与学术源流》归纳了欧美佛教研究的五个学术传统,即:印度学、巴利语、汉学与藏学传统,以及头绪繁多的中亚西域研究传统。这种归纳几乎涵盖了 ...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编著的《长安高阳原新出土隋唐墓志》近期由文物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刊布了陕西省考古研究院2001年至2006年在高阳原隋唐墓地发掘出土的113种墓志,是该院编著第一部墓志类图书。该书的整理与研究获得“陕西省文物局考古发掘资料整理专项资金资助”,出版获得“国家古籍整理出版项目立项资助”。今西安市长安区郭杜街道一带,隋唐时代称为 ...
中国经济网北京5月19日讯(记者 苏兰) 全球瞩目的“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胜利闭幕,社会各界赞叹“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三年来取得的成效。5月18日下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和丝绸之路研究院联合举办的“‘一带一路’与新全球化”论坛暨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研重大项目“一带一路”研究丛书中英文版新书发布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举行。 “作为‘一带一路’国家智库报告,该丛 ...
陕西传媒网讯(陕西日报记者汪曼莉)由西安地图出版社编制的《图解丝绸之路经济带》近日正式出版发行。 该书利用最新测绘地理信息成果,以基本地理要素为地理底图,运用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相结合的方式,系统、生动、直观地展示了丝绸之路的起源与演变,丝绸之路经济带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作用,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历史沿革、政治、经济、文化等基本情况,以及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实施的时代背景、建设原则、框架思路、合 ...
由吐鲁番学研究院、吐鲁番博物馆编的《高昌石窟壁画线描集1·吐峪沟石窟》于2017年6月正式出版,本书主要收集了吐峪沟石窟寺现残存壁画。吐峪沟石窟作为吐鲁番地区开凿年代最早的石窟群,现存石窟大多为晋、南北朝、唐代之遗物。从2010年以来连续六年对吐峪沟的保护性发掘来看,沟东和沟西区石窟均是多层式的组群布局,以礼拜窟为中心,左右上下开凿僧房窟、禅窟及其他生活用窟。礼拜窟一般建在最显著的位置,除了绘有壁画外,通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