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旭生陕西考古日记
基本信息: 作者:徐旭生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8月 版次:1 印刷时间:2017年8月 印次:1 ISBN:9787561389416 内容简介: 本书是首次公布的徐旭生先生从1933年2月到1935年6月在陕西组建陕西考古会工作期间的日记,翔实记录了徐先生在艰苦环境下筹建陕西考古会,在陕西各地进行文物调查以及在宝鸡斗鸡台考古的真实情况,是考古先驱
基本信息: 作者:徐旭生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8月 版次:1 印刷时间:2017年8月 印次:1 ISBN:9787561389416 内容简介: 本书是首次公布的徐旭生先生从1933年2月到1935年6月在陕西组建陕西考古会工作期间的日记,翔实记录了徐先生在艰苦环境下筹建陕西考古会,在陕西各地进行文物调查以及在宝鸡斗鸡台考古的真实情况,是考古先驱
作者簡介:李傑,西安外國語大學藝術學院副院長,西安外國語大學藝術研究所所長,藝術學理論學術帶頭人,美術學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西安外國語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副教授,陜西高校人文社科工作專家,陜西省藝術類高考專家組專家,陜西省美術博物館學術委員,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農耕文化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陜西唐代藝術研究會副會長,黃帝學學會會員,九三學社社員。出版專著3部,在《人民日報》、《文藝研究》、《美術 ...
壁画,顾名思义即墙壁上的绘画,我国自汉朝起便有壁画的记录。阿里壁画也有悠久的历史。兴建于公元996年的阿里托林寺是阿里诸多寺院之一,托林寺红殿和白殿都有丰富的壁画,《阿里壁画:托林寺白殿》以白殿壁画为主要素材进行编纂。阿里是古格王朝和藏传佛教的发祥地。阿里古格王朝时期佛教壁画艺术植根于雪域之巅,以其独特的造型、浓烈的色彩、精细的线描、写实的风格、浪漫的构思、纯朴的地方特色和精深的传统底蕴,成为藏族“ ...
《海洋文明研究》(第二辑)苏志良 主编薛理禹 执行主编版次:2017年10月第1版 2017年10月第1次印刷书号:9787547513200定价:48.00元目 录清末民初吴淞自开商埠述论戴鞍钢沙船、商船会馆:上海港口城市重要的历史文脉 潘君祥晚清海盗述论 邵雍民国二十五年岱山盐户渔民暴动案的时空特征分析 尹玲玲宋人水上旅行的祭祀活动 黄纯艳润物无声: 海洋潮汐与明清江南的日常生活 孙景超明清航海与福建文化的海外传播 谢必震“海滨邹鲁”的 ...
摘要:艾冲教授所著《河套历史地理新探》分为五编,共收录了32篇学术论文,探讨内容涉及河套历史政区地理、河套历史军事地理、河套历史民族地理、河套历史人口地理、河套历史经济地理和河套历史自然地理六个部分。该书学风严谨、求真求实、结论合理,具有研究逻辑清晰、学术视野开阔、研究方法多样的特点。《河套历史地理新探》的出版填补了河套地域历史地理学研究的诸多空白,对于河套地域历史地理学研究的深入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 ...
基本情况:《斯坦因西域考古记》作者: Sir Aurel Stein译者:向达出版社:台湾中华书局出版日期:2017/09/18语言:繁体中文ISBN:9789869404082丛书系列:中华史地丛书规格:平装 / 350页 / 25k正 / 14.8 x 21 cm / 普通级 / 单色印刷 / 再版出版地:台湾内容简介本书为作者斯坦因(Marc Aurel Stein)十数年间在中国、土耳其斯坦和亚洲腹部毗邻各地所作考 ...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张春海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张春海)近日,总册数达12册的《西夏文物·宁夏编》面世。该书由宁夏博物馆馆长李进增担任主编。 西夏(公元1038—1227年)是我国中古时期西北部地区一个有重要影响的封建王朝。然而,至13世纪20年代西夏亡国后,占据历史重要地位的西夏文化,受到严重摧残,濒临灭绝。由于西夏王朝历史未被纳入“二十四史”为代表的“正史”,导致历史资料奇缺,以致被称为“神秘的 ...
高树伟2017-10-15 14:29来源:澎湃新闻也许是之前从事古籍数字化工作时养成的习惯,时常会留意世界各大图书馆的数字化动态,也因此认识了不少通达计算机、热心古籍事业的朋友。平时聊天,不时会从他们那里听到一些有关古书的新鲜消息,有趣而稀见的古书,往往不期而遇,使眼前一亮。自古书逐渐退出流通,进入各大图书馆、博物馆以后,即使有心去买,古书市场环境已大不如前,且索价极昂,难免扫人兴致。对古书易散、不能久存,周永 ...
高山杉2017-10-25 15:30来源:澎湃新闻在2014年11月23日的北京德宝古籍秋拍上,有一批西夏文文献被分成九个标的上拍,其中五个被韦力先生拍到,内容为印本和写本佛教残经。通过我们共同的朋友、布衣书局老板胡同,韦力先生非常慷慨地把他拍到的残经逐页拍照发给我做研究。经过一番摸索,我基本搞清了这些残经的内容,陆续在《东方早报·上海书评》和《南方都市报·阅读周刊》上发表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蠹鱼春秋:古籍拍卖杂谈》最 ...
广西师范大学 民族史 01晚清稀见中外关系史料丛书·伯希和北京日记伯希和的义和团运动亲历记伯希和日记手稿原样录排再现1900年庚子事变惊心动魄的55天伯希和北京日记伯希和 著萧菁 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10月第1版 1981年巴黎出版了伯希和在敦煌石窟考察期间所做的笔记,书名为 Les Grottes de Touen-houang, Carnet de Notes de Paul Pelliot (Pa ...
来源:西安晚报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不顾路途艰辛,不顾高龄奔波,飞车六万里,行走15国,沿途逐日著文,写就3本关于丝路的散文作品。这位老人就是著名文化学者、散文作家——肖云儒。30日下午,肖云儒在西安曲江书城举行了新书《丝路云谭》的全国首场分享会,这是他关于丝路的第三部作品,也是江西教育出版社 “丝路万里行”系列图书中的首发之作,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丝绸之路影视桥工程”中的重点项目。2014年,74岁的肖云 ...
来源:西安新闻网近日,西安市地方志办公室组织编写的《西安史话》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编辑出版,上海携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发行。 《西安史话》是“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大型系列历史文化丛书《中国史话》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史话》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组织实施的大型国家级历史文化丛书,编委会主任由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前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陈奎元担任。 《西安史话》集73篇 ...
由美国芝加哥大学巫鸿教授主编的《Tenth-Century China and Beyond:Art and Visual Culture in a Multi-centered Age(十世纪的中国及其周边:多中心时代的艺术和视觉文化)》一书,已于2012年由美国芝加哥大学东亚艺术史研究中心和Art Media Resources, Inc. 联合出版发行。在传统的中国朝代史中,十世纪被认为是一个无甚光彩、政治上分崩离析的“黑暗时代”。宋人对处于十世纪前半叶的“五代十国”时期的负面历史评价强烈地影响 .
《药师经》为释迦牟尼在广严城乐音树(音乐树)下应文殊请问而说。汉译本《药师经》,一般认为前后五译,四存一佚,即:(东晋)帛尸梨蜜多罗译《佛说灌顶拔除过罪生死得度经》一卷,这实是现行十二卷本《灌顶经》之第十二卷,无单行本。(刘宋)慧简译《佛说药师琉璃光经》一卷(457年),佚(有学者认为即是帛尸梨蜜多罗译本)。(隋)达摩笈多译《佛说药师如来本愿经》一卷(615年)。(唐)玄奘译《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
主要著作:1、拳术/向达著.—上海:中华书局,1929.4;2、世界史纲2册韦尔斯著 向达/梁思成等译商务印书馆1927,1933;3、圆明园遗物与文献 向达著 中国营造学社1931;4、史学 班兹著 向达译 商务印书馆1930;5、中西交通史 向达著 中华书局1930,1941;6、关于龟兹白姓之讨论 冯承钧、向觉明著 商务印书馆1931;7、唐代俗讲考 向达 抽印本 出版者出版日期不详;8、东方艺术与西方艺术 向达/婴行著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12;9、唐代 ...
书名:大夏国史研究著者:胡玉春出版社:内蒙古大学出版社出版年:2016年本信息轉載自:【学人新著】胡玉春《大夏国史研究》出版
作者:魏道儒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年: 2017-5页数: 298定价: 88.00装帧:平装ISBN:9787520301152作者简介:魏道儒,1955年10月出生,河北景县人,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佛教研究中心主任,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学术专长为佛教史、佛教思想史,着有《中国华严宗通史》、《中华佛教史·宋元明清史卷》、《华严学与禅学》、《宋代禅宗文化》、《禅宗无门关》、《佛教史话》、《坛经 ...
(感謝大旺兄提供信息!)
作者:彭国忠出版社:安徽大学出版社出版年: 2017-1定价: 55.00元装帧:平装ISBN:9787566412911内容简介:本书主要研究域外文化对唐宋词的影响及其在唐宋词中的表现形态,唐宋词人对待域外文化的心态,以及宋与周边政权对立时期词所发生的新变。作者简介:彭国忠,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攻专业唐宋文学、词学。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秘书长、 ...
《佛教史研究》宗旨和体例《佛教史研究》半年刊由孙英刚担任主编,冯国栋教授、池丽梅教授担任副主编。本刊致力于以佛教史研究为纽带,推动历史、文学、艺术史、东亚交流、丝绸文明等相关学科的发展,发表跟佛教史有关的论文、综述、书评等原创作品。1)优先发表“学术新人”的优秀作品;2)不限篇幅;3)酌付稿酬。本刊采用约稿和投稿相结合的方式,请严 ...
内容简介 · · · · · ·丝绸之路是一条交通贸易之路,与中国关系密切,也与欧亚大陆上的其他国家相关,丝路贸易的兴盛是各国共同经营的结果。欧亚大陆上的丝绸之路,地理和政治环境并不甚佳,但从来也没有完全断绝。《丝绸之路研究》是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为研究主题的首部综合性学术刊物,由中国人民大学“一带一路”经济研究院、经济学院、国学院 ...
2017-11-14 00:00(感謝陳懇先生提供信息!)
作者:罗新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副标题:在古道上重新发现中国 出版年: 2017-10 页数: 356 定价: 45.00元 装帧:平装 ISBN:9787513328999 内容简介: 生动还原八百年前元朝两都间辇路的真实面貌,一本多角度的历史大散文。 一座历史名城大都(今北京)和一颗草原明珠上都(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上蓝旗),由这条路相连。 这条路尘封了八百年,当年皇帝仪仗浩浩荡 ...
基本信息:编著:福建省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出版社:海洋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年9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7年9月印次:1ISBN:9787502799328内容简介: 全书上下两篇,上篇“泉州湾宋代海船发掘报告”,对泉州湾沉船的地理地貌、历史背景、沉船发掘情况、出土文物状况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描述。本次修订为这篇内容增加了英文翻译;下篇是“泉州湾宋代海 ...
基本信息:编著: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年10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7年10月印次:1ISBN:9787520309370内容简介: 201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重大项目“赴埃及考古和研究”成功立项。作为重大项目的一个环节,考古所科研处组织和聘请国外和国内六位埃及学家做了十三场学术报告,对埃及学和埃及考古的若干重要问题进行讲解。讲座主题包括埃及学和埃及考古的历史与现状,古埃及 ...
基本信息:作者:乐仲迪编著:敦煌研究院 译者:毛铭出版社:漓江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年10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7年10月印次:1ISBN:9787540782474内容简介: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现存有三件珍贵的波斯石刻,这些曾被误认为是赝品的珍贵文物,是因为乐仲迪的研究考证和极力挽救而免遭厄运;作为国际学界最早指出北朝文物上有拜火教葬仪的学者,乐仲迪 ...
基本信息:编著: 瑞德维拉扎 著;敦煌研究院 编;高原 译;毛铭 校;出版社:漓江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年10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7年10月印次:1ISBN:9787540781200内容简介: 丝绸之路不仅仅是一条商路,更是欧亚文明交往中一个综合的现象,它的存在对各个方面的影响都是极其巨大的。《张骞探险之地》一书原书名即为“伟大的丝路”,为东西文明交流研究专家、乌兹别克斯坦国家科学院院士瑞德维拉扎的代表作。跨欧亚大陆的丝 ...
基本信息:编著:湖北省文物局 湖北省移民局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有限责任公司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年9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7年9月印次:1ISBN:9787030545695内容简介: 《武当山遇真宫遗址》是介绍湖北省武当山遇真宫遗址的考古发掘报告,主要描述了遇真宫遗址的单体建筑形制和整体建筑布局,并对遗址内出土的大量明清时期文物进行描述和分类;最后根据相关资料对遇真宫的整体建筑布局、历史功能进行总结和分析 ...
基本信息:作者:霍宏伟 著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时间:2017年10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7年10月印次:1ISBN:9787108059161内容简介: 《鉴若长河:中国古代铜镜的微观世界》选取十四个关于古代铜镜的话题,从不同角度,对铜镜进行了研究。内容涉及举世瞩目的金村大墓出土铜镜,铜镜上的铭文诗词、图画,铸镜工艺,关乎铜镜使用方法的镜 ...
基本信息:编者: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西北大学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与考古学研究中心 边疆考古与中国文化认同协同创新中心 西北大学唐仲英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技术实验室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年10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7年10月印次:1ISBN:9787030537874内容简介: 《西部考古》是在西北大学“双一流”建设项目、考古学陕西省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考古学与文化遗产学学科建设陕西省特色学科 ...
基本信息:编著:张光直 著;刘静 乌鲁木加甫 译出版社:北京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年9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7年9月印次:1ISBN:9787200128697内容简介: 《艺术、神话与祭祀》是张光直先生诸多学术著作中的一本,也是作者自己很为喜爱的一本。该书以他1981至1982年在哈佛大学为非专业本科生所开设的一门课程的讲稿为基础,选编而成。该书写作目的:“其一,中国古代文明的性质和构成具有很强的政治倾向,本书将以此开辟出一个 ...
基本信息:编著:《丝路之魂——天府之国与丝绸之路》编辑委员会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年4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7年4月印次:1ISBN:9787220100413内容简介: 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商贸及文化交流的大通道。群山环绕的天府之国,通过蜀道陆路和长江水路,沟通了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与广世界紧密相连,在人类历史上留下了壮丽篇章。 此次展览展出来自28省72家文博单位的206件珍贵文物。目录丝路锦城第壹章 天府 ...
罗山著、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职贡图:古代中国人眼中的域外世界》一书,以《皇清职贡图》画卷为主轴 ,以清王朝与周边各国及西方国家关系的历史事件为线索,展示了古代中国的天下观,体现了清王朝对周边及西方世界的认知变化,将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故事呈现给读者,显示了当时中国人对域外世界的认识水平。该书从“职贡图”看传统中国之“外”与“内”,描绘各国之男女状貌、服饰和民族风俗,记述与清王朝之政治、文化往来,解读 ...
马云超2017-11-01 13:50来源:澎湃新闻2017年10月27日,王贞平教授访问南京大学高研院,在仙林校区面向全校学生举行了一场题为“隋唐时代亚洲视域中的外交信息”的讲座。王贞平教授是文史大家王利器先生的公子,曾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师从《剑桥中国史隋唐卷》的主编杜希德(一译崔瑞德)先生,曾任教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教育学院,专攻中国古代外交、中日关系史等。王教授著述颇丰,代表作品有《汉唐中日关系论》( ...
“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商王朝晚期都城遗址的殷墟文化,是商朝社会生产最高水平的代表和国家文明的集中体现。殷墟遗址以其出土的甲骨文、青铜器和玉器等大批珍贵文物为中国早期文字史、古代信仰、社会制度和重大历史事件提供了确切的物证。而殷墟遗址发现的大型宗庙宫殿基址、王陵大墓和祭祀场等罕见的文化遗存,为已消逝的社会文化传统复原提供佐证,并对华夏文明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殷墟文化不仅以 ...
李昌玉著《奔向千佛洞》于2013年8月由敦煌文艺出版社出版。本书主要介绍了敦煌早期艺术家邵芳在莫高窟的活动及对她以后的影响,是一部关于邵芳人生的传记。邵芳是一位早期到敦煌的画家。1944年至1945年,邵芳跟随丈夫工作调动,来到大西北,她深深地被伟大的莫高窟艺术所吸引,在敦煌莫高窟临摹壁画一年。在她到敦煌一年的时间里,她不畏危险的环境和艰苦的条件,每天钻进洞窟十来个小时,辛苦工作,临摹壁画,为敦煌画界作出了贡 ...
专 著沙武田著,《藏经洞史话》,民族出版社,2004年5月;王冀青著,《国宝流散—藏经洞纪事》,甘肃教育出版社,2007年12月;斯坦因著,姜波、秦立彦译,《发现藏经洞》,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刘进宝著,《藏经洞之谜—敦煌文物流散记》,甘肃人民出版社,2000年;论 文石璋如,《关于藏经洞的几个问题》,《大陆杂志》特刊第二辑,1962年;马世长,《关于敦煌藏经洞的几个问题》,《文物》1978年第12期;殷 晴,《敦煌藏 ...
周宁 来源:澎湃新闻【编者按】海上丝绸之路是一条开放的海上通途。厦门大学人文学院联合国内外高校与科研机构的诸多研究专家,共同组成一个跨国跨校研究团队,开展海上丝绸之路研究。《海上丝绸之路精要外文文献汇刊》(厦门大学出版社2017年9月)就是这项共同研究的一个初步成果。这套书是对既有历史资源的整理与研究,内容主要为两部分:一是“文献”, ...
地藏,梵文Ksitigarbhah,义为万物藏育于大地,喻此菩萨功能巨大。北凉失译者名《十轮经》卷1称:“忍辱坚固亦如大地。”玄奘译《十轮经》卷1云:“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秘藏。”则暗“地”、“藏”二字。地藏信仰的文献资料可分三组:显教经典;密教经典;疑伪经与民间传说。地藏菩萨信仰开始于北凉,除译出《十轮经》外,北凉失译者名《金刚三昧经》(或云此经形成在初唐)中的《总持品》通过佛与地藏的各种问答,体现了 ...
金沙遗址是中国进入21世纪后第一个重大考古发现,也是四川省继广汉三星堆之后最重要的考古发现。通过考古工作者长达20余年的勘探与发掘,可以确认遗址的分布面积超过五平方公里。在遗址内发现了大型房屋建筑基址、大型祭祀遗迹以及生活居址、墓地等重要遗存,出土了金器、玉器、石器、铜器、漆木器、象牙等珍贵文物6000余件,数量巨大,内涵丰富。大量与古蜀国最高统治者相关的遗存发现,表明金沙遗址是三星堆文明衰落之后在成都 ...
基本信息:编著: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 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考古艺术研究中心 主编:王毅 邓聪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年9月版 次:1印刷时间:2017年9月印 次:1ISBN:9787220102875内容简介: 本书以四川成都金沙遗址发掘玉石璋工艺技术研究为基础,综合东亚地区夏商玉牙璋的研究,系统探索了金沙玉璋来龙去脉,揭示了四川盆地金沙玉器与中原二里头文化密切的关系,又南下直接影响到中南半岛红河流域冯原 ...
基本信息:作者:王亮亮 夏楠 赵艺蓬 著主编:赵荣出版社: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年12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6年12月印次:1ISBN:9787224118650内容简介: 《海纳百川:陕西文物折射的对外交流/考古陕西》分为西域及中亚、西亚、南亚、欧洲、非洲几个篇章,并补充了东亚的朝鲜和日本,他们中有些将中华文明带回本国,有些却终其一生停留在陕西这片沃土之上,《海纳百川:陕西文物折射的对外交流/考古陕西》将这些人在 ...
基本信息:作者:冯时 著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年5月版次:3印刷时间:2017年5月印次:5ISBN:9787500459194内容简介: 《中国天文考古学》以考古发掘资料、古代器物和古文献资料为基础,综合考古学、古文献学、古文字学、民族学和天文学研究,系统探讨了中国自新石器时代已降的天文考古学问题,揭示了古代先民在天文学领域所取得 ...
基本信息:作者:余西云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出版时间:2017年8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7年8月印次:1ISBN:9787100144377内容简介: 余西云著的《江汉地区文化变迁》为作者历年发表的学术论文的精选集,主要分为两部分:靠前部分,主要围绕江汉地区先秦时期(从新石器时代早期到秦代)考古学文化的谱系研究实践,比较系统地揭示了江汉地区从新石器时代早期到楚文化消亡的历史过程,对一系列重要考古学文化及遗址的内涵、分期和年 ...
基本信息:编著:孟凡人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出版时间:2017年9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7年9月印次:1ISBN:9787100134255内容简介: 《尼雅遗址与于阗史研究》分别就尼雅遗址与于阗历史、文字、政治制度和社会构成进行了论述。孟凡人对尼雅遗址的发现与于阗史的研究,为研究中原王朝与西域古国的关系、研究东西文化交流和丝绸之路提供了珍贵资料。是作者多年学术研究的重要成果。目录尼雅遗址研究尼雅遗址概述尼雅遗址考古学术课 ...
基本信息:作者:孙伟刚 梁勉 著丛书主编:赵荣出版社: 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年12月版次:1平装:289页语种:简体中文开本:16ISBN:9787224118629内容简介: 选辑了历年陕西地区出土的先秦和秦汉隋唐等音乐文物精品,包括乐器和有关音乐的陶俑、石雕、壁画等形象资料。并有图版和图版说明,一些乐器还附有测音记录,以生动而鲜活的图文表达方式,构成一个立体、可视化的古代文明图景,从陕西文明演进这一侧面梳理出华 ...
基本信息: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北方民族考古研究所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年9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7年9月印次:1ISBN:9787030543721内容简介: 《北方民族考古》是由中国人民大学北方民族考古研究所、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主办的集刊,每年一辑。第4辑内容包括考古新发现、研究与探索、碑刻考释等栏目,收录 ...
基本信息:主编:赵荣编著:耿庆刚 孙战伟 耿朔出版社: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年12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6年12月印次:1ISBN:9787224118599内容简介: 《华彩未央:陕西古代宫殿/考古陕西》通过解读陕西古代宫殿及建筑遗址,如汉代未央宫、长乐宫、桂宫、明光宫、建章宫,唐代大明宫、兴庆宫、华清宫、玉华宫等,让我们能从现存的古代宫殿建筑遗址读出布政宫殿与文明产生、建筑艺术性与传统思想、政治风云的舞台。目录 ...
蔡伟杰上海书评成吉思汗文︱蔡伟杰在蒙元史学界当中,关于蒙古帝国经略中亚与印度的研究相对较少,而由印度学者所撰写的作品又有机会被引介到中文学界的研究就更是凤毛麟角了。如今在内蒙古社科院翻译项目的资助下,由内蒙古大学教授刘瑾玉迻译,沈阳师范大学讲师魏曙光审校,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九色鹿在今年出版了这本《蒙古帝国中亚征服史》。中文读者终于有机会接触到由印度学者所撰写的相关作品。本书作者古拉提(G. D. Gulati ...
《陇上学人文存·樊锦诗卷》于2014年6月由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共收录了敦煌学专家樊锦诗先生论文18篇。樊锦诗先生于1963年从北京大学考古系毕业后,即赴敦煌从事石窟考古研究工作,半个世纪以来,她把毕生精力投入到敦煌石窟的研究与保护管理工作中,不仅在石窟考古领域取得了重大的成果,而且领导敦煌研究院工作人员对敦煌石窟这一人类文化遗产进行了卓有成效的保护与管理,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陇上学人文存·樊锦诗卷》 ...
现存唐代最早的《涅槃经变》的壁画和塑像都在圣历元年(公元698年)建成的第332窟里。此窟平面方形,中间设中心塔柱,西壁开横长方形龛,内塑释迦牟尼涅槃像一身,头南脚北,右胁累足而卧,身长5.6米,经过后世重修。释迦涅槃像背后原有一排小塑像,大半已毁,现仅残存清塑两身。龛内西壁画十棵菩提树,北壁画摩耶夫人从忉利天乘云下娑罗双树间哀悼释迦牟尼。这是莫高窟《涅槃经变》绘塑结合的开始。第332窟-西壁龛内涅槃像-初唐- ...
摘要: 22卷本《敦煌讲座书系》是甘肃教育出版社推出的一套大型丛书,此丛书列入“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本书简介】一、关于敦煌变文变文的出现与佛教的宣教活动密切相关,伴随着佛教的东传,佛教在中土不断发展壮大,大量的佛经被翻译、注释,但这些译本一般民众很难接受,故东晋以来,部分僧人就用浅显的方法如“唱导”来传教,以适应大批信教俗众的需求。变文就是在唱导与通俗性讲经的影响下产生的。这种以说唱 ...
摘要: 22卷本《敦煌讲座书系》是甘肃教育出版社推出的一套大型丛书,此丛书列入“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内容简介】敦煌文献中有一类被研究者定名为书仪。书仪,是教人写作书信的格式仪规。敦煌书仪大致分为两个系统:佛教、道教性质的书仪及世俗书仪。礼仪则是渗透于世俗书仪中最核心的部分。透过书信中的仪式仪规,我们可以窥见礼仪是如何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当时的人们,进而形成全社会共同的行为准则。而书信,只 ...
摘要:22卷本《敦煌讲座书系》是甘肃教育出版社推出的一套大型丛书,此丛书列入“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本文作者承担了其中《敦煌佛教与石窟营建》的编辑工作。本文介绍了其中《敦煌佛教与石窟营建》一书的主要内容、特色及出版价值。【本书简介】敦煌石窟包括莫高窟及其周边石窟,总数有800多个,壁画5万多平方米,彩塑2000多尊,时代从十六 ...
摘要:22卷本《敦煌讲座书系》是甘肃教育出版社推出的一套大型丛书,此丛书列入“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本书简介】本书为“敦煌讲座”书系之一,全书共分六章,以回鹘兴起及其政权的建立、发展、分裂等内容为一主线,以其在敦煌为中心的河西地区活动为另一主线,阐述了回鹘民族与敦煌的紧密关系,并论证了敦煌文化在回鹘经济、社会、文化发 ...
摘要:22卷本《敦煌讲座书系》是甘肃教育出版社推出的一套大型丛书,此丛书列入“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本书简介】本书为“敦煌讲座”书系之一,全书共分四编二十章。本书以敦煌写本文献为基,全方位论证了敦煌写本中涉及的文献学资料及其意义价值。本书作者张涌泉先生为我国国内具有国际性、开拓性、创造性视野的敦煌学专家,多年以来勤奋 ...
摘要:22卷本《敦煌讲座书系》是甘肃教育出版社推出的一套大型丛书,此丛书列入“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本书简介】敦煌文学是由于特殊原因保留下来的特定区域、特定时期、自成系统的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因于偶然的出土,使我们发现了以前没有见到过的文学材料,从而对文学史上一些现象重新作出解释,这是比较多的。像敦煌遗书这样保留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和文学传播记录的材料,以前是没有的,因而在文学史上具有重 ...
摘要:22卷本《敦煌讲座书系》是甘肃教育出版社推出的一套大型丛书,此丛书列入“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本书简介】作为古代中原进入西域的门户,以及连接东西方文化之陆上丝绸之路重要枢纽的敦煌,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历代的自然风貌,一直以来备受敦煌学专家的关注。本书作者在广泛吸取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一方面注重敦煌与中国历史的共通性,另一方面也格外重视敦煌历史发展的特殊性,分别从敦煌政区建置沿革与人 ...
摘要:22卷本《敦煌讲座书系》是甘肃教育出版社推出的一套大型丛书,此丛书列入“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本书简介】敦煌石窟保存了4—14世纪700多个洞窟,其中有彩塑2000多身,壁画45000多平方米。如此数量众多、规模宏大、延续时代久远而自成体系的文化遗产,在世界上也是少有的。从艺术史方面看,敦煌石窟反映了1000多年间中国艺术的发展及其演变,尤其是在唐代和唐以前的艺术遗存十分稀少情况下,敦煌石窟保存的 ...
摘要:22卷本《敦煌讲座书系》是甘肃教育出版社推出的一套大型丛书,此丛书列入“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本书简介】本书作者充分利用目前所保存的关于古代丝绸的实物、文献和图像等资料,通过文献考证、图像比较、分类统计、技术复原等方法,对敦煌的古代丝绸进行了较为全面和系统的论述,以此来还原敦煌在莫高窟开凿之后到元代几近废弃这一千年间的丝绸种类、技术、艺术、贸易等各种方面的细节,为中国古代丝绸的研 ...
摘要:22卷本《敦煌讲座书系》是甘肃教育出版社推出的一套大型丛书,此丛书列入“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本书简介】吐蕃王朝是由活动在今天西藏山南地区的藏族先民雅隆部落建立起来的一个横跨青藏高原、地域辽阔的王朝。吐蕃人的始祖聂赤赞普由该地迁入雅隆河谷定居,这一地区气候湿润,自然环境优越,宜农宜牧,雅隆部落在此繁衍生息,逐步发展起来。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驻守河陇西域的唐军东调平叛,对此地 ...
甘肃人民出版社在1957年11月出版了《敦煌莫高窟》,这是敦煌文物研究所出版的第一本专著,印数为6000册。《敦煌莫高窟》是一本较为全面的介绍莫高窟艺术和敦煌文物研究所工作的专著。该书包括:一、常书鸿先生写的《敦煌莫高窟介绍——中国人民的艺术宝库》,相当于序言;二、《概况》,洞窟外景和敦煌文物研究所人员工作现场照片19张(含万庚育制作的《莫高窟全图》),相当于《敦煌莫高窟介绍》一文的插图;三、洞窟塑像与壁画30 ...
1906—1908年间,法国探险家、东方学家和汉学家伯希和率领法国西域探险团,对我国西域,包括今新疆、甘肃、青海、宁夏等广袤地区作了探险,其中既包括地下发掘,也包括实地田野调查和翻检有关所涉地区的文献参考资料。长期以来,西域探险团最重要的文献,也就是伯希和亲笔记述的《旅途中的日记本,1906—1908年》,一直未能公开刊布。2008年,为了纪念伯希 ...
王子恺 整理2017-10-05 13:54来源:澎湃新闻【编者按】2016年5月,中西书局出版了英国汉学家杜希德先生的《唐代财政》一书的中译本,本书责编李碧妍博士特邀北京大学教授、杜希德先生弟子陆扬做了一期访谈。近日,“中西书局”微信公众号(zhongxibook)首次发布了访谈视频。经授权,澎湃新闻整理了访谈的文字稿,并经出版社和陆扬教授审定后,与读者分享。陆扬李碧妍:大家好,我是中西书局的李碧妍,也是我们新近出版的杜希德教 ...
敦煌研究院编(文献所、编辑部具体负责编辑),樊锦诗主编“敦煌研究院学术文库”之一种《敦煌吐蕃统治时期石窟与藏传佛教艺术研究》一书正式出版(甘肃教育出版社,2012年9月,定价98元),该论文集是“2010敦煌论坛:吐蕃期敦煌石窟艺术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的最终成果,本次论坛是由敦煌研究院主办,文献所、科研处承办的一次专题会议,共收录论文38篇。内容涉及对敦煌吐蕃石窟艺术样式的研究、社会政治背景探讨、造像思想研究 ...
由敦煌研究院文献研究所参与并具体负责编著、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资助的《高台魏晋墓与河西历史文化研究》一书已由甘肃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本论文集是2010年8月13至15日在甘肃省高台县召开的“高台魏晋墓与河西历史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的最终成果。本次会议由高台县委、县政府,甘肃省敦煌学会,敦煌研究院文献研究所、河西学院主办,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甘肃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省博物馆、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 ...
敦煌研究院、甘肃省文物局编《甘肃石窟志》由甘肃教育出版社,于2011年12月出版。《甘肃石窟志》是敦煌研究院学术文库研究成果之一,并且此次出版受2011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属于“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该书由敦煌研究院赵声良研究员任执行主编,带领考察小组经过多年的实地调查记录,组织编写而成。全书分为概述和八个章节,分别介绍了敦煌莫高窟及周边石窟、河西石窟、炳灵寺石窟及陇中石窟、麦积山石窟及陇东南 ...
敦煌研究院编《榆林窟研究论文集》(上、下册)由上海辞书出版社于2011年9月出版。此书包含论文88篇,分为总论、考古、艺术、保护、民族语言等五个栏目并附《榆林窟研究目录》,展示了70多年来榆林窟研究、文物保护的成绩,为学界相关研究提供了极为宝贵的研究资料。榆林窟开凿于北魏,因地处偏远,历史上鲜为人知。20世纪40年代,前辈学者向达、阎文儒等先生跋碛涉沙,先后来到榆林窟进行考古调查,钩沉辑佚,致尘珠得拂。新中国 ...
我院文献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沙武田博士著《吐蕃统治时期敦煌石窟研究》一书,于2013年3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本书是2012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之一种。该书是继沙武田博士《敦煌画稿研究》入选第二批(200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库》之后,又一部入选该系列丛书的成果。《吐蕃统治时期敦煌石窟研究》是沙武田在兰州大学博士后流动站进行科研工作时期所做的出站研究报告, 又是2008年度“国家社科 ...
随着历史研究的深入展开,各地新出土金石类著作逐渐走俏,受到古史研究者的青睐。今年,由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李明、刘呆运、李举纲主编,文物出版社出版的《长安高阳原新出土隋唐墓志》格外引人注目,受到读者欢迎。一来,几位作者都是老考古工作者,有着丰富的隋唐墓葬考古经历。2001 年至2006 年数年间,这支考古队就在西安高阳原发掘隋唐墓葬803 座,出土各类随葬品数万件,其中最珍贵的,就是现在发表的113 种墓志。这批墓志 ...
近年来,对古代丝绸之路乃至整个古代中国对外交流研究的相关书籍明显多了起来。这固然是因为以往一代代学者不断砥砺前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是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东风中,对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入了快车道的必然结果,更是近年我国学术研究走向深入,视野不断开阔,态度越来越开放、包容的纸上缩影。 硕果累累的2016年 学术研究,不论其过程如何,最终的结果,绝大多数都会付于纸上,以书籍和期刊的形式发表。书籍 ...
西藏是神秘的,西藏人更加神秘。从一开始被就被猎奇的土地和民族,仿佛失去了话语权,上千年来只能沉默观看外人的争相猎奇和竞相辩驳,却只能无言语对。从希罗多德到麦克马洪,西方人眼中的西藏要么是一群土拨鼠在掘金,要么是一群野蛮人在茹毛饮血拿头盖骨饮酒,要么就是一群萨满巫师在跳大神。在东方主义的神秘面纱下,西藏成了西方人尽情想象和描绘的玩物。真正热爱并真实记录过西藏的人之中,本书的两位作者称得上是开创者。沈 ...
造像艺术是佛教文明传播中极为重要的元素,将佛教文明向世人加以艺术性的呈现。而学习佛造像的发展史,犍陀罗自然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关键节点。喀布尔河谷的村庄犍陀罗位于印度次大陆西北部,在今巴基斯坦白沙瓦谷地。但犍陀罗艺术的分布却不拘于此,而是有着更广泛的范围,大体相当于今巴基斯坦西北与毗连的阿富汗东部地区,既包括印度河西侧的白沙瓦谷地,也包括印度河东侧的呾叉始罗(今译塔克西拉),北到斯瓦特河谷,西至阿富汗 ...
一般的历史理论书是比较枯燥的,但本书却相当地吸引人。阅读本书的时候,我竟很多个夜晚都不想睡觉,因为放不下它。本书作者是美国著名的人类学家与藏学家梅·戈尔斯坦。在西方藏学界,他独树一帜,自成一派,为国际藏学的发展作了巨大的贡献。本书是集西方藏学研究之大成,成为其藏学研究的代表作,也是西方研究西藏现代史的权威著作。从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戈尔斯坦的治学态度非常严谨、客观。本书资料翔实,引证丰富,几乎每一 ...
在今天Google Earth随手玩转的时候,古典时代的探险经历只能存在于对往昔壮举的想象中了,海上的麦哲伦、库克船长、富兰克林,极地探险家南森、阿蒙森、斯科特、沙克尔顿,甚至空中探险家林德伯格、查克·叶格……他们已成为人类探险的里程碑和历史印记。斯文·赫定的探险是最传统的大陆探险,就像游戏《帝国时代》里对陌生世界空白地图的探路者,他的梦想是刷亮地理协会地图中未知的区域。本书中文译名为《我的探险生涯》,原名《 ...
宫治昭,日本著名佛教美术史学者,名古屋大学名誉教授,龙谷大学特任教授,先后担任静冈县美术馆馆长、龙谷大学龙谷博物馆馆长。曾长期深入调查阿富汗巴米扬佛教遗址、印度和犍陀罗等地区佛教遗址,出版有印度佛教美术、犍陀罗佛教美术、中亚佛教美术研究等数十部研究专著和百余篇学术论文。犍陀罗位于印度次大陆西北部,是释迦牟尼生前并没有达到的偏远之地;但有意思的是,自佛教美术诞生以来,犍陀罗很快发展成为当时最繁盛的佛 ...
江晓原 刘兵民族史海上丝绸之路研究与“一带一路”江晓原,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院长刘兵,清华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中心教授江晓原:梁二平本为报人,却有强烈的学术追求,笔耕不辍,著述源源不断,实属报人中的异数。他长期关注海洋文化,多年来行走四方,足迹遍至中国全部省份,向外远涉40余国。行走远方虽在报人也不少见,但梁二平好学深思,多年来将自己修炼成了一个中国海洋历史方面的合格研究者,他和供职于著 ...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 基本信息:作者:杜金鹏 著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年6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7年6月印次:1ISBN:9787030534217内容简介: 本书为中国文化遗产科学体系创新研究之初步探索,主要涉及中国考古学学科建设理论、实验室考古理论与方法、考古遗址保护思想理念、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理论、考古资产保护利用等方面。对文化遗产科学内涵进行了全面的阐释,在实际研究中具有理论指导意义。目录绪论从考古 ...
新华网上海1月25日电(记者王琳琳)《敦煌手卷南华真经》23日在上海首发,该丛书由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携手北京载道文化公司共同编辑出版,集中展示了唐宋古籍的藏书之美和玄奘取经、敦煌手卷的历史文化成就,是当下新丝绸之路文化传播中又一重要历史文献。“敦煌手卷”又称敦煌遗书,是1900年发现于敦煌莫高窟藏经洞中书籍的总称。“敦煌藏经洞”被称作中国近现代四大文化考古发现之一,“敦煌手卷”以其内容广博、弥足珍贵闻 ...
由王三庆、郑阿财主编的《2013敦煌、吐鲁番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于2014年12月在中国台湾正式出版,此为2013年11月台湾成功大学举办的“敦煌、吐鲁番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学术成果。本次会议在王三庆教授的召集下,来自中国大陆、台湾、香港地区和日本、法国、俄罗斯、韩国的40余位敦煌吐鲁番学专家学者相聚台南市,会议内容涉及敦煌吐鲁番学的语言、文字、文学、历史、地理、政治、佛教、道教、艺术等学科领域,汇集了敦煌吐鲁番 ...
由甘肃省委宣传部组织策划,作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重点出版项目《华夏文明之源·历史文化丛书》河西故事系列之一,赵声良著《莫高窟的守望者》由甘肃人民出版社于2014年12月出版。全书分为3部分:第一部分“前辈的足迹”讲诉了敦煌研究院老一辈专家常书鸿、段文杰、樊锦诗等坚守大漠敦煌的点滴生活,生动再现了莫高窟人身上的执着和奉献精神;第二部分“感悟敦煌”介绍了作者自己80年代大学毕业后,带着梦想奔向敦煌,亲身经历的 ...
摘要:22卷本《敦煌讲座书系》是甘肃教育出版社推出的一套大型丛书,此丛书列入“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本书简介】本书作为第一部通论敦煌佛教与社会的专著,在参考以往重要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作者的研究,重点对敦煌佛教的概况、敦煌的僧团与寺院、敦煌僧尼的社会生活、敦煌石窟与社会、敦煌寺院的依附人口、归义军政权与佛教的关系等问题做了概括性介绍和解说。本书是对敦煌佛教与社会关系的第一次系统总结, ...
摘要:22卷本《敦煌讲座书系》是甘肃教育出版社推出的一套大型丛书,此丛书列入“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本书简介+作者推荐】2007年第一次来到敦煌,这个给人印象特别神秘的地方,比一般城市安静得让人平静和安宁;第一次走进莫高窟,着实被它的宏伟而震撼,但是那时并没有多少想要与它亲近的想法。因为它的神秘,让一般人敬而远之;因为它的博大,让普通人望而却步。总之,晦涩和高深,是我对敦煌的理解。正因如此 ...
敦煌研究院编、樊锦诗主编的《榆林窟艺术》于2014年7月由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此书是“丝绸之路与敦煌文化丛书”之一,此书的出版也是庆贺敦煌研究院成立七十周年的纪念,是敦煌石窟艺术研究的一项重要成果。《榆林窟艺术》分为七章,主要介绍了榆林窟的石窟造像艺术。第一章为榆林窟艺术的概观,对榆林窟的历史地理背景进行阐述,对榆林窟壁画内容及艺术价值进行整体论述。第二至五章分时期对榆林窟的石窟艺术进行介绍和论述。榆 ...
《榆林窟》于2014年7月由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敦煌研究院编、樊锦诗主编。本书是榆林窟石窟艺术的画册,为纪念敦煌研究院成立七十周年而出版。《榆林窟》首先将榆林窟全景及崖面的历史变迁进行了展示,其后的“榆林窟艺术概观”,则对榆林窟的历史背景、艺术内容、文化艺术价值进行了论述。本书以精美的图片150多幅,按照洞窟的时间顺序,对榆林窟主要洞窟的壁画、塑像内容进行了展示;每幅图片附有文字说明,对榆林窟重要、典型的 ...
摘要:22卷本《敦煌讲座书系》是甘肃教育出版社推出的一套大型丛书,此丛书列入“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内容简介】百年敦煌学已经积累了十分深厚的学术成果,如何继续推陈出新,是摆在每个敦煌学人面前的难题。余欣教授新著《敦煌的博物学世界》便是试图回应这一难题的有益尝试。作者在《前言》中写道,本书写作的出发点是 “中国传统学问的根基和精髓在于博物学。正是敦厚而鲜活的博物学传统,给中国文化注入了性 ...
敦煌研究院编、樊锦诗主编的《专家讲敦煌》,由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出版于2014年7月出版。作为“敦煌文化与丝绸之路丛书”之一,此书是2011年深圳关山月美术馆“博蕴华光——敦煌艺术展”中敦煌学专家所作的敦煌艺术系列专题讲座的辑录,敦煌学专家对敦煌的历史、文化、艺术进行了通俗易懂的讲解。2011年7月20日—10月9日,深圳关山月美术馆和敦煌研究院共同举办了“博蕴华光——敦煌艺术展”大型艺术展览,为配合展览,邀请我国知 ...
摘要:22卷本《敦煌讲座书系》是甘肃教育出版社推出的一套大型丛书,此丛书列入“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内容简介】占卜文献是近年来敦煌研究者关注较多的一个方面,海内外学者就此陆续发表了不少的成果,这些成果中,针对专门领域或某一特定类别的多,全面系统的讨论少。本书就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全部敦煌占卜文献为对象,对有关问题进行论说。首先,是在充分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敦煌占卜文献进行进 ...
赵声良先生编著的《文明的穿越——世界四大博物馆巡礼》于2014年6月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十多年来,作者多次到法国、英国、美国等国家参观访问。此书是作者在游历了世界四大博物馆后所撰写的艺术鉴赏读本。法国巴黎卢浮宫博物馆、英国博物馆、俄罗斯圣彼得堡艾米尔塔什博物馆、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并称为世界四大博物馆。四大博物馆收藏了数量庞大、具有代表性的世界各主要文明体系的艺术杰作。依据这四大博物馆就可以梳理出一 ...
摘要:22卷本《敦煌讲座书系》是甘肃教育出版社推出的一套大型丛书,此丛书列入“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内容简介】本书主要介绍敦煌佛教文学的类别和文献、形式与风格、主题与形象,探究敦煌佛教文学与敦煌佛教的发展的关系,敦煌佛教文学与语言、文字、壁画等方面研究的关系。【作者简介】郑阿财,1951年生,1982年获文学博士。1978年起先后任教于中国文化大学、中兴大学、中正大学、日本国际佛教大学院大学客座教 ...
《敦煌艺术画库4——榆林窟》《敦煌艺术画库》是敦煌文物研究所于上世纪50年代末出版的一套丛书,共13册,中国古典艺术出版社1957—1959年出版。这套丛书是敦煌文物研究所第一套多卷本分类图录,分敦煌建筑(1,孙儒僩,因作者1957年打成右派,未出版,这套丛书实际上出版12册)、敦煌彩塑(2,孙纪元,1958年)、敦煌图案(3,欧阳琳,1957年)、榆林窟(4,段文杰,1957年)、北魏(5,李承仙,1958年,实际上分北魏、西魏)、隋 ...
摘要:22卷本《敦煌讲座书系》是甘肃教育出版社推出的一套大型丛书,此丛书列入“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本书简介】众所周知,敦煌藏经洞发现的敦煌文书,卷帙浩繁,内容大多与佛教相关,而且绝大多数是从未经过任何史学家整理、订正、甚至篡改过的原始材料。这样的好处是,我们可以根据当时遗留下来的材料,来判断历史事件发生的真实情况,来还原历史的本来面貌。卷帙浩繁且经过校勘的古代写本,为校正佛典提供了早 ...
摘要:22卷本《敦煌讲座书系》是甘肃教育出版社推出的一套大型丛书,此丛书列入“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本书简介】三夷教是汉籍对中古时期曾流行于我国的祆教(又称火祆教、拜火教,是琐罗亚斯德教的变种)、摩尼教(宋以后渐称明教)、景教(即基督教聂斯脱利派)等三种外来宗教的总称。这三种宗教均起源于西亚地区,在中古时期经由中亚、 ...
摘要:22卷本《敦煌讲座书系》是甘肃教育出版社推出的一套大型丛书,此丛书列入“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本书简介】本书介绍主要的敦煌道经写本,在概述其学术价值外,重点通过对这些道经内容的分析,追寻与之相关的道教史背景。与现有道教史论述不同的是,本书根据敦煌道经的具体内容和情况,提出了一系列中古道教史上的新命题和新看法。希望这些新问题能深化或推进敦煌道经研究的新阶段,丰富和拓宽中古道教史研究 ...
作为“居延遗址与丝绸之路历史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的学术成果,《金塔居延遗址与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研究》由甘肃教育出版社于2014年12月出版。全书收录会议论文103篇,分“先秦秦汉简牍与历史文化研究”、“居延遗址与长城烽燧防御研究”、“金塔历史文化遗址保护利用研究”、“河西史地文化与丝绸之路研究”、“敦煌学与墓志写本文献研究”五个部分,共计 ...
资料图片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英藏敦煌社会历史文献整理与研究”阶段性成果、全国古籍整理规划小组资助成果《英藏敦煌社会历史文献释录》(1—11卷),最近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所谓英藏敦煌社会历史文献,指的是英国国家图书馆收藏的全部敦煌汉文佛教典籍以外的文献。英国国家图书馆是敦煌文献的主要收藏地点之一,此外的重要收藏点还有法国巴黎国立图书馆、俄罗斯联邦科学院东方文献研究所和中国国家图书馆等。英国国家 ...
《敦煌艺术画库》是敦煌文物研究所在20世纪50年代末集全所主要业务人员撰写的一套丛书,中国古典艺术出版社1957—1959年出版。这套丛书是敦煌文物研究所第一套多卷本分类图录,原计划出版13册,实际出版12册。各册名称、作者、出版时间分别是:《敦煌建筑》,孙儒僩,因作者1957年被打成右派,未出版;《敦煌采塑》,孙纪元,1958年7月;《敦煌图案》,欧阳琳,1957年10月;《榆林窟》,段文杰,1957年10月;《敦煌壁画·魏》,李 ...
赵声良先生著《敦煌石窟艺术简史》由中国青年出版社于2015年8月出版。敦煌石窟是集建筑、雕塑、壁画于一体的综合艺术。从4世纪到14世纪,延续千余年之久的敦煌石窟常建常新,创造出了与印度佛教艺术和佛教理论不同,具有中国民族精神的佛教艺术和佛教思想。全书按照历史发展的轨迹,将敦煌石窟艺术分为十六国北朝、隋代、唐代前期、唐代后期、五代宋西夏元等五个时期,对敦煌石窟不同时期的艺术特征,从洞窟形制、彩塑艺术、壁画艺 ...
张小刚著《敦煌佛教感通画研究》由甘肃教育出版社于2015年8月出版。这是一部关于佛教传播过程中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佛教圣迹、灵异感应事迹以及各种瑞像图即敦煌佛教感通画研究的专著。全书文字约40万字,图片300余篇,主要分为上、中、下三篇。引言部分对佛教感通画进行了概念上的界定,并对其研究史进行了简要概述。上篇为图像考证,包括第一章至第三章,按照图像来源的地域划分和类别,对敦煌佛教感通画中天竺、西域、汉地等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