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显示子项
丝绸之路文化遗产 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 丝绸之路:泽拉夫尚-卡拉库姆廊道 丝路预备遗产点 丝路相关世界遗产 丝绸之路:费尔干纳—锡尔河廊道
文物保护单位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 哈萨克斯坦 吉尔吉斯斯坦 乌兹别克斯坦 土库曼斯坦 塔吉克斯坦
世界遗产 跨国遗产
遗产专题 海上丝绸之路遗产点 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 长城及烽燧 万里茶道
中国历史时代
考古时期 青铜时代 铁器时代

• 色尔克普厄格孜塔木和塔什佛像刻石

色尔克普厄格孜塔木和塔什佛像刻石 : 位于吐鲁番地区鄯善县连木沁到鲁克沁的色尔克普厄格孜沟中,东经89°52′~89°53′,北纬42°50′。 佛像刻石的原料是丛山上崩塌下来的红色砂岩,其中一块长4.5米,宽3.5米,高1.5米,有两个面刻有佛教内容和其他图案的画面。长面刻石上部有两排圆孔,上排9个,下排5个,孔径0.05~0.07米,深0.1~0.14米,间距0.2~0.23米。圆孔 ...

• 舍木乃尔库热喇嘛庙

舍木乃尔库热喇嘛庙 : 位于塔城地区和布克赛尔县查干库勒乡。 东经86°8′10″,北纬46°50′40″,海拔1 240米。“舍木乃尔库热”系蒙古语“喇嘛庙”之意。该庙建在戈壁滩上,南、北、西三面为沼泽,东面为旱地。其建筑形式为土木结构的两层建筑,南北长15米,东西宽12米。门朝南开,正面为五开间,门口有木制立柱,门楣上刻有佛教图案。一层高3米,二层高2米,土坯 ...

• 森塔斯石人

森塔斯石人 : 位于哈巴河县萨尔塔木乡阿克托尔村西北约10公里。 东经86°40′48″,北纬48°8′22″。石人倾斜,露出地面高2.34米,肩宽0.6米,面向西南。石人剥蚀严重,脸部破坏。颈肩分界,颈部饰以环状项饰。两臂屈于腹部,作抚物状。

• 森塔斯土墩墓

森塔斯土墩墓 : 位于塔城地区裕民县沙尔多拉塔姆村。东经82°48′,北纬46°11′,海拔680米。有土墩墓2座,东西排列,间距30米,高1米,直径10米。

• 桑得克塔斯墓群

桑得克塔斯墓群 : 位于和布克赛尔县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七师一三七团牧业营附近的青得特沟东岸。有墓葬3座,其中2座土墩墓,1座石围墓。土墩高0.4~1米,直径14~18米;石围高0.5米,直径20米。

• 色城

色城 : 古西域地名。今巴基斯坦西北,印度河西之班努城。

• 色加尔

色加尔 : 明代城名。今克什米尔巴基斯坦控制区之巴都马尔。

• 三十里营房

三十里营房 : 又名苏盖特库如勒,维吾尔语,意为“有柳树的哨卡”。 在皮山县固玛镇南147公里。属康克尔柯尔克孜族乡。清代设哨所,距赛图拉分县(县佐)15公里,故名。地处高原。有维吾尔族数户。以牧为主。叶城—狮泉河公路经此,为高原重要公路站点。

• 三个桥古墓群

三个桥古墓群 : 位于鄯善县鲁克沁乡三个桥村南,东经89°48′~89°49′,北纬42°43′~44′,海拔约10米。古墓群规模很大,面积约有66.7公顷。由于开荒造田,几乎全被夷为平地。现存墓葬区分为两处,仅存的墓群大多被挖掘,地表散有轮制泥质灰陶。另在该墓区掘得一抱鼓石门墩,通长0.94米,通高0.84米,厚约0.3米,石面有刻花,技艺甚为精湛。古墓群约为唐代遗留。

• 三道岭细石器遗址

三道岭细石器遗址 : 位于哈密市西约80公里的三道岭大十字东北角的商店处,遗址现已不存,为一处大型露天煤矿所在。20世纪30年代,在这里的第四纪黄土层最上部和地面上,采集细石器多件,其中有巨大的砾石打击而成的刮削器、小长石片和锥形的小石核等。这种细小石器是用玛瑙和石髓制成的。未见陶器,是距今约1万年前后的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

• 三区革命烈士陵园

三区革命烈士陵园 : 坐落在伊宁市人民公园内,1959年修建,占地面积为1公顷,分陵墓区和陈列馆两部分,安葬着三区革命领导人阿合买提江等烈士的遗骨。1944年8月,伊犁、塔城、阿山(今阿勒泰)三区爆发了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武装暴动,1949年8月,应中共毛泽东主席的邀请,阿合买提江·哈斯木、伊斯哈克别克·木奴诺夫、阿不都克力木·阿巴索夫、达列里汗·苏古尔巴 ...

• 三坎克日墓群

三坎克日墓群 : 位于鄯善县鲁克沁乡三个桥村南约800米处,东经89°48′~89°49′,北纬42°44′~42°45′,海拔约-5米。墓地坐落在一道小梁上,几乎所有的墓葬都遭到破坏,地表情况不清,只能看出几座土坑竖穴墓轮廓。采集到陶片数件,石球2件,骨器1件。

• 三区革命同盟会旧址

三区革命同盟会旧址 : 位于伊宁市阿合买提江路东伊犁日报社院内。三区革命同盟会旧址建于1949年,建筑坐西朝东,南北长18.5米,东西宽21米,建筑面积388.5平方米。该建筑原为阿合买提江作住宅而修建。 后同盟会从阿巴索夫家迁至这里办公。1949年,阿合买提江去北京途中因飞机失事殉难后,在这里举行了追悼会。旧址为土木结构,前排一幢为3层,后排又有两座建筑,有 ...

• 赛马场墓群

赛马场墓群 : 位于尼勒克县喀什河大桥西2公里。东经82°27′,北纬43°47′09″,海拔1 046米。在东西约2公里,南北100米范围内有160余座墓葬。两端集中,中间稀疏,多为封堆高0.2~0.5米,直径5~7米的小型墓葬;少量封堆高0.7~1米,直径10~15米,有以卵石堆成的石堆墓,也有铺卵石土墩墓,还有一些为土墩表面铺卵石,周围环绕石圈。

• 赛力克提土墩墓

赛力克提土墩墓 : 位于乌苏县赛力克提牧场,或称“沙力克台牧场”。东经84°28′,北纬44°8′30″,海拔1 500米。土墩墓分别位于牧场西北部和东南1.5公里,计有25座,呈西北一东南向链状排列,牧场西北部的尤为醒目,高3~4米,直径约20米,黄土堆积,土墩周围有卵石,顶部平坦或呈圆包状。

• 赛提喀玛勒清真寺

赛提喀玛勒清真寺 : 位于塔城市团结街路口。东经82°59′,北纬46°45′,海拔550米。该寺建于1915年。现仅存宣礼塔,塔高20米,塔顶为拱形,长2米,铁旗杆上有新月标志。宣礼塔建筑规模不大,塔体为砖结构,顶部由红砖和方形蓝色马赛克砖建成。

• 赛依提喀玛勒大毛拉礼拜寺

赛依提喀玛勒大毛拉礼拜寺 : 位于塔城市的市中心。由乌孜别克族的赛依提喀玛勒大毛拉动员该地的穆斯林群众捐资修建,故名。礼拜寺建于1915年,造型古朴,维吾尔建筑艺术风格浓郁。礼拜寺由正寺门、礼拜殿、宣礼楼等主要建筑组成,最独特别致的要算宣礼楼了,塔楼的四方形底座高3米,每面有六根装饰性的浮雕圆柱。塔楼的主体高20米,用红砖砌成,白石膏勾缝,线条清 ...

• 三宫城

三宫城 : 位于霍城县三宫乡三宫水库东侧,东邻乌伊公路,西濒三宫水库,南北为农田,地处山前平原之上。东经80°47′30″,北纬44°06′40″,海拔640米。城为方形,南北长196米,东西宽193米。夯土筑成,墙垣除南墙大部被推平外,其他三面皆存。墙基残高2米,宽10~15米不等。西墙中段有约10米宽的缺口,或为城门遗迹。东墙和北墙中段城垣外凸,长约10米。城外有护城壕 ...

• 三道城古城

三道城古城 : 位于哈密市大泉湾乡三道城村西约2公里,东经93°55′31″,北纬42°43′28″,海拔802米。 古城为方形,边长80米,夯土筑成。城内建筑已无,城垣残存,残高约3米,宽10~20米,四角似有角楼。城外有护城壕,宽近10米。时代尚待考定。

• 三工河岩画

三工河岩画 : 位于阜康市三工河乡南约2公里,沿阜康实验林场河沟东岸,南北约3公里的范围内皆有分布。岩画敲凿于扁圆形褐黑色砾石阳面,内容有山羊、北山羊、马、骆驼、狗、鹿等,也有古代骑射人物图形。

• 塞普勒城

塞普勒城 : 位于尼勒克县城以东2公里,其北倚博罗科努山,南靠阿吾拉勒山,坐落在喀什河北岸阶地上。东经82°61′09″,北纬43°46′45″,海拔1 101米。城作方形,南北长320米,东西宽290米,夯层厚0.04、0.06、0.14、0.17米不等。南北城垣中部明显凸出,可能是瓮城遗迹。县城至军马场公路东西穿越城区,辟城为二,城内建筑遗迹皆已不存。城内外散布有大量的陶片,多 ...

• 萨热喀默斯墓葬

萨热喀默斯墓葬 : 位于阿勒泰市红墩乡萨热喀默斯村东南约2公里处的克兰河南岸的高坡上。东经88°12′28″~ 88°12′29″,北纬47°42′26″。有石堆墓10座,呈南北向排列,其中,石堆最大的直径7米,高0.8米。

• 萨依罕萨依墓葬

萨依罕萨依墓葬 : 位于阿勒泰地区吉木乃县托斯特乡南约5公里。 东 经 86°07′07″~ 86°07′08″,北 纬47°13′29″~47°13′30″。有50座石堆墓,呈南北排列。石堆大者直径10米,高0.7米,其余为直径5~6米,高0.3~0.5米的小型墓葬。有些墓葬围有石圈,最大直径为15米。

• 萨拉姆·沙和特墓地

萨拉姆·沙和特墓地 : 位于哈密地区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下涝坝乡纳瓦库都克牧点西北约3公里,东经92°12′39″,北纬43°3′16″,海拔2 500米。墓地面积约400平方米,发现古墓30余座。主要为石堆墓,直径2~10米大小不等,还有石围墓,由许多直径1米的小石堆组成一直径15米左右的大石围。地表未见任何遗物。约为隋唐时期的古墓地。

• 萨斯布拉克墓地石人

萨斯布拉克墓地石人 : 位于塔城地区和布克赛尔县国营牧场。东经86°28′40″,北纬46°44′35″,海拔1 021米。石人高0.75米,宽0.45米,立于石棺墓的东面,面朝东方。刻石为青色花岗岩质,呈长方形,雕刻以浮线表现出人的脸部圆形面廓。眉毛弯曲,眼睛突出,直鼻,嘴微启。颈肩部位凿刻环形饰纹。

• 萨热喀默斯也斯克乌特克勒墓葬

萨热喀默斯也斯克乌特克勒墓葬 : 位于阿勒泰市红墩乡萨热喀默斯克兰河西岸的高包上。东经88°12′48″,北纬47°41′45″~ 47°41′46″。有石堆墓56座,分东西、西北两片,分布零散,排列无规则,其中,最大的墓葬直径13米,高1.5米。

• 洪扎阿育王岩刻

洪扎阿育王岩刻:距吉尔吉特100公里的洪扎附近(洪扎河大桥桥东500米处,喀喇刻昆仑公路与洪扎河之间)也有一处重要的岩刻:阿育王岩刻。这是一处重要的历史遗迹。阿育王是远古在两千年前曾颁布了南亚第一套法律,令人将这些法律刻在交通要道旁边的石柱或是岩石上。两千年过去了,现在其他地方同样的岩刻多数己经损毁,这是我们今天仍可以看到的唯一一处。巴基 ...

• 萨木特墓葬

萨木特墓葬 : 位于阿勒泰地区青河县阿尕会敖包唐巴勒玉孜尔,在查干河北山前坡地上,东经90°30′28″,北纬46°21′14″~46°21′15″。石棺墓建在长方形封堆上,石棺长4米,宽1.45米,高0.3米。

• 萨尔布津岩画

萨尔布津岩画 : 位于巩留县城西南的铁克阿热克乡萨尔布津村南18公里处的山谷之中。在伊犁至特克斯公路西侧的沟谷底,有小溪向东北流去,岩画就在溪旁的三块巨石之上。东经81°54′,北纬43°25′,海拔1420米。岩画磨刻在从山崖滑落下的大小石块上,最大的石块高2.2米、宽1.45米,最大的画面高0.59米,宽0.67米,面画模糊,可看出的形体有鹿、羊。从磨刻粗糙、技法 ...

• 萨尔阿尕什墓葬

萨尔阿尕什墓葬 : 位于伊犁州尼勒克县克令乡萨尔阿尕什村西1公里的喀什河畔。东经82°14′09″,北纬43°49′22″。有石堆墓4座,呈南北方向排列为一排。用褐色石块夹少量土堆积成。较大的两座顶部微塌陷,高0.2~1.5米,直径2.5~8米。

• 萨尔乌泽克古堡

萨尔乌泽克古堡 : 位于巩留县西部阿尕尔森乡东北5公里的萨尔乌泽克村东北草原中,为一年代无考的古村落遗址。遗址城垣为夯筑,残高约1米左右,宽达3~4米。古堡呈长方形,长约120米,宽约100米。城的方位呈东南—西北斜向,正中线正对龙口山峡。垣内有—大土堆,东侧又有一列小土堆,可能为房基。

• 萨木特墓地石人

萨木特墓地石人 : 位于阿勒泰地区青河县阿尕什敖包乡唐巴勒玉孜尔村东北5公里,位于查干河北的山前坡。东经90°30′38″,北纬46°21′14″~46°21′15″。石人立于石棺墓的东面,相距约5米,其北侧立一圆柱状的黑色闪光岩砾石,呈棒锤状。石人与柱状砾石并列。石人用黑色闪光岩砾石雕成,砾石近圆形,露出地面高0.6米,直径0.6米。仅在石体东面的偏东面的偏上部 ...

• 萨拉逊炮台

萨拉逊炮台 : 位于皮山县皮亚勒玛乡境内,南距乡政府36公里。 “萨拉逊”,维吾尔语,意为“木栅栏”,因附近的草地用木栅栏围护,故称。炮台原为黄土建筑,今已坍塌。

• 萨历萨莱

萨历萨莱 : 元代城名。亦作萨里萨莱。元属察合台汗国管辖。故址在今塔吉克斯坦克菲尔尼干河流域,米高扬纳巴德城东北之基洛瓦巴德城。

• 萨捍道

萨捍道 : 唐代道路名。《西州图经残卷》萨捍道,是一条从西州蒲昌县至庭州的另一条交通大道。即由今新疆鄯善县经鲁克沁、吐鲁番,再北上至吉木萨尔县的古庭州故城。萨捍道 : 唐西州蒲昌县与庭州间的道路。《西州图经》: “右道出蒲昌县界萨捍谷,西北合柳谷,向庭州七百三十里,足水草,通人马车牛。”具体路线乃由新疆鄯善之西连木沁北行,沿二塘沟水,经吉格代、 ...

• 日月将军墓

日月将军墓 : 位于莎车县夏马勒巴格。据传1488年哈密卫派两位将军到莎车平息各部族间争并之战,两位将军以发誓赌咒之法(由士兵头顶酒碗,发箭射之)进行排解,和平解决了争并之战,使各部族各安其土。两位将军死后,葬于夏马勒巴格,称“日月将军墓”。墓前原有石人、石马,现已毁,仅存墓冢。

• 日喀则古寺遗址

日喀则古寺遗址 : 又称霍拉山废寺,位于焉耆县城西部27公里处七个星乡境内的霍拉山口。沿霍拉山支脉向西北行约20公里至察汗通格,在霍拉山口、山腰和山脚布有18处废庙遗址,占地0.67公顷。遗址之墙基用石块垒砌,墙壁用土块砌成。据说这片建筑曾被大火烧过,现在还有三处遗址较为明显,依稀可辨佛殿、佛龛。该遗址约建于唐宋时期,1957年公布为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 ...

• 日孜和田古墓古建筑遗址

日孜和田古墓古建筑遗址 : 在焉耆县日孜和田农场西北约11公里。此地亦名日孜和田,南距日孜和田古城约10公里左右。在开来渠旁发现有古墓葬,出土陶罐、人骨架甚多。陶罐颈肩部尚印有怪兽面和叶纹。此地原为一大土堆,现仅存土阜一部分,高约10余米,长约百米左右。土阜东头靠水渠旁,还有夯土建筑的墙壁遗迹,周围散布有较多的陶片,大致作红色,颇粗厚,面起弦纹。 ...

• 月氏都督府

月氏都督府 : 唐代军府名。唐高宗显庆三年(658)置羁縻都督府,治阿绥城,隶安西都护府管辖。约于8世纪中叶后,因大食人东渐而废。故址在今阿富汗东北部昆都士(孔杜兹)城附近。

• 肉孜木巴依清真寺(蓝色桥寺)

肉孜木巴依清真寺(蓝色桥寺) : 位于塔城市文化路。东经82°58′10″,北纬46°45′20″,海拔550米。该诗建于1932年,伊明乡约的巴依捐钱由肉孜木巴依毛拉修建的。寺长20米,宽10米,高6米。红砖墙铁皮屋顶,寺内铺有地板,共有2间,外面有凉棚。

• 热孜布拉克岩刻

热孜布拉克岩刻 : 位于伊吾县盐池乡政府驻地东南23公里的热孜布拉克牧点北部的山梁上。共有画面十余幅,分布在西、南山坡的花岗岩上。内容有动物、狩猎、狼吃羊等,其中狩猎画面和骑者形象较为独特。

• 任尚碑

任尚碑 : 位于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松树塘北200米处,现移至该县文化馆。石碑为一不规则青色条石,高1.4米,宽0.65米,厚0.42米。刻字部分高1.1米,宽0.37米,隶书。碑文共5行,现字迹模糊,大多不能辨认,但残存文字中有纪年和人名,再以文献作证,为我们了解该碑的历史背景提供了依据。该碑刻于东汉永元五年(93),又称汉平夷碑,为任尚擒斩北单于于除而建。

• 热比亚—赛丁双墓

热比亚—赛丁双墓 : 位于今喀什市南15公里的疏勒县牙曼亚苏吾汗安拉村,是一处有着维吾尔民间爱情故事的著名遗迹。热比亚与赛丁是19世纪初喀什噶尔城附近农村的一对维吾尔青年。热比亚是村巴依(即财主) 的女儿,赛丁则是同村贫农之子。两人自小青梅竹马,长大后互相爱慕私定终身。赛丁之父向热比亚之父为儿子求婚,遭到拒绝,热比亚反被父亲许嫁给本村另一有钱 ...

• 热海道

热海道 : 唐代道路名。是一条由龟兹到碎叶的交通大道。《新唐书·地理志》热海道,即由今新疆库车县经新和、阿克苏、乌什、别迭里山口、纳伦河、伊塞克湖等地区,至吉尔吉斯斯坦的托克马克城。

• 大清池(热海)

热海 : 隋、唐湖名。亦名大清池。《汉书》阗池,《大唐西域记》热海、大清池,《明一统志》热海、亦息渴尔,《西域水道记》特穆尔图淖尔、图斯库尔,《西域图志》图斯库勒。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之伊塞克湖。

• 北疙瘩墩

北疙瘩墩也叫什川黑窑洞烽燧遗址,距村子约有5公里。烽燧建在凤凰山顶上,上部覆盖黄土,下部为石山底座,南面山下有坐北朝南的黑窑洞数孔,现今窑洞都塌陷,但残址犹存。此烽燧东与糜不老墩烽燧,西与泥湾烽燧相呼应。烽燧依山而建,夯筑而成,形如覆钵,高7米,顶部2米见方,基部周长47米,夯层厚约0.15米。周围设有防卫壕沟,宽2米,深1.2米,周长110米 ...

• 饮马农场烽火台

▲ 13、傍晚的饮马农场烽火台。▲ 14

• 旱峡沟南口烽燧遗址

▲ 12、旱峡沟南口烽燧遗址,出土过彩绘佛像残件。

• 东水口烽火台

▲ 6、敦煌东水口烽火台。▲ 7、敦煌是东面三危山的东水口峡谷,烽火台下有一座冲毁的水库。

• 旱峡沟南墩烽火台

▲ 10、敦煌旱峡沟南墩烽火台,建于清朝。▲ 11、修筑在旱峡沟山上的旱峡沟南墩烽火台。

• 沙枣墩

沙枣墩:以墩台四周底边为基准,向东、南、西、北各延伸30米。

• 旱峡沟墩

▲ 8、敦煌东面旱峡沟的旱峡沟墩烽火台。▲ 9、旱峡沟墩烽火台。保护范围 旱峡沟墩:以墩台四周底边为基准,向东、南、西、北各延伸30米。

• 呵呵沙石墩

呵呵沙石墩

• 疙瘩井墩

疙瘩井墩

• 空心墩烽火台

空心墩烽燧位于敦煌和瓜州之间,敦煌以东约五十公里,柳格高速和一条省道从烽燧两侧穿过,从路上就能看到它烽燧建于清代,是清代巩固边疆的一个小据点西行路上大多数遗产点是汉唐所留,不要忘了清代也曾向西开拓烽燧高十米余,顶部有女墙,未见梯道,或许当初有木梯或软梯烽燧东侧还有房屋遗迹烽燧南侧有五个土堆,是过去储备的积薪

• 新墩烽火台

新墩烽火台

• 新店子烽火台

新店子烽火台

• 土窑墩烽火台

土窑墩烽火台东北壁

• 甜水井烽火台

甜水井烽火台

• 却米克拜岩画

却米克拜岩画 : 位于尼勒克县阿吾拉勒山南麓的却米克拜沟谷西侧的高冈上,东经83°01′10″,北纬43°36′,海拔1 240米。其西北距阿克塔斯牧场30公里。该沟谷中怪石嶙峋,杂草丛生,绿树成阴,沟谷以南是辽阔的巩乃斯草原。这里的10余幅岩画均敲凿或通体研磨于山冈之上石质坚硬而又平整的岩石面上。岩石呈黑褐色或土红色。画面多向南。内容以动物图像为主。有的 ...

• 却尔巴里库勒墓葬

却尔巴里库勒墓葬 : 位于青河县查干郭楞乡玉什库勒村玉什库勒山间盆地。东经90°55′26″~90°55′27″,北纬46°45′47″~46°45′48″。有10座墓葬。其中一座石棺墓长1.2米,宽0.65米,东西方向;其余皆为石堆墓,大者直径12米,高0.6米。

• 确拉阿尔旦苏土墩墓

确拉阿尔旦苏土墩墓 : 位于额敏县境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九师一六八团、确拉阿尔旦苏河上游的两岸。东经83°35′,北纬46°51′,海拔1 100米。有土墩墓30余座,呈南北方向链状排列,分为数组每组有4~10座,用黄土、砾石堆筑而成,大小大致相同,顶部平坦,其中一座高2米,直径12米。

• 雀儿沟岩画

雀儿沟岩画 : 位于阿勒泰市西北1.5公里处的一条南北走向的河谷中,东经88°09′14″~ 88°09′15″,北纬47°51′29″~47°51′30″。岩画凿刻在河谷西岸面东的崖壁上,分布范围长约300米,计有40余幅岩画。其中大的幅面约有10余幅,其中最大的一幅凿刻在高、宽各3~4米的崖壁上,上面凿刻有各种动物上百只和一些牧人等,堪称动物百图。此外还有舞蹈图、杂技表 ...

• 焉耆四十里城

焉耆四十里城 : 魏晋至唐代城址。位于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四十里城乡附近,开都河南岸。有大、中、小三座城址。大城墙垣断续留存,周长2856米,基宽2—3米,残高1.5—2米。城中建筑无存,现成泥沼洼地。散落红陶片、灰陶片、开元币等。中城在大城西北0.5公里许,分内外两重城垣。外城仅余墙基,周长2332米。内垣周约445米,东部存长方形土台,长94米,宽15米,夯筑。城 ...

• 渠犁国

渠犁国 : 汉代国名。汉西域三十六国之一。《汉书·西域传》渠犁国,治渠犁城。汉武帝伐大宛后,李广利在这里屯田驻军,设使者校尉领护。宣帝神爵二年(前60)始属西域都护府管辖,东汉归并焉耆。故址在今新疆库尔勒市与尉犁县之间。

• 渠勒国

渠勒国 : 汉代国名。汉西域三十六国之一。《汉书·西域传》渠勒国,治鞑都城。西汉宣帝神爵二年(前60)始属西域都护府管辖。三国以后归并于阗。故址在今新疆于田县,克里雅河上游之普鲁一带。

• 琼博拉岩画

琼博拉岩画 : 位于察布查尔县西南34公里。东经80°56′,北纬43°34′,海拔1 200米。岩画分布在琼博拉沟内东侧的斜坡上,南距琼博拉乡约1公里,东距公路约200米。在长、宽均100米左右的范围内,有岩画21幅,凿刻在沟内向阳的坡地自然石面上,大部分作品岩晒很深,个别较浅或没有岩晒。所有岩画均敲凿而成,画面的大小根据石面的大小决定。内容主要有大角羊、马、鹿 ...

• 琼博拉墓群(大博拉墓群)

琼博拉墓群(大博拉墓群) : 位于察布查尔县城西南36公里。东经81°0′,北纬43°31′30″,海拔1 380米。墓葬分布在乌孙山北麓的琼博拉沟口东侧的山前坡地上,北距琼博拉乡驻地阿热墩村1公里余。墓葬约150座,分为三部分。主要分布在村南琼博拉沟东侧约1公里的范围内,大约有100座,其中大型墓1座,封堆高2米,直径约30米,封堆外环绕有带状石圈,石圈宽0.8米;中型墓 ...

• 穹库斯台岩画

穹库斯台岩画 : 位于温泉县城东约40公里处的穹库斯台草原,岩画就凿刻于散布在草原上的许多巨大石头上。其中一组岩画有4个猎人、2条猎犬、2只北山羊。另有一组岩画有1个牧人、3只羊。此外还有一组岩画是个箭头印记,面向西南,箭头朝上,下部大圆直径0.14米,内圆0.05米,整个印记长0.24米。印记表示的意义尚不清楚。

• 穷先古城

穷先古城 : 位于库车县南部,在羊达克先东南约8公里的地方。“穷先”是维吾尔语“大城”的意思,故又称大古城。城之西北有一座10米的高墩,是这一古城最为显著的地理标志。该城为一连环城,东城呈椭圆形,高墩的西南面又有斗圆形城环绕。城墙皆碱蚀而坍废,但仍可看出开有缺口,可能是当年的城门。考古发掘曾在此得到龟兹小铜钱、丝绸片、彩釉陶片以及铜铁器残片 ...

• 穷科克岩画

穷科克岩画 : 位于尼勒克县城以东30公里处的一条东西向的简易公路旁。东经82°50′,北纬43°51′12″。公路之南的断崖下即为喀什河,公路之北则为山峦高冈。系牧民转场时的必经小道,岩画也就是古代牧民辗转于此的遗留。岩画分别凿刻在公路北山峦的一些巨石上,共有三处,相距不远。A处:岩画凿刻在一块高达6米,最宽约3米,俯临公路的光锥体巨石上,巨石色质铁黑, ...

• 穷梯木遗址

穷梯木遗址 : 又称梯木先尔遗址,位于巴楚县境,南距脱库孜沙来古城28公里,东经79°7′30″~79°7′38″,北纬40°11′30″。穷梯木是一座近似方形的小型城堡。遗址建筑在高出四周约8~10米的台地上,堡外为沙垄所覆盖。城堡东西宽约60米,南北长约64米,占地面积为384平方米。城垣系土坯垒筑。土坯长0.33米,宽0.22米,厚0.1米。城垣残高约5米,城堡中轴方向向北 ...

• 丘尔丘特岩画

丘尔丘特岩画 : 位于裕民县紧靠边界的一条山谷。东经82°24’50″,北纬45°49′30″之间,海拔在1000~1100米之间。岩画均刻在一条长约12公里的山谷之中向阳的岩石面上,岩石均为紫红色的火山熔岩。岩画的起点在丘尔丘特边防站北约2公里,公路边的一块黑色巨石。其上刻有北山羊、人等。从这里开始,一直到配种站,在长约12公里的山谷两侧向阳的山石上均有岩画, ...

• 丘依达塔格城堡遗址

丘依达塔格城堡遗址 : 遗址位于柯坪县,东经79°26′53″,北纬40°33′30″,为南北朝至唐时期遗址。城堡建于山坡,分南北几级建筑群。南部有一长12米、宽4米的平台和一组沿着山坡修建的建筑群的残墙断垣。距平台10米处为一座2.5米×2.5米、高8米的观望楼,往北有一条南北向的长3米、宽0.4米的栏墙,北部有一长约36米、高2~3米的向山顶延伸的围墙,围墙东端有一 ...

• 龟兹于阗道

龟兹于阗道 : 西域古道路名。这是一条从古龟兹国至于阗国的交通大道。自南北朝以来至北宋,佛教僧人所经常行走的道路。即由今新疆的库车县的老城经阿克苏,然后向南经阿瓦提县渡叶尔羌河,再向西南过麻扎塔格山后沿和田河达和田。

• 切格台墓群

切格台墓群 : 位于昭苏县阿克牙孜牧场西南2公里。东经80°54′,北纬42°44′38″。在山前丘陵地带长500米,宽400米范围内,有15座土墩墓。南北链状排列为4排,自西向东第一排为2座,第二排5座,第三排3座,第四排5座。其中,中型墓10座,封土高1~1.5米,直径15~20米;小型墓5座,封土高0.7米,直径7~10米,封土中含卵石。

• 切吉庄子墓群

切吉庄子墓群 : 位于察布查尔县城东南33公里处海努克乡切吉村附近。东经81°19′30″,北纬43°33′~43°34′,海拔1407米。切吉村(原名切吉庄子)南依乌孙山,处在山前切吉河谷。有墓葬约160座,分布在村北河谷地带和村东西两侧的河谷台地上。河谷西岸南北约400米,东西约100米的地段内分布土墩墓或石圈墓约100座,东岸沿谷地边缘散布着墓葬约50座。土墩顶部铺 ...

• 且末地主庄园遗址

且末地主庄园遗址 : 位于且末县城西3公里。庄园独居沙漠深处,至今庭舍完整,建筑艺术别具特色。正庭美观大方,端庄典雅,饰有精美图案。据当地老乡说,该庄园已有八九百年的历史。

• 且末细石器遗址

且末细石器遗址 : 位于且末县城南80公里的车尔臣河谷。该遗址曾经由瑞典人贝格曼发现,采集到的石器有细石叶、石核、刮削器等。与细石器共存的还有篦纹陶片、与素陶类同的陶片。

• 青得里古城

青得里古城 : 位于博乐市青得里乡阿里翁新村的南侧,东北距市区5公里。维吾尔族称古城为“阿尔屯鲁克”,意为“出金子的地方”。蒙古族称古城为“杜尔布里金”,意为“四方式城”。也称博乐古城。古城坐落在博尔塔拉河北岸的黄土高地上,一部分已坍塌,现留存的遗址呈长方形,东西长约385米,南北宽约280米,古城原貌已不可辨,北面残留一段十余米长、几十厘米高的 ...

• 青疙瘩遗址

青疙瘩遗址 : 位于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红山农场拱拜孜村北,东经93°15′53″,北纬43°35′48″,海拔1705米。该遗址是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境内保存较完好的一处,遗址高出地表近3米,呈丘状,直径30余米。采集到夹砂红陶片具有早期文化特征,为青铜时代文化遗存。

• 清墩的乌郎托洛盖石围石堆墓

清墩的乌郎托洛盖石围石堆墓 : 位于和布克赛尔县一三七团牧业营附近。东经85°16′30″,北纬46°58′20″,海拔1940米。在赛其巴尔沟东岸上,有12座石围石堆墓。其中,7座呈南北向链状排列。封堆大者高1.6米,直径12米。封堆分为单环状石围石堆墓和双环状石围石堆墓。

• 强坎河墓葬

强坎河墓葬 : 位于青河县阿热勒托别 乡。东经90°7′34″,北纬46°46′27″~46°46′28″。在强坎河谷地,有20座石堆墓和石棺墓。有的石堆墓环绕石围圈,直径5~10米,高0.3~0.5米。

• 乔夏墓葬

乔夏墓葬 : 位于青河县阿热勒乡乔夏村。东经90°28′,北纬46°44′11″。在小青格里河下游谷地中,现存石棺墓1座。

• 乔阿梯石人

乔阿梯石人 : 位于阿勒泰市前往高山牧场的乔阿梯一地。石人通高1.14米,肩宽0.46米。雕了头、肩及手臂等,脸形椭圆,深目隆鼻,颧骨明显,髭曲翘,颏部美鬓浓茂。右臂屈至胸,手执杯;左臂斜屈至胸左侧,手握剑。现藏阿勒泰地区博物馆。

• 乔夏岩画

乔夏岩画 : 位于青河县阿热勒乡乔夏村,此地距县城东北约11公里,岩画在乔夏村附近的山上,地处小青格里河西岸乔夏沟中。东经90°29′09″~90°29′10″,北纬46°44′32″~ 46°44′33″。岩画分布范围长达500米,约50余幅,最大的岩画达10平方米。刻凿的动物达百只,大多数为姿态各异的羊,部分为似狼或狐狸的动物,有的跟随在羊后,有的作交媾状,还有部分人及马 ...

• 乔夏墓地石人

乔夏墓地石人 : 位于青河县阿热勒乡乔夏村小青格里河上游的山间谷地。东经90°28′,北纬46°44′11″。在一座石棺墓前立石人一尊,被移动过。石人露出地面高0.8米,宽0.5米左右。破坏严重,头缺失,上身部分也残缺,残留左手臂,腰带、刀和袋囊的雕刻。左臂屈,手作握腰带状。腰带饰以带扣和扣饰,右侧垂以圆形袋囊,腹部横置一刀。刀柄直,饰以齿纹,不规则形格。刀 ...

• 乔拉克布拉克墓群

乔拉克布拉克墓群 : 位于尼勒克县喀拉苏乡乔拉克布拉克村南200米。东经82°13′13″,北纬43°50′22″。在长200米,宽100米范围内的农田中,有土墩墓6座。封堆表面铺卵石,其中高约2米,直径25~35米的大型墓2座;其余4座为高0.5米,直径5~7米的小墓,封堆中亦含卵石。

• 乔拉克布拉克墓葬

乔拉克布拉克墓葬 : 位于布尔津县冲乎尔乡东北7公里。东经87°13′21″~ 87°13′22″,北纬48°7′35″~48°7′36″。有石堆墓2座,其中北边的石堆封堆呈圆形,直径3米;边的为方形石堆墓,边长8米,高0.3~0.8米。

• 乔拉克协海尔古城

乔拉克协海尔古城 : 位于新和县塔什艾日克乡南部约25公里,界于乔拉克协海尔村与新和镇农场之间。古城为长方形,南北长约55米,东西宽约49米,最高处为3.7米,总面积2 659平方米。因长期受风沙雨水侵蚀及人为破坏,渐趋残损,故称“乔拉克协海尔”(维吾尔语,意为“残损之城”)。系新和县文物保护单位,属汉唐遗址。

• 乔希喀别尔曼墓群

乔希喀别尔曼墓群 : 位于察布查尔县乌库尔齐煤矿东南500米。东经81°04′50″,北纬43°32′。在长1 500米,宽100米的山前坡地上,分布土墩墓约40座,多呈南北成行排列,封顶或铺卵石,或为卵石圈。高0.5~0.8米,直径5~7米。

• 乔拉克坎儿井村彩陶墓葬群

乔拉克坎儿井村彩陶墓葬群 : 位于托克逊县河东乡乔拉克坎儿井村西北约200米,东经88°36′30″,北纬42°36′40″,海拔130米。墓葬群范围很大,面积约33.3公顷左右。一条由西北至东南的坎儿井(乔拉克坎儿井)横贯墓葬群。墓葬保存较好,但由于处在风口上,地表面被风力剥蚀严重,有些墓葬0.2米深即可见到人骨架。一部分墓葬被埋在沙丘下。地表有直径约1米的石封堆 ...

• 恰博特沟墓地石人

恰博特沟墓地石人 : 位于昭苏县阿克达拉乡北的特克斯河北岸的恰博特沟中。石人高约0.40米,宽0.28米,为弧顶长方形,刻出了方形面孔,角状下颏,颈肩没有分界。脸部雕刻较仔细,弧形眉毛,杏仁形眼睛突出,鼻子呈三角形,嘴作闭状。石人面朝南,背后有方形石围墓,石围用两圈卵石围成。石人现已移至昭苏县文管所。

• 恰日克协海尔古城

恰日克协海尔古城 : 位于新和县渭干乡西部。古城系正方形,目前仅残存极少遗迹,大小无法估计,年代不明。因该城完好时形状如斗,故名“恰日克协海尔”(维吾尔语,意为“斗城”)。

• 恰尔格尔鹿石及墓葬

恰尔格尔鹿石及墓葬 : 位于富蕴县吐尔洪乡恰尔格尔村恰尔格尔沟南侧山坡上。东经89°52′12″~89°52′13″,北纬46°59′19″~46°59′20″。有一座古墓葬遭到严重破坏,墓前立石鹿一尊。

• 恰库木拜来克城堡遗址

恰库木拜来克城堡遗址 : 位于轮台县城南约17公里处的荒漠戈壁上。城堡表面呈不规则方形,周长约200米。城墙残高3~5米,残宽0.5~1米。东南和西南墙垣较平直,分别长约60米、50米;东北和西北墙垣呈弧形状。城墙用土版筑而成,四角各有凸出的垛台建筑遗迹。出土文物有素面五铢铜钱、铜饰物和残陶片等。从陶片的质地、陶色以及器物的形状分析,该城堡应属唐代遗址 ...

• 恰勒格尔古墓群及五凤镌石

恰勒格尔古墓群及五凤镌石 : 坐落在富蕴县境内阿尔泰山南麓的恰勒格尔。古墓共17座,尚未发掘。在墓前有一块约为汉至南北朝时期的五凤镌石,是我国古代雕刻艺术中的珍品。镌石为一长形石刻,垂直竖立,一部分埋于沙土之中,露出地面部分约2米多。石宽0.5米左右,石厚呈斧形,一边厚0.2米,另一边厚0.25米。 顶端一侧呈半圆形,另一侧呈方形直角。整个镌石仿佛一把尖 ...

• 千泉

千泉 : 唐代地名。《新唐书》、《旧唐书》、《大唐西域记》千泉,《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屏聿(突厥语千泉之音译)。其地有三种说法:一是《西域图志》所说“唐之千泉,经流广远,今塔拉斯河上流,自额得墨克下流西行千余里,在唐总曰千泉”。此处将塔拉斯河流域总称千泉,即一个地区的概念。二是指某一个具体地点,即今哈萨克斯坦江布尔市以东约45公里处之明布拉克, ...

• 千间房南古遗址

千间房南古遗址 : 位于焉耆县城西约27公里,北距七个星乡驻地12.5公里,距明屋遗址约2.5公里。该遗址由烽燧、塔、屋室等多处古建筑组成,破坏非常严重,惟烽燧较为完整,初步推断为唐代遗迹。

• 北石窟寺165窟 阿修罗天

  阿修罗天位于北石窟寺165窟门西壁北侧,雕一尊阿修罗天像,通高3.10米。为三头四臂,身躯丰硕强壮,正面头顶部低平(残),额上发髻清晰,方形脸,大鼻(残),厚唇,表情和善;两侧头为落发僧形,怒目锁眉。上两手持日、月,下两手右握降魔杖,左手持很短的尖形法器。下半身为一方形台座,后人用泥补修成结跏趺坐的腿形。身后浮雕山峦形和祥云。整组 ...

热门信息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