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显示子项
中国 陕西 河南 甘肃 新疆 青海 宁夏 西藏 四川 云南 重庆 山西 湖北 湖南 贵州 广东 广西 河北 山东 江苏 安徽 江西 浙江 福建 北京 上海 黑龙江 内蒙古 海南 吉林 辽宁 天津 香港 澳门 台湾

• 【兰州故事】1908年 一个外国人眼中的兰州春节(组图)

来源:每日甘肃网-兰州晨报1908年,一个外国人眼中的兰州春节讲述人:张智本土历史文化研究者清末陕甘总督升允与马达汉合影1908年春节马达汉拍摄的兰州社火场景马达汉马达汉拍摄的修建中的黄河铁桥  春节记忆,是人们心中最为难忘的记忆之一。对春节的感受,实际上是个人心境的隐射与感悟。回家的路不同,身处的地域不同,春节的味道就不同。  那么,一百多年前的兰州春节,对一个外国人而言会是什么味道呢?这位外国人名叫马 ...

• 乌兹别克斯坦行 - 铁尔梅兹

天外的博客http://uniquetiger.blog.sohu.com/280534096.html一早去机票代售处买好了从塔什干前往费尔干纳的机票,整个费尔干盆地有3个要去看一看的地方,浩罕,费尔干纳和安集延,想买回程从安集延回塔什干的机票,已经售完,既然如此,怎么从费尔干纳盆地回塔什干就到时候再说吧,买好机票,心中笃定,还剩下近两整天的时间可以在铁尔梅兹慢悠悠的转了。 铁尔梅兹处于乌兹别克的最南端,隔着阿姆河与阿富汗向望,铁尔梅兹所在的 ...

• 一位日本人1876年的巴蜀观察

外国人拍摄的晚清巴蜀照片。日本人是何时进入四川的,现已难详考。蜀道难不只是难着大批的中国人,也难着许多外国人。他们要想进入四川,除了像诗人陆游、范成大以及1908年67岁的英国女旅行家伊莎贝拉.伯德一样利用峡江水道入蜀与出蜀、像地理学家王士性与诗人俞陛云利用古蜀川陕大道入蜀外,很少有另外的选择。像1846年法国天主教传教士古伯察一样,由北京而内蒙、西藏,经过川藏茶马古道而进入四川的人,可说是比较少的特例。日 ...

• 1934年林散之游览太白山历险记,深山妇人一言令他心生敬意

原创 2017-08-13 林散之 终南山故事 林散之先生林散之先生1898年生于南京。他虽然天分极高,却大器晚成,青壮年时期不被名气所累,寒灯苦读数十年,留恋山水,滋养了他的气、韵、意、趣,在艺术造诣上达到了超凡的境界。林散之先生作品启功、赵朴初二位先生称赞林先生的诗、书、画是“当代三绝”,被誉为““草圣”。1934年,37岁的林散之遵从黄宾虹的教导,为师教化,饱览山河胜景,游览中原名山。他孤身一人,行程万余里,作画 ...

• 民国时期最细腻的西安游记,城外是漫漫绿野

民国时期最细腻的西安游记,城外是漫漫绿野 原创 2017-10-28 李长之 终南山故事 如果说有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红楼梦》,那么前来长安寻梦的人们感受到的长安也是不一样的吧!李长之先生毕业于清华大学,主要研究中国古代文学,他1937年来与同伴一起来西安寻梦,寻找唐诗中的古迹风景。他是山东人,然而在他轻松自如的文字中却蕴含许多的江南烟水之 ...

• 1934年自汉中至成都,一路徒步的壮游

1934年自汉中至成都,一路徒步的壮游 原创 2017-10-19 林散之 终南山故事 林散之先生1898年生于南京。他天分极高,青壮年时期不被名气所累,寒灯苦读数十年,大器晚成。林散之先生(1898—1989)启功、赵朴初二位先生称赞林先生的诗、书、画是“当代三绝”,被誉为““草圣”。林散之先生作品,草书杜牧《山行》诗林先生在青年时期的漫游经历滋养了他的气、韵、意、趣,让他在艺术造诣上达到了超凡的境界。1934年,37岁的林散 ...

• 民国摄影师逛西安:1936年春的古都

来源:终南山故事微信公号1936年春天,一位名叫夏明义的摄影爱好者来西安出差,公事办完之后,他购买了一架照相机,开始了古都之游。经过两天的参观,他在饱览古迹胜景的同时,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影像。此后,他将这次在西安的游览见闻,以一位摄影爱好者的角度写了出来,连同照片发表在了《柯达杂志》1937年第8卷第2期上。西 安 纪 游夏 明 义客岁(去年,即1936年)五月,余因事赴西安,逗留四日。藉(借机)游当地名胜。但不摄 ...

• 一个美国女人69年前的敦煌朝圣,拍下了我们不曾看到的敦煌

地球拍摄指南2017-08-31 08:03来源:微信号“地球拍摄指南”69年前的敦煌莫高窟,开发和保护程度远不如现在,一切珍宝都处在尘封中,显得沧桑而神秘。一位名叫艾琳·文森特的美国女人离开家,独自上路,在敦煌莫高窟逗留10天,一共拍摄了168幅黑白照片,把我们不曾看到的敦煌凝固在胶片中。艾琳·文森特故事的主角是一个叫做艾琳·文森特的美国女人。她生活在半个世纪以前的中国,与丈夫到过亚洲许多地方。1948年她回到中国,并定 ...

• 从百年前德法探险队所摄图像,看唐与回鹘时期龟兹石窟壁画

 编者按:龟兹石窟寺院是佛教东传之路上的研究重镇,素为学界瞩目。学术著作《唐与回鹘时期龟兹石窟壁画研究》日前由文物出版社出版。本书充分利用20世纪初年用德、法探险队拍摄的图像资料对唐与回鹘时期龟兹石窟进行宏观思考和个案研究,也为讨论高昌回鹘与周边绿洲的互动提出了思考的空间。《澎湃新闻·古代艺术》(www.thepaper.cn)经作者授权,节选此书部分内容予以刊登。  龟兹(Kucha)古国位于丝绸之路北道,新疆天山南麓与 ...

• 德国党卫军镜头下的西藏江孜老照片

二战期间,为了证明藏族也是雅利安民族和寻找传说中的“圣物”,纳粹政府曾派党卫军去西藏进行探险。当然,他们一无所获,不过也为我们留下了这些珍贵的照片,让我们能一睹当时西藏的真容。江孜,砾岩露台江孜,砾岩露台江孜,马帮马帮沿途看到的景观江孜,鬼墙江孜,鬼墙江孜,毁坏城墙的景观江孜江孜江孜,局部视图景观江孜,乡村江孜,寺庙江孜,寺庙江孜,房屋江孜,房屋江孜,寺庙江孜,寺庙江孜,寺庙江孜江孜江孜,民俗节( ...

• 1907-1914年阿尔泰山区社会人文影像

新媒体管家  20世纪初,俄罗斯摄影师谢尔盖.伊万诺维奇.鲍里索夫在1907-1914年期间组织探险队前往阿尔泰山区考察,这期间他拍摄了超过1000张的照片。后来上色后被欧洲作为明信片的素材广为发行。以下是其中的一部分                                                                                            

• 聚焦|从外国人镜头中 发现你没见过的民国山西

    ▲1907年9月27日,  绛州(新绛)城外.熙熙攘攘的商旅。  沙畹(法) 摄老照片,承载着历史回忆,更是时代变迁的见证。在以前影像稀缺的年代,有这么一批外国人,沙畹、克拉克、甘博……被东方魅力所吸引来到中国,从他们的视角出发,记录下了真实的历史画面,为我们研究历史、了解过去提供了珍贵的史料佐证。他们所拍摄的老照片,就是一部关于近代中国的完整的图像档案。  在游历中国的途中,  地处中部的山西是 ...

• 珍贵的老照片:清末时的承德避暑山庄及木兰围场

  威廉.珀道姆(1880-1921)是英国植物学家。1909年,受哈佛大学阿诺德植物园派遣,来到中国北部进行考察,历时三年。他沿着黄河沿岸考察的同时,也拍摄了很多沿途的民俗风情。图为清末时的承德避暑山庄的围墙,拍摄于1909年5月12日。  承德避暑山庄,1909年5月12日。    承德避暑山庄,1909年5月12日。    1909年5月13日,承德,干燥的河床。 ...

• 会员佳作 | 空谷妙相:沉浸在千年佛窟的时光中

佛教类题材并不新鲜,袁蓉荪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样式。平生第一次和石刻亲密接触,还是20世纪80年代初的事了,表叔骑着当时成都还不多见的雅马哈125型摩托车,搭着我去看大足石刻。那时,重庆还属四川,川内第一条高速公路成渝高速还闻所未闻。记得我们经过蜿蜒起伏的老成渝路,费时一天才到大足宝顶山,虽早已灰头土脸,背痛腰酸,但我年少气盛,下了摩托车,便拿起我的海鸥4B型相机就拍了起来。那时拍摄,只为一时兴起

• 最早的莫高窟九层楼照片

为初唐雕塑的“北大像”依山而建的木结构九层楼(莫高窟第96窟),早已成为莫高窟的标志性建筑。那它之前是什么形态呢?图1 1908年,伯希和考察队拍摄的五层楼时光回溯到1908年3月,由伯希和带领的法国中亚考察队来到莫高窟,摄影师夏尔·努埃特拍摄了当时“北大像”外的建筑——五层楼,在《伯希和敦煌石窟笔记》也有对“大雄殿五层楼”的调查记录(图1)。图2 1924年,华尔纳拍摄的暴露室外的北大像1924年11月,美国哈佛大学福格 ...

• 1136年《华夷图》与《禹迹图》石碑拓片

嘉陵江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1963tjl 陕西西安碑林博物馆收藏有一块非常奇特的方形石板。此石板正、反两面都刻有地图,一面为正刻的《禹迹图》,另一面为倒置的《华夷图》。图中注释显示,这两幅地图的刻记年代均为1136年。两幅地图一正一倒的样式表明,此方形石板不是一块供人观赏的图碑,而是为了将《华夷图》和《禹迹图》同时拓印在一张条幅纸上。石板地图注释中有“岐学上石”四个字,其中“岐”字的意思为“两边” ...

• 春天的盐井,简直美出了人生意义的高度!

撰文、摄影:窦挺  我是从西藏芒康境内翻越红拉山进入盐井的。当车子开上垭口的时候,我被不远处峰峦叠嶂闪着银光的雪山惊呆了,拉开车门,朔风怒号,极度的寒冷噎得人连气都喘不上来。所以当我听说盐井离这里不远时,我是有点疑惑的,搜集到的资料里,盐井气候温暖宜人,物产丰富,甚至还有大片的葡萄园能酿造葡萄酒。  可是这里?海拔接近五千,千山鸟飞绝,连只鹰都看不到啊!盐井的盐,被称为“阳光与风的作品”    一

• 69年前的敦煌,美国女人在敦煌10天拍了168张珍贵照片

点击标题下「敦煌旅行」可快速关注故事的主角是一个叫做艾琳·文森特的美国女人。她生活在半个世纪以前的中国,与丈夫到过亚洲许多地方。1948年她回到中国,并定居在北京。那年夏天,29岁的艾琳决定要离开家,独自上路。当时她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却仍决定踏上一次探险旅行。她走向的那个地方,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洞窟之一。它有“东方卢浮宫”的美名,有 ...

• 明代驿站图

图一图二图三图四图四图五图六图七图片均来自worldmap 大数据与学术地图——明代驿站图

• 1941年,民族学家芮逸夫拍摄的阿坝藏区

zhangshoug 发表在 图说历史|国内 华声论坛 http://bbs.voc.com.cn/forum-57-1.html 芮逸夫(1897—1991),著名人类学、民族学专家,江苏滦阳人。1923年考入国立东南大学外语系,1927年毕业后任职于清华大学图书馆。1930年芮逸夫受聘于中央研究院,翌年即参加凌纯声的赫哲族研究,前住松花江下游进行赫哲族田野调查。1933年,与凌纯声、勇士衡同赴湘西南凤 ...

• 1980年的天府之国 乐山灌县大足

大足始建于唐朝乾元元年(公元758年),以“大丰大足”之意而得名。民国时期,先后属重庆府、川东道;1935年(民国24年)属四川省第三行政督察区。解放后,先后隶川东行署区璧山专区、四川省江津专区、永川地区。1983年永川地区撤销隶重庆市。大足石刻位于大足境内,是唐末、宋初时期宗教摩崖石刻,以佛教题材为主,儒、道教造像并陈,是著名的艺术瑰宝、历史宝库和佛教圣地,有“东方艺术明珠”之称。大足石刻群有75处,5万余尊宗 ...

• 东方艺术明珠 1980年拍摄的大足石刻

大足石刻位于重庆市大足区境内,是唐末、宋初时期宗教摩崖石刻,以佛教题材为主,儒、道教造像并陈,是著名的艺术瑰宝、历史宝库和佛教圣地,有“东方艺术明珠”之称。大足石刻群有75处,5万余尊宗教石刻造像,总计10万多躯,铭文10万余字,其中以宝顶山和北山摩崖石刻最为著名,其以佛教造像为主,是中国晚期石窟造像艺术的典范。大足石刻与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等中国四大石窟齐名,是古代中国卓越才能和 ...

• 世界上最雄伟的喜马拉雅山脉 1963年

喜马拉雅山是世界上最高大最雄伟的山脉。它耸立在青藏高原南缘,分布在中国西藏和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和不丹等国境内,其主要部分在中国和尼泊尔交接处。喜马拉雅山脉西起青藏高原西北部的南迦帕尔巴特峰,东至雅鲁藏布江急转弯处的南迦巴瓦峰,全长2450千米,宽200~350千米。喜马拉雅山脉 (梵语:hima alaya,意为雪域),藏语意为“雪的故乡”。是东亚大陆与南亚次大陆的天然界山,也是中国与印度、尼泊尔、不丹、巴基斯坦 ...

• 二十年代末四川盆地 古老的天然气煮盐

本组图片由欧洲地质学家阿诺德·海姆,在1929年10月拍摄于四川地区。四川盆地是一个含油气盆地,是世界上最早利用天然气的地方。1835年,自贡燊海井成为世界上第一口超千米深井,是中国古代钻井工艺成熟的标志。秦汉时期,临邛县有火井(能够喷出天然气的盐井),蜀人利用它们来煮盐。《华阳国志》里说,“取井火煮之,一斛水得五斛盐。”这是世界上最早有关开发并使用天然气的记载。三国时期,诸葛亮对火井非常重视,经常亲自去查 ...

• 历史悠久民风淳朴 1984年的云南大理

大理州地处云贵高原与横断山脉结合部位,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前221年,秦朝开始经营西南,在西南地区建立行政机构,自此开始对大理的统治;汉时(前109年),汉武帝出兵击败了“昆明之属”各部落,并在大理地区设置了叶榆县,开辟了中国南方丝路,使得大理成为了四川通往印度的“南方丝路”中转站。三国时期,云南、贵州以及四川西南部被称为南中,归属蜀国。后,孟获叛乱,诸葛亮妙计七擒之,平定叛乱,并在大理地区重建云南郡。 ...

• 1930年川边纪行 茶马古道重镇康定

1930年12月,康定的运输护卫队。【摄影:Arnold Heim】1930年8月,康定地区的牦牛群。【摄影:Arnold Heim】牦牛全身都是宝,藏族衣食住行烧耕都离不开它。人们喝牦牛奶,吃牦牛肉,烧牦牛粪。它的毛可做衣服或帐篷;它既可用于农耕,又可作高原运输工具。1930年11月,康定地区的一处喇嘛寺庙。【摄影:Arnold Heim】1930年8月3日,康定。【摄影:Arnold Heim】民国2年(1913年),设康定县,属川边特别行政区。民国28年(1939年) ...

• 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城前 古朴的丽江

丽江市,云南省辖地级市,位于云南省西北部云贵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连接部位。丽江古城区是中国罕见的保存相当完好的少数民族古城,集中了纳西文化的精华,完整地保留了宋、元以来形成的历史风貌。1997年12月,丽江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成功,填补了中国在世界文化遗产中无历史文化名城的空白。在丽江古城,汉族的云南方言(也称云南话)是最广为使用的语言,在古城家庭中家庭成员之间使用纳西口语。丽江的年轻一代能讲汉语普通话, ...

• 二十年代末昆明 明建金马碧鸡坊

金马碧鸡坊位于昆明市中心三市街与金碧路汇处,高12米,宽18米,雕梁画栋精美绝伦,东坊临金马山而名为金马坊,西坊靠碧鸡山而名为碧鸡坊,是昆明的象征。金马碧鸡坊始建于明朝宣德年间,至今已有近四百年的历史。当太阳将落,余辉从西边照射碧鸡坊,它的倒影投到东面街上;同时,月亮则刚从东方升起,银色的光芒照射金马坊,将它的倒影投到西边街面上;两 ...

• 二十年代末四川 巴蜀特色浓厚的岁月

19290年9月5日,卧龙;中国四川。【摄影:阿诺德·海姆(1882-1965)】1929年8月24日,都江堰;中国四川。【摄影:阿诺德·海姆(1882-1965)】1929年9月,成都军人;中国四川。【摄影:阿诺德·海姆(1882-1965)】1929年8月3日,重庆码头;中国四川。【摄影:阿诺德·海姆(1882-1965)】1929年8月31日,水流中的行人;中国四川。【摄影:阿诺德·海姆(1882-1965)】1929年8月,重庆江边;中国四川。【摄影:阿诺德·海姆(1882 ...

• 二十年代的印尼华人 华夏文化落地生根

印尼由约17508个岛屿组成,是马来群岛的一部分,也是全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家,疆域横跨亚洲及大洋洲,别称“千岛之国”,也是多火山多地震的国家。面积较大的岛屿有加里曼丹岛、苏门答腊岛、伊里安岛、苏拉威西岛和爪哇岛。苏门答腊岛古名为suvara dvīpa(梵文:“金岛”),在中国文献中也称之为“金洲”。马来语称为Pulaw Emas,也指金洲,显然是因为自古以来苏门答腊山区出产黄金。棉兰是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第一大城市,北苏门 ...

• 1947年青海塔尔寺老照片

驻锡在塔尔寺年仅九岁的十世班禅正在对着佛像跪拜的喇嘛寺内的佛像塔尔寺一角塔尔寺内的喇嘛正在膜拜的喇嘛寺内的喇嘛虔诚的信徒喇嘛正在转经正在进行祷告的喇嘛与信众聚集在屋外的喇嘛正在演奏宗教音乐的喇嘛十世班禅的老师们塔尔寺全貌寺内堆满了的大小佛像明代的装饰站在屋顶上装饰物边的喇嘛转经者普通喇嘛站在屋外的老喇嘛十世班禅的执政官洛桑“塔尔寺是青海省藏传佛教中的第一大寺院,原名塔儿寺,得名于寺中大金瓦殿内纪念 ...

• 阿拉善老照片

阿拉善左旗70年代旧貌.影剧院巴彦浩特体育场场址原貌过去的百货商店过去的百货商店营盘山营盘山新华街十字路口东方红广场定远营大庙新华书店老照片为美国女探险家Mrs. Lamb拍于1933年前后(同机位的照片)这幅老照片叫The Chortens of Nan Ssu stand majestically against the sky line of the surrounding mountains.南寺佛塔庄严地屹立在面向群山的天际线之间。这两座白塔的位置也不难发现,背景的贺兰山实在是很阳刚的相貌特征

• 内蒙古呼和浩特一些老照片

内蒙古呼和浩特老一些照片

• 厉害了:263幅海外馆藏敦煌遗书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中国西北是世界各国探险家的乐园。一些探险队在未经中国政府许可的情况下,在此肆意盗窃文物,非法窃取中国文化遗址的物品,造成中国文物大量流失。敦煌藏经洞,拥有宝藏无数,美轮美奂的壁画和泥塑表现了极高的艺术造诣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然而,自1900年被发现后,敦煌宝藏的灾难便降临了。1907年,英国人斯坦因带著中国翻译蒋孝琬,跑到藏经洞来。他千方百计诱骗千佛洞主持王道士,拣选了24箱古写本,五 ...

• 兰州百年旧照片看看这是哪里

兰州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早在5000年前,人类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兰州,始建于公元前86年。据记载,因初次在这里筑城时挖出金子,故取名金城,还有一种说法是依据“金城汤池”的典故,喻其坚固。两汉、魏晋时在此设置金城县。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隋文帝废郡置州,在此设立兰州总管府,“兰州”之称,始见于史册。后来虽然州、郡数次易名,但兰州的建置沿革基本固定下来,相沿至今。自汉至唐、宋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 ...

• 一百年前外国人笔下的西安城

文/史红帅清末民初前往西安城从事游历、考察、传教、行医等活动的欧美人士数量众多,其日记、游记、调查报告等文献记录了晚清西安城的方方面面,是复原清代后期西安城社会生活、城市景观的重要参考文献。在有关清代西安城的英文文献中,还往往附有数量不等的照片和地图,是反映清末西安城的珍贵图库。清末民初,是西方人前往西安城比较集中的时期。欧美等多国传教士、医生、记者、商人、军人、探险家等纷纷前往西安城从事相关活动 ...

• 斯文•赫定在敦煌

原创 2017-07-03 孙志军 左图右史说敦煌 1933年8月,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Sven Hedin,1865-1952)被中国政府任命为铁道部顾问、铁道部西北公路查勘队队长,目的是考察、勘测修建一条横贯中国大陆的交通动脉的可行性。铁道部西北公路查勘队的敦煌测绘图 1934年10月30日,斯文•赫定带领的西北公路查勘队由乌鲁木齐抵达安西(今甘肃瓜州县)。他暗自谋划借勘查西北公路之机,探察敦煌至罗布泊的路是否适合汽车行驶。 ...

• 丝绸之路略图

丝绸之路略图雪犁 主编.中国丝绸之路辞典.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4.

• 新疆1979-1999

新疆1979-1999一个时代的记忆Magnum图片社日本藉纪实摄影师Hiroji Kubota为他的画册《China》在1979-1999年间多次来到新疆,记录了新疆各地日常生活的场景。卖馕的维吾尔大爷,也有自己的浪漫情怀火焰山还是那么干,那么热繁华热闹的巴扎,如今也依旧是商贸中心当年街上没有那么多汽车,自行车都不多见,最常见的就是这毛驴车不管撒时候,新疆娃娃饿了,拉条子才是真真的干货!图文来源:XJ土话大百科

• 高清组图:波斯之城——波斯波利斯

人民网官建文摄作为古波斯最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址,波斯波利斯之于伊朗就如同兵马俑之于中国一样,是一处不得不去拜访的古代遗址。这里不仅见证了古阿契美尼德王朝的兴衰,也因其难于考证的存在和保留而散发着神奇的魅力。波斯波利斯的名字是公元330年,亚历山大入侵之后西方人对它的称谓,这座城市的原名为Parsa,波斯语中的意思就是波斯之城。如今可以看见的废墟遗迹据猜测只是波斯波利斯城的冰山一角。据介绍,在帝国全盛时期,波 ...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