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疆北庭故城和西大寺遗址

北庭故城北庭故城位于新疆吉木萨尔县以北十几公里的地方,城址巨大,还残留下许多夯土城墙遗迹。这里原称庭州,武则天时期设立北庭都护府,驻守天山以北广阔的疆域。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岑参曾在北庭都护府认知,写下“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等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岑参曾任职轮台县,诗中多次出现轮台。同样有军旅经历的南宋诗人陆游对岑参赞赏有加,称其为李白、杜甫之后“一人而已”,陆游暮年所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 ...

• 历时7年半,投资1.2亿元!北庭故城遗址5项修护工程竣工了!

来自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等单位的专家学者于5月26日完成了对北庭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以下简称北庭故城遗址)5个遗址保护修复项目的实地踏勘及现场验收北庭故城遗址位于新疆吉木萨尔县城北偏东12公里处核心区域占地5000亩包括北庭故城及其附属建筑北庭西大寺北庭故城遗址从2011年始建共投资1.2亿元其主体部分主要为唐代至高昌回鹘时期的遗存城址西部的北庭西寺是天山以北地区仅存的一座历经了唐、宋、元三个时期的回鹘佛教寺院 ...

• 北庭故城的悠悠往事:让最可爱的人们来讲!让最好的我们来守护!

初升的太阳将远处天山的博格达峰都照亮了,而弯弯的下弦月还悬在故城的东敌台上。早在 1979年6月至1980年9月间,社科院考古所新疆队就对北庭故城进行过勘查。1988年,西大寺连同北庭故城遗址一同被列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12月北庭故城又被列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2014 年作为丝绸之路遗产点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现在西大寺在原址上建了博物馆对外开放,因此来北庭故城参观的游客很多。其实,考古最大的乐趣就是不断修 ...

• 北庭故城:依天山 临大漠的“破城子”

北庭故城依天山,临古尔班通古特大漠,是古代西域的著名城池之一,该遗址是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期被发现,当地人俗称“破城子”,位于昌吉州吉木萨尔县城北偏东12公里处,核心区域占地5000亩。2013年北庭故城被评为昌吉州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4年国家民委将北庭故城评为全国民族团结教育基地。每年有世界各国之科学家及旅游者慕名前往参观、考察。北庭故城包括北庭故城和西大寺遗址两部分。从北庭故城遗址考古现场曾经过中国社会科 ...

• 北庭故城启动最大面积考古发掘

原标题:北庭故城启动最大面积考古发掘新疆晨报讯(文/记者 赵梅 通讯员 杜川江 视频/通讯员 杜川江 提供)5月28日,新疆晨报记者从吉木萨尔县文物局了解到,为了确认北庭故城总体布局分布情况,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疆考古队启动了北庭故城遗址的考古发掘,此次计划对遗址内城西城门进行考古发掘,计划发掘面积达5450平方米,是北庭故城迄今为止面积最大的一次考古发掘。据吉木萨尔县文物局的工作人员介绍,此次北庭 ...

• 北庭故城东门外的古墓群

杨天龙在中外历史上享有盛名的北庭都护府,曾为天山北麓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为祖国西北边陲各民族的安定、团结、统一做出过巨大贡献。由于北庭战略地位重要。自汉代以来,常是“狼烟四起,烽火不断”,为兵家必争之地。但遗憾的是一些考古专家及文物工作者并未发现与战争有关的古墓葬或出土有关战争的资料。笔者在一九九六年五月一个偶然机会,听到有人讲,吉木萨尔北庭乡东二畦七队一农民用推土机推土造田,推出许多尸骨 ...

• 丝路重镇唐北庭故城遗址三座城门形制布局渐显真容

 新华社乌鲁木齐8月20日电(记者周晔、何奕萍)北庭故城是唐至元时期丝绸之路天山北麓政治、军事和文化中心。考古研究部门今年首次对北庭故城遗址进行大规模发掘,北庭故城内城北门、西门和外城北门三座城门形制布局渐显真容,可推测内外两城分属唐不同时期建造。  目前,发掘人员已完成对北庭故城内城北门、西门和外城北门的“解剖”。内外两城北门门道结构不同,外城北门墙体夯土层中发现开元通宝,可推测内外两城分属唐不同 ...

• 北庭故城,丝路上的汉唐旧战场

汉朝是中国向外拓展的年代, 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中央集权制度,虽然短命,但他为汉朝的开拓探明了道路。汉朝建立,经“文景之治”,至汉武帝时,积极进取,才奠定中原汉族的地理版图框架。此后,我们就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耿恭雕像走进吉木萨尔北出乌鲁木齐,至昌吉境内,沿天山北坡往东约180公里,就是吉木萨尔县。“吉木萨尔”蒙语意为“沙砾滩河”,也有说“吉木”系唐代所设“金满”县的变音,“萨尔”为突厥语“城”。清乾 ...

• 这半年,郭物和同事们一直在新疆考古工地上忙 北庭的过往,他们来讲(治学者)

郭物在新疆北庭故城考古工地。资料图片10月4日,上午9点不到,民工们已经陆续来到了新疆北庭故城内城的考古工地。天气晴朗,初升的太阳将远处天山的博格达峰都照亮了,而弯弯的下弦月还悬在故城的东敌台上。国庆长假这几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疆考古队郭物研究员和许多考古学家一样,是在考古工地上度过的。将古城展示给公众,需要先进行充分的考古北庭故城位于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吉木萨尔县城北偏东12公里处。早在1979年 ...

• 巴州岩画凝固的史诗

巴州岩画凝固的史诗【来源】《新疆人文地理》2017年第2期P66-71页撰文/秦汉 摄影/杨洪了解历史才能更好地了解民族文化巴州最早的人文遗存要数兴地岩画和阿尔金山岩画了这些岩画堪称凝固的史诗巴州境内的岩画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即:塞人、羌人、匈奴人所留。兴地与阿尔金山两处岩画画面生动活泼,人物和动物形象栩栩如生,而且人像有男有女,或立或卧,或裸或衣,不啻是原始游牧民族的美术杰作、珍贵的文化遗产。岩画作为早期游牧 ...

• 邂逅北庭故城

邂逅北庭故城【来源】《新疆人文地理》2017年第2期P90-93页文/石桂霞 摄影/堆雪摄影/王晨那是九月中旬的一天,挂在半空的太阳依旧如火。第一次沿阜康的线路,通过网上地图,搜索奇台县的走向,驱车前行的目标只有一个——江布拉克,再无其他。车辆驶入吉木萨尔的地界,路边指示牌上显示,向右的箭头是奇台,向左20公里是北庭故城。“北庭故城”这四个醒目的大字,极度刺激了我的视线,时间尚早,下午抵达奇台和天黑前抵达没有任何 ...

• 北庭故城遗址出土唐代建筑材料莲纹砖

新华社乌鲁木齐9月14日电(记者张晓龙、周晔)北庭故城考古工作队领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郭物在13日召开的北庭故城考古开放日上透露,考古队在对北庭故城的发掘中,发现了唐代建筑材料莲纹砖。他表示,“北庭故城发现莲纹方砖,说明北庭都护府作为北疆地区最高统治机构,级别较高,也充分说明了这里的繁荣。”考古人员在北庭故城内城北门南侧,发现了莲纹砖铺就的地面。这些砖块外观呈正方形,四角刻有唐草纹,中间 ...

• 北庭故城考古有新进展

新疆经济报讯 (记者 于熙 张迎春)9月13日,记者从吉木萨尔县北庭故城考古开放日媒体见面会上获悉,北庭故城迄今为止面积最大的一次考古发掘有新进展,除了出土文物钱币、莲花纹地砖、兽骨、瓦当残片、筒瓦残片、陶器残片等,还发现内城西门九个排叉柱柱基坑、北门门洞及两侧排叉柱柱基坑、外城北门门洞及木地袱、平铺的莲花纹地砖、晚期酒坊等。北庭故城是唐至元时期丝绸之路天山北麓政治、军事和文化中心。按照国家文物局批准,2018年 ...

• 揭开世界遗产北庭故城的面纱

北庭故城城墙遗存。王瑟摄/光明图片  午后强烈的阳光照耀着大地,准备带领记者前往考古工地的新疆考古队副队长郭物研究员穿戴好遮阳帽、护臂等防护装备后,在北庭故城这片没有任何遮挡物的土地上走着。在他眼里,这个工作了四个多月的地方,让他有了一种感情,一份牵挂。  从外城南门进入北庭故城遗址,来到内城北门南侧,郭物指着他们的发掘工地说:“就在这里,我们发现了莲纹砖铺成的地面。整个莲纹砖大致呈正方形,四个角 ...

• 丝绸之路上的北庭 | 公元7—10世纪

北庭故城城墙唐朝的北庭都护府位于天山北麓吉木萨尔县北,雄伟的城池迄今还有部分城墙耸立在那里。北庭地处北方突厥人的游牧范围内,原来是西突厥统叶护可汗的南北王庭之一,又叫“可汗浮图城”,城中有其最高首领可汗所立浮图(即佛塔),故称【1】。唐太宗贞观十四年(640)灭高昌国,在此地设庭州,与内地州县体制相同。太宗去世后,高宗永徽二年(651),西突厥酋长阿史那贺鲁举兵反叛,攻陷庭州。经过反复争夺,唐朝在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