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带一路”考古与东西文化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复旦大学举行
“一带一路”考古与东西文化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复旦大学举行复旦文博FDCHM2025年04月29日 19:38上海2025年4月26日,由复旦大学主办,中国考古学会丝绸之路专业委员会、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科技考古研究院、一带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联合承办的“‘一带一路’考古与东西文化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复旦大学隆重开幕。会议以“丝绸之路考古在文 ...
“一带一路”考古与东西文化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复旦大学举行复旦文博FDCHM2025年04月29日 19:38上海2025年4月26日,由复旦大学主办,中国考古学会丝绸之路专业委员会、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科技考古研究院、一带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联合承办的“‘一带一路’考古与东西文化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复旦大学隆重开幕。会议以“丝绸之路考古在文 ...
军事考古学研讨会丨“军事考古学研讨会”顺利开幕研究生会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2025年04月17日 16:49陕西2025年4月16日,由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主办,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西安国际保护中心(IICC-X)、国际古城墙(堡)联盟(IAWCA)、西北大学叙利亚研究中心协办的军事考古学研讨会在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成功举办。本次会议以“军事考古学的理论、方法与 ...
3月22日至23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主办的中日都城考古学术研讨会于江苏扬州举办。本次会议以“中国都城考古新进展5:辽宋金元明清都城考古新进展”为主题,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日本东北学院大学合作研究项目的最后一次研讨会。来自11家国内科研院所和文博机构,以及3所日本高校的近50位专家学者参会。会议开幕式 3月22日上午的会议以北 ...
3月22日至23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主办的中日都城考古学术研讨会于江苏扬州举办。本次会议以“中国都城考古新进展5:辽宋金元明清都城考古新进展”为主题,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日本东北学院大学合作研究项目的最后一次研讨会。来自11家国内科研院所和文博机构,以及3所日本高校的近50位专家学者参会。会议开幕式 3月22日上午的会议以北 ...
2025年3月30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绵阳市博物馆在四川省绵阳市共同举办了“考古中国”重大项目蜀道考古调查阶段性成果专家论证会。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西北大学、西南大学、西华师范大学、陕西省文化遗产研究院的多位专家听取了川陕甘渝四省市蜀道考古调查项目负责人的工作汇报,对蜀道考古调查现阶段的工作成果进行了充分论证。 ▲ 会议现 ...
3月19日,由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四川博物院、四川社会科学馆、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联合主办的四川考古文博青年学术讲坛启动仪式暨第一讲在四川省社会科学馆顺利召开。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党委书记何迎晓,四川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副书记彭斌,四川省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唐飞,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刘志岩,四川博物院副院长钟玲,四川文化 ...
2025年2月22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宜宾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在宜宾市翠屏区共同举办了戎州城遗址考古发现专家咨询会,多位长期研究中国城市考古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戎州城遗址的考古成果及保护利用方向。▲ 现场考察▲ 会议现场 本次专家咨询会由我院副院长刘志岩主持。与会专家包括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钱国祥研究员、董新林研究员、 ...
8月8日上午,山东高密前冢子头遗址考古发现论证会在山东省高密市举行。国家文物局原副局长、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理事长宋新潮,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王子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徐良高、徐龙国,山东省考古学会会长郑同修,山东博物馆研究馆员杨爱国,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主任高明奎,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文物保护与考古处处长兰玉富等 ...
4月28日上午,由福建省文物局、台湾民主自治同盟福建省委员会主办,福建省考古研究院、福建博物院承办的南岛语族起源与扩散研究进展与展望学术沙龙(湖畔会讲2401期)在福州成功举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厦门大学、福建省考古研究院、福建博物院、福建闽越王城博物馆等相关单位、新闻媒体近200人观摩了此次活动。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 ...
4月29日,由中国历史研究院主办,中国历史研究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博物馆承办,中国考古学会、中国博物馆协会支持的“首届新时代考古学与博物馆学融合发展学术研讨会”在京开幕。会议现场(主办方供图)此次学术研讨会旨在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以研究阐释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重点,围绕考古学、博物馆学融合发展 ...
5月17日下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考古学观察暨中央民族大学考古学学科建设座谈会”在中央民族大学海淀校区召开。会议特邀北京大学、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大学、西北大学、山东大学、山西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等高校和科 ...
6月6日,在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即将到来之际,“仰韶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创新联盟”筹备会议在河南省三门峡市召开。来自北京、河南、陕西、山西、甘肃等地的25家文博单位、高校、研究院所、媒体、文保企业等齐聚三门峡市,共商筹备成立“仰韶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创新联盟”大计。本次筹备会议由三门峡市仰韶文化研究中心组织召开。会议重温了习近平总书记致仰 ...
6月28日,以“保护文化遗产 绽放时代光彩”为主题的第十一届三山五园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与会专家学者深入挖掘三山五园文化内涵,分享三山五园保护利用现状,为三山五园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的发展建言献策。北京市文物局相关负责人在致辞中介绍了北京海淀三山五园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的建设情况和取得的丰硕成果,提出在未来三山五园文物保护利用 ...
6月29日,由中国考古学会动物考古专业委员会指导,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武汉大学历史学院主办,云梦县博物馆承办的头蹄葬动物考古专题研讨会,在湖北省云梦县举办。与会人员合影头蹄葬,是指以牛、马、羊等家畜的头骨和蹄骨随葬于墓葬中的一种葬俗,以往认为与游牧人群有着密切关系。但近年来的考古新发现显示出这一葬俗的复杂性。鉴此,中国考古学会动 ...
6月20日至23日,由敦煌研究院、兰州大学、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国际生物退化与生物降解学会联合主办,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所、甘肃莫高窟文化遗产保护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技术服务中心承办,国家古代壁画与土遗址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古代壁画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甘肃省敦煌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协办的第二届“文物的生物退化与防 ...
东夷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文明起源和早期国家的形成演进过程中作出过突出贡献。7月20日至22日,“东夷文化与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学术研讨会在山东济南举办,旨在深化中华文明起源与多元一体格局形成过程研究,阐释中华文明发展的突出特性。东夷文化是孕育中华古代文明母体的重要代表性文化形态,是齐鲁文化的重要源头, ...
8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考古学会秦汉考古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统一多民族国家考古’学术交流会·2024师宗——以西南夷考古为中心”在云南省曲靖市师宗县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等国内30余家科研院所、文博机构和高校近50名考古、文博、文保、历史等领域的专家学者云集师宗,围绕考古学视野下中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 ...
7月16日至17日,欧亚视野下的早期互动与交流(温泉·2024)学术研讨会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温泉县召开,会议旨在开阔史前考古学者的学术视野,从边疆看中原的独特视角,深刻领悟和阐释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本次会议由中国考古学会新石器考古专业委员会指导,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史前考古研究室、边疆民族与宗教考古研究室、边疆 ...
9月21日至22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考古研究所联合主办,中国历史研究院中国早期文明研究基地承办的“历史学与考古学的对话——中国早期文明与国家起源”学术研讨会在山西襄汾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山东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高校和科研单位的4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就文明与国家的概念与标准,历史学、考 ...
“黄淮七省考古论坛”是由河南、河北、陕西、山西、山东、安徽、江苏七省考古院(所)联合举办的文物考古学术交流会,为展示黄淮地区考古工作成果、深化学术交流与开展区域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平台。9月11日至12日,第十二届黄淮七省考古论坛在河北保定举办。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河北省文物局局长罗向军、保定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安悦民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本 ...
鲁东南地区是海岱文化区的腹心地带,五莲山脉东西两麓自古以来便是南北交通要冲,北接胶莱,南控沂泗。古国时代晚期这里孕育了丹土、两城镇和尧王城等重要史前城市,开启了泰沂山脉和黄海之间文明化进程的序幕。1934年原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组织了鲁东南沿海地区的田野考古调查,是本地区科学考古工作的开端,迄今已跨越九十年春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 ...
8月23日至25日,“浙江大学中国大遗址考古与中华文明学术研讨会”在浙江杭州顺利举办。本次会议由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主办,大遗址考古研究中心、考古学研究所承办,主题为“大遗址考古与中华文明”,来自全国各地文博考古行业的专家学者参加了活动。会议开幕式由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党委书记方志伟主持。浙江大学副校长周江洪、浙江省考古学会理事 ...
9月21至22日,由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以下简称文博系)、复旦大学科技考古研究院共同主办的“撷翠:第二届复旦大学陶瓷考古论坛暨龙泉窑学术研讨会”在复旦大学召开。来自海内外二十余所文博机构、高校的50余名专家、学者与会,围绕“龙泉窑考古新发现”“龙泉窑与历代宫廷的互动”“龙泉窑的工艺交流与影响”“龙泉窑对外传播与文明交流互鉴”等四 ...
10月18日至20日,由中国考古学会主办,四川省文物局、四川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支持,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研究院)、广汉市人民政府、三星堆遗址管理委员会、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承办的“互动与交流视野下的长江流域青铜文明”学术研讨会(中国考古学会第二十一次年会)在广汉举行。百余名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聚集一堂,交流探讨以长江流域为代 ...
当西安鼓乐遇见《春江花月夜》,常德丝弦演绎《生在潇湘多自豪》……10月22日,蒙藏学校旧址暨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2024年第四期中华优秀文化体验项目轮展开展仪式在京举行。本期体验活动以图物展陈、非遗传承、文化体验、文创空间等形式,集中展示来自陕西和湖南的秦风湘韵和文化精品。戴上AR眼镜,亲历兵马俑的建造、发现、研究和修复全过程;置身VR舱, ...
10月21日,故宫博物院—杜伦大学全球学术讲座在故宫博物院举办。本次讲座聚焦“考古与气候变化”主题,旨在通过长时段的历史视角来理解人类与环境的互动,进而通过考古学的研究为当前和未来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参考。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出席活动并致辞,英国杜伦大学校长以及杜伦大学代表团、英国驻华机构代表、国内考古学界专家等 ...
10月24日至25日,由中国文物学会、湖南省文物局主办,中国文物学会古村镇专委会与凤凰县政府承办的“新质生产力背景下传统村落的保护利用与乡村振兴”学术研讨会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凤凰县召开。中国文物学会会长顾玉才、湘西自治州副州长高湘文、凤凰县委书记毛家出席会议,80余位来自全国文物、建筑、规划、测绘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和机构代表与会,围绕传统 ...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王广禄 通讯员郭雪琪)2024年11月16日,由南京大学民族与边疆研究中心、南京大学中央四部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与国家“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新编)中国通史》纂修工程《中国民族史》卷项目组联合举办的《中亚民族史》新书发布暨中亚研究座谈会在南京举行。会上,国内首部专门论述我国西北和中亚民族历史的学术著作 ...
11月14日,浙江大学“求是智库”高端论坛——“文化遗产与社会发展论坛”在杭州召开,来自国内高校和研究机构的著名专家学者、学术期刊代表等百余位嘉宾参加本次论坛,围绕“文化遗产与社会发展”这一学术前沿议题展开深入研讨交流。论坛开幕式上,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文化遗产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正式揭牌。中国文物学会会长顾 ...
11月16日至17日,由山东省考古学会主办,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山东大学考古学院、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济南市考古研究院、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烟台市博物馆承办的“第一届海岱考古学术会议”在曲阜师范大学孔子书院举办。来自全国60多家高校、文物考古机构的百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开幕式上,山东省考古学会理事 ...